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ary
再看一会儿吧,阿修罗对自己说。再看一次那扇窗,再看一次那个孤独的身影,再看一次那人用手指卷起鬓角的一绺头发,再看一次,他的月亮如何安静又温柔,温柔又坚韧地挂在他的心上。
——————————————————————
一旧梦
阿修罗在一个寒凉的夜晚醒来。
更深露重,他感到有些冷。他浑浑噩噩伸手去拽榻前的棉衣,在边疆的那些年,他总是穿那些朴素又御寒的衣裳。床前挂的衣裳,入手却是光滑的缎面和金丝绣线,针脚细密繁复,绣华贵的纹饰。他将它披在身上,他并不感到暖和,它是冰冷的。
他又一次做了那个梦。他总是做那个梦。
十五那年他随母亲到善见城省亲,他记着的,那一次兄长没有去。
远远在人群里,阿修罗就看到那个身影。十五岁的帝释天穿素白的衣衫,广袖翩飞,篝火明明灭灭,映得那双眼眸也灿如星辰,整片夜空的星子都不如他的眼睛亮。围观的人群站成一个圈儿,围簇着中央跳舞的少年圣子。他跳的是善见城古老的舞步,圣子献舞,人们说忉利天神来年就会护佑善见的子民们无病无灾,安居乐业。
烟火在夜空中绽开,人群欢呼与笑闹着。命运般地、似有所感地,碧色的眼眸遥遥朝着阿修罗所在的位置望过来。两道目光穿过人们交错的身影,穿过夜里潮湿而有些冷的空气,穿过纷乱的声音在他们中央交汇,像石子投入湖中,惊起两颗心层叠的、无穷的涟漪。
阿修罗站在原地没有动弹。他看到帝释天正朝他走来,他忽然之间什么都听不见了。耳畔的喧闹声音仿若去了天边,而那轻轻的脚步声却一步步敲在他心上,渐次清晰。那人在他面前站定,阿修罗比他高出不少,于是他微微仰起头来看他。
“阿-修-罗。”帝释天轻缓地念出这个外族人的名字,眉眼弯弯。他的声音温柔又好听,戛玉敲冰。
帝释天笑时,阿修罗就感到整个世界的喜悦都在这里。后来许多许多年后,始终如此,从未改变。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阿修罗挑挑眉。
“是听族人们说的。”帝释天笑着回答。“他们说白日里的围猎,有位高大勇武的外族人拿了头筹。”
阿修罗没说话,他感到脸上有些热,大约是他们将篝火烧得太旺了。
“他们送了你‘叔罗’是不是?”
阿修罗听到陌生的词疑惑半晌,后知后觉想起那是他白日狩猎回来时,众人欢呼着塞到他手中的一枚玉坠。“……是它吗?”他解下腰间系着的玉,手掌摊开在对面人眼前。
“它并不是系在这儿的。”帝释天说。
“对不起,我不知道这儿的习俗——”外族人的语气有些局促。正汗颜时,却见帝释天伸手接过了那坠子。
指尖微凉,划过的地方却是温热的。阿修罗想起烟火所灼烫过的夜空。
“你知道那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他离他并不很近,但他的吐息却隔着一小段微妙的距离,像柔软的绫罗若有似无地扑到阿修罗的面上去。
圣子两手执着玉坠的两端系绳,慢慢向前一步。红眸微微睁大,阿修罗屏住了呼吸,仿佛此时此刻他发出声响就将惊扰一个绮梦。
“它的意思是……”帝释天抬眸自下而上地望他,眼里装了春水与繁星。末了,他踮起脚尖,两手环住阿修罗的脖颈,将坠子系在他颈间。
“——英雄。”
那两个字像是天上的两颗星子落到他耳边,又像清流躺过他四肢百骸。阿修罗低头去看眼前的人,皎皎明月一样。他那时太年少,他们那时都太年少,有些瞬间就像是永远。系好了坠子他们就这样安静地相对而立,谁也没有再说下一句话。夜里的风吹走孟夏燥热,灯火却映亮两个人的面颊。阿修罗后来想,无数次无数次地想,普天之下再无什么景色可以美过今夜宴上的那惊鸿一瞥,也再无哪一夜的星可以亮过今夜那人眸中装着的万千光华了。
明明是那样害怕烫的人,眼里却有明亮的火焰。阿修罗看啊看的,看那双眼睛,怎样都看不够一样。如何能看够呢?如果可以,他想一直望着他。哪怕后来善见归附,两族联姻,天人的圣子成了他兄长的王妃——他也想一直一直望着他。
眼前人碧眸中的光华明明灭灭,阿修罗睁开眼,光华消失了,他只看见案前未熄的烛火。摊开的、没看完的军报静静搁在桌上,殿里太黑、太冷,更漏也太长。那蜡烛燃了许久,烛花没剪,火光已经格外微弱。
