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他……”</br></br> 她自幼从军,自懂事起便知,毕生最大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而今流放他国,只能眼睁睁看着故国破碎。</br></br> 何止是她,丰承毅也被贬到远离朝堂的穷山僻野,在家国危难之际,无力回援。</br></br> “丰大都督已从贵州往回赶了。”</br></br> 崔元魁面有戚色说道,转而看向虞莜,“太子妃……”</br></br> 虞莜面上并没有众人想象的激动与愤慨,甚至仍称得上平静。</br></br> 本就该在意料中,不论是秦昶抑或诸奚铁骑,金陵城破似乎已是上天注定的,她心如刀绞,悔恨万分的是——</br></br> 该早点把嫂嫂和小侄女儿接来洛阳。</br></br> 回过神,她接过崔元魁递来的一封书信,颇感意外,“这是?”</br></br> 朱允温赶来告知她金陵城破,崔元魁联袂而至,带来的却是武昭宫来信。</br></br> 上好的梅花玉版蜡笺摊在桌案,其上字迹娟秀中略带硬锋,虞莜识得是安贵妃的笔迹,所书内容的口吻,却又截然不同。</br></br> 由此而知,这信由广义帝口述、贵妃执笔。</br></br> 信中提到的约定令虞莜瞠目,她万万没想到,时间追溯到她出生之前。</br></br> 当初乱世群雄争霸,脱颖而出的两位君王平生素未谋面,却是神交已久。</br></br> “久乱逢安,然天下离海清河晏尚远,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前朝余孽未尽,彼作吾之矛,吾甘为后盾……”</br></br> 安岑游历金陵归来,带回虞弘盛亲笔书信,交予秦广义,天南地北,两方各自为政的君王,仅凭默契,约定相互守望、互为依助。</br></br> 那之后,方有秦昶入建康宫,以质为名,实则受弘盛帝亲自教导。</br></br> 虞莜也是到此时才知,阿耶对秦昶,并非仅因他是故人之子,而是当真把他当作半个儿子看待。</br></br> 她和秦昶最初的渊源,也并非六岁时被他推进水洼,安贵妃临行前笑指阿母的肚子:那里面的,是我未来儿媳妇。</br></br> 若说指腹为婚,仅仅是当年两位君王的一句儿戏之言,而他们共同的心愿,盼望将来可得一适当契机,南北合而一统,共同抵御外敌,令天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br></br> 摊在眼前的,是阿耶逝前来不及对她提及的愿景,亦是武昭宫中,那位垂垂将死的君王,生平最后的心愿。</br></br> 突如其来的重任落在眼前,虞莜一时恍惚。</br></br> 重生归来后,无人知晓,她怀着毁家灭国的妄念,放任皇兄在杜启茂的蛊惑下愈发偏激,无视南康朝堂势力倾轧,包括耿贤礼为了私心和自己站稳脚跟,纵容甚至伙同杜相,对栋梁之材百般排挤。</br></br> 她愧对阿耶的信任,也当不得广义帝和安贵妃的嘱托和期许。</br></br> 与此同时,单北殊带来前线的消息,秦昶已由大漠深处撤军南归,和他一起到来的,另有风尘仆仆的白南。</br></br> 他跟着秦昶在沙漠征战三月,又连日快马加鞭赶回来,整个人已瘦脱了相,从前圆胖的脸庞,现在干瘪得只剩一双亮闪闪的眼。</br></br> 虞莜一眼瞧去,几乎没认出他来。</br></br> “太子妃,主子命我给您带个口信。”历经磨炼,白南的性子沉稳不少,“他已绕道南下,让您到苍洄谷跟他汇合。”</br></br> 虞莜即刻收拾东西动身,马车疾行一夜后,弃车登舟,顺水向东而行。