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他结发十年的太子妃,他登基后却只封我为贵妃,我是他的白月光,而今他却是有了朱砂痣了。
在封后圣旨传遍六宫的前一天,齐昭
握着我的手问「云儿,你不会怨我的,对吗?」
齐昭眉目疏朗,我看着他的脸,突然有些晃神。
我的手被他握在手中,虽然他掌心温热,可我的指尖还是泛起了凉意。
「不怨。」我压下心底的疼意,含笑说「皇上想做什么,云儿就陪着皇上做什么。」
这是我十五岁那年嫁入东宫时,新婚当夜同他说的话。
那天齐昭拉着我的手,兴致冲冲地避开旁人,踏着一地月色,带我去看了他为我种下的百棵杏花。
在东宫南苑的满苑杏花中,齐昭说他
要同我濡沫白首,将天下最好的东西
全都捧到我面前来,那时我便说
「日后殿下想做什么,云儿就陪着殿
下做什么。」
当时齐昭还是太子;自挑开我的红盖头起,他的眼中就只剩了我一个人。
我是征西大将军的幼女,他是皇后嫡出的独子,他为了我不纳姬妾,与我许下白首之约,同我举案齐眉。
这般羡煞旁人的好光景持续良久,直到,便央着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齐昭允了我,生辰当天忙完政务后就来了筑兰宫,本是欢欢喜喜的事,没想到晚间时分仪妃宫里派人来报,说是大皇子落水,现下已经昏迷过去了。
我与齐昭都被吓得不轻,他安抚了我两句,便叫我安心待在筑兰宫,他先去瞧瞧仲珏再说。
我坐在桌边,想着仲珏落水的事,看着满桌的珍馐佳肴,竟是一口也吃不下去。
05
我在桌边坐了许久,才等到有人来通传,说大皇子在荷花池子中呛了水,发了高热,仪妃哭得伤心,皇上放心不下大皇子,就先留在仪妃宫中了。
随着通报一同送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银玉器,我明白这是齐昭为了补偿我而新赐的东西。
我拿了赏银给来传话的内侍,又让青蕴将这些物件都拿去同白日里送来的放在一起,等来人都走了,才算彻底清净了。
人散了,菜也温了。
青蕴问我要不要重新传膳,我摇了摇头,说算了。
「今个儿各宫都给娘娘送了生辰贺礼,好多东西都是稀奇物件,娘娘待会儿可要看看?」青蕴见我兴致缺缺,便又想着要勾我的心了。
可我对那些东西实在没兴趣,只随口应了一句,就让殿内伺候的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了青蕴一个。
等众人退出了殿门,我便扬了扬了下巴,让青蕴坐下,又塞了双筷子在她手中。
「一起吃吧。」我夹了一筷子菜放进了青蕴面前的碗中。
「娘娘,这于礼不合……」青蕴面露难色,抓着筷子迟迟没有动。
「又没有外人。」我半带轻笑道「从前我生辰,阿兄给我带的好吃的,哪次不是有一半都进了你的肚子里。」
那时我还未出阁,满将军府的人都知道我同青蕴关系最好,阿兄也乐意看我与青蕴玩闹,每次父亲佯怒要罚我与青蕴时,都是阿兄冲出来打圆场。
后来我出嫁,青蕴做了我的陪嫁侍女,纵然
如今她又跟着我进了宫,后宫里的规矩更多,算下来,我已经许久没有与青蕴同桌吃过饭了。
青蕴听了我的话,笑着说那她就不客气了。
青蕴夹了一筷子菜,又含泪说娘娘一定要身体康健,长命百岁。1
我无声抬手拭去了青蕴的眼泪,又将她爱吃的菜往她面前挪了挪,接着一扭脸就瞥见门
口有一道熟悉的人影一闪而过。
那人闪得极快,只是地上的影子没能同他一
起躲起来,才暴露了他的行踪。
「方其安,进来。」我唤了一声,方其安就乖乖地现了身,踌躇着走进了殿内。
我见他垂着头,两只手还负在身后,一副受惊了的模样。
「躲什么呢?」我瞥了一眼他身后,问道「后边又藏着什么呢?」
是个四四方方的小木盒,看起来平平无奇,也不知有什么好藏的。
「这是……这是奴才想送给娘娘的生辰贺礼。」方其安将木盒放在了桌边,低声道。
送我的?
我轻挑了一下眉头,在青蕴同样好奇的目光中打开了木盒。
盒中安静地躺着一个木人,面目惟妙惟肖,眉梢眼角都是活气,仿佛有了血肉一样,这木料也眼熟,好像就是前几日方其安带回来的那块。
我看着眼前的木人,竟直接出了神,直到方其安扑通跪下求我恕罪时,我才回过神。
「起来吧,这份贺礼,本宫很喜欢。」我不动声色地将木盒合上,起身亲手将它放在了置物的架子上。
方其安没料到我会是这样的反应,长舒了一口气。
我看着这一大桌子的菜,只有我和青蕴吃也是无趣,就让方其安也坐了下来。
若是说青蕴坐下时只是有些不自在,那方其安坐下时,就是如坐针毡了,就连他拿筷子的手也是抖的,好不容易夹了一块肉,肉还没吃进嘴里,眼泪就先掉下来了。
我宫里竟藏了青蕴和方其安两个小哭包。1
「除了奴才的娘亲和姐姐,从未有人对奴才这么好过。」方其安说着话,豆大的泪珠也
砸在了桌上。
「你的亲眷都在宫外吗?」青蕴坐在方其安对面,语气软了又软。
青蕴向来是最心软的,最见不得人哭。
「奴才的娘亲和姐姐都不在了。」方其安用袖子抹了一把泪,回答道。
若非方其安自己说出来,想必我与青蕴都不会知道,那时他托我去找的那个宫女,会是他那十来岁就被人牙子拐走了的亲姐姐。
方其安生父早逝,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讨生活,常年被人打骂欺压,后来姐姐失踪,更是直接压垮了方其安母亲的身子。
还不满十岁的方其安就这样靠着上街行乞和逐渐熟稔的刻木手艺独自给母亲治病,养活自己,也一路寻找着自己姐姐的踪迹。
只可惜直到母亲病逝,方其安都没能找到自己的姐姐,了却母亲的终生憾事。
等到埋葬了母亲,方其安好不容易打听到姐姐的消息时,才知道她已经改名换姓,还被人进宫当了宫女。
宫外是无边的困苦,宫内尚有一个亲人在。
方其安狠了狠心,用身上仅剩的钱财打通了一道门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后进宫当了内侍。
可宫里的日子又何尝不困苦,一个刚进宫的内侍,莫说在数不尽的宫人中靠着一个名字找到姐姐了,能保住自己不被旁人欺凌就算好的了。
方其安就这么在宫里苦熬着,后来他调进了筑兰宫,得了我的承诺,本以为就要找到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却不想等来的却是姐姐早已过世,尸身都找不到了的消息。
他说自己拜过许多护佑世人的神灵,竟没一个眷顾过他。
方其安似乎已经麻木了,说出这些事时也不再掉眼泪了,他说苦命人数不胜数,不缺他一个,也不多他一个,反倒是青蕴听完,默默擦了好几回眼泪。
「如今你在我宫中,自然有我护着你。」我看着方其安的侧脸,说「你若愿意,日后人前我仍是你的主子,人后,你就把我当做你的阿姐。」1
我比方其安大上几岁,这阿姐我也当得。
好好的生辰宴,我一左一右坐的两个人接连掉泪,哭做了一团。
我倒是没哭,只是喝了几杯酒,最后青蕴伺候我上床休息的时候,我还有些醉醺醺的。
青蕴叫我躺下,我偏生闹了脾气,抱住她的腰不肯撒手,口齿不清地唤她青蕴姐姐。
青蕴拍着我的背,哄着我轻声说这可叫不得,如今我已经是贵妃了。
是了,我是容贵妃,再不是将军府里的二小姐了。
「青蕴,我想父亲了,也想阿兄了。」我环抱着青蕴的腰,仰起头看着她说。
房里的烛光映得青蕴脸颊瘦削,她没说话,也不再一直催着我休息了,反而伸手揽住了我。
青蕴身上香香的,甚是好闻,我靠着青蕴,目光落在了被我放在不远处的木盒上。
那是方其安送我的生辰礼,盒中的木人是方其安亲手刻的,那是我的阿兄。1
我的阿兄曾是京都里最耀眼夺目的少年将军,他曾说我是他的掌中明珠,心中至宝,只要有他在,天王老子来了也欺负不了我。
可这些年来人事更改,他竟从未入梦过。
上下旨禁足抄经,娘娘不必去问安了。」
「禁足?」听见青蕴的话,我顿时清醒了大半,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忙问这是怎么了。