他披衣起身,又坐到案前去读那军报。“帝释天啊……”他忽然长叹。
兄长薨逝后的,倘若有什么重要的问题待商榷决定,他便会批好后,再派人将它送到帝释天与阿周那这儿。
这样一来,帝释天便比从前还要再辛苦些。但他并不讨厌辛苦,忙碌的时间多了,他便不再有时间去思念阿修罗。他捧着奏章向阿周那讲治国之策为君之道,爱国家与子民正如爱自己的至
亲,还要爱其所爱。孩童扬起稚气的小脸懵懵懂懂地听着,似懂非懂,但他将那些话好好地记在了心里。
宫人捧着厚厚一沓奏章来时,帝释天甚至并未察觉。他看折子看得太投入,手边的茶凉了也无人续上。他只点一盏灯,太极殿本是宽阔又气派的帝王正殿,夜里本也应该灯火辉煌,但如今冷冷清清,是帝释天带着阿周那在这儿。
从前,是阿修罗坐在这里。阿周那刚刚即位的两年里太过年幼,尚不能接触政事,于是阿修罗就以摄政王的身份入主了太极殿。外患已平,两年来朝中十天众及其党羽也尽被绳之以法。如今阿周那聪慧,在帝释天的帮助下已经可以学习处理政务,于是阿修罗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这座代表王权的殿宇。
帝释天一抬起头来,就看见极厚的奏章。他疑惑道:“午后不是已经送来过了?”
宫人便恭恭敬敬道:“并非今日的奏章,是摄政王殿下未看的。”
“怎么这样多?”
“许是今日殿下身体不适。”
宫人退了下去。帝释天蹙眉翻开,却见其中朱笔圈点已十分详尽,并无什么需要他“帮忙”与“商量”的。他又翻开竟然都是批过了的。
他正思索是否是宫人粗心拿错了批过与未批的,翻开的那最后一本奏章中,却滑落出一片梧桐叶。
叶片已经泛出秋日的黄。帝释天拾起那片叶子,却见叶上雕有一幅精巧的画。镂空刻印的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夜空一轮明月,江底一轮明月,周遭群山环抱,栩栩如生是一幅江上夜景图。
他将梧桐叶对着烛火,仔细地、眷恋地看,一辈子都看不够似的。明灭的烛光透过轻薄如蝉翼的镂空处,像蒙在明月上的纱。他看啊看的,忽然觉得眼眶一酸,大约今日点的香太不好,燃久了便熏得人眼睛疼了。
……
“一弯新月沉江底,四面青山入画中。”阿修罗一手捧着竹片,一手提着花灯,朝身边的帝释天望过来。“只余这一个了。”
再猜中一个,他们便能拿猜灯谜的奖品了。上元夜的灯火很亮,身后人群熙攘。少年少女们穿上最好看的衣裳,笑语欢声与晚冬的最后一场雪一起落在街市里。
帝释天认真地想着谜题的答案,却没注意到阿修罗一直在看他。温暖的目光穿过他们二人中间相隔的一小段距离落在他身上,那年他们十七岁。街市灯火连成一条灿烂的河,两个少年的手牵在一起,想着从此以后再也不要分开。
“二位可猜出来了?”摊子老板笑着催促。“已有一炷香的功夫了!”
帝释天从阿修罗手上接过那灯谜竹片,将其放在桌上。他又侧过头来微微笑,正与阿修罗目光相对。
“思。”他温声道。
灯谜会的奖品是一盏最漂亮的莲花灯,老板见二人般配,又送他们一对连心扣。
烛光里帝释天摊开手掌。随身带了太久的连心扣已经有些旧了,如今静静躺在他的掌心。烛火在眼前摇曳,散成上元夜的千万盏灯。他嘴角轻轻牵,又对着烛火看那片梧桐叶,看那枚朴素的绳扣。
叩门声。
帝释天的思绪被打断,只得将手上的东西搁置在一旁。
宫人帮着开门,阿周那端一小碗莲子羹有些笨拙地走进来。
“怎的这么晚还不睡?”
孩童将莲子羹小心翼翼放在桌上,认真的样子惹人怜爱。他脆生生道:“孩儿想母亲日夜辛苦,却不能替您分忧,思前想后只能端一碗莲子羹给您。”
帝释天心中感动,俯身去拥抱这个从小便被迫同他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骨肉至亲。“谢谢你,阿周那。”他的声音温柔。“母亲很开心。”
灯下,那片梧桐叶与旧的连心扣一起,静静地躺在桌上。孩童在帝释天的怀抱中眨着眼睛凝视桌上的那些物件,凝视了许久许久。
八弯弓
阿周那的记忆里,,现下正用手拄着额角小憩,有那样一瞬间他忽然迷茫起来。
是不是我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牵绊?
