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95节
而在相?邻的另一间屋里, 姜婉宁久违地享受到了母亲的抓头,温柔的指尖在她头皮上细细滑过,稍稍用上的一点?力道叫她舒服地闭上眼?睛。
两人皆没有说话,只维持着这份安宁。
是夜,母女两人一里一外躺在床上,愣是聊到深夜才隐有歇下的迹象。
当?年姜家获罪流放,真正难过的其实只有流放路上,和初到北地的那两年,后来他?们在北地寻了一小?族,全族只十二三人,并不排斥外族人,便在此处定居下。
姜母絮絮说道:“……那处小?族的名字很长,便是住了这么多年,我也没能记住,好在我与?你爹并不外出,也不用担心?找不回家了。”
“族人们都是一同劳作?,一同分劳动成果的,便是我与?你爹不如族里的青壮年,于吃用上也没有短过,北地许是不比中原繁华,可也并不是叫人避之不及的。”
知道爹娘这些年没受苦,姜婉宁的一颗心?也就定下来了。
她沉默片刻,又一次问道:“那大哥呢?我怎没见大哥跟你们回来?其实两年前詹大哥他?们去过北地一趟,那次没能寻到你们的下落,却也意外打听?到,西北大营有一新将,双腿有些不便,却使得一手好弓……”
姜母亦是沉默,半天才说:“你想的没错,那西北大营的新将,就是知聿。”
姜家大公子,便名知聿,姜知聿。
“当?初我们抵达北地,最开始是没有部?族愿意收留我们的,辗转两年才寻到地方,我们怕被赶走,只能卖力干活,而知聿腿伤拖了太久,已?伤到根骨,族里的巫医替他?正了骨,要养上半年才能下地,到底是寄人篱下,我那时就想着,我和你爹把知聿的活儿一起做了,也省得落人口舌。”
却不想,她的一番好心?,反险些害得儿子丧命。
姜父姜母年纪不小?了,流放路上又受了许多磨难,身子骨不比从前,他?们要是只做自己的活儿,兴许还能坚持,可又要兼顾着姜知聿的,不出意外累坏了身子。
姜母再次病倒,她虽对染病原因?讳莫如深,但聪慧如姜家大公子,怎会猜不出缘由,他?不动声色地照顾着卧床的母亲,却见姜母大病初愈那天夜里,悄无声息离开了。
姜母声音里带了哭腔:“我们找了他?好久,好久好久……我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我们也不识路,好不容易拖了族人帮忙,却也没有消息。”
“就这样?过了半年多,我们接到知聿的来信,才知被西北大营的将军给救了,阴差阳错做了将军的副官,打算就留在西北大营了。”
“后面两三年里,我们再没见过知聿,只每隔半年能收到他?的来信,知道他?在西北大营尚好,我和你爹在来松溪郡之前,有给知聿去过信儿,可他?说戍边将领轻易不得离营,他?亦是,只托我们给你带个好。”
姜婉宁对大哥的下落有过诸多猜测,虽遗憾未能与?其见面,但知晓他?生?活已?重新步入正轨,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她嗫嚅道:“是我连累了大哥,不然以大哥的本事,定是早建功立业了。”
姜母摇了摇头,拉着她的手放到胸前:“这是我们姜家的劫难,没有谁拖累谁,所幸如今我们都好起来了,往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转天清早,两家人和借住在陆家的几个孩子一起上了餐桌。
许是有了昨夜的交心?,如今姜父姜母和陆尚之间总算没有昨日那般别扭了,见面互相?问个好,虽不至亲昵,但好歹也算熟悉了。
姜婉宁将几个孩子给姜家二老?介绍了一番,又叫了庞亮出来:“这是我收的小?弟子,自小?便跟着我念书,已?跟我学了七八年了,前些年过了院试,只因?他?年纪尚小?,我怕招惹是非,便压了他?两年,待今年秋闱再行上场。”
随后她又给孩子们介绍:“这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昨日几个孩子回来得晚,众人久别重逢正是意浓的时候,自己说话尚嫌时间过得快,自然也就没有跟孩子们见面。
陆奶奶只给他?们说了一句,叫他?们心?里有个底。
众人互相?打了招呼,姜父又专门把庞亮叫到身边,习惯性考校了两句功课,又见他?眼?底清亮,仪态也是端庄,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因?是姜父姜母正式过来的第一天,姜婉宁并不愿与?他?们分开,就叫庞亮去私塾传了话,休息两日后再上课。
她和陆尚商量后,本想带二老?出去置办些家用的,谁知才用过早膳,就听?门口的下人来报:“老?爷,夫人,有一位姓曲的客人,说想拜会二老?。”
这话说的含糊,下人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反是堂厅里坐着的几人先是一怔,旋即很快回过神,姜婉宁道:“可是曲叔来了?”