我只知孟丹卿不似寻常女子般娇弱,却不想她的胆子竟大到敢在宁阳宫中把玩弓弩的地
步,关键那把弓弩,还是她自个儿做的。
我只见过在宫中养猫养狗,品茶论诗的。
在宫里舞刀弄剑的,孟丹卿还是头一个。
虽没见过,但这也并非是什么大错,更何况齐昭愿意纵着她。
我疑心众人都要忘了他们了,青蕴不敢提及,齐昭也不再说起,我的父兄会在时间的磋磨中变作史书中的寥寥几笔。
我怕我也忘了他们,所以我在纸上无数次地描摹他们的模样,生怕某一日我便记不清了。
可方其安看见了,于是他寻来了木材,悄悄把他看见过的,我阿兄的模样刻了下来。
天知道我打开木盒时,眼泪差点就涌了出
来。
「青蕴,这是我这些年收到的,最喜欢的贺礼了。」我安心靠在青蕴怀中,喃喃自语。2
青蕴没听清我说了什么,我又昏昏沉沉没了力气,闹了一会儿,我就乖乖地躺下了,更是借着酒意一觉睡到
了天亮。
我这人实在不适合饮酒,,说皇后失德惹怒神灵,还狠狠参了孟尚书一本。
可怜孟太傅都快辞官了,还遭人背后嘀咕了好一通,朝堂上吵吵嚷嚷,孟尚书自个儿请了罪,齐昭耐不住,也跟着下旨禁了孟丹卿的足,还罚她抄经书百卷。
要供到佛堂里去。
我是不用去问安了,想来孟丹卿现在正在宫里抄经书呢。
酒意渐醒又听了这么一档子事,我也无心再睡了,便起身问青蕴大皇子现在怎么样。
「高热退了,人也醒了。」青蕴答道。
既然醒了,今日也无事,我正好去看看他,也正是到了仪妃宫里,见到了仲珏,我才知道他跑去荷花池旁,竟是因为听说昨日是我的生辰,想亲手摘支荷花送给我,却不料脚下一滑,花没摘到,人反而落了水。
我又气又心疼,和仪妃一起陪了他一上午,再三嘱咐他日后不可再做这样的事了。
如今仪妃久不承宠,仲珏就是她唯一的指望,若是他真的出了什么事,我只怕一辈子都不能心安。
仪妃也听说了皇后禁足的事,现在她满心
满眼都只有自己的儿子,听见这件事也只
是笑了笑,说以皇后受宠的程度,禁足不过是做做样子,堵旁人的嘴罢了。
亦如她所说,经书刚抄完,禁足就解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孟丹卿病了。
这病来势汹汹,太医也束手无策,我觉得这病蹊跷,青蕴这个后宫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悄悄告诉我,皇后只怕是装病。
「宁阳宫的宫女说,皇后在佛堂供完经书后皇上就去了宁阳宫,一开始两人还好好的,后来不知怎么就绊起嘴了,听说皇后娘娘还置气说了句什么「你若喜欢乖巧可人的,何必来找我,皇上也被这句话惹恼
了,当场就走了。」
被罚禁足都能心平气和地领旨,禁足解了却吵起架来了。
青蕴说话时方其安就在旁边听着,表情也懵懵懂懂的。
与青蕴比起来,方其安实在稚嫩了些,我
忍不住叮嘱他,这些话在筑兰宫里听听也就罢了,出了筑兰宫可就半个字也不能乱
说。
2105
直线,惹得我与青蕴都笑了起来。
本是青蕴随口一说,我与方其安随耳一听的事,却不想当夜齐昭竟来了筑兰宫。
这次也不是来用晚膳了,而是要直接宿在我宫里。
我想起青蕴白日说的话,一时有些心不在焉。
齐昭虽没有提及孟丹卿,可我还是看出了他也同样神思不属。
夜间我躺在他的臂弯中,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一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第二日齐昭陪着我用了早膳,一桌子的菜,
他只吃了几口,平日里他最爱的樟茶鸭子
更是一点都没动,就连青蕴也发觉了异样,等他走后,青蕴便小声问我「皇上这是怎么了?」
我看向那道原封不动的樟茶鸭,随口道
赌了气,闹了别扭,就连自己最爱的川菜也不吃了。
这后宫是齐昭的后宫,他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去不了宁阳宫,他便接连宿在筑兰宫,而孟丹卿也拧巴,就这么一直告着病。
齐昭人在我这儿,心却不在,我看着齐昭那张与平时并无不同的脸,心底竟无端地升起了一股烦躁。
我似乎厌倦了这样的日子,却又隐约觉得
自己抓住了齐昭的一缕心意,想要放开,偏又有些舍不得。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六日,直到在一夜屋外惊雷将我吵醒时,睡在我身侧的齐昭人
虽未清醒,胳膊却紧紧搂住了我,呢喃着安慰道
「卿卿莫怕,朕在。」8
原来孟丹卿也怕惊雷声。
原来齐昭已经忘了,我也是怕雷声的。
我无声转身,离开了齐昭的怀抱。
屋外雷声不知何时停了,外面下起了雨,最能安眠的雨声,却让我一夜未眠。
因着我未能入睡,第二天早上起来难免憔悴,就连齐昭也看了出来,更主动提出要为我画眉。
我坐在妆台前,任他熟练地替我描眉,齐昭夸我这些年来容貌一如当初,他见了我,还能瞬间想起当年我与他马场初见的场
景。
那时阿兄将我带去了马场,我光顾着给阿兄叫好,一时不慎,扭头直接撞在了齐昭
的身上,和他就此相识。
齐昭怀缅往昔,柔情似水后又偏偏藏了把
他央我去宁阳宫看看孟丹卿,若是她再称病下去,只怕前朝后宫又要非议了。2
他拉不下面子去宁阳宫搭台阶,便想着让我去,一如当初在东宫,我替他料理种种琐事那般。
白驹过隙,纵使容颜如昨,也挡不住人心善变。
有些事想通了,就也不必在心底纠缠了。4
今日齐昭没有留下来用早膳,像是求了我这件事后有些赧然般,替我画完眉就离开了。
等他走后,我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痴痴坐了好一会儿,才叫来青蕴替我挽发。
「方其安呢?」我环视了一圈,问道「他今日怎么不在?」
青蕴站在我身后,无奈地说
「娘娘忘了?昨夜是方其安值夜,本来风雨
「娘娘忘了?昨夜是方其安值夜,本来风雨就大,他还偏要守在门外,说是雷声太响,他不守着就不安心,今儿一早我发现他着了凉,就叫他喝了姜汤,回去歇着了。」
方其安竟守了一整夜。2
「多给他熬两服药,让他好生歇着。」
「奴婢记下了。」青蕴正用木梳替我梳头,黝黑的长发一梳梳到了尾「他这人平时看起来还算机灵,但有些时候却又老实得要
命。」
青蕴说的,是大实话。
等到梳妆完毕用过早膳,眼见着地上的积
水也要干了,我便叫上了青蕴,让她带上那把闲置在库房中的琴,陪我去见皇后娘
娘。
青蕴迷惑地轻啊了一声,不明所以地取来了琴,又不明所以
地陪着我去了宁阳宫。
孟丹卿委实不会装病,只直挺挺地往床上一躺,不言不语,也不见抹点煞白的脂粉,让自己扮得像些。1
我进了内殿向她问安,她也不答话,我只好佯装起身,说「既然皇后娘娘还病着,应是不想听人抚琴了,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我行了礼,叫上青蕴就要离开,瞬息的功夫,床上的人就动了,等到我转身时,身
后也隔着被褥闷闷地传来了一句「等
等。
再回头时,孟丹卿已经坐了起来,小脸俏
丽,没有半分病态「谁说本宫不想的。」
「听说皇后娘娘的病久不见好,所以来看看。」
「你也知道我是装病了?」
「满后宫里,怕是没人不知道了。」
孟丹卿的手撑在床边,听完我的话,耸了耸肩,也不再搭话了。
「皇后娘娘病了这几日,若是平日的头疼脑热,现在也该好了。」我继续说道。
「我知道。」孟丹卿一双眉头紧锁在了一起「我就是气不过,弓弩的事是我错了,
我也认错,可我经书都抄完了,他还要来责怪我没有担起皇后威仪,说我是野蛮脾
性,可这皇后的位置本来就不是我要
的。」
「不是胡说,我本来就不想进宫。」孟丹卿反驳道「那时我在伯父的府中遇见他,我只以为他是寻常公子哥,人人都不告诉我他是太子,也不告诉我他已经有了家世,就连他自己也瞒着我,还说是怕我日后见了他拘束,后来我知道了他的身份,本想着割舍了这段情谊,可伯父和父亲不肯,他们说我是孟氏的女儿,我只有坐上了皇