……
天域的贵族多有骑马射箭的爱好,故每两年的仲秋之初,会举办一次盛大的秋猎。王公贵族不仅比射箭与赛马,更要到猎场打围,比一比谁猎得最多最大的猎物。
校场。
阿周那站在正中,感到有些紧张。他悄悄瞥一眼身后安静坐着的帝释天,又遥遥望一眼对面的靶子,深深呼出一口气来。没问题的,他对自己说。
侍卫恭敬端上弓和箭。却见除了平日里为阿周那定制的一把轻而短的小弓外,那旁边还赫然放着一把极重、极粗长的大弓。
列席旁观的众人中立刻有人认出,那一把分明是先王的大弓。在一旁调试着绑带与弓弦的阿修罗闻声放下手头的东西,微微皱起眉朝着席中看过去。“是谁将那弓拿给他的?”他对列席的大臣们沉声问道。
没有人回答,然而人群中却议论声渐起。
“我听闻此弓由龙筋所制,驯弓足有一月,可谓弓
中霸主。先王从前天生神力,十岁便能开此弓。”
“说来,殿下今年不是也恰好……?”
阿周那背对着所有人,身后的纷纷议论声声传到他的耳畔。侍卫端着两把弓低着头等待这位少年皇帝的选择,最终,阿周那鼓起了勇气,又或者,他别无选择地接过了那把大弓。
入手的瞬间他几乎要举不动它,少年身形有一瞬摇晃,但仍然紧紧地攥住了弓臂。它实在太重、太重,就像这千钧的江山和滂沱到他肩上的,无法选择的命运。
帝释天的手紧紧扣进座椅的扶手。倘若他们生在寻常人家,他想要现在就上前去牵住少年的手,扔掉那把沉重的故弄玄虚的弓,然后带他离开这里,走得远远的,告诉他,告诉他一千次一万次——没关系,我的孩子,不去承担也没关系。
可他不能。
阿周那将箭尾搭上弓弦,他的胳膊因过重的弓而绷紧,几乎要失去知觉。我可以。他对自己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他使足了力气,试图拉开它。我必须拉开它。他心里有无数声音萦绕。父亲可以,我也一定可以,否则……
——你德不配位,没有一点帝王之才。
可是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不要做帝王。
弓臂在他的使力下稍有弯曲,发出吱呀的声响。
——你弱小又无能,你是他们的阻碍。
可是我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
少年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可是弓臂依然只弯曲了一点点。帝释天已经着急地站起身来,却对上阿修罗的目光。他对他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担心。
——你不该出现在这个世上。
可是……
拉不开的弓狠狠弹了回去,失力的箭掉落在地上。阿周那低着头,耳畔蚊蝇般的议论声在他脑海中渐渐变大,渐渐歇斯底里,最终变成了怒吼与斥责。握着弓的胳膊终于垂下来,他却听到场上所有议论纷纷的人在一瞬间噤了声。
一双有力的手替他握住了那把弓,引着他将它重新抬到与肩平齐的高度。
是阿修罗。
阿周那不可置信地抬头。阿修罗微微蹲下身来,无言地望他。少年嘴唇翕动,一句“皇叔”半晌都未能唤出来。帝释天就站在后面望他们的背影,同六年前一样,望那一大一小的两个背影。
“方才,独当一面了。太极殿里烛火明明,少年眉眼里还稚气未脱,却永远挺直着脊梁——如同扶着阿修罗的手讲与他听,在他的床前哄他入眠。或许对他而言,他的孩童时代,从今日起方才画上最后的那个句点。
他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门。
但我不会迷茫、不会恐惧。我知晓,我不再怀疑,我被那样鲜活、真实与坚牢地爱着。我拥有许多许多,多到满溢出来——温柔百转的又或是深沉如山的,声声诉说的又或是静谧无言的,哪怕在你们的时代曾经阴错阳差,哪怕你们都在被命运裹挟着向前走……你们却从未放开我的手。
门被推开,吱呀一声,阿周那大跨步迈过了高高的门槛。他向前走一步,听见身后一句轻轻的话:
“谢谢你。”
……
他又一次走过那条长廊。
他看见天边外有一点影子,不是纸鸢,是一只真正的雄鹰。它张开双翼,越过高高的墙,像要乘着风飞到天涯海角。
