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事情发生地出其不意, 且没有太大动静。
  然而一旦交了手便惊动了左右,顷刻间大批披甲执锐的精锐赶来, 自园中到廊下,皆是安北都护府的兵士。
  李砚因此得以顺利跑脱, 一路奔入了栖迟的房中。
  ……
  「又是一次行刺?」
  房中, 栖迟紧抱占儿, 看着对面。
  李砚跑太急, 在对面坐着, 犹自喘息,点头说:「他们好像是衝着占儿来的。」说着又喘口气, 端起桌上茶盏喝了口茶汤,才发现那还是滚热的,被烫了一下, 放下, 手指紧紧抓着衣摆。
  占儿哪里知道发生了什么, 被哥哥抱着跑了一路还咯咯地笑, 以为是在闹着玩儿, 这会儿才在栖迟怀里消停下来了。
  栖迟听着外面纷乱的动静, 心潮起伏不定,无意识的,就将占儿抱得更紧了。
  「抓活的。」外面一句冷语, 打断她的思绪。
  栖迟抬头, 伏廷已经推门而入, 身后是一闪而过的几道身影。
  他已知道了。
  不过走开了一下, 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李砚忙站起来:「姑父放心,多亏一早安排了护卫,隻虚惊一场。」
  伏廷眼扫过他,又看过占儿,发现的确都没有受伤,脸上冷色却没有减少,紧抿着唇不做声。
  这种明着伤人的招数在他这里是不奏效的,就算是暗箭,他也做足了防范。
  只是没想到在这地界上也能出事。
  栖迟看了眼侄子,心疼他受了一惊,说:「叫新露在旁伺候着,你回去好好歇着。」
  李砚于是乖巧地出去了。
  他走了,伏廷才走过来,拉她到身边:「可有受惊?」
  栖迟看一眼占儿:「你看他哪里像受惊的样子。」
  「你呢?」
  「我更无事,都没亲眼瞧见,如何能被惊到。」
  伏廷这才鬆了手,还没说话,外面脚步声传来,他刚派去的人回来了。
  他走了出去。
  回来的人报:两个刺客被制住时企图畏罪自尽,死了一个,但另一个被及时挡住了,没死成。
  伏廷一隻手搭在腰后的刀柄上摩挲:「押起来,等我过去。
  众人退去。
  栖迟在房中听得一清二楚,手上轻轻拍着占儿。
  占儿终于累了,在她肩头歪着小脑袋睡着了。
  她将孩子放去床上,出了这事,暂时还不想让他离开眼前。
  再回头,伏廷已到身后,房门也合上了。
  她小声说:「这情形让我想起了先前那次。」
  伏廷看着她:「都护府门前被行刺那次?」
  「嗯,就是那次。」
  伏廷查过那事,与她想到了一处,看了看她,忽而压低声说:「那次的事我已查明,刺客不是突厥人,而是出自北地的胡民。」
  栖迟早怀疑过不是突厥人,真听到这消息却还是不由得一怔:「自己人做的?」
  「这要看你如何认定自己人了。」
  她若有所思。
  「我听说刺客的目标是占儿?」伏廷忽然说。
  栖迟回了神:「是。」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刺杀他除了激怒你我,有什么好处。」
  栖迟心中一动,觉得方才想不透的地方被他点透了。
  伏廷忽而低下头,在她耳边低低说了句话。
  呼吸拂过耳边,她抬起眼,看住了他。
  伏廷拨一下她的脸:「放心,只要我还在,就不会让你们出事。」
  ……
  直到入夜,事情仍未过去。
  崔明度被惊动,深更半夜里仍带着一行人来了行馆。
  行馆早已被守得密不透风,便是他站立的院子里也全都是肃穆冷戈的士兵。
  他站着等候许久,才见到伏廷和栖迟一同过来。
  伏廷军服齐整,栖迟襦裙外还挽着披帛,俱是没有入睡的模样。
  崔明度上前施礼,垂首道:「皆是在下安排不周,才致使出了这事,好在有惊无险。请大都护与县主放心,洛阳距离长安不远,快马加鞭一日便可达,在下已命人送信至长安,此事圣人一定会过问。」
