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窝窝头的婆婆端上两碗油茶粥。
年纪大了,走路不利索,眼睛却是清朗的。
婆婆:“这些孩子啊,命苦,好几天混不到一顿饱饭,窝窝头就是顶好的东西。缨儿小姐是个心善的,常变着方子接济他们呢。”
陆卫青沉默着,如山的眉却是越蹙越紧。
不一会儿,苏霓儿回来了,取了双筷子,极其自然地夹了个窝窝头,咬上一口。
配上油茶粥,又是一口,回头望向摊主。
“婆婆,再来两个,我没吃饱!”
陆卫青阴冷的气息一下子就散了。
他低着头,浅浅一笑,醉美的唇侧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对了,”苏霓儿放下筷子,“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今个已经十四了,陆卫青定的是明日离开丰县,说是得赶在十六日前回京复命。
反正薛府的案子已经结了,不如早些走。
今日就不错嘛,风和日丽的,回京的路上也不赶,慢悠悠的,多好!
陆卫青:“你很想我回京?”
“哪有?”苏霓儿皮笑肉不笑,“我这不寻思着你压着犯人,路上太赶了,累么?再说了,家里有我,你不担心。我保证娘亲好好的。”
陆卫青咬了口窝窝头,又喝了口油茶粥,一直没有说话。
用完膳,他拿出一张织着荷花的绢子,擦拭了唇侧的汤渍,看向苏霓儿。
“上京风景秀丽,去小住一段时日?”
(下章v)
对于陆卫青的提议,苏霓儿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她躲他还来不及呢,
哪会跟着他去上京?
尽管她不知陆卫青为何想让她一起走,许是试探她?又许是单纯的客套之话?
但无论怎样,她心中一直紧绷着的弦彻底断了。
后日是十六,她的生辰之日。
上一世她和陆卫青就是在那日有了肌肤之亲。
那是她不堪回首的往事,虽是迫不得已,却在多年后被文人墨客指着鼻梁骨骂。
她不想重蹈覆辙。
唯有陆卫青明日顺顺利利离开丰县了,和她不在一块儿,她才心安。
是以剩下的时日,虽是不到一日的功夫,苏霓儿过得格外焦躁。
回了府上,她第一时间找到梳妆台上放着的小木箱,确定陆卫青的半块玉佩尚在、也无谁动过的痕迹,她才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自打她知晓陆卫青对她恨之入骨、且一直在寻找她后,她不仅睡觉不敢摘帷帽;
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她还要仔仔细细地查看小木箱。
那小木箱上的锁扣,都快被她掰坏了!
总这么干坐着也不行,她总得找点事做打发打发。
她拉着青衣去了厨房。
青衣坐在灶前生火,火苗将她肉嘟嘟的脸烤得红扑扑的。
“小姐,您真是有心,给少爷做路上吃的葱油饼。少爷要是知道,一定很高兴!”
苏霓儿往面盆里加水,一面应着青衣、一面无精打采地和面。
“他是我未婚夫,应该的嘛。”
主仆谈笑间,何妈妈搀着殷娘过来了。
夕阳西下,端庄的妇人缓缓走在篱笆墙外的青石小径上。
到底生了场大病,身子骨比不得先前硬朗,不长的一段路歇了好几回。
苏霓儿赶紧放下手上的活,接过青衣递上的碎布,随意地擦了擦手,迎出去。
“娘,您怎么来了?有什么要交代的,说一声就是,不劳累您跑一趟。”
殷娘站在门框边上,缓了缓,“总躺着不是个事,腰都睡麻了,走动走动也好。”,往灶台上望了一眼,“说是你在做葱油饼?做给你哥的?”