廊下的花不知何时又已经开放。新绿的丛中有一抹鲜红颜色,开得灿烂又寂静,哪怕它本不属于这里,它也依旧在此开了十余年。
阿周那驻足去看。
一枝两朵,两朵同心,今年的花,开的是并蒂。
尾声大雪
阿修罗掀开厚重的帘幔,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片吹到帐中。他在中央的案几前坐定,身旁的火盆燃着,帐中还算温暖。
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对着案前幽幽的烛火,小心地拆开信封。阿周那的字迹同帝释天的很像,他从小便是跟着他学的。一如往昔的问安、说些朝中近况,信的末尾,也是一如往昔的“母亲康健”。
信并不长,阿修罗却要读很久。
待到火盆中的炭火有些黯淡了,他才将那封信折好放回信封里。小木盒的锁扣“咔”地一声打开,而后那封信被妥帖地安置在一沓信的最上方,厚厚一沓。
他将木盒重新锁好、收起来,而后提笔书写一封回信。
回信更短,短短数言,他却要写更久、更久。
在北地的日子,他常常梦到帝释天。有时是那些年少的过往,有时是虚幻的未来。梦醒时他总有一瞬间的错觉,仿佛他与他还没有错过,权力、家国都很远很远,仿佛他们也都还在十五岁那一年。
这里的夜格外寒凉,同王城里的三千六百个夜一样寒凉。他偶尔会去想,或许遗忘才应该是最好的药,对他也是,对帝释天亦然。可他又舍不得遗忘,正如十八岁那年独自离开王城,星星与月亮都可以被掩埋,可是那些比星星与月亮都要刻骨铭心的过往呢?
他不再想了,
他闭上眼睛。前半生岁月匆匆如流水过,后半生,就让它短些,再短些罢。
……
帝释天从马车下来时,是上午时分。时逢隆冬,北地正下一场大雪,两日未停。他朝着远处的地平线望去,尽是苍茫一片。
随行的宫人唤他,道外头风雪大,还未到大营门口,请他先回马车上去。但帝释天没有上车。他裹着厚厚的一层披风,将兜帽罩在头顶遮挡风雪,而后朝着大营的方向步行而去。
宫人在后头着急,帝释天已经病了两年,平日里总是咳嗽,如今竟然想要在风雪里走那样远的路。
帝释天没有再回到马车上去。凛冽的北风吹在他的面上,像细小的刀子,但他并不在意。他向前走啊走,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里留下一串踽踽的脚印。
模糊的视野里,他逐渐看到了大营的正门,营地门口的篝火燃烧通明。他渐渐能看清那些来来往往列队的士兵,队列整齐,腰杆笔直,那是阿修罗手下训过的兵。他看见迦楼罗,副将握着佩刀,正同守卫的士兵交谈。
他越走越快,但风雪太大,吹得他的袍袖在风里猎猎地响。他向前有些艰难地跋涉,耳畔风声轰隆,他的肩上、帽上落了许多雪。
远远地,他看到一个身影。
高大、坚定,像立在雪中的一座山。阿修罗穿玄色的裘衣,白茫茫的雪地里,那一抹深色,格外显眼。风吹起他的发辫,雪落在他的肩头,他看见阿修罗,他的阿修罗,面容沧桑了许多。他的下颚有了一圈浅淡的胡茬,肤色也更深了些。
帝释天忽然之间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他朝着阿修罗,他的阿修罗,狂奔着。二十年了,他再也没有这样狂奔过,就像当年牵着纸鸢的少年那般狂奔。他的兜帽被风吹落了,风雪打在他的脸上,但他不在意。他跑啊跑的,靴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就像十六岁的那年他们在草地上,他的少年踩着高高的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他。
阿修罗转过身来。他看到帝释天向他奔跑而来。那是梦里才能见到的帝释天,将玉坠系在他颈间的帝释天,说最喜欢雄鹰的帝释天,同他在郊外跑马的帝释天,推开窗捧起萤火虫的帝释天,上元夜牵着他的手的帝释天,他想忘却却终究不能忘却的帝释天。他最终将厚重的披风也丢在了雪里,扑进了他的怀中。
在那一刻阿修罗忽然又觉得,后半生太短、太短了。
风雪里,天地却都沉寂。他们在大营门口,在所有人面前,在沉寂的天地与喧嚣的风雪中,眷恋轻抚过彼此的侧脸,然后安安静静地接吻。