“曲叔?”姜父有些疑惑。
门外有客,不论是不是曲恒,陆尚都先去接引,留下姜婉宁长话短说,将曲恒自松溪郡任郡守,以及前段日子
天灾时帮忙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姜父姜母闻言皆是怔然,姜父恍惚道:“曲恒那孩子……竟是也在松溪郡啊。”
当?日姜家二老?得以入城,便是走了郡守的路子,不然他?二人尚是罪籍,又离了流放之地,按理说是要即刻关押入狱的。
正说着呢,却听?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一声“老?师”,曲恒的身影自门口显露,他?不小?心?被门槛绊到,当?即一个踉跄。
可就在他?稳住身型的下一刻,他?又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不孝徒——给老?师师娘问安了!”话落,他?深深叩首。
再看他?身前的二老?,姜父双手颤抖,姜母直接红了眼?眶。
姜婉宁犹疑片刻后,还是选择从堂厅退出去,只将堂厅留给剩余三人。
陆尚紧随其后,在她刚出堂厅时,就拽住了她的小?臂,将人带回了主院里。
寻回爹娘,又得知了大哥下落,可以说,这么些年里,姜婉宁的心?情从未有过像这一刻一般轻快的,任何言语也表达不了她的欢喜。
随着两人回到卧房,陆尚才关了门,就觉怀里一沉,垂首一看,竟是姜婉宁主动扑了过来,而这等投怀送抱更是叫他?惊喜。
不等陆尚说话,姜婉宁先喊了一句:“夫君……”紧跟着,她稍稍踮起脚尖,笨拙又真挚地亲在陆尚下巴上。
她双目微合,再三重复道:“我好开心?……夫君,我真的很高兴,我——”
“谢谢你。”
陆尚轻笑一声,卡住她的下颔,反客为主。
曲恒在陆家待了整整一日,直到天黑才不得不离开,便是将走时还一直说:“老?师跟师娘来我府上住吧,我那有地方——”
这回不等姜父姜母拒绝,姜婉宁先站了出来,她笑眯眯的,说出的话却不容拒绝:“曲叔快些回去吧,阿婶肯定要等急了,爹娘好久没见我,还是与?我同住吧。”
曲恒张了张口,只好退而求其次:“那等过些日子,我再来。”
“好。”姜婉宁嘴上应了,至于过些日子答不答应,那还是以后的事。
又过一天,两家五口人一起出了门,还带了两个长工帮着提东西,四下转了一上午,大包小?包买了许多,总算将姜父姜母的东西都置办全活了。
姜婉宁虽想陪在爹娘身边,可她那私塾总不能日日缺课,无奈只能过去。
她也是去了私塾才知道,原来这几日私塾里来了一大波商户,皆是带着家中子弟过来的,一问才知,他?们家里的孩子受了陆尚的提点?,又闻无名私塾夫子才学深厚,这才从鹿临书院退学过来。
姜婉宁粗略数了数,过来的学生?共有二十四人,与?陆尚偶尔提过一嘴的数量正匹配。
要是换做几日前,她或许还会犹疑,但如今她心?里没了记挂,唯手下的私塾需要多多上心?,总归就是两个班,多少学生?都一样?。
她将私塾的规矩给诸位老?爷讲了一遍,若是接受的,明日起就可以叫孩子过来了,至于她性别上的差异,在他?们找来前早该打听?清楚,既是来了,定然也是不在意的。
随着私塾的再一次扩大,叫姜婉宁喜出望外的还有一件事——
便是姜父隔三差五也会过来旁听?,偶尔兴致来了,还能顶替了姜婉宁的位子,替她给学生?们讲讲课。
