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陈堪微微一笑道:“此言差矣,你我都是为大明做事,哪来什么恩情,不过这酒却是要喝的,方将军,请!”</br></br>  “末将干了,侯爷您随意。”</br></br>  方胥的话说得很露骨,听起来就是简单的表忠心,但除了许远之外,另外四人皆是若有所思起来。</br></br>  许远再度开口低言道:“石大人,懂了没,方将军那才是真正的聪明人。”</br></br>  石稳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睿智又愚蠢的光芒。</br></br>  随即忽然起身嗷了一嗓子,连滚带爬走到大殿中央。</br></br>  “侯爷,侯爷啊,末将受