后半生太短、太短了,一个后半生又怎么够呢?他还想要正大光明地拥抱他,想要吻他的嘴唇,想牵着他的手走遍每一个地方——
——直到地覆天翻,沧海桑田,也不会再放开。
再看一会儿吧,阿修罗对自己说。再看一次那扇窗,再看一次那个孤独的身影,再看一次那人用手指卷起鬓角的一绺头发,再看一次,他的月亮如何安静又温柔,温柔又坚韧地挂在他的心上。
——————————————————————
一旧梦
阿修罗在一个寒凉的夜晚醒来。
更深露重,他感到有些冷。他浑浑噩噩伸手去拽榻前的棉衣,在边疆的那些年,他总是穿那些朴素又御寒的衣裳。床前挂的衣裳,入手却是光滑的缎面和金丝绣线,针脚细密繁复,绣华贵的纹饰。他将它披在身上,他并不感到暖和,它是冰冷的。
他又一次做了那个梦。他总是做那个梦。
十五那年他随母亲到善见城省亲,他记着的,那一次兄长没有去。
远远在人群里,阿修罗就看到那个身影。十五岁的帝释天穿素白的衣衫,广袖翩飞,篝火明明灭灭,映得那双眼眸也灿如星辰,整片夜空的星子都不如他的眼睛亮。围观的人群站成一个圈儿,围簇着中央跳舞的少年圣子。他跳的是善见城古老的舞步,圣子献舞,人们说忉利天神来年就会护佑善见的子民们无病无灾,安居乐业。
烟火在夜空中绽开,人群欢呼与笑闹着。命运般地、似有所感地,碧色的眼眸遥遥朝着阿修罗所在的位置望过来。两道目光穿过人们交错的身影,穿过夜里潮湿而有些冷的空气,穿过纷乱的声音在他们中央交汇,像石子投入湖中,惊起两颗心层叠的、无穷的涟漪。
阿修罗站在原地没有动弹。他看到帝释天正朝他走来,他忽然之间什么都听不见了。耳畔的喧闹声音仿若去了天边,而那轻轻的脚步声却一步步敲在他心上,渐次清晰。那人在他面前站定,阿修罗比他高出不少,于是他微微仰起头来看他。
“阿-修-罗。”帝释天轻缓地念出这个外族人的名字,眉眼弯弯。他的声音温柔又好听,戛玉敲冰。
帝释天笑时,阿修罗就感到整个世界的喜悦都在这里。后来许多许多年后,始终如此,从未改变。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阿修罗挑挑眉。
“是听族人们说的。”帝释天笑着回答。“他们说白日里的围猎,有位高大勇武的外族人拿了头筹。”
阿修罗没说话,他感到脸上有些热,大约是他们将篝火烧得太旺了。
“他们送了你‘叔罗’是不是?”
阿修罗听到陌生的词疑惑半晌,后知后觉想起那是他白日狩猎回来时,众人欢呼着塞到他手中的一枚玉坠。“……是它吗?”他解下腰间系着的玉,手掌摊开在对面人眼前。
“它并不是系在这儿的。”帝释天说。
“对不起,我不知道这儿的习俗——”外族人的语气有些局促。正汗颜时,却见帝释天伸手接过了那坠子。
指尖微凉,划过的地方却是温热的。阿修罗想起烟火所灼烫过的夜空。
“你知道那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他离他并不很近,但他的吐息却隔着一小段微妙的距离,像柔软的绫罗若有似无地扑到阿修罗的面上去。
圣子两手执着玉坠的两端系绳,慢慢向前一步。红眸微微睁大,阿修罗屏住了呼吸,仿佛此时此刻他发出声响就将惊扰一个绮梦。
“它的意思是……”帝释天抬眸自下而上地望他,眼里装了春水与繁星。末了,他踮起脚尖,两手环住阿修罗的脖颈,将坠子系在他颈间。
“——英雄。”
那两个字像是天上的两颗星子落到他耳边,又像清流躺过他四肢百骸。阿修罗低头去看眼前的人,皎皎明月一样。他那时太年少,他们那时都太年少,有些瞬间就像是永远。系好了坠子他们就这样安静地相对而立,谁也没有再说下一句话。夜里的风吹走孟夏燥热,灯火却映亮两个人的面颊。阿修罗后来想,无数次无数次地想,普天之下再无什么景色可以美过今夜宴上的那惊鸿一瞥,也再无哪一夜的星可以亮过今夜那人眸中装着的万千光华了。
明明是那样害怕烫的人,眼里却有明亮的火焰。阿修罗看啊看的,看那双眼睛,怎样都看不够一样。如何能看够呢?如果可以,他想一直望着他。哪怕后来善见归附,两族联姻,天人的圣子成了他兄长的王妃——他也想一直一直望着他。
眼前人碧眸中的光华明明灭灭,阿修罗睁开眼,光华消失了,他只看见案前未熄的烛火。摊开的、没看完的军报静静搁在桌上,殿里太黑、太冷,更漏也太长。那蜡烛燃了许久,烛花没剪,火光已经格外微弱。