姜婉宁并没有提及与?姜父的关系,学生?们开始对其并不信任,还是听?了一门课后,才意识到,他?们虽辨不出这位老?先生?和夫子谁水平更高,但无论是谁,总比他?们要厉害。
如此,面对姜父的偶尔授课,他?们更是没了异议。
八月底,秋闱开。
又是一年科考,府城的大街小?巷上全是给书生?送考的百姓,鹿临书院的学生?结伴来到考场,正准备做最后的心?态调整,忽听?耳边传来嬉笑声。
“师兄此番定能高中!”
“中解元!”
他?们刚想呵斥谁在考场外妄言,偏生?一转头,却发现旁边的人有些眼?熟。
“我认得中间那人,他?之前是丙班的一个学生?,后来退了学……”
“剩下那几个也都是咱们书院出来的啊!你们莫不是忘了,今年年初丁班的商籍学生?集体退学,当?时闹出好大风波呢!”
再看陆尚手中拿着的考牌,可不跟他?们手里的一模一样?,全是上场参加秋闱才有的。
第73章
正当鹿临书院的众人心中惊疑不定之时, 却见正前方考场开了?门。
官府的士兵自考场后列队而?出,不一会儿就将门口的位置清理出来,学政大人?亲至, 先是感谢圣上恩科,又朗声说?了?一些鼓励学子的话。
卯时一到, 考生正式入场。
鹿临书院的学生就瞧见被他们盯了?许久的人?相继散去,最后只?留了?原丙班那个。
在他们的目送下, 陆尚拿
好考牌,拎上考篮,不紧不慢走进考场, 在将入检查间时, 他脚步一停, 蓦然?转过身, 朝着远处拥挤的人?群用力挥了?挥, 面上又绽开一个大大的笑。
旁人?不知?他此?举为何, 而?被拥在人?群里的姜婉宁等人?却是欣慰一笑。
原来是此?番秋闱, 陆尚也?有送考的家人?了?。
他这次在无名私塾里认真学了?半年,不光有姜婉宁的课后小学堂,便是姜父都隔三差五给他补课, 父女俩看待问题的切入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个更新颖些?, 一个更老道?点,陆尚照单全收,只?管都记下来,日?后真碰上这种问题了?, 再?依着主考官的喜好作答。
就像这回?松溪郡乡试的主考官乃是朝廷派来的大人?,为人?最是讲礼重道?, 要是想叫他满意,答卷便要中规中矩着来,或不能最出彩,但绝不会落了?下乘。
半年来,陆尚也?算刻苦,于今年恩科自有一番成算。
也?正是因此?,在陆奶奶和姜母提出给他送考后,他没有犹豫太久就答应了?。
陆奶奶和姜母都来了?,余下的姜婉宁和姜父自然?也?不甘落后,到最后索性全家出动,一齐来了?考场外?。
陆尚已经历过一次乡试,又有私塾里对乡试的讲解,他对考试流程了?熟于心,在旁人?还战战兢兢接受检查时,他已和互保的学子过了?检查,去寻找自己?的号房了?。
好在连他在内,无名私塾来的十几号学生位置都尚可,不在边角处,也?没有临近茅房的。
随着最后一名考生进入考场,考场大门重重合上,为期三日?的乡试也?正式开始了?。
考场外?的百姓也?三三两两散了?去,姜婉宁等人?随着人?流走,行走见不免听见其余人?的担忧,又或者是对自家儿郎的殷切希望。
陆奶奶还是头一回?亲自送陆尚入场,难免会受影响,她默默拽住了?姜婉宁的衣袖,好不容易走到了?人?流疏散的地方,再?也?忍不住问:“婉宁,你说?尚儿这回?能考上吗?”