  伏廷说:「不必惊动圣人,我自会查明。」
  「事关大都护幼子安危,不得马虎。」崔明度说得很诚恳。
  伏廷不语,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反正人已在他手上扣着,肯定是要他自己审的。
  栖迟也没说话,只不过是来应付一下罢了,忽见崔明度抬头看了一眼,眼神却是衝着自己,如有话说一般,又低了头。
  这一眼突兀又迅速,她在心里回味了一下,不动声色。
  崔明度接着将负责行馆守卫的将领叫了过来问话。
  这行馆不属哪位权贵,是洛阳城官署名下的,负责护卫的也是洛阳城的守城军士,自认是严密的,却出了这事。
  确认过刺客已被捕,且再无余党,已经安全了,崔明度才开口告辞,
  要领着这守卫的将领回城中交给官署问罪。
  伏廷幷不插手,这里已被他接受,他自行负责安全,叫了个近卫相送,准备亲自去刺客那里走一趟,叫栖迟先回房休息。
  栖迟与他在廊下分头,看着他大步走远,才往房中走。
  新露加快脚步跟了上来,谨慎地贴到她耳边:「家主,不知是不是我瞧错了,总觉得崔世子在跟着您。」
  栖迟停步转头,暗夜裹挟灯火,崔明度竟还没走,就在不远处的一丛杏树下站着,脸朝着她的方向。
  「家主还是别管了,是奴婢多嘴了。」新露知道家主不喜与这崔家的世子接触,后悔说了这句,便想请她回去。
  栖迟却没动,朝那里望着。
  许是撞见她眼神,崔明度忽的向她见了一礼:「县主,千万小心。」说完才转身离去。
  栖迟回想着前后种种,越想越觉得他古怪,招了一下手。
  新露附耳过来,她低低说了一句:找时机递个话给他,就说我要见他一面。
  ※
  一大早,住在行馆另一片的邕王世子慌忙离开了行馆。
  据说是听说了安北大都护的爱子遇刺,还是在李砚在的时候遇刺的,吓得他担心要连累到自己头上,一大清早就安排上路。
  伏廷正往关押着刺客的地方走去,两个近卫近前送来了这消息。
  「大都护,可要追回来?」
  「不必,与他无关。」
  死去的那个,尸首他已看过,幷无什么特别之处,但能推断出动手干净利落,如果有这两个人在身边,邕王世子根本用不着那么害怕李砚。
  不过恰好赶在他在时动手,恐怕也有让他担罪的意思。
  伏廷心里有数,越有数,心越沉。
  ……
  洛阳城中,自古繁华富庶之地,鳞次栉比的商铺一家接一家,沿着宽阔的青石大街延伸没有尽头。
  街心一间鱼形商号开设的茶舍里,今日柜上的一早就闭门谢客。
  刚过午,一人乘车而至,下车后,未带一个随从,独自从后门进了舍中。
  柜上的躬身上前,请他入内,自己与伙计们守在门前。
  这茶舍本就是富贵人才会来的地方,上有阁楼,登阶而上,往里有雅间。
  四下悄然无声,走到头,唯有新露和秋霜一左一右立在门前,看到来人便推开了身后的门,齐齐垂首:「崔世子请。」
  崔明度走进去,茶室小,门窗紧闭,当中一张茶座,上面已经茶香四溢。
  顶级的茶汤,色泽如碧,盛在瓷白茶盏中。
  座后顶上悬有纱幔,是茶舍里专为女贵客所设,此时都垂了下来,隐隐约约遮挡着其后端坐的女人身影,她身上罩着的水青披风尚未解下,清晰可见。
  他站了一瞬,才搭手:「难得县主竟肯主动相见。」
  栖迟隔着纱幔道:「不是崔世子暗示,我又怎会前来?」
  从她踏足洛阳时便言辞古怪,更是数次以眼神和言语提醒,仿佛在向她示警,她便是想不注意也难。
  崔明度僵站着,笑了笑:「说得不错,的确是我有心暗示县主。」
  栖迟手抬一下,请他入座:「既然如此,请世子直言,屡次提醒,究竟为何。」
  说完补一句:「放心,这里守卫严密,你可以放心说。」