他披衣起身,又坐到案前去读那军报。“帝释天啊……”他忽然长叹。
兄长薨逝后的,倘若有什么重要的问题待商榷决定,他便会批好后,再派人将它送到帝释天与阿周那这儿。
这样一来,帝释天便比从前还要再辛苦些。但他并不讨厌辛苦,忙碌的时间多了,他便不再有时间去思念阿修罗。他捧着奏章向阿周那讲治国之策为君之道,爱国家与子民正如爱自己的至
亲,还要爱其所爱。孩童扬起稚气的小脸懵懵懂懂地听着,似懂非懂,但他将那些话好好地记在了心里。
宫人捧着厚厚一沓奏章来时,帝释天甚至并未察觉。他看折子看得太投入,手边的茶凉了也无人续上。他只点一盏灯,太极殿本是宽阔又气派的帝王正殿,夜里本也应该灯火辉煌,但如今冷冷清清,是帝释天带着阿周那在这儿。
从前,是阿修罗坐在这里。阿周那刚刚即位的两年里太过年幼,尚不能接触政事,于是阿修罗就以摄政王的身份入主了太极殿。外患已平,两年来朝中十天众及其党羽也尽被绳之以法。如今阿周那聪慧,在帝释天的帮助下已经可以学习处理政务,于是阿修罗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这座代表王权的殿宇。
帝释天一抬起头来,就看见极厚的奏章。他疑惑道:“午后不是已经送来过了?”
宫人便恭恭敬敬道:“并非今日的奏章,是摄政王殿下未看的。”
“怎么这样多?”
“许是今日殿下身体不适。”
宫人退了下去。帝释天蹙眉翻开,却见其中朱笔圈点已十分详尽,并无什么需要他“帮忙”与“商量”的。他又翻开竟然都是批过了的。
他正思索是否是宫人粗心拿错了批过与未批的,翻开的那最后一本奏章中,却滑落出一片梧桐叶。
叶片已经泛出秋日的黄。帝释天拾起那片叶子,却见叶上雕有一幅精巧的画。镂空刻印的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夜空一轮明月,江底一轮明月,周遭群山环抱,栩栩如生是一幅江上夜景图。
他将梧桐叶对着烛火,仔细地、眷恋地看,一辈子都看不够似的。明灭的烛光透过轻薄如蝉翼的镂空处,像蒙在明月上的纱。他看啊看的,忽然觉得眼眶一酸,大约今日点的香太不好,燃久了便熏得人眼睛疼了。
……
“一弯新月沉江底,四面青山入画中。”阿修罗一手捧着竹片,一手提着花灯,朝身边的帝释天望过来。“只余这一个了。”
再猜中一个,他们便能拿猜灯谜的奖品了。上元夜的灯火很亮,身后人群熙攘。少年少女们穿上最好看的衣裳,笑语欢声与晚冬的最后一场雪一起落在街市里。
帝释天认真地想着谜题的答案,却没注意到阿修罗一直在看他。温暖的目光穿过他们二人中间相隔的一小段距离落在他身上,那年他们十七岁。街市灯火连成一条灿烂的河,两个少年的手牵在一起,想着从此以后再也不要分开。
“二位可猜出来了?”摊子老板笑着催促。“已有一炷香的功夫了!”
帝释天从阿修罗手上接过那灯谜竹片,将其放在桌上。他又侧过头来微微笑,正与阿修罗目光相对。
“思。”他温声道。
灯谜会的奖品是一盏最漂亮的莲花灯,老板见二人般配,又送他们一对连心扣。
烛光里帝释天摊开手掌。随身带了太久的连心扣已经有些旧了,如今静静躺在他的掌心。烛火在眼前摇曳,散成上元夜的千万盏灯。他嘴角轻轻牵,又对着烛火看那片梧桐叶,看那枚朴素的绳扣。
叩门声。
帝释天的思绪被打断,只得将手上的东西搁置在一旁。
宫人帮着开门,阿周那端一小碗莲子羹有些笨拙地走进来。
“怎的这么晚还不睡?”
孩童将莲子羹小心翼翼放在桌上,认真的样子惹人怜爱。他脆生生道:“孩儿想母亲日夜辛苦,却不能替您分忧,思前想后只能端一碗莲子羹给您。”
帝释天心中感动,俯身去拥抱这个从小便被迫同他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骨肉至亲。“谢谢你,阿周那。”他的声音温柔。“母亲很开心。”
灯下,那片梧桐叶与旧的连心扣一起,静静地躺在桌上。孩童在帝释天的怀抱中眨着眼睛凝视桌上的那些物件,凝视了许久许久。
八弯弓
阿周那的记忆里,,现下正用手拄着额角小憩,有那样一瞬间他忽然迷茫起来。
是不是我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牵绊?