姜婉宁转头看来,浅浅笑道?:“奶奶可是担心了??”
陆奶奶老实点了?头:“这不尚儿前年才考过一回?,上回?就没能考过,如今他又从书院退了?学,跟你和亲家公念书的时日?也?不长,我这心里啊,实在是没谱。”
不等姜婉宁回?答,姜父先道?:“陆家奶奶莫担忧,陆尚专心念书时间虽不长,却有我和婉宁倾囊相授,再?说?这回?乡试名额变多,想必上榜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学问一途,本就急不来,就算这回?没中,明年又有正科,明年再?考也?是无碍的。”
姜父虽以才学立身,可对功名等并不是看得太重,总归陆尚上进的态度是好的,结果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在陆奶奶心中,姜家二老还是很有权威的,像这过去的大学士都发了?话,她也?不似之前那般惶惶不安了?,认同地点了?点头:“亲家公说?的是,尚儿尽力便好。”
姜婉宁微微扶着她的手,闻言不禁莞尔。
乡试这几天私塾等地都是不上学的,姜婉宁也?算忙里偷闲,记挂陆尚之余,得以在家好生歇息几日?。
姜父被曲恒请去了?府上,也?不知?借着什么理由,竟把人?留在了?府上,说?要住上个十天半月再?回?。
姜母得知?消息后也?没多言,转身便去找了?姜婉宁,两人?稍一思量,结伴出了?家门,先是去了?府城有名的商街里,找了?几家裁缝铺,给家里人?每人?裁了?两身衣裳。
这些?年在陆尚的影响下,姜婉宁已习惯了?买成衣。
两人皆没有说话,只维持着这份安宁。
是夜,母女两人一里一外躺在床上,愣是聊到深夜才隐有歇下的迹象。
当?年姜家获罪流放,真正难过的其实只有流放路上,和初到北地的那两年,后来他?们在北地寻了一小?族,全族只十二三人,并不排斥外族人,便在此处定居下。
姜母絮絮说道:“……那处小?族的名字很长,便是住了这么多年,我也没能记住,好在我与?你爹并不外出,也不用担心?找不回家了。”
“族人们都是一同劳作?,一同分劳动成果的,便是我与?你爹不如族里的青壮年,于吃用上也没有短过,北地许是不比中原繁华,可也并不是叫人避之不及的。”
知道爹娘这些年没受苦,姜婉宁的一颗心?也就定下来了。
她沉默片刻,又一次问道:“那大哥呢?我怎没见大哥跟你们回来?其实两年前詹大哥他?们去过北地一趟,那次没能寻到你们的下落,却也意外打听?到,西北大营有一新将,双腿有些不便,却使得一手好弓……”
姜母亦是沉默,半天才说:“你想的没错,那西北大营的新将,就是知聿。”
姜家大公子,便名知聿,姜知聿。
“当?初我们抵达北地,最开始是没有部?族愿意收留我们的,辗转两年才寻到地方,我们怕被赶走,只能卖力干活,而知聿腿伤拖了太久,已?伤到根骨,族里的巫医替他?正了骨,要养上半年才能下地,到底是寄人篱下,我那时就想着,我和你爹把知聿的活儿一起做了,也省得落人口舌。”
却不想,她的一番好心?,反险些害得儿子丧命。