后的位置,才能光耀门楣,庇佑孟氏。」8
孟丹卿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伸手替她缕好额前的一缕碎发,听她嗫嚅着说自己不但没有庇佑孟氏,反而连累了母族,还不如一直装病避宠,当个木头皇后。
「你若一直称病,把皇上推到了别处,自己失了宠爱,宫外的孟太傅与孟尚书就更心
急了。」
孟丹卿咬了咬下唇,看向我的眼睛,正色道「要是将他推到了别的宫里,我会心急,
我看着她眸中的光,心底突然有些凄然,面上却还是云淡风轻「皇上最近食不下咽,眠不安寝,他心里念着你,所以我今天才会来,你若是真顾念我,就不要再装病了。」
我与孟丹卿在殿内促膝聊了许久,最后博得她展颜一笑,说自己明日就不再称病,以后也不在宫里胡闹了。
齐昭托我的事,我做成了。
我拽在手中的那点情分,也终是松开了。
日后他与孟丹卿举案齐眉,我只在筑兰宫
当好我的容贵妃。
对着孟丹卿,我也遵循诺言,用她送我的琴,替她弹了一曲良宵引,我抚琴时,她
便乖巧地伏在我膝上。
「以前我也学过琴,但后来我气跑了许多老师,母亲就再未让我学琴了。」孟丹卿像
一只收起了爪子的猫儿,声音也轻轻巧巧。
孟丹卿话音落地,我便失手弹错了一个音,好在她并未察觉,我才能控制住表情,强笑着说自己只是略通琴艺罢了。
琴艺一绝的人从不是我,真正堪称一绝的那人,十二岁时就曾一曲动京都,就连我的琴技,也是那人教的。
后来她嫁给了二皇子齐晔,我嫁给了太子齐昭,她成了我的皇嫂,闲暇时我也曾与她小聚,她便教我那曲我一直未能学会的潇湘水云。
再后来先皇病重,齐昭主政,二皇子谋逆被诛,我求齐昭保全她的性命,齐昭应了我,她却自焚于府中,连带着自己四岁的孩
子,一同殉了二皇子,化作了一捧灰烬。
而今潇湘水云我仍是弹不好,也不敢再弹。
孟丹卿不了解这些往事,我也不愿多提及,一曲毕后我便想要回去了,她起身来送。
我叫人请来了太医,才知道她此前装病时,太医来了她也不肯让人诊脉,怪不得太医前些日子连个像样的病症也诌不出来。
孟丹卿疑心自己是不是饿着了,等到半碟糕点,太医匆匆赶来了,才知道竟是自己腹中有了胎儿,
太医诊出喜脉,说了好一串漂亮话,孟丹卿听完太医的诊断,手中的点心「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她一时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一时又看看我,目色中满是不可置信。
不多久派出去的宫女就会请来皇上,这个喜讯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皇宫,最后传到宫外。
皇后有孕,各处都是欢喜的,齐昭也顾不上与她置气了,日日都往宁阳宫跑。
齐昭或许发觉自己冷落了我,偶尔也会来筑兰宫,可每次他想要留下过夜时,我总是说些无关痛痒的理由劝他去陪孟丹卿,抑或是去见见仲珏。
每当齐昭离开后,青蕴便追着问我为何只顾念着旁人,不顾顾自己。
我说我哪里是只顾念旁人,只是他人来了,心却不在,反而让我觉得疲累罢了。
齐昭早已不是太子,帝王恩宠是镜中花水中月,既知总有一天会消散,还不如索性不去碰,免得到最后只剩下一地伤怀。
这样的次数一多,青蕴也就不问了。
孟丹卿有孕近四月时,天气也渐渐转凉了,她这胎怀得艰难,成天吃不下去东西,睡也睡不好,头也经常疼,人都清减了一大圈。
当年我有孕时,与她的反应很是相似。
时多亏了青蕴的一双巧手,日日都给我舒筋按穴,我才缓解了一些,如今太医院的医官不知想了多少法子都没能让孟丹卿痛快些,齐昭便想到了青蕴。5
青蕴平白多了个差事,天天都被召去宁阳宫,虽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情愿,但手上的功夫,青蕴还是认真卖力的,所以青蕴得了不少赏赐,一时间成了宫里的红人。
青蕴说孟丹卿比我当初的反应还要大一些,自己每日都要替她按上小半个时辰,她才能勉强吃下几口东西,现在别说弓弩了,就连出门走两步她也是不愿的。
愿不愿的,左右不干我的事,我只是躲懒罢了,青蕴不在时,我就叫来方其安,教他看书认字。
方其安识字不多,学起来倒快,临帖也一点就通,不到一个月写出来的字就像…模像样的了。
的次数就更多了,以往她来找我时,都不太爱带着仲珏,如今她每来一次,仲珏也必定跟来。,
仪妃说皇上只在意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对仲珏本就不怎么上心,若是皇后生了位皇子,只怕皇上日后看都不会再看仲珏一眼了。
我避开仪妃幽怨的目光,看向了正在我殿内玩得开心的仲珏,仲珏见我老望着他,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一头扎进了我的怀里叫我抱他。
我揽着仲珏,取了块糕点喂给他吃,浅笑
着对仪妃说「不会的,我们仲珏这么聪明,
谁见了都喜欢。」
「但愿如此。」仪妃笑得有些勉强「宫里除
了我,就属贵妃娘娘最心疼我们仲珏
了。」
我只笑着,没有答话,仪妃便接着同仲珏
说,要他长大后也要记着我的好。
仲珏嘴里还嚼着东西,听见仪妃的话便猛地点了点头,又仰起头对我咧嘴一笑。
「孩子还小,哪儿懂这些。」我摸了摸仲珏的头,和声细语地说。
自仪妃找我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后,后宫中的妃嫔就不安分了。
左右皇上也不去她们宫里,众人便觉着还不如来我宫里坐坐,虽然我久不侍寝,但齐昭好歹还偶尔会来我宫里,指不定哪天就遇见了,不能承宠,能顺道一起用用膳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我这筑兰宫,竟然比我曾经在东宫的居所还要热闹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日日都有四五个女人结
伴找上门来,还天天不重样,就跟提前商
量好了似的,我也跟着日日一个头两个大,听着她们絮叨今天是这个宫丢了猫,明天
又是那个宫的宫女犯了错。
就连我对外称病,她们也非要进来看上我一眼,只因我病了,齐昭来的几率就更大
了。
不但是我头大,就连之前对这些琐事还有点兴趣的方其安,最近也被聒噪得面目越发凝重,耳朵起茧了。
终于,我实在忍不了了,便在一日众人正聊得起兴时冲方其安使了个眼神,方其安会了意,立马端上一碗红糖水,美其名曰请我用药。
旁人问我怎么了,我就病恹恹的不说话。
方其安用一副苦大仇深忧心不已的模样替
我回道「近日天凉,贵妃娘娘偶感
风寒,正按照太医的嘱咐将养着呢。」
隔着宫门称病婉拒不了,我就只好当着大家的面装病了。
等到众人都识趣离开了,我才将那碗一口
没动的糖水放下,和方其安相视一笑。
现在青蕴天天筑兰宫宁阳宫两头跑,腿肚子都瘦了一圈,纵然她教了其他人如何舒筋按穴才能让孟丹卿舒坦些,可那些人到底手生,总是用不对劲儿,齐昭就也只放心让青蕴伺候。
我心疼她,就想着让她先别回筑兰宫了,等到孟丹卿生产了,我再开口要回她。
可青蕴不肯,还反问道「奴婢不在娘娘身边,娘娘可习惯?」
自是不习惯的,细细算下来,我与青蕴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人都要长。
旁人眼中,青蕴是我的侍女,但在我心中,
青蕴却是我的挚友,是我半个姐姐。
我是离不开青蕴的,我巴不得日后天长日久,我头发白了,青蕴头发也白了,我同她还能天天在一起。
只是最近的孟丹卿。
亦是同样离不开她。
青蕴就这样来回忙了好几个月,京都的天气才彻底冷了下去,青蕴在我面前掰着手指头数皇后还有三个月就要临盆了,到时候她就要好生歇一歇,还让我到时候一定要纵着她。2