苏霓儿乖巧地笑:“这不回京的路远着么?路上不方便,带几个饼总是好的。”
殷娘捉了苏霓儿的手,放在掌心拍了拍。
“缨儿懂事了,晓得心疼夫君,娘啊,很欣慰。”
殷娘眼尾染了湿意,“可后日是你的生辰,及笄的大日子。筠儿不能陪着你,娘心里头始终”
“娘,女儿不在意的,”
苏霓儿宽慰道,“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女儿理解。更何况大婚前哥哥会回来,也就三个月,很快就过了。”
殷娘点头,不知怎地说起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说“情谊”二字最经不起考验,但凡隔得远了,长久不见,再好的鸳鸯也会生出嫌隙,尤其是这个年纪的男子,心是飘着的,很容易被不三不四的狐狸精勾了去。
何妈妈也劝道,“小姐,少爷长得多俊,多遭人惦记?您就不担心么?”
“不担心!”青衣抢着回答,“少爷的心都在小姐这儿,跑不了哒!”
殷娘和何妈妈同时瞪向青衣,青衣吐了吐舌头,虽不懂错在哪儿,却还是听话闭上嘴,埋头扒拉灶
里的灰。
殷娘接着说,“既然筠儿想你一起跟着去上京,你就去。听话,娘能照顾好自己。”
话说到这份上,苏霓儿总算知晓殷娘为啥过来了。
可是,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应的。
“娘,您这是陷我于不孝。您病成这样,女儿说什么也不会离开您的。”
苏霓儿笑着把殷娘往外推,“这儿火烤着,热得很,您且回去歇着。我还得给哥哥做饼呢,不陪您了。”
殷娘叹道,“你哥今晚有应酬,回来得晚。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同娘说”
“娘!”
苏霓儿娇i哼一声,“您就别管啦,我同哥哥好着呢!”
总算支走殷娘和何妈妈,苏霓儿长长嘘一口气。
胡乱做了两个饼,给青衣一个尝尝鲜,自己手上拿了一个。
“剩下的你做吧。方法已经教给你了,裹了肉馅捏成饼状,煎熟了就成。”
青衣吃得正带劲,满嘴的肉渣子,闻言吧嗒吧嗒嘴皮,愣道。
“小姐,您不给少爷做啦?”
“我做了呀,”苏霓儿指向她和的面团,又晃了晃她手上的葱油饼,“这不还有一个么?”
言罢,苏霓儿拍拍青衣的肩,径直出了厨房。
等到了她的冬雅阁,她迫不及待咬上一口葱油饼。
嗯,真香。
苏霓儿用过晚膳,躺在红木色的拔步床上,望着头顶的绢纱帐子,恍惚间生出几许怅然。
窗外盛夏天热,夜风裹着荷叶的清香,不带凉意,反透着丝丝燥意。
今夜她是睡不着了,只能睁眼到天明,盼着陆卫青明日顺顺利利离开,千万别出幺蛾子。
陡然,门外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三下,干净利落。
苏霓儿刚沐浴过,穿着银色的寝衣,听见声响下了床,快速取了柜子里的纱裙换上,问门外的人。
“谁呀?”
粗沉的男中音响起,“我。”
苏霓儿怔住。
这么晚了,陆卫青来干什么?
她极快地收拾妥当,检查了头上的帷帽,确定再无任何遗漏的地方,打开门。
门外,陆卫青一席赤黑色锦袍站在台阶上。
廊下的月辉正好,洒在他俊朗的面容上,火一般的灼目。
他应是才回来,尚未来得及换衣裳,举手投足间尽是浓郁的酒香。
陆卫青:“娘说你有事找我?”