  他站了一瞬才跪坐下来,看着她的身影,声音骤然压低:「我只想告诉县主,行刺的目标幷非是县主幼子,而是另有其人,望县主一切小心提防。」
  「是么?」栖迟心中一紧,语气却还是淡淡的:「目标莫非是我的侄子,光王府的世子李砚?」
  崔明度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县主已知道了?」
  栖迟握住手心。
  当晚,伏廷在她耳边低低说的那句话便是:目标不是占儿,是李砚。
  因为李砚抱着占儿,刺向占儿,他必然要护,届时杀了他,便可以造成他是为救占儿而死的假像。
  之后就算查,也只会顺着往要杀占儿的人这条綫上查,而要杀李砚的是谁,就会被忽视了。
  她怎样也没想到,崔明度一开口就说了这个。
  她压着心绪,接着问:「既然如此,世子一定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隔着纱幔,崔明度的脸似沉重许多,手端起了茶盏,却迟迟没送到嘴边,沉默片刻,才道:「县主,我今日其实不该来,也不该与你说起这些。」
  这句话他说得很快很急,不似他惯常温文尔雅的做派,声音都紧了许多,语气里夹杂了诸多情绪,似有不安、懊悔,甚至还有一丝畏惧。
  栖迟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但即使刚才透露了那样一个惊天的消息给她,他也不曾像这句话这样。
  「那你又为何要说呢?」她问:「之前你便几次三番来信知会我朝中情形,仿佛有意相助,这次也是,为何?仅仅是因为退了婚觉得愧疚?」
  崔明度脸色一白,默不作声,过片刻,却又突兀地笑了一声,低低地:「是,我对县主有愧。」
  「这话
  你早已说过。」
  「是早已说过,但我有愧又何止是退婚。」
  栖迟看着他:「何意?」
  崔明度又显露了方才的模样,左右看了一眼,仿佛在看这里够不够安全一般,忽然开始饮茶,两手托着茶盏,抵在嘴边一口一口喝干了,才放下。
  茶盏笃的一声,落在茶座上,他也似定了心神,抬头看过来:「也罢,县主既然想知道,我便都说了好了。」
  栖迟敛神:「既如此,幕后的究竟是谁?」
  「县主以为,一个藩王世子,何人敢轻言其生死?」
  心中倏然一紧,栖迟无言。
  这一句反问就像一把利刃,直接刺入了她最不敢想的那一块,她手心握起,又鬆开,反復几次,伸出手去,轻轻挑开了纱幔。
  像是挑开了自己早已想到,却无法承认的事实。
  崔明度一抬眼就看见她被纱幔半掩的脸,朱唇烈艶,愈衬得面庞生生的白,一双眼定定然望来。
  这一幕扑面而来,让他忘了该说什么,只能看着。
  她说:「那位,想要阿砚的命么?」
  崔明度回了神,低声道:「何须那位下手,只要稍稍透露些心意,多的是揣摩其心的下臣去出手。」
  所以查到最后,也查不出什么。
  因为这分明就是按圣旨办事。
  那位,指的是圣人。
  栖迟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原来,他竟是如此在意光州。」
  「那一位的确早就想动光州,诸多藩王封地当中,光州富庶,还握有直属光王名下的兵马,光王府又人丁稀少。」崔明度搁在膝头的手握紧了,干脆说了下去:「从老光王去世时起便开始了,光王妃无高门背景又难产而亡,光王纵然年轻有为,却已不再娶,膝下只有一个幼子,便有了最好的时机。」
  这些栖迟自然早就有所体会,只是从他口中明明白白说出来,还是觉得遍体生寒。
  「但原先……幷没有动光王世子的打算。」崔明度这一句说得很艰难:「如今这般却不止如此。」他看着她,「不只是因为光州,还因为你。」
  栖迟眼神顿住:「你说什么?」
  「原先将你赐婚给伏廷时,北地还积贫,嫁了你,北地帮不了光州,却能拉拢了伏廷。可惜如今形势变了。」