我是巴不得她能歇一歇,但孟太傅的生辰将至,只怕最近她还闲不下来。
孟太傅德高望重,是当世大儒,齐昭至今都称他为恩师,他做寿,那京都有头有脸的人物是都要去贺一贺的。
又因孟丹卿近来胎像稳固,人也有了精神,太医说能动一动散散心也是好的,所以齐昭还特许了她也出宫回府,替自己这位大儒伯父贺寿。
虽然皇上未去,但皇后亲临,那也是十足
被困在这宫中这么久,如今能出宫一趟,青蕴自然愿意。
我让青蕴出了宫也要仔细,要照料好皇后。1
青蕴眉眼带笑,一边替我倒茶一边让我放心,走时还不忘悄悄附在我耳边说,若是找到机会,她就给我带以前我最爱吃的,
城东那家点心铺的玫瑰酥回来。3
我轻轻拧了一下她的腰,佯怒道「不许乱跑,小心坏了规矩,回来还要挨罚。」
我与青蕴你一言我一语,殿外是婆娑树影,殿内是檀香悠悠,我只当今日是寻常一别,
从未想过此时如此鲜活的青蕴,再回来时
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身。
是方其安先去看青蕴的,青蕴甚至没有被
运回筑兰宫,只停在了悠长的宫道上。
在往宁阳宫跑,太医院的医官也全都去了宁阳宫,人人都在赶着救孟丹卿,可我的青蕴却早已没了生息。
我冲出了筑兰宫,却被匆匆赶回的方其安拦了个正着,他红着眼,跪在我面前求我别去看了。
可方其安又怎么能拦住我,他抱住我的腿,我便狠狠地踢开他,他被我踹了一脚,仰面摔了过去,之后就再也追不上我,也拦不住我了。
我见到青蕴时,她的身上还覆着白布,我
颤抖着手掀开白布,就看见了青蕴的脸。
青蕴的鼻孔和耳窝里都是血,侍卫说是毒发了才会这样。
她早上那身干净得体的衣裳也已经染上了
斑驳的血迹,血迹泛着黑,自胸口晕开,浸透了衣衫,我跪坐下去抱起青蕴时,甚至还能感受到她的血泛着点点温热。
「太医,叫太医来!」我声嘶力竭地吼着,将青蕴的手放在我的胸口,想要捂热她。
周遭的人面面相觑,却都没有动,只有方其安跟了过来,跪在了我旁边。
方其安说,青蕴已经去了。
可我不信,青蕴现在的脸色难看极了,我的脸色也难看极了,我让方其安来摸青蕴的胳膊,我说「你看,还是热的,青蕴还活着,方其安,你去叫太医,你叫太医来好不好……」
方其安似乎想要回答我的话,开口时却是满是呜咽,词不成词,句不成句。
我在寒风呼啸宫道上,感受着青蕴在我怀
中一点点变得冰凉,像是寒夜里的一捧雪,
被我死死攥在手中,最后化成了水,任我万般哀求也留不住。
最后他将一切悲楚都咽了下去,起身学着青蕴平时的模样,替我处理好了这一切。
青蕴会被人带走,会被好好安葬,终我一生,也再见不到她了。
宫道上已经点亮了灯笼,天上也挂起了月亮,我怔怔坐在砖地上,看着青蕴被人抬走。
我被方其安扶了起来,他的身上都是尘土,狼狈极了,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我哭也哭不出来,只觉得心里缺了一块儿,就想要这么仰面倒下去。
我还没缓过神,就有宫女急匆匆地跑来找到了我,说皇后快要不行了。
今日皇后出了孟府打算回宫时,所乘坐的马车突然在长街上惊了马,马匹失控发了
疯,在街上横冲直撞,几十个侍卫都没能
拦住,最后车架撞在了石狮上,皇后受惊,当场见了红。
青蕴去扶皇后,却不料周遭埋伏了刺客,趁乱放了冷箭,为了救皇后,我的青蕴用自己的命替她挡下了暗箭。
那箭矢上淬了毒,一箭穿胸,青蕴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这样死在了京都最繁华的长街上。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在方其安的陪伴下去了宁阳宫。
宁阳宫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大盆大盆的血水被人端了出来,四处都是血腥气。
各宫的嫔妃都在,她们见了我本想要行礼,只是动作还没起势,殿内就响起了震天的
哭声,紧接着就是齐昭肝胆俱裂的声音传
了出来,他在唤着他的卿儿。
身边的人听见齐昭的声音,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或真情或假意的哭声顿时连成了
一片。
我抬头望天,今日天上的月亮是上弦月,好似一把追魂索命的弯刀。
在这把弯刀之下,在这座宁阳宫中,孟丹卿曾伏在我的膝上,轻轻叫了我一声云姐姐,她说若我与她是在宫外相识的,她一定带着我去看这天下最壮丽旖旎的风光。
可最后我与她,都因为同一个人,困囿在了这座深宫里。
我在宁阳宫晕了过去,晕时是夜晚,醒来时仍旧是夜晚,只不过人已经躺在了筑兰宫里。
我躺在床榻上,看着眼前床帐上的花纹,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青蕴,却无人应我。1
殿内是方其安在守着我,他说我已经晕了
一整天,说青蕴已经妥善下葬了,他还说
皇后早产,临终前诞下了一个小公主,可小公主天生不足,出生时只轻轻哭了几声,
不到两个时辰,就随皇后去了。
我的脑子混沌一片,方其安的嘴一张一合,我也只是木讷地哦了一声。
殿内烛光昏黄,我坐在床边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了桌上。
「那是什么?」我看着桌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一团油纸,问方其安。
方其安沉默了一瞬,将东西替我拿了过来。
油纸里似乎放了什么东西,包裹得极好,我一拆开,里面竟然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八块玫瑰酥。3
方其安说这是他第一次去宫道上的时候,送青蕴回来的侍卫交到他手上的,侍卫说,这是青蕴买的。
我看着眼前的玫瑰酥,忽地想起青蕴那张
笑脸,忍不住也扬起了一抹笑,接着就是
大滴大滴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去,洇进了玫瑰酥里。
孟丹卿死在了她与齐昭爱意最浓的时候,而我的青蕴永远留在了与我相伴的第十八年。
皇后新丧,齐昭仿佛一下老了十岁。
宫里四处都挂起了白布,僧人的诵经声汇成了一道蜿蜒的河流,覆盖了整座皇城。
齐昭为孟丹卿写了许多悼亡赋,还早早拟
了旨,说来日要与她合葬于皇陵。2
宫里宫外人心惶惶,齐昭下旨彻查长街刺客案,相关人等一律诛杀,而他自己良久
未踏足后宫。
可整座皇城都快要被翻过来了,那日行刺
的刺客也未能抓到,众人悬起来的心也依
旧悬着。
我自从在宁阳宫晕厥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了,青蕴的离去就像带走了我半条命,正逢寒冬,就算殿内的炭火烧的再旺,我也总觉得发冷。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日天晴,我便踏出了殿门,在院中晒了会儿太阳。
最近但凡我一走动,方其安就必定跟在我身边,我瞧着脚旁刚飘落的一片树叶,忽地想起了一句诗「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我的声音极轻,但方其安还是听到了,他顿了一会儿,同我说「奴才会一直陪在娘
娘身边。」1
「一直?」我呢喃着这个词,回头看了一眼
方其安。
方其安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脸还是那
张脸,不过倒像个真正的管事的了。
「一直。」方其安回答得极快,语气郑重,
目光也笃然「奴才会一直陪着娘娘,就算
前面是刀山火海,奴才也会先趟过去替娘娘探路。」