</br></br> 踏上船板的一瞬,虞莜身心紧绷成弦,握住了丰甯的小臂。</br></br> “小心,大船走得慢,小船快是快了,就是不大稳当,你看着点脚下。”</br></br> 丰甯扶着她,这会儿已没了昨日的义愤填膺,转成冷嘲热讽。</br></br> “杜老贼把持朝政,连耿中丞也成了一丘之貉,金陵战祸是迟早的事。”</br></br> 虞莜沉默不言,克服对乘船的恐惧不难,但她心底深处,另有一个可怕的猜想,压得她沉沉透不过气来。</br></br> 临行前单大都督建议他们乘船,向东直抵毫州,自那处车行仅需两日,便可到达庆州所在的固宁关。</br></br> 这是一条新近才有的水路。</br></br> 舟船顺水而下,水流湍急,速度很快,船舷右侧的苍茫群山间,虞莜见到了那条自山中奔涌而出的大河。</br></br> 自北向南,汇入他们脚下的沁水。</br></br> “水上风大,回舱里休息吧。”</br></br> 丰甯从身后走来,不明白这几日她为何总站在船头眺望,将一件厚氅披上她肩头,“今儿是除夕,可惜,不能团圆了。”</br></br> “丰甯……”虞莜唤她一声,转过身来,直视她的眼睛,“你不是问我,在长城上画的什么。”</br></br> 丰甯眉梢轻蹙,神色间略显不安。</br></br> “我耗费心血默出的水图,指点秦昶令密坨河转向,正是这条新开辟的河流,让诸奚铁骑……顺水南下。”</br></br> 虞莜的声音又尖又细,听起来似哭似笑,“是我,全是因为我,金陵才又一次毁于战火……”</br></br> 丰甯从没见她这么失态,一把拥住她,拼命摇头,“不是的,不是你想的这样。”</br></br> 走之前单北殊在都督府召集留守将领议事,丰甯也去了,众人讨论的便是关于新出现的水路,以及白南带来的情报,密坨河暗流曾藏有战船。</br></br> “若不是杜贼意欲扯北齐后腿,三番几次资助左贤王,蛮子怎会有船?那些战船还配有船夫,他可真是替人想得周道。”</br></br> 丰甯几要咬碎一口银牙,“自作孽不可活,若是这天要亡南康,我丰甯便认了,奸佞当道,如此还不亡国,那才是天理难容。”</br></br> 她泄愤地骂了一会儿杜启茂,忽地省起,“你刚才说……又一次?”</br></br> 虞莜倚着船栏,颓然垂下头去。</br></br> 武昭宫掖庭地牢中,黎瑶瑶的话历历在目。</br></br> 借着那口吻,虞莜悠然说道:“你信么?我做过一个梦……”</br></br> 第63章 六十三</br></br> 重金赎人。</br></br> 虞莜一行抵达苍洄谷, 秦昶还未到来,一夜过后,地面传来震颤, 无数马蹄奔踏而至。</br></br> 最前方的火红战马上,披风直直向后扬起, 一身锃亮的明光甲被朝阳染上血一般的红。</br></br> 秦昶面上风霜郁重,人瘦得厉害, 虞莜一见着他,蓦地泪湿双眼。</br></br> 他飞身下马,甲胄锵锵中阔步行来, 到了近前, 二话不说将她揽进怀里。</br></br> 虞莜的脸颊贴在冰冷的胸甲上, “阿昶, 我……”</br></br> 他追出三千里,离活捉单于只差一线, 却因为她, 放弃了这等待已久的时机。</br></br> “嬿嬿, 别伤心。”</br></br> 故国破碎, 他可以想见,她有多难过。</br></br> 更令他担忧的,是她必定会很快发现, 是吉安谷那处的布置, 令密坨河转向, 才给了左贤王顺流而下、直袭南康的机会。</br></br> “我回来了。”他紧紧拥着她, 满心怜惜, “我带你杀回金陵, 夺回建康宫, 救出你皇兄。”</br></br> “……”虞莜一滞,轻轻推开他一点,仰起头来,憔悴的脸庞梨花带雨,一双杏眸却澄澈透亮。