  栖迟一瞬间明白了:「所以当初在都护府前行刺的胡人,也是朝中安排的,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是不是?」
  「是。」
  圣人本没有动光王世子的心,直到觉出北地有復苏迹象。
  一击未能得手,之后都护府便如悄然无人一般,终究作罢。
  对帝王而言,只要北地能抵挡住突厥,就是再贫困又如何?总好过一个富庶强大到随时会有威胁的藩镇。
  可偏偏北地站起来了。
  栖迟听到这里,竟然凉凉地笑了一笑:「原以为只有突厥才不希望北地站起来,没想到……」
  没想到连自己的君王也不希望。
  简直背后生寒。
  「县主以为伏廷不知道吗?」崔明度声更低,身体却不自觉前倾,连称呼都换了也未曾察觉:「他若不知道,便不会在当初我去他军中时,连他手下半个精锐也没看见。」
  栖迟心中一震。
  崔明度的声音几乎快要听不见,压在了喉中:「如今北地重立,突厥一战兵强马壮,八府十四州民多商盛,甚至尤甚当初,那位再想动光州,又有何办法?若不动,让光王府恢復荣光,安北都护府又与如虎添翼何异?」
  安北大都护手握重兵,朝廷还要靠他抵挡突厥,断不会动他。
  唯有除去李砚。
  李砚死了,朝廷便能顺理成章地撤了光王府。
  光州回到朝廷手中,安北都护府失去一份助力。
  帝王多疑,唯有此可叫圣人心安。
  栖迟脸色发冷:「因为我,的确是因为我。」
  她的存在,才将光王府和安北都护府连在一起。
  「县主早也被留心了,」崔明度道:「那位想知道北地为何忽而能周转回来,似乎自县主去了便有了改变,一直暗中在查,却又查不出任何端倪。」
  她冷冷说:「他查不到。」
  「是,查不到,入了北地更是音讯全无,安北大都护果非泛泛之辈。」
  「倘若,」她说:「倘若找到了让北地復苏的源头,那位又当如何?」
  「不知,但也许,会得到重创安北都护府的机会。」
  栖迟心头更冷,几乎抓不住眼前纱幔。
  崔氏一族是御前红人,他说的一定是最合理的推断。
  不是打压,而是重创,圣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丝机会,让北地重归贫困。
  她忍耐着,眼珠转动,忽然盯住了他:「你先前说,这些都是揣摩其心的下臣们所为?」
  「不错。」
  「比如,」栖迟缓缓说:「河洛侯?」
  崔明度迎上她视綫,如遭一击,她脸色较先前更白,白得惊心,一双眼亮如秋水,却如藏寒刃,他
  忙道:「家父从未出过手,他只是……只是……」
  只是见死不救罢了。
  即便那是与他订有婚约的光王府,既然圣心不想眷顾,河洛侯府又何必顾念,自然是退婚。
  如他们崔氏这般的百年世家大族,婚姻只能被用来壮大家族势力,而非取信于人,纵然他不愿,也只能看着。
  看着光王府如何一步步没落,且还要揣度圣心,出谋划策。
  这才是退婚的真正缘由。
  栖迟已经放下了纱幔。
  也明白了,难怪崔氏一族能深得荣宠不衰,难怪崔明度未获官职也能屡屡承担要务。
  难怪他总对她带着一股难言的愧疚。
  难怪……
  「我最后只问一件事,」栖迟的手指紧紧捏着,已经捏到麻木:「当初我哥哥的死,是否真的只是一场意外?」
  幔外无声。
  隔了许久,崔明度才道:「已是往事,那就是一场山洪引发的塌山,县主不必再问。」
  不必再问。
  栖迟身在暖室,心在冰窟,点点头,手摸索了一下,撑着坐席慢慢起身:「世子今日什么都没说过,你我也幷未见过。」
  崔明度一下站了起来。
  他看着纱幔里的人影,想说话,却又无话可说。
  背后早已汗湿,这一番话隻挑选了与她相关的部分相告,还有许多,再不能说。
  即便如此,也是泄了天机,是重罪。