「太冷了回去吧,」我垂下眼睑勉强勾
在封后圣旨传遍六宫的前一天,齐昭
握着我的手问「云儿,你不会怨我的,对吗?」
齐昭眉目疏朗,我看着他的脸,突然有些晃神。
我的手被他握在手中,虽然他掌心温热,可我的指尖还是泛起了凉意。
「不怨。」我压下心底的疼意,含笑说「皇上想做什么,云儿就陪着皇上做什么。」
这是我十五岁那年嫁入东宫时,新婚当夜同他说的话。
那天齐昭拉着我的手,兴致冲冲地避开旁人,踏着一地月色,带我去看了他为我种下的百棵杏花。
在东宫南苑的满苑杏花中,齐昭说他
要同我濡沫白首,将天下最好的东西
全都捧到我面前来,那时我便说
「日后殿下想做什么,云儿就陪着殿
下做什么。」
当时齐昭还是太子;自挑开我的红盖头起,他的眼中就只剩了我一个人。
我是征西大将军的幼女,他是皇后嫡出的独子,他为了我不纳姬妾,与我许下白首之约,同我举案齐眉。
这般羡煞旁人的好光景持续良久,直到,便央着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齐昭允了我,生辰当天忙完政务后就来了筑兰宫,本是欢欢喜喜的事,没想到晚间时分仪妃宫里派人来报,说是大皇子落水,现下已经昏迷过去了。
我与齐昭都被吓得不轻,他安抚了我两句,便叫我安心待在筑兰宫,他先去瞧瞧仲珏再说。
我坐在桌边,想着仲珏落水的事,看着满桌的珍馐佳肴,竟是一口也吃不下去。
05
我在桌边坐了许久,才等到有人来通传,说大皇子在荷花池子中呛了水,发了高热,仪妃哭得伤心,皇上放心不下大皇子,就先留在仪妃宫中了。
随着通报一同送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银玉器,我明白这是齐昭为了补偿我而新赐的东西。
我拿了赏银给来传话的内侍,又让青蕴将这些物件都拿去同白日里送来的放在一起,等来人都走了,才算彻底清净了。
人散了,菜也温了。
青蕴问我要不要重新传膳,我摇了摇头,说算了。
「今个儿各宫都给娘娘送了生辰贺礼,好多东西都是稀奇物件,娘娘待会儿可要看看?」青蕴见我兴致缺缺,便又想着要勾我的心了。
可我对那些东西实在没兴趣,只随口应了一句,就让殿内伺候的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了青蕴一个。
等众人退出了殿门,我便扬了扬了下巴,让青蕴坐下,又塞了双筷子在她手中。
「一起吃吧。」我夹了一筷子菜放进了青蕴面前的碗中。
「娘娘,这于礼不合……」青蕴面露难色,抓着筷子迟迟没有动。
「又没有外人。」我半带轻笑道「从前我生辰,阿兄给我带的好吃的,哪次不是有一半都进了你的肚子里。」
那时我还未出阁,满将军府的人都知道我同青蕴关系最好,阿兄也乐意看我与青蕴玩闹,每次父亲佯怒要罚我与青蕴时,都是阿兄冲出来打圆场。
后来我出嫁,青蕴做了我的陪嫁侍女,纵然
如今她又跟着我进了宫,后宫里的规矩更多,算下来,我已经许久没有与青蕴同桌吃过饭了。
青蕴听了我的话,笑着说那她就不客气了。
青蕴夹了一筷子菜,又含泪说娘娘一定要身体康健,长命百岁。1
我无声抬手拭去了青蕴的眼泪,又将她爱吃的菜往她面前挪了挪,接着一扭脸就瞥见门
口有一道熟悉的人影一闪而过。
那人闪得极快,只是地上的影子没能同他一
起躲起来,才暴露了他的行踪。
「方其安,进来。」我唤了一声,方其安就乖乖地现了身,踌躇着走进了殿内。
我见他垂着头,两只手还负在身后,一副受惊了的模样。
「躲什么呢?」我瞥了一眼他身后,问道「后边又藏着什么呢?」
是个四四方方的小木盒,看起来平平无奇,也不知有什么好藏的。
「这是……这是奴才想送给娘娘的生辰贺礼。」方其安将木盒放在了桌边,低声道。
送我的?
我轻挑了一下眉头,在青蕴同样好奇的目光中打开了木盒。
盒中安静地躺着一个木人,面目惟妙惟肖,眉梢眼角都是活气,仿佛有了血肉一样,这木料也眼熟,好像就是前几日方其安带回来的那块。
我看着眼前的木人,竟直接出了神,直到方其安扑通跪下求我恕罪时,我才回过神。
「起来吧,这份贺礼,本宫很喜欢。」我不动声色地将木盒合上,起身亲手将它放在了置物的架子上。
方其安没料到我会是这样的反应,长舒了一口气。
我看着这一大桌子的菜,只有我和青蕴吃也是无趣,就让方其安也坐了下来。
若是说青蕴坐下时只是有些不自在,那方其安坐下时,就是如坐针毡了,就连他拿筷子的手也是抖的,好不容易夹了一块肉,肉还没吃进嘴里,眼泪就先掉下来了。
我宫里竟藏了青蕴和方其安两个小哭包。1
「除了奴才的娘亲和姐姐,从未有人对奴才这么好过。」方其安说着话,豆大的泪珠也
砸在了桌上。
「你的亲眷都在宫外吗?」青蕴坐在方其安对面,语气软了又软。
青蕴向来是最心软的,最见不得人哭。
「奴才的娘亲和姐姐都不在了。」方其安用袖子抹了一把泪,回答道。
若非方其安自己说出来,想必我与青蕴都不会知道,那时他托我去找的那个宫女,会是他那十来岁就被人牙子拐走了的亲姐姐。
方其安生父早逝,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讨生活,常年被人打骂欺压,后来姐姐失踪,更是直接压垮了方其安母亲的身子。
还不满十岁的方其安就这样靠着上街行乞和逐渐熟稔的刻木手艺独自给母亲治病,养活自己,也一路寻找着自己姐姐的踪迹。
只可惜直到母亲病逝,方其安都没能找到自己的姐姐,了却母亲的终生憾事。
等到埋葬了母亲,方其安好不容易打听到姐姐的消息时,才知道她已经改名换姓,还被人进宫当了宫女。
宫外是无边的困苦,宫内尚有一个亲人在。
方其安狠了狠心,用身上仅剩的钱财打通了一道门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后进宫当了内侍。
可宫里的日子又何尝不困苦,一个刚进宫的内侍,莫说在数不尽的宫人中靠着一个名字找到姐姐了,能保住自己不被旁人欺凌就算好的了。
方其安就这么在宫里苦熬着,后来他调进了筑兰宫,得了我的承诺,本以为就要找到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却不想等来的却是姐姐早已过世,尸身都找不到了的消息。
他说自己拜过许多护佑世人的神灵,竟没一个眷顾过他。
方其安似乎已经麻木了,说出这些事时也不再掉眼泪了,他说苦命人数不胜数,不缺他一个,也不多他一个,反倒是青蕴听完,默默擦了好几回眼泪。
「如今你在我宫中,自然有我护着你。」我看着方其安的侧脸,说「你若愿意,日后人前我仍是你的主子,人后,你就把我当做你的阿姐。」1
我比方其安大上几岁,这阿姐我也当得。
好好的生辰宴,我一左一右坐的两个人接连掉泪,哭做了一团。
我倒是没哭,只是喝了几杯酒,最后青蕴伺候我上床休息的时候,我还有些醉醺醺的。
青蕴叫我躺下,我偏生闹了脾气,抱住她的腰不肯撒手,口齿不清地唤她青蕴姐姐。
青蕴拍着我的背,哄着我轻声说这可叫不得,如今我已经是贵妃了。
是了,我是容贵妃,再不是将军府里的二小姐了。
「青蕴,我想父亲了,也想阿兄了。」我环抱着青蕴的腰,仰起头看着她说。
房里的烛光映得青蕴脸颊瘦削,她没说话,也不再一直催着我休息了,反而伸手揽住了我。
青蕴身上香香的,甚是好闻,我靠着青蕴,目光落在了被我放在不远处的木盒上。
那是方其安送我的生辰礼,盒中的木人是方其安亲手刻的,那是我的阿兄。1
我的阿兄曾是京都里最耀眼夺目的少年将军,他曾说我是他的掌中明珠,心中至宝,只要有他在,天王老子来了也欺负不了我。
可这些年来人事更改,他竟从未入梦过。
上下旨禁足抄经,娘娘不必去问安了。」
「禁足?」听见青蕴的话,我顿时清醒了大半,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忙问这是怎么了。
我只知孟丹卿不似寻常女子般娇弱,却不想她的胆子竟大到敢在宁阳宫中把玩弓弩的地