他一开口,齿间的酒香肆意。
他的声音低沉,不似平日里的温润,略有些暗哑,斜挑着的眼尾稍红,似染了微醺的醉意。
苏霓儿恍然,如果说给他送葱油饼也算事的话
可矮几上空荡荡的漆盘,里面除了点葱油饼的渣渣,啥也不剩。
苏霓儿抬手就要关门。
“没有,娘记错了,”
半合的门却被陆卫青用剑柄抵住了。
他站在檐下,拧着眉梢,抚了抚额,揉了揉太阳穴。
年纪大了,走路不利索,眼睛却是清朗的。
婆婆:“这些孩子啊,命苦,好几天混不到一顿饱饭,窝窝头就是顶好的东西。缨儿小姐是个心善的,常变着方子接济他们呢。”
陆卫青沉默着,如山的眉却是越蹙越紧。
不一会儿,苏霓儿回来了,取了双筷子,极其自然地夹了个窝窝头,咬上一口。
配上油茶粥,又是一口,回头望向摊主。
“婆婆,再来两个,我没吃饱!”
陆卫青阴冷的气息一下子就散了。
他低着头,浅浅一笑,醉美的唇侧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对了,”苏霓儿放下筷子,“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今个已经十四了,陆卫青定的是明日离开丰县,说是得赶在十六日前回京复命。
反正薛府的案子已经结了,不如早些走。
今日就不错嘛,风和日丽的,回京的路上也不赶,慢悠悠的,多好!
陆卫青:“你很想我回京?”
“哪有?”苏霓儿皮笑肉不笑,“我这不寻思着你压着犯人,路上太赶了,累么?再说了,家里有我,你不担心。我保证娘亲好好的。”
陆卫青咬了口窝窝头,又喝了口油茶粥,一直没有说话。
用完膳,他拿出一张织着荷花的绢子,擦拭了唇侧的汤渍,看向苏霓儿。
“上京风景秀丽,去小住一段时日?”
(下章v)
对于陆卫青的提议,苏霓儿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她躲他还来不及呢,
哪会跟着他去上京?
尽管她不知陆卫青为何想让她一起走,许是试探她?又许是单纯的客套之话?
但无论怎样,她心中一直紧绷着的弦彻底断了。
后日是十六,她的生辰之日。
上一世她和陆卫青就是在那日有了肌肤之亲。
那是她不堪回首的往事,虽是迫不得已,却在多年后被文人墨客指着鼻梁骨骂。
她不想重蹈覆辙。
唯有陆卫青明日顺顺利利离开丰县了,和她不在一块儿,她才心安。
是以剩下的时日,虽是不到一日的功夫,苏霓儿过得格外焦躁。
回了府上,她第一时间找到梳妆台上放着的小木箱,确定陆卫青的半块玉佩尚在、也无谁动过的痕迹,她才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自打她知晓陆卫青对她恨之入骨、且一直在寻找她后,她不仅睡觉不敢摘帷帽;
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她还要仔仔细细地查看小木箱。
那小木箱上的锁扣,都快被她掰坏了!
总这么干坐着也不行,她总得找点事做打发打发。
她拉着青衣去了厨房。
青衣坐在灶前生火,火苗将她肉嘟嘟的脸烤得红扑扑的。
“小姐,您真是有心,给少爷做路上吃的葱油饼。少爷要是知道,一定很高兴!”
苏霓儿往面盆里加水,一面应着青衣、一面无精打采地和面。
“他是我未婚夫,应该的嘛。”
主仆谈笑间,何妈妈搀着殷娘过来了。
夕阳西下,端庄的妇人缓缓走在篱笆墙外的青石小径上。
到底生了场大病,身子骨比不得先前硬朗,不长的一段路歇了好几回。
苏霓儿赶紧放下手上的活,接过青衣递上的碎布,随意地擦了擦手,迎出去。
“娘,您怎么来了?有什么要交代的,说一声就是,不劳累您跑一趟。”
殷娘站在门框边上,缓了缓,“总躺着不是个事,腰都睡麻了,走动走动也好。”,往灶台上望了一眼,“说是你在做葱油饼?做给你哥的?”