姜父姜母年纪不小?了,流放路上又受了许多磨难,身子骨不比从前,他?们要是只做自己的活儿,兴许还能坚持,可又要兼顾着姜知聿的,不出意外累坏了身子。
姜母再次病倒,她虽对染病原因?讳莫如深,但聪慧如姜家大公子,怎会猜不出缘由,他?不动声色地照顾着卧床的母亲,却见姜母大病初愈那天夜里,悄无声息离开了。
姜母声音里带了哭腔:“我们找了他?好久,好久好久……我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我们也不识路,好不容易拖了族人帮忙,却也没有消息。”
“就这样?过了半年多,我们接到知聿的来信,才知被西北大营的将军给救了,阴差阳错做了将军的副官,打算就留在西北大营了。”
“后面两三年里,我们再没见过知聿,只每隔半年能收到他?的来信,知道他?在西北大营尚好,我和你爹在来松溪郡之前,有给知聿去过信儿,可他?说戍边将领轻易不得离营,他?亦是,只托我们给你带个好。”
姜婉宁对大哥的下落有过诸多猜测,虽遗憾未能与?其见面,但知晓他?生?活已?重新步入正轨,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她嗫嚅道:“是我连累了大哥,不然以大哥的本事,定是早建功立业了。”
姜母摇了摇头,拉着她的手放到胸前:“这是我们姜家的劫难,没有谁拖累谁,所幸如今我们都好起来了,往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转天清早,两家人和借住在陆家的几个孩子一起上了餐桌。
许是有了昨夜的交心?,如今姜父姜母和陆尚之间总算没有昨日那般别扭了,见面互相?问个好,虽不至亲昵,但好歹也算熟悉了。
姜婉宁将几个孩子给姜家二老?介绍了一番,又叫了庞亮出来:“这是我收的小?弟子,自小?便跟着我念书,已?跟我学了七八年了,前些年过了院试,只因?他?年纪尚小?,我怕招惹是非,便压了他?两年,待今年秋闱再行上场。”
随后她又给孩子们介绍:“这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昨日几个孩子回来得晚,众人久别重逢正是意浓的时候,自己说话尚嫌时间过得快,自然也就没有跟孩子们见面。
陆奶奶只给他?们说了一句,叫他?们心?里有个底。
众人互相?打了招呼,姜父又专门把庞亮叫到身边,习惯性考校了两句功课,又见他?眼?底清亮,仪态也是端庄,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因?是姜父姜母正式过来的第一天,姜婉宁并不愿与?他?们分开,就叫庞亮去私塾传了话,休息两日后再上课。
她和陆尚商量后,本想带二老?出去置办些家用的,谁知才用过早膳,就听?门口的下人来报:“老?爷,夫人,有一位姓曲的客人,说想拜会二老?。”
这话说的含糊,下人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反是堂厅里坐着的几人先是一怔,旋即很快回过神,姜婉宁道:“可是曲叔来了?”