步,关键那把弓弩,还是她自个儿做的。
我只见过在宫中养猫养狗,品茶论诗的。
在宫里舞刀弄剑的,孟丹卿还是头一个。
虽没见过,但这也并非是什么大错,更何况齐昭愿意纵着她。
我疑心众人都要忘了他们了,青蕴不敢提及,齐昭也不再说起,我的父兄会在时间的磋磨中变作史书中的寥寥几笔。
我怕我也忘了他们,所以我在纸上无数次地描摹他们的模样,生怕某一日我便记不清了。
可方其安看见了,于是他寻来了木材,悄悄把他看见过的,我阿兄的模样刻了下来。
天知道我打开木盒时,眼泪差点就涌了出
来。
「青蕴,这是我这些年收到的,最喜欢的贺礼了。」我安心靠在青蕴怀中,喃喃自语。2
青蕴没听清我说了什么,我又昏昏沉沉没了力气,闹了一会儿,我就乖乖地躺下了,更是借着酒意一觉睡到
了天亮。
我这人实在不适合饮酒,,说皇后失德惹怒神灵,还狠狠参了孟尚书一本。
可怜孟太傅都快辞官了,还遭人背后嘀咕了好一通,朝堂上吵吵嚷嚷,孟尚书自个儿请了罪,齐昭耐不住,也跟着下旨禁了孟丹卿的足,还罚她抄经书百卷。
要供到佛堂里去。
我是不用去问安了,想来孟丹卿现在正在宫里抄经书呢。
酒意渐醒又听了这么一档子事,我也无心再睡了,便起身问青蕴大皇子现在怎么样。
「高热退了,人也醒了。」青蕴答道。
既然醒了,今日也无事,我正好去看看他,也正是到了仪妃宫里,见到了仲珏,我才知道他跑去荷花池旁,竟是因为听说昨日是我的生辰,想亲手摘支荷花送给我,却不料脚下一滑,花没摘到,人反而落了水。
我又气又心疼,和仪妃一起陪了他一上午,再三嘱咐他日后不可再做这样的事了。
如今仪妃久不承宠,仲珏就是她唯一的指望,若是他真的出了什么事,我只怕一辈子都不能心安。
仪妃也听说了皇后禁足的事,现在她满心
满眼都只有自己的儿子,听见这件事也只
是笑了笑,说以皇后受宠的程度,禁足不过是做做样子,堵旁人的嘴罢了。
亦如她所说,经书刚抄完,禁足就解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孟丹卿病了。
这病来势汹汹,太医也束手无策,我觉得这病蹊跷,青蕴这个后宫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悄悄告诉我,皇后只怕是装病。
「宁阳宫的宫女说,皇后在佛堂供完经书后皇上就去了宁阳宫,一开始两人还好好的,后来不知怎么就绊起嘴了,听说皇后娘娘还置气说了句什么「你若喜欢乖巧可人的,何必来找我,皇上也被这句话惹恼
了,当场就走了。」
被罚禁足都能心平气和地领旨,禁足解了却吵起架来了。
青蕴说话时方其安就在旁边听着,表情也懵懵懂懂的。
与青蕴比起来,方其安实在稚嫩了些,我
忍不住叮嘱他,这些话在筑兰宫里听听也就罢了,出了筑兰宫可就半个字也不能乱
说。
2105
直线,惹得我与青蕴都笑了起来。
本是青蕴随口一说,我与方其安随耳一听的事,却不想当夜齐昭竟来了筑兰宫。
这次也不是来用晚膳了,而是要直接宿在我宫里。
我想起青蕴白日说的话,一时有些心不在焉。
齐昭虽没有提及孟丹卿,可我还是看出了他也同样神思不属。
夜间我躺在他的臂弯中,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一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第二日齐昭陪着我用了早膳,一桌子的菜,
他只吃了几口,平日里他最爱的樟茶鸭子
更是一点都没动,就连青蕴也发觉了异样,等他走后,青蕴便小声问我「皇上这是怎么了?」
我看向那道原封不动的樟茶鸭,随口道
赌了气,闹了别扭,就连自己最爱的川菜也不吃了。
这后宫是齐昭的后宫,他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去不了宁阳宫,他便接连宿在筑兰宫,而孟丹卿也拧巴,就这么一直告着病。
齐昭人在我这儿,心却不在,我看着齐昭那张与平时并无不同的脸,心底竟无端地升起了一股烦躁。
我似乎厌倦了这样的日子,却又隐约觉得
自己抓住了齐昭的一缕心意,想要放开,偏又有些舍不得。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六日,直到在一夜屋外惊雷将我吵醒时,睡在我身侧的齐昭人
虽未清醒,胳膊却紧紧搂住了我,呢喃着安慰道
「卿卿莫怕,朕在。」8
原来孟丹卿也怕惊雷声。
原来齐昭已经忘了,我也是怕雷声的。
我无声转身,离开了齐昭的怀抱。
屋外雷声不知何时停了,外面下起了雨,最能安眠的雨声,却让我一夜未眠。
因着我未能入睡,第二天早上起来难免憔悴,就连齐昭也看了出来,更主动提出要为我画眉。
我坐在妆台前,任他熟练地替我描眉,齐昭夸我这些年来容貌一如当初,他见了我,还能瞬间想起当年我与他马场初见的场
景。
那时阿兄将我带去了马场,我光顾着给阿兄叫好,一时不慎,扭头直接撞在了齐昭
的身上,和他就此相识。
齐昭怀缅往昔,柔情似水后又偏偏藏了把
他央我去宁阳宫看看孟丹卿,若是她再称病下去,只怕前朝后宫又要非议了。2
他拉不下面子去宁阳宫搭台阶,便想着让我去,一如当初在东宫,我替他料理种种琐事那般。
白驹过隙,纵使容颜如昨,也挡不住人心善变。
有些事想通了,就也不必在心底纠缠了。4
今日齐昭没有留下来用早膳,像是求了我这件事后有些赧然般,替我画完眉就离开了。
等他走后,我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痴痴坐了好一会儿,才叫来青蕴替我挽发。
「方其安呢?」我环视了一圈,问道「他今日怎么不在?」
青蕴站在我身后,无奈地说
「娘娘忘了?昨夜是方其安值夜,本来风雨
「娘娘忘了?昨夜是方其安值夜,本来风雨就大,他还偏要守在门外,说是雷声太响,他不守着就不安心,今儿一早我发现他着了凉,就叫他喝了姜汤,回去歇着了。」
方其安竟守了一整夜。2
「多给他熬两服药,让他好生歇着。」
「奴婢记下了。」青蕴正用木梳替我梳头,黝黑的长发一梳梳到了尾「他这人平时看起来还算机灵,但有些时候却又老实得要
命。」
青蕴说的,是大实话。
等到梳妆完毕用过早膳,眼见着地上的积
水也要干了,我便叫上了青蕴,让她带上那把闲置在库房中的琴,陪我去见皇后娘
娘。
青蕴迷惑地轻啊了一声,不明所以地取来了琴,又不明所以
地陪着我去了宁阳宫。
孟丹卿委实不会装病,只直挺挺地往床上一躺,不言不语,也不见抹点煞白的脂粉,让自己扮得像些。1
我进了内殿向她问安,她也不答话,我只好佯装起身,说「既然皇后娘娘还病着,应是不想听人抚琴了,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我行了礼,叫上青蕴就要离开,瞬息的功夫,床上的人就动了,等到我转身时,身
后也隔着被褥闷闷地传来了一句「等
等。
再回头时,孟丹卿已经坐了起来,小脸俏
丽,没有半分病态「谁说本宫不想的。」
「听说皇后娘娘的病久不见好,所以来看看。」
「你也知道我是装病了?」
「满后宫里,怕是没人不知道了。」
孟丹卿的手撑在床边,听完我的话,耸了耸肩,也不再搭话了。
「皇后娘娘病了这几日,若是平日的头疼脑热,现在也该好了。」我继续说道。
「我知道。」孟丹卿一双眉头紧锁在了一起「我就是气不过,弓弩的事是我错了,
我也认错,可我经书都抄完了,他还要来责怪我没有担起皇后威仪,说我是野蛮脾
性,可这皇后的位置本来就不是我要
的。」
「不是胡说,我本来就不想进宫。」孟丹卿反驳道「那时我在伯父的府中遇见他,我只以为他是寻常公子哥,人人都不告诉我他是太子,也不告诉我他已经有了家世,就连他自己也瞒着我,还说是怕我日后见了他拘束,后来我知道了他的身份,本想着割舍了这段情谊,可伯父和父亲不肯,他们说我是孟氏的女儿,我只有坐上了皇
后的位置,才能光耀门楣,庇佑孟氏。」8