  但他心有愧疚,一直觉得崔家是光王府败落的罪魁祸首之一,眼前的女人本该嫁给他,做他的侯府夫人,却在他的目睹下走上另一条路。
  一面奉迎帝王打压光王府,监察北地,一面想到她便会自责。
  这自责快压得他抬不起身来,怀疑她过得不好,便又压上一层。
  她是王府明珠,贵为县主,本该被万人宠爱,为何要遭受这些,在北地一次次刀头饮血。
  倘若他已是河洛侯,能自己做主,绝不会放弃责任,可他无力做主。
  直到如今父亲重病卧床,时日无多,他才能在她跟前贸然说出这一番实情。
  此时惊魂未定,却又如解脱。
  ※
  栖迟出雅间,下楼。
  恍若一切如常。
  直到回到行馆,新露和秋霜跟着她,一切都好好的,甚至还去看了一眼被乳母带着的占儿。
  然而刚进房门,栖迟身子猛的一晃,软倒下去。
  「家主!」二人大吃一惊,手忙脚乱地要上前扶她。
  「都出去。」
  二人楞住,伸出的手又收回,诧异地盯着她,只好退出去,合上了门。
  栖迟两手撑着地,想站起来,却没用上力,脸上露出了笑,甚至笑出了声,眼里却涌出了泪,大颗大颗的落了下来,从她的手背,到地上。
  「以前只道天家无情,没想到还无耻。」她笑着,似无比讽刺:「哥哥,你瞧见了么?光王府何曾对不起他,北地何曾对不起他?他便是如此对待我们的……便是如此对待你的……甚至连你最后的血脉也不放过……」
  ……
  伏廷从关押刺客的房间里出来,脸色沉凝。
  天要黑了,洛阳的风吹过来平和得若有似无。
  他却觉得燥郁,边走边伸手入怀摸酒袋。
  没有摸到,又空着手拿出来。
  「大都护……」一名近卫跟在身后,隻开了个口就被他打断。
  「今日的审问,半个字也不得泄露。」
  「是。」
  伏廷才说:「接着说。」
  近卫禀报:「夫人今日去了趟城中,特地点了人手护送去的。」
  他看了眼天色:「回来了?」
  「是,往返安全。」
  伏廷颔首,往客房走。
  门开了,轻轻一声响。
  眼前蒙了一层水雾,栖迟的神思也被这一声拉回来了,她自地上坐直,想起身。
  一双手将她扶住了:「你怎么了?」
  栖迟透过朦胧的眼,看见伏廷蹲在面前,却又似很不真切。
  伏廷尚在门外就看见新露秋霜惊惶的模样,一进门又看见她跌坐在地,握着她的手,只觉冰凉,托一下她脸,让她正视自己,才发现她眼是红的,还泛着泪光。
  他拧眉,摸到她胳膊也是冷的,一把将她拉进怀里:「你到底怎么了?」
  栖迟嗅到他身上气息,搂着他的脖子将他抱住了。
  「先别问,你抱紧些。」她轻轻说。
  伏廷觉得她身子都在微微地抖,捞着她腰让她坐在自己身上,将她抱紧了,心里不是滋味:「你给我个准话,好些没有?」
  「嗯……」栖迟脸埋在他颈边,想起那些话,手臂便也不自觉地收地更紧。
  忽然一道朗声高呼「圣旨到」的话音顺着夜风送至,外面,新露隔着门道:「家主,有快马送的圣旨到了,在唤您接旨。」
  她一怔,鬆开手。
  伏廷握住她胳膊:「我去。」
  刚要站起,栖迟
  拉了他一下。他转过头时,就见她两手抹过眼下,一直抚过了鬓边,再抬头时髮丝不乱,已端庄如常。
  她起身说:「让他们来。」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书适

媳妇总以为我不爱他

江心小舟

超级浮空城

诸生浮屠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专业咸鱼

重生之嫡女有毒

卿月

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

陛下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