苏霓儿乖巧地笑:“这不回京的路远着么?路上不方便,带几个饼总是好的。”
殷娘捉了苏霓儿的手,放在掌心拍了拍。
“缨儿懂事了,晓得心疼夫君,娘啊,很欣慰。”
殷娘眼尾染了湿意,“可后日是你的生辰,及笄的大日子。筠儿不能陪着你,娘心里头始终”
“娘,女儿不在意的,”
苏霓儿宽慰道,“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女儿理解。更何况大婚前哥哥会回来,也就三个月,很快就过了。”
殷娘点头,不知怎地说起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说“情谊”二字最经不起考验,但凡隔得远了,长久不见,再好的鸳鸯也会生出嫌隙,尤其是这个年纪的男子,心是飘着的,很容易被不三不四的狐狸精勾了去。
何妈妈也劝道,“小姐,少爷长得多俊,多遭人惦记?您就不担心么?”
“不担心!”青衣抢着回答,“少爷的心都在小姐这儿,跑不了哒!”
殷娘和何妈妈同时瞪向青衣,青衣吐了吐舌头,虽不懂错在哪儿,却还是听话闭上嘴,埋头扒拉灶
里的灰。
殷娘接着说,“既然筠儿想你一起跟着去上京,你就去。听话,娘能照顾好自己。”
话说到这份上,苏霓儿总算知晓殷娘为啥过来了。
可是,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应的。
“娘,您这是陷我于不孝。您病成这样,女儿说什么也不会离开您的。”
苏霓儿笑着把殷娘往外推,“这儿火烤着,热得很,您且回去歇着。我还得给哥哥做饼呢,不陪您了。”
殷娘叹道,“你哥今晚有应酬,回来得晚。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同娘说”
“娘!”
苏霓儿娇i哼一声,“您就别管啦,我同哥哥好着呢!”
总算支走殷娘和何妈妈,苏霓儿长长嘘一口气。
胡乱做了两个饼,给青衣一个尝尝鲜,自己手上拿了一个。
“剩下的你做吧。方法已经教给你了,裹了肉馅捏成饼状,煎熟了就成。”
青衣吃得正带劲,满嘴的肉渣子,闻言吧嗒吧嗒嘴皮,愣道。
“小姐,您不给少爷做啦?”
“我做了呀,”苏霓儿指向她和的面团,又晃了晃她手上的葱油饼,“这不还有一个么?”
言罢,苏霓儿拍拍青衣的肩,径直出了厨房。
等到了她的冬雅阁,她迫不及待咬上一口葱油饼。
嗯,真香。
苏霓儿用过晚膳,躺在红木色的拔步床上,望着头顶的绢纱帐子,恍惚间生出几许怅然。
窗外盛夏天热,夜风裹着荷叶的清香,不带凉意,反透着丝丝燥意。
今夜她是睡不着了,只能睁眼到天明,盼着陆卫青明日顺顺利利离开,千万别出幺蛾子。
陡然,门外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三下,干净利落。
苏霓儿刚沐浴过,穿着银色的寝衣,听见声响下了床,快速取了柜子里的纱裙换上,问门外的人。
“谁呀?”
粗沉的男中音响起,“我。”
苏霓儿怔住。
这么晚了,陆卫青来干什么?
她极快地收拾妥当,检查了头上的帷帽,确定再无任何遗漏的地方,打开门。
门外,陆卫青一席赤黑色锦袍站在台阶上。
廊下的月辉正好,洒在他俊朗的面容上,火一般的灼目。
他应是才回来,尚未来得及换衣裳,举手投足间尽是浓郁的酒香。
陆卫青:“娘说你有事找我?”
他一开口,齿间的酒香肆意。
他的声音低沉,不似平日里的温润,略有些暗哑,斜挑着的眼尾稍红,似染了微醺的醉意。
苏霓儿恍然,如果说给他送葱油饼也算事的话
可矮几上空荡荡的漆盘,里面除了点葱油饼的渣渣,啥也不剩。
苏霓儿抬手就要关门。
“没有,娘记错了,”
半合的门却被陆卫青用剑柄抵住了。
他站在檐下,拧着眉梢,抚了抚额,揉了揉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