孟丹卿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伸手替她缕好额前的一缕碎发,听她嗫嚅着说自己不但没有庇佑孟氏,反而连累了母族,还不如一直装病避宠,当个木头皇后。
「你若一直称病,把皇上推到了别处,自己失了宠爱,宫外的孟太傅与孟尚书就更心
急了。」
孟丹卿咬了咬下唇,看向我的眼睛,正色道「要是将他推到了别的宫里,我会心急,
我看着她眸中的光,心底突然有些凄然,面上却还是云淡风轻「皇上最近食不下咽,眠不安寝,他心里念着你,所以我今天才会来,你若是真顾念我,就不要再装病了。」
我与孟丹卿在殿内促膝聊了许久,最后博得她展颜一笑,说自己明日就不再称病,以后也不在宫里胡闹了。
齐昭托我的事,我做成了。
我拽在手中的那点情分,也终是松开了。
日后他与孟丹卿举案齐眉,我只在筑兰宫
当好我的容贵妃。
对着孟丹卿,我也遵循诺言,用她送我的琴,替她弹了一曲良宵引,我抚琴时,她
便乖巧地伏在我膝上。
「以前我也学过琴,但后来我气跑了许多老师,母亲就再未让我学琴了。」孟丹卿像
一只收起了爪子的猫儿,声音也轻轻巧巧。
孟丹卿话音落地,我便失手弹错了一个音,好在她并未察觉,我才能控制住表情,强笑着说自己只是略通琴艺罢了。
琴艺一绝的人从不是我,真正堪称一绝的那人,十二岁时就曾一曲动京都,就连我的琴技,也是那人教的。
后来她嫁给了二皇子齐晔,我嫁给了太子齐昭,她成了我的皇嫂,闲暇时我也曾与她小聚,她便教我那曲我一直未能学会的潇湘水云。
再后来先皇病重,齐昭主政,二皇子谋逆被诛,我求齐昭保全她的性命,齐昭应了我,她却自焚于府中,连带着自己四岁的孩
子,一同殉了二皇子,化作了一捧灰烬。
而今潇湘水云我仍是弹不好,也不敢再弹。
孟丹卿不了解这些往事,我也不愿多提及,一曲毕后我便想要回去了,她起身来送。
我叫人请来了太医,才知道她此前装病时,太医来了她也不肯让人诊脉,怪不得太医前些日子连个像样的病症也诌不出来。
孟丹卿疑心自己是不是饿着了,等到半碟糕点,太医匆匆赶来了,才知道竟是自己腹中有了胎儿,
太医诊出喜脉,说了好一串漂亮话,孟丹卿听完太医的诊断,手中的点心「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她一时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一时又看看我,目色中满是不可置信。
不多久派出去的宫女就会请来皇上,这个喜讯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皇宫,最后传到宫外。
皇后有孕,各处都是欢喜的,齐昭也顾不上与她置气了,日日都往宁阳宫跑。
齐昭或许发觉自己冷落了我,偶尔也会来筑兰宫,可每次他想要留下过夜时,我总是说些无关痛痒的理由劝他去陪孟丹卿,抑或是去见见仲珏。
每当齐昭离开后,青蕴便追着问我为何只顾念着旁人,不顾顾自己。
我说我哪里是只顾念旁人,只是他人来了,心却不在,反而让我觉得疲累罢了。
齐昭早已不是太子,帝王恩宠是镜中花水中月,既知总有一天会消散,还不如索性不去碰,免得到最后只剩下一地伤怀。
这样的次数一多,青蕴也就不问了。
孟丹卿有孕近四月时,天气也渐渐转凉了,她这胎怀得艰难,成天吃不下去东西,睡也睡不好,头也经常疼,人都清减了一大圈。
当年我有孕时,与她的反应很是相似。
时多亏了青蕴的一双巧手,日日都给我舒筋按穴,我才缓解了一些,如今太医院的医官不知想了多少法子都没能让孟丹卿痛快些,齐昭便想到了青蕴。5
青蕴平白多了个差事,天天都被召去宁阳宫,虽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情愿,但手上的功夫,青蕴还是认真卖力的,所以青蕴得了不少赏赐,一时间成了宫里的红人。
青蕴说孟丹卿比我当初的反应还要大一些,自己每日都要替她按上小半个时辰,她才能勉强吃下几口东西,现在别说弓弩了,就连出门走两步她也是不愿的。
愿不愿的,左右不干我的事,我只是躲懒罢了,青蕴不在时,我就叫来方其安,教他看书认字。
方其安识字不多,学起来倒快,临帖也一点就通,不到一个月写出来的字就像…模像样的了。
的次数就更多了,以往她来找我时,都不太爱带着仲珏,如今她每来一次,仲珏也必定跟来。,
仪妃说皇上只在意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对仲珏本就不怎么上心,若是皇后生了位皇子,只怕皇上日后看都不会再看仲珏一眼了。
我避开仪妃幽怨的目光,看向了正在我殿内玩得开心的仲珏,仲珏见我老望着他,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一头扎进了我的怀里叫我抱他。
我揽着仲珏,取了块糕点喂给他吃,浅笑
着对仪妃说「不会的,我们仲珏这么聪明,
谁见了都喜欢。」
「但愿如此。」仪妃笑得有些勉强「宫里除
了我,就属贵妃娘娘最心疼我们仲珏
了。」
我只笑着,没有答话,仪妃便接着同仲珏
说,要他长大后也要记着我的好。
仲珏嘴里还嚼着东西,听见仪妃的话便猛地点了点头,又仰起头对我咧嘴一笑。
「孩子还小,哪儿懂这些。」我摸了摸仲珏的头,和声细语地说。
自仪妃找我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后,后宫中的妃嫔就不安分了。
左右皇上也不去她们宫里,众人便觉着还不如来我宫里坐坐,虽然我久不侍寝,但齐昭好歹还偶尔会来我宫里,指不定哪天就遇见了,不能承宠,能顺道一起用用膳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我这筑兰宫,竟然比我曾经在东宫的居所还要热闹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日日都有四五个女人结
伴找上门来,还天天不重样,就跟提前商
量好了似的,我也跟着日日一个头两个大,听着她们絮叨今天是这个宫丢了猫,明天
又是那个宫的宫女犯了错。
就连我对外称病,她们也非要进来看上我一眼,只因我病了,齐昭来的几率就更大
了。
不但是我头大,就连之前对这些琐事还有点兴趣的方其安,最近也被聒噪得面目越发凝重,耳朵起茧了。
终于,我实在忍不了了,便在一日众人正聊得起兴时冲方其安使了个眼神,方其安会了意,立马端上一碗红糖水,美其名曰请我用药。
旁人问我怎么了,我就病恹恹的不说话。
方其安用一副苦大仇深忧心不已的模样替
我回道「近日天凉,贵妃娘娘偶感
风寒,正按照太医的嘱咐将养着呢。」
隔着宫门称病婉拒不了,我就只好当着大家的面装病了。
等到众人都识趣离开了,我才将那碗一口
没动的糖水放下,和方其安相视一笑。
现在青蕴天天筑兰宫宁阳宫两头跑,腿肚子都瘦了一圈,纵然她教了其他人如何舒筋按穴才能让孟丹卿舒坦些,可那些人到底手生,总是用不对劲儿,齐昭就也只放心让青蕴伺候。
我心疼她,就想着让她先别回筑兰宫了,等到孟丹卿生产了,我再开口要回她。
可青蕴不肯,还反问道「奴婢不在娘娘身边,娘娘可习惯?」
自是不习惯的,细细算下来,我与青蕴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人都要长。
旁人眼中,青蕴是我的侍女,但在我心中,
青蕴却是我的挚友,是我半个姐姐。
我是离不开青蕴的,我巴不得日后天长日久,我头发白了,青蕴头发也白了,我同她还能天天在一起。
只是最近的孟丹卿。
亦是同样离不开她。
青蕴就这样来回忙了好几个月,京都的天气才彻底冷了下去,青蕴在我面前掰着手指头数皇后还有三个月就要临盆了,到时候她就要好生歇一歇,还让我到时候一定要纵着她。2
我是巴不得她能歇一歇,但孟太傅的生辰将至,只怕最近她还闲不下来。