……
天域的贵族多有骑马射箭的爱好,故每两年的仲秋之初,会举办一次盛大的秋猎。王公贵族不仅比射箭与赛马,更要到猎场打围,比一比谁猎得最多最大的猎物。
校场。
阿周那站在正中,感到有些紧张。他悄悄瞥一眼身后安静坐着的帝释天,又遥遥望一眼对面的靶子,深深呼出一口气来。没问题的,他对自己说。
侍卫恭敬端上弓和箭。却见除了平日里为阿周那定制的一把轻而短的小弓外,那旁边还赫然放着一把极重、极粗长的大弓。
列席旁观的众人中立刻有人认出,那一把分明是先王的大弓。在一旁调试着绑带与弓弦的阿修罗闻声放下手头的东西,微微皱起眉朝着席中看过去。“是谁将那弓拿给他的?”他对列席的大臣们沉声问道。
没有人回答,然而人群中却议论声渐起。
“我听闻此弓由龙筋所制,驯弓足有一月,可谓弓
中霸主。先王从前天生神力,十岁便能开此弓。”
“说来,殿下今年不是也恰好……?”
阿周那背对着所有人,身后的纷纷议论声声传到他的耳畔。侍卫端着两把弓低着头等待这位少年皇帝的选择,最终,阿周那鼓起了勇气,又或者,他别无选择地接过了那把大弓。
入手的瞬间他几乎要举不动它,少年身形有一瞬摇晃,但仍然紧紧地攥住了弓臂。它实在太重、太重,就像这千钧的江山和滂沱到他肩上的,无法选择的命运。
帝释天的手紧紧扣进座椅的扶手。倘若他们生在寻常人家,他想要现在就上前去牵住少年的手,扔掉那把沉重的故弄玄虚的弓,然后带他离开这里,走得远远的,告诉他,告诉他一千次一万次——没关系,我的孩子,不去承担也没关系。
可他不能。
阿周那将箭尾搭上弓弦,他的胳膊因过重的弓而绷紧,几乎要失去知觉。我可以。他对自己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他使足了力气,试图拉开它。我必须拉开它。他心里有无数声音萦绕。父亲可以,我也一定可以,否则……
——你德不配位,没有一点帝王之才。
可是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不要做帝王。
弓臂在他的使力下稍有弯曲,发出吱呀的声响。
——你弱小又无能,你是他们的阻碍。
可是我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
少年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可是弓臂依然只弯曲了一点点。帝释天已经着急地站起身来,却对上阿修罗的目光。他对他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担心。
——你不该出现在这个世上。
可是……
拉不开的弓狠狠弹了回去,失力的箭掉落在地上。阿周那低着头,耳畔蚊蝇般的议论声在他脑海中渐渐变大,渐渐歇斯底里,最终变成了怒吼与斥责。握着弓的胳膊终于垂下来,他却听到场上所有议论纷纷的人在一瞬间噤了声。
一双有力的手替他握住了那把弓,引着他将它重新抬到与肩平齐的高度。
是阿修罗。
阿周那不可置信地抬头。阿修罗微微蹲下身来,无言地望他。少年嘴唇翕动,一句“皇叔”半晌都未能唤出来。帝释天就站在后面望他们的背影,同六年前一样,望那一大一小的两个背影。
“方才,独当一面了。太极殿里烛火明明,少年眉眼里还稚气未脱,却永远挺直着脊梁——如同扶着阿修罗的手讲与他听,在他的床前哄他入眠。或许对他而言,他的孩童时代,从今日起方才画上最后的那个句点。
他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门。
但我不会迷茫、不会恐惧。我知晓,我不再怀疑,我被那样鲜活、真实与坚牢地爱着。我拥有许多许多,多到满溢出来——温柔百转的又或是深沉如山的,声声诉说的又或是静谧无言的,哪怕在你们的时代曾经阴错阳差,哪怕你们都在被命运裹挟着向前走……你们却从未放开我的手。
门被推开,吱呀一声,阿周那大跨步迈过了高高的门槛。他向前走一步,听见身后一句轻轻的话:
“谢谢你。”
……
他又一次走过那条长廊。
他看见天边外有一点影子,不是纸鸢,是一只真正的雄鹰。它张开双翼,越过高高的墙,像要乘着风飞到天涯海角。
廊下的花不知何时又已经开放。新绿的丛中有一抹鲜红颜色,开得灿烂又寂静,哪怕它本不属于这里,它也依旧在此开了十余年。
阿周那驻足去看。