</br></br> “我要救的是嫂嫂和小侄女,还有金陵的一城百姓。”她语气平静,“至于皇兄……他早就该死了。”</br></br> 她这反应,着实出乎秦昶的预料。</br></br> 打小他们兄妹感情不错,她这个做妹妹的,对兄长时有回护。</br></br> 然而上次回去,倒是看出点她和虞岐之间的疏离,及至来洛阳一年,一次都没提过他,反倒时常把张皇后和新出生的小公主挂在嘴边。</br></br> 一察觉左贤王的意图,秦昶立刻从沙漠往回赶,要替她收复国土,拨乱反正,出乎意料地,她却说不救皇帝。</br></br> 虞莜自香囊取出叠得整整齐齐的蜡笺,若没有广义帝的这封信,眼下她这份心思,还真说不清。</br></br> 秦昶接过去,莫名看她一眼,这才低头读信。</br></br> “南北一统……”他吸一口气,再次确定看向虞莜,“这是老师的意思?”</br></br> *</br></br> 永隆二年末,诸奚铁骑杀入金陵,直闯建康宫,劫持帝后、妃嫔数十人,以及诸多朝臣,皆被带到紫金山上的行宫。</br></br> 左贤王向南康朝廷提出两点要求——</br></br> 一,重金赎人。二,奉上六军都指挥使丰承毅的人头。</br></br> 留守金陵的御史中丞耿贤礼,在一众被掳官员家眷的苦苦哀求中,应下这两个条件。</br></br> 这其中,他也有自己的私心。</br></br> 皇帝尚无子嗣,若不救,从此南康国祚便算是烟消云散,他便也无主可辅。</br></br> 诸奚人要丰大将军的人头,忌惮的是遍布南康的数十万大军,迟早会回来勤王救驾。</br></br> 外族人不可能永远在此鸠占鹊巢,大肆掠夺一番,仍旧是要回草原去的。</br></br> 杜启茂也在被掳之列,他与诸奚勾结之事彻底败露,在耿贤礼看来,赢回帝心,在此一举。</br></br> 不就是要钱么,他大笔一挥,给!</br></br> 朱恭做为户部尚书,却难做得很,左贤王狮子大开口,单只皇帝一位,赎金便高达五百万两黄金,再添上皇后、公主、诸位妃嫔,还要数千万两白银。</br></br> “中丞大人,我南康再是富甲天下,这么多金银,一时半会儿上哪儿筹去啊?”</br></br> “银钱都是小事。”耿贤礼惯于两袖清风,视钱财为身外物。</br></br> 再说,南康财政一向由杜相把持,他根本沾不着边,对这大笔赎金,概念相当模糊。</br></br> “朱尚书,眼下这光景,难不成你还心疼银子?”</br></br> 朱恭与他这高雅之士实在说不到一块儿。</br></br> 耿贤礼是忠臣没错,但他站得太高,眼里只有书本上那些大道理,看不见民生疾苦,这一年来,更是钻牛角尖似的,陷于党争不可自拔。</br></br> 他不由想起祈岚来,“要是他在,起码能帮我筹谋一二。”</br></br> 耿贤礼明显脸色难看,“提那叛徒作甚?君辱臣死,帝后现如今落在蛮子手里,便是把建康宫拆开来卖,也得凑够钱把人赎出来。”</br></br> 库银不够,各地的钱调不过来,朱恭寻思着,只能从金陵各商户豪绅手里征调。</br></br> 若是可以,他也想学北齐那样,叫官员捐银子,南康的官儿,哪个不是富得流油,可问题现在那些人也被押在紫金山上,等着家人筹赎金呢。</br></br> 朱恭一筹莫展,牵了匹马骑上去户部,往日热闹的街上,如今空无一人,当日铁骑入城的乱相尤在,百姓紧闭门户,满城萧条死寂。</br></br> 偶有一队队士兵小跑经过,朱恭知晓,耿贤礼手上还有兵,是丰大将军离都时留给他的江州大营,二十万步兵,这几日正在秘密调遣。</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