“曲叔?”姜父有些疑惑。
门外有客,不论是不是曲恒,陆尚都先去接引,留下姜婉宁长话短说,将曲恒自松溪郡任郡守,以及前段日子
天灾时帮忙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姜父姜母闻言皆是怔然,姜父恍惚道:“曲恒那孩子……竟是也在松溪郡啊。”
当?日姜家二老?得以入城,便是走了郡守的路子,不然他?二人尚是罪籍,又离了流放之地,按理说是要即刻关押入狱的。
正说着呢,却听?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一声“老?师”,曲恒的身影自门口显露,他?不小?心?被门槛绊到,当?即一个踉跄。
可就在他?稳住身型的下一刻,他?又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不孝徒——给老?师师娘问安了!”话落,他?深深叩首。
再看他?身前的二老?,姜父双手颤抖,姜母直接红了眼?眶。
姜婉宁犹疑片刻后,还是选择从堂厅退出去,只将堂厅留给剩余三人。
陆尚紧随其后,在她刚出堂厅时,就拽住了她的小?臂,将人带回了主院里。
寻回爹娘,又得知了大哥下落,可以说,这么些年里,姜婉宁的心?情从未有过像这一刻一般轻快的,任何言语也表达不了她的欢喜。
随着两人回到卧房,陆尚才关了门,就觉怀里一沉,垂首一看,竟是姜婉宁主动扑了过来,而这等投怀送抱更是叫他?惊喜。
不等陆尚说话,姜婉宁先喊了一句:“夫君……”紧跟着,她稍稍踮起脚尖,笨拙又真挚地亲在陆尚下巴上。
她双目微合,再三重复道:“我好开心?……夫君,我真的很高兴,我——”
“谢谢你。”
陆尚轻笑一声,卡住她的下颔,反客为主。
曲恒在陆家待了整整一日,直到天黑才不得不离开,便是将走时还一直说:“老?师跟师娘来我府上住吧,我那有地方——”
这回不等姜父姜母拒绝,姜婉宁先站了出来,她笑眯眯的,说出的话却不容拒绝:“曲叔快些回去吧,阿婶肯定要等急了,爹娘好久没见我,还是与?我同住吧。”
曲恒张了张口,只好退而求其次:“那等过些日子,我再来。”
“好。”姜婉宁嘴上应了,至于过些日子答不答应,那还是以后的事。
又过一天,两家五口人一起出了门,还带了两个长工帮着提东西,四下转了一上午,大包小?包买了许多,总算将姜父姜母的东西都置办全活了。
姜婉宁虽想陪在爹娘身边,可她那私塾总不能日日缺课,无奈只能过去。
她也是去了私塾才知道,原来这几日私塾里来了一大波商户,皆是带着家中子弟过来的,一问才知,他?们家里的孩子受了陆尚的提点?,又闻无名私塾夫子才学深厚,这才从鹿临书院退学过来。
姜婉宁粗略数了数,过来的学生?共有二十四人,与?陆尚偶尔提过一嘴的数量正匹配。
要是换做几日前,她或许还会犹疑,但如今她心?里没了记挂,唯手下的私塾需要多多上心?,总归就是两个班,多少学生?都一样?。
她将私塾的规矩给诸位老?爷讲了一遍,若是接受的,明日起就可以叫孩子过来了,至于她性别上的差异,在他?们找来前早该打听?清楚,既是来了,定然也是不在意的。
随着私塾的再一次扩大,叫姜婉宁喜出望外的还有一件事——
便是姜父隔三差五也会过来旁听?,偶尔兴致来了,还能顶替了姜婉宁的位子,替她给学生?们讲讲课。
姜婉宁并没有提及与?姜父的关系,学生?们开始对其并不信任,还是听?了一门课后,才意识到,他?们虽辨不出这位老?先生?和夫子谁水平更高,但无论是谁,总比他?们要厉害。
如此,面对姜父的偶尔授课,他?们更是没了异议。
八月底,秋闱开。
又是一年科考,府城的大街小?巷上全是给书生?送考的百姓,鹿临书院的学生?结伴来到考场,正准备做最后的心?态调整,忽听?耳边传来嬉笑声。
“师兄此番定能高中!”
“中解元!”
他?们刚想呵斥谁在考场外妄言,偏生?一转头,却发现旁边的人有些眼?熟。
“我认得中间那人,他?之前是丙班的一个学生?,后来退了学……”
“剩下那几个也都是咱们书院出来的啊!你们莫不是忘了,今年年初丁班的商籍学生?集体退学,当?时闹出好大风波呢!”