一枝两朵,两朵同心,今年的花,开的是并蒂。
尾声大雪
阿修罗掀开厚重的帘幔,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片吹到帐中。他在中央的案几前坐定,身旁的火盆燃着,帐中还算温暖。
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对着案前幽幽的烛火,小心地拆开信封。阿周那的字迹同帝释天的很像,他从小便是跟着他学的。一如往昔的问安、说些朝中近况,信的末尾,也是一如往昔的“母亲康健”。
信并不长,阿修罗却要读很久。
待到火盆中的炭火有些黯淡了,他才将那封信折好放回信封里。小木盒的锁扣“咔”地一声打开,而后那封信被妥帖地安置在一沓信的最上方,厚厚一沓。
他将木盒重新锁好、收起来,而后提笔书写一封回信。
回信更短,短短数言,他却要写更久、更久。
在北地的日子,他常常梦到帝释天。有时是那些年少的过往,有时是虚幻的未来。梦醒时他总有一瞬间的错觉,仿佛他与他还没有错过,权力、家国都很远很远,仿佛他们也都还在十五岁那一年。
这里的夜格外寒凉,同王城里的三千六百个夜一样寒凉。他偶尔会去想,或许遗忘才应该是最好的药,对他也是,对帝释天亦然。可他又舍不得遗忘,正如十八岁那年独自离开王城,星星与月亮都可以被掩埋,可是那些比星星与月亮都要刻骨铭心的过往呢?
他不再想了,
他闭上眼睛。前半生岁月匆匆如流水过,后半生,就让它短些,再短些罢。
……
帝释天从马车下来时,是上午时分。时逢隆冬,北地正下一场大雪,两日未停。他朝着远处的地平线望去,尽是苍茫一片。
随行的宫人唤他,道外头风雪大,还未到大营门口,请他先回马车上去。但帝释天没有上车。他裹着厚厚的一层披风,将兜帽罩在头顶遮挡风雪,而后朝着大营的方向步行而去。
宫人在后头着急,帝释天已经病了两年,平日里总是咳嗽,如今竟然想要在风雪里走那样远的路。
帝释天没有再回到马车上去。凛冽的北风吹在他的面上,像细小的刀子,但他并不在意。他向前走啊走,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里留下一串踽踽的脚印。
模糊的视野里,他逐渐看到了大营的正门,营地门口的篝火燃烧通明。他渐渐能看清那些来来往往列队的士兵,队列整齐,腰杆笔直,那是阿修罗手下训过的兵。他看见迦楼罗,副将握着佩刀,正同守卫的士兵交谈。
他越走越快,但风雪太大,吹得他的袍袖在风里猎猎地响。他向前有些艰难地跋涉,耳畔风声轰隆,他的肩上、帽上落了许多雪。
远远地,他看到一个身影。
高大、坚定,像立在雪中的一座山。阿修罗穿玄色的裘衣,白茫茫的雪地里,那一抹深色,格外显眼。风吹起他的发辫,雪落在他的肩头,他看见阿修罗,他的阿修罗,面容沧桑了许多。他的下颚有了一圈浅淡的胡茬,肤色也更深了些。
帝释天忽然之间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他朝着阿修罗,他的阿修罗,狂奔着。二十年了,他再也没有这样狂奔过,就像当年牵着纸鸢的少年那般狂奔。他的兜帽被风吹落了,风雪打在他的脸上,但他不在意。他跑啊跑的,靴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就像十六岁的那年他们在草地上,他的少年踩着高高的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他。
阿修罗转过身来。他看到帝释天向他奔跑而来。那是梦里才能见到的帝释天,将玉坠系在他颈间的帝释天,说最喜欢雄鹰的帝释天,同他在郊外跑马的帝释天,推开窗捧起萤火虫的帝释天,上元夜牵着他的手的帝释天,他想忘却却终究不能忘却的帝释天。他最终将厚重的披风也丢在了雪里,扑进了他的怀中。
在那一刻阿修罗忽然又觉得,后半生太短、太短了。
风雪里,天地却都沉寂。他们在大营门口,在所有人面前,在沉寂的天地与喧嚣的风雪中,眷恋轻抚过彼此的侧脸,然后安安静静地接吻。
后半生太短、太短了,一个后半生又怎么够呢?他还想要正大光明地拥抱他,想要吻他的嘴唇,想牵着他的手走遍每一个地方——
——直到地覆天翻,沧海桑田,也不会再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