孟太傅德高望重,是当世大儒,齐昭至今都称他为恩师,他做寿,那京都有头有脸的人物是都要去贺一贺的。
又因孟丹卿近来胎像稳固,人也有了精神,太医说能动一动散散心也是好的,所以齐昭还特许了她也出宫回府,替自己这位大儒伯父贺寿。
虽然皇上未去,但皇后亲临,那也是十足
被困在这宫中这么久,如今能出宫一趟,青蕴自然愿意。
我让青蕴出了宫也要仔细,要照料好皇后。1
青蕴眉眼带笑,一边替我倒茶一边让我放心,走时还不忘悄悄附在我耳边说,若是找到机会,她就给我带以前我最爱吃的,
城东那家点心铺的玫瑰酥回来。3
我轻轻拧了一下她的腰,佯怒道「不许乱跑,小心坏了规矩,回来还要挨罚。」
我与青蕴你一言我一语,殿外是婆娑树影,殿内是檀香悠悠,我只当今日是寻常一别,
从未想过此时如此鲜活的青蕴,再回来时
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身。
是方其安先去看青蕴的,青蕴甚至没有被
运回筑兰宫,只停在了悠长的宫道上。
在往宁阳宫跑,太医院的医官也全都去了宁阳宫,人人都在赶着救孟丹卿,可我的青蕴却早已没了生息。
我冲出了筑兰宫,却被匆匆赶回的方其安拦了个正着,他红着眼,跪在我面前求我别去看了。
可方其安又怎么能拦住我,他抱住我的腿,我便狠狠地踢开他,他被我踹了一脚,仰面摔了过去,之后就再也追不上我,也拦不住我了。
我见到青蕴时,她的身上还覆着白布,我
颤抖着手掀开白布,就看见了青蕴的脸。
青蕴的鼻孔和耳窝里都是血,侍卫说是毒发了才会这样。
她早上那身干净得体的衣裳也已经染上了
斑驳的血迹,血迹泛着黑,自胸口晕开,浸透了衣衫,我跪坐下去抱起青蕴时,甚至还能感受到她的血泛着点点温热。
「太医,叫太医来!」我声嘶力竭地吼着,将青蕴的手放在我的胸口,想要捂热她。
周遭的人面面相觑,却都没有动,只有方其安跟了过来,跪在了我旁边。
方其安说,青蕴已经去了。
可我不信,青蕴现在的脸色难看极了,我的脸色也难看极了,我让方其安来摸青蕴的胳膊,我说「你看,还是热的,青蕴还活着,方其安,你去叫太医,你叫太医来好不好……」
方其安似乎想要回答我的话,开口时却是满是呜咽,词不成词,句不成句。
我在寒风呼啸宫道上,感受着青蕴在我怀
中一点点变得冰凉,像是寒夜里的一捧雪,
被我死死攥在手中,最后化成了水,任我万般哀求也留不住。
最后他将一切悲楚都咽了下去,起身学着青蕴平时的模样,替我处理好了这一切。
青蕴会被人带走,会被好好安葬,终我一生,也再见不到她了。
宫道上已经点亮了灯笼,天上也挂起了月亮,我怔怔坐在砖地上,看着青蕴被人抬走。
我被方其安扶了起来,他的身上都是尘土,狼狈极了,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我哭也哭不出来,只觉得心里缺了一块儿,就想要这么仰面倒下去。
我还没缓过神,就有宫女急匆匆地跑来找到了我,说皇后快要不行了。
今日皇后出了孟府打算回宫时,所乘坐的马车突然在长街上惊了马,马匹失控发了
疯,在街上横冲直撞,几十个侍卫都没能
拦住,最后车架撞在了石狮上,皇后受惊,当场见了红。
青蕴去扶皇后,却不料周遭埋伏了刺客,趁乱放了冷箭,为了救皇后,我的青蕴用自己的命替她挡下了暗箭。
那箭矢上淬了毒,一箭穿胸,青蕴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这样死在了京都最繁华的长街上。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在方其安的陪伴下去了宁阳宫。
宁阳宫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大盆大盆的血水被人端了出来,四处都是血腥气。
各宫的嫔妃都在,她们见了我本想要行礼,只是动作还没起势,殿内就响起了震天的
哭声,紧接着就是齐昭肝胆俱裂的声音传
了出来,他在唤着他的卿儿。
身边的人听见齐昭的声音,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或真情或假意的哭声顿时连成了
一片。
我抬头望天,今日天上的月亮是上弦月,好似一把追魂索命的弯刀。
在这把弯刀之下,在这座宁阳宫中,孟丹卿曾伏在我的膝上,轻轻叫了我一声云姐姐,她说若我与她是在宫外相识的,她一定带着我去看这天下最壮丽旖旎的风光。
可最后我与她,都因为同一个人,困囿在了这座深宫里。
我在宁阳宫晕了过去,晕时是夜晚,醒来时仍旧是夜晚,只不过人已经躺在了筑兰宫里。
我躺在床榻上,看着眼前床帐上的花纹,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青蕴,却无人应我。1
殿内是方其安在守着我,他说我已经晕了
一整天,说青蕴已经妥善下葬了,他还说
皇后早产,临终前诞下了一个小公主,可小公主天生不足,出生时只轻轻哭了几声,
不到两个时辰,就随皇后去了。
我的脑子混沌一片,方其安的嘴一张一合,我也只是木讷地哦了一声。
殿内烛光昏黄,我坐在床边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四周,最后目光落在了桌上。
「那是什么?」我看着桌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一团油纸,问方其安。
方其安沉默了一瞬,将东西替我拿了过来。
油纸里似乎放了什么东西,包裹得极好,我一拆开,里面竟然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八块玫瑰酥。3
方其安说这是他第一次去宫道上的时候,送青蕴回来的侍卫交到他手上的,侍卫说,这是青蕴买的。
我看着眼前的玫瑰酥,忽地想起青蕴那张
笑脸,忍不住也扬起了一抹笑,接着就是
大滴大滴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去,洇进了玫瑰酥里。
孟丹卿死在了她与齐昭爱意最浓的时候,而我的青蕴永远留在了与我相伴的第十八年。
皇后新丧,齐昭仿佛一下老了十岁。
宫里四处都挂起了白布,僧人的诵经声汇成了一道蜿蜒的河流,覆盖了整座皇城。
齐昭为孟丹卿写了许多悼亡赋,还早早拟
了旨,说来日要与她合葬于皇陵。2
宫里宫外人心惶惶,齐昭下旨彻查长街刺客案,相关人等一律诛杀,而他自己良久
未踏足后宫。
可整座皇城都快要被翻过来了,那日行刺
的刺客也未能抓到,众人悬起来的心也依
旧悬着。
我自从在宁阳宫晕厥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了,青蕴的离去就像带走了我半条命,正逢寒冬,就算殿内的炭火烧的再旺,我也总觉得发冷。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日天晴,我便踏出了殿门,在院中晒了会儿太阳。
最近但凡我一走动,方其安就必定跟在我身边,我瞧着脚旁刚飘落的一片树叶,忽地想起了一句诗「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我的声音极轻,但方其安还是听到了,他顿了一会儿,同我说「奴才会一直陪在娘
娘身边。」1
「一直?」我呢喃着这个词,回头看了一眼
方其安。
方其安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脸还是那
张脸,不过倒像个真正的管事的了。
「一直。」方其安回答得极快,语气郑重,
目光也笃然「奴才会一直陪着娘娘,就算
前面是刀山火海,奴才也会先趟过去替娘娘探路。」
「太冷了回去吧,」我垂下眼睑勉强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