再看陆尚手中拿着的考牌,可不跟他?们手里的一模一样?,全是上场参加秋闱才有的。
第73章
正当鹿临书院的众人心中惊疑不定之时, 却见正前方考场开了?门。
官府的士兵自考场后列队而?出,不一会儿就将门口的位置清理出来,学政大人?亲至, 先是感谢圣上恩科,又朗声说?了?一些鼓励学子的话。
卯时一到, 考生正式入场。
鹿临书院的学生就瞧见被他们盯了?许久的人?相继散去,最后只?留了?原丙班那个。
在他们的目送下, 陆尚拿
好考牌,拎上考篮,不紧不慢走进考场, 在将入检查间时, 他脚步一停, 蓦然?转过身, 朝着远处拥挤的人?群用力挥了?挥, 面上又绽开一个大大的笑。
旁人?不知?他此?举为何, 而?被拥在人?群里的姜婉宁等人?却是欣慰一笑。
原来是此?番秋闱, 陆尚也?有送考的家人?了?。
他这次在无名私塾里认真学了?半年,不光有姜婉宁的课后小学堂,便是姜父都隔三差五给他补课, 父女俩看待问题的切入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个更新颖些?, 一个更老道?点,陆尚照单全收,只?管都记下来,日?后真碰上这种问题了?, 再?依着主考官的喜好作答。
就像这回?松溪郡乡试的主考官乃是朝廷派来的大人?,为人?最是讲礼重道?, 要是想叫他满意,答卷便要中规中矩着来,或不能最出彩,但绝不会落了?下乘。
半年来,陆尚也?算刻苦,于今年恩科自有一番成算。
也?正是因此?,在陆奶奶和姜母提出给他送考后,他没有犹豫太久就答应了?。
陆奶奶和姜母都来了?,余下的姜婉宁和姜父自然?也?不甘落后,到最后索性全家出动,一齐来了?考场外?。
陆尚已经历过一次乡试,又有私塾里对乡试的讲解,他对考试流程了?熟于心,在旁人?还战战兢兢接受检查时,他已和互保的学子过了?检查,去寻找自己?的号房了?。
好在连他在内,无名私塾来的十几号学生位置都尚可,不在边角处,也?没有临近茅房的。
随着最后一名考生进入考场,考场大门重重合上,为期三日?的乡试也?正式开始了?。
考场外?的百姓也?三三两两散了?去,姜婉宁等人?随着人?流走,行走见不免听见其余人?的担忧,又或者是对自家儿郎的殷切希望。
陆奶奶还是头一回?亲自送陆尚入场,难免会受影响,她默默拽住了?姜婉宁的衣袖,好不容易走到了?人?流疏散的地方,再?也?忍不住问:“婉宁,你说?尚儿这回?能考上吗?”
姜婉宁转头看来,浅浅笑道?:“奶奶可是担心了??”
陆奶奶老实点了?头:“这不尚儿前年才考过一回?,上回?就没能考过,如今他又从书院退了?学,跟你和亲家公念书的时日?也?不长,我这心里啊,实在是没谱。”
不等姜婉宁回?答,姜父先道?:“陆家奶奶莫担忧,陆尚专心念书时间虽不长,却有我和婉宁倾囊相授,再?说?这回?乡试名额变多,想必上榜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说?学问一途,本就急不来,就算这回?没中,明年又有正科,明年再?考也?是无碍的。”
姜父虽以才学立身,可对功名等并不是看得太重,总归陆尚上进的态度是好的,结果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在陆奶奶心中,姜家二老还是很有权威的,像这过去的大学士都发了?话,她也?不似之前那般惶惶不安了?,认同地点了?点头:“亲家公说?的是,尚儿尽力便好。”
姜婉宁微微扶着她的手,闻言不禁莞尔。
乡试这几天私塾等地都是不上学的,姜婉宁也?算忙里偷闲,记挂陆尚之余,得以在家好生歇息几日?。
姜父被曲恒请去了?府上,也?不知?借着什么理由,竟把人?留在了?府上,说?要住上个十天半月再?回?。
姜母得知?消息后也?没多言,转身便去找了?姜婉宁,两人?稍一思量,结伴出了?家门,先是去了?府城有名的商街里,找了?几家裁缝铺,给家里人?每人?裁了?两身衣裳。
这些?年在陆尚的影响下,姜婉宁已习惯了?买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