第161页
戚司被抓住软肋,十分心动。
然而,一旦成为太子妃就得入宫,再也不能自由地抛头露面,想想都头痛。
最主要的,他还没有拿北戎单于的人头祭奠父兄,怎么可能入宫呢?
一旦当上太子妃,皇家肯定不许他再去边疆舞刀弄枪。
萧珉理解他的想法,没有逼他。
翻来覆去想了许久,戚司对萧珉道:“我要为我父兄报仇,等报了仇,我再进宫。”
萧珉目光柔和,低声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关心,也有宝贝遇到了艰难事情,希望一起挺过。
感谢在2020081012:14:02~2020081022:48: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t病院院长、小芝士10瓶;九九归一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一转眼,时间过了三年。
茫茫的草原,再远一些便是沙漠和戈壁,四处远眺,已经看不到人家。这一片的土地拥有者主要过游牧生活,他们随着牛羊迁徙,不会在某地定居下来。
土地很贫瘠,野草并不茂盛,就算养牛羊也养不了多少。
戚司骑在马背上,脚下的马打着响鼻。
马儿神俊非常,是从北戎士兵手上抢过来的战利品。
三年的时间,戚司向朝廷要求提高燧发枪的规模和产量,在燕云关,他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燧发枪兵队,同时又勒令之前俘虏的西方人传授操作大炮的方法。
燕云关的实力急速上升。
戚司身份特殊,别人不敢开口要的东西,他能够毫不客气地向朝廷索要,而上面都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不说太子殿下作为后盾,自从戚司要求去燕云关继续服役,并在皇帝面前立下军令状,要打退北戎士兵,让他们三十年内不敢再有丝毫进犯。
皇帝便欣然应许。
有了朝廷的支持,燧发枪兵再烧钱也得养起来,如此,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戚司便带着他的燧发枪兵在草原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北戎人一见他们便吓得转头就跑。
在经历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摸底战役后,戚司已经大概知道北戎现在的兵力情况。
自上一次北戎太子大败而归,北戎太子的地位便受到极大的威胁,几名皇子争储不休。
萧珉早年布局了很多暗哨,此时的暗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北戎不停散播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挑起内部斗争。
懂得北戎语的青林公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报了当年的仇恨。
北戎是由各大游牧民族组成的,他们组建城邦,成立朝廷,向往着中原的一切,模仿着中原的一切,同时也抢掠着中原的一切。
北戎太子之前大败而归,各大游牧民族出现裂痕,谁也不服谁,又加上皇子争储,闹得不可交开。
戚司的燧发枪队在草原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这又加重了北戎各大势力的剧烈争斗,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当炮灰,他们都想保留自己的族人,尽可能的保存实力。
或许看出北戎的弱势,以前周边被它侵略过的小国家也奋起反抗。
李岚殇作为使者,不断地在各大部落和国家中游说,在去年的时候终于达成同盟,一起攻击北戎。
北戎士兵被密密麻麻的同盟军吓到了,一开始拼命反抗,后来发现敌我悬殊太大,便弃城而逃。
其中鹿城的战败,为北戎朝廷的覆灭敲响了警钟。
鹿城大败,守将潜逃,因为害怕被责罚,边逃边散布大禹与十国同盟的消息,引得人心惶惶。
每个人都有私心,北戎是各大部落集合而成,其中一些部落便有了脱离北戎自立的意思,打起战来不给力。
如此一来,大禹同盟胜利越多,北戎心思越乱。
所有人都觉得北戎肯定要覆灭。
以前北戎四处征伐,每到一处必然烧杀抢掠,积累了无数血仇,如今被打,想要求援的时候却发现无人可求。
李岚殇的外交不是吹的,先是利诱,再是威逼。
不识相的小国家,直接带上燧发枪队往他们的城墙上轰炸一通,小国家们都老实了。
神兵利器在前,小国家们信心十足,空前团结,根本不接受北戎的和解。
北戎不甘心,试图联合其他部落,然而小国家们早就与他们累积世仇,合作只会让百姓愤怒,而大禹也不会放过他们,因而北戎单于排除二十几名使者,全都空手而归。
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同盟军队一路从燕云关打到北戎边境,再入鹿城,再一路势如破竹地攻入南都。
南都与北戎朝廷所在的北都已经很近,无奈之下,北戎单于放弃北都,将朝廷中坚力量和皇室迁往更北方的雍和城。
以雍和城为基地,展开保卫战。
生死存亡之际,北戎士兵不再逃亡,奋起反抗。他们的确是打战的好手,全力反扑下让同盟军吃了不少亏。
打下南都后,同盟军便打得十分艰难,进度很小,同盟军便有了打道回府的打算。
对于想要走的人,戚司一概不拦,然而,同盟军里国家众多,都有自己的私心,在分割北戎土地和财宝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戚司态度十分强硬,请示了朝廷后,就按朝廷定的分配给众小国。
然而,一旦成为太子妃就得入宫,再也不能自由地抛头露面,想想都头痛。
最主要的,他还没有拿北戎单于的人头祭奠父兄,怎么可能入宫呢?
一旦当上太子妃,皇家肯定不许他再去边疆舞刀弄枪。
萧珉理解他的想法,没有逼他。
翻来覆去想了许久,戚司对萧珉道:“我要为我父兄报仇,等报了仇,我再进宫。”
萧珉目光柔和,低声说:“好。”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关心,也有宝贝遇到了艰难事情,希望一起挺过。
感谢在2020081012:14:02~2020081022:48: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t病院院长、小芝士10瓶;九九归一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一转眼,时间过了三年。
茫茫的草原,再远一些便是沙漠和戈壁,四处远眺,已经看不到人家。这一片的土地拥有者主要过游牧生活,他们随着牛羊迁徙,不会在某地定居下来。
土地很贫瘠,野草并不茂盛,就算养牛羊也养不了多少。
戚司骑在马背上,脚下的马打着响鼻。
马儿神俊非常,是从北戎士兵手上抢过来的战利品。
三年的时间,戚司向朝廷要求提高燧发枪的规模和产量,在燕云关,他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燧发枪兵队,同时又勒令之前俘虏的西方人传授操作大炮的方法。
燕云关的实力急速上升。
戚司身份特殊,别人不敢开口要的东西,他能够毫不客气地向朝廷索要,而上面都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不说太子殿下作为后盾,自从戚司要求去燕云关继续服役,并在皇帝面前立下军令状,要打退北戎士兵,让他们三十年内不敢再有丝毫进犯。
皇帝便欣然应许。
有了朝廷的支持,燧发枪兵再烧钱也得养起来,如此,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戚司便带着他的燧发枪兵在草原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北戎人一见他们便吓得转头就跑。
在经历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摸底战役后,戚司已经大概知道北戎现在的兵力情况。
自上一次北戎太子大败而归,北戎太子的地位便受到极大的威胁,几名皇子争储不休。
萧珉早年布局了很多暗哨,此时的暗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北戎不停散播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挑起内部斗争。
懂得北戎语的青林公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算报了当年的仇恨。
北戎是由各大游牧民族组成的,他们组建城邦,成立朝廷,向往着中原的一切,模仿着中原的一切,同时也抢掠着中原的一切。
北戎太子之前大败而归,各大游牧民族出现裂痕,谁也不服谁,又加上皇子争储,闹得不可交开。
戚司的燧发枪队在草原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这又加重了北戎各大势力的剧烈争斗,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当炮灰,他们都想保留自己的族人,尽可能的保存实力。
或许看出北戎的弱势,以前周边被它侵略过的小国家也奋起反抗。
李岚殇作为使者,不断地在各大部落和国家中游说,在去年的时候终于达成同盟,一起攻击北戎。
北戎士兵被密密麻麻的同盟军吓到了,一开始拼命反抗,后来发现敌我悬殊太大,便弃城而逃。
其中鹿城的战败,为北戎朝廷的覆灭敲响了警钟。
鹿城大败,守将潜逃,因为害怕被责罚,边逃边散布大禹与十国同盟的消息,引得人心惶惶。
每个人都有私心,北戎是各大部落集合而成,其中一些部落便有了脱离北戎自立的意思,打起战来不给力。
如此一来,大禹同盟胜利越多,北戎心思越乱。
所有人都觉得北戎肯定要覆灭。
以前北戎四处征伐,每到一处必然烧杀抢掠,积累了无数血仇,如今被打,想要求援的时候却发现无人可求。
李岚殇的外交不是吹的,先是利诱,再是威逼。
不识相的小国家,直接带上燧发枪队往他们的城墙上轰炸一通,小国家们都老实了。
神兵利器在前,小国家们信心十足,空前团结,根本不接受北戎的和解。
北戎不甘心,试图联合其他部落,然而小国家们早就与他们累积世仇,合作只会让百姓愤怒,而大禹也不会放过他们,因而北戎单于排除二十几名使者,全都空手而归。
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同盟军队一路从燕云关打到北戎边境,再入鹿城,再一路势如破竹地攻入南都。
南都与北戎朝廷所在的北都已经很近,无奈之下,北戎单于放弃北都,将朝廷中坚力量和皇室迁往更北方的雍和城。
以雍和城为基地,展开保卫战。
生死存亡之际,北戎士兵不再逃亡,奋起反抗。他们的确是打战的好手,全力反扑下让同盟军吃了不少亏。
打下南都后,同盟军便打得十分艰难,进度很小,同盟军便有了打道回府的打算。
对于想要走的人,戚司一概不拦,然而,同盟军里国家众多,都有自己的私心,在分割北戎土地和财宝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戚司态度十分强硬,请示了朝廷后,就按朝廷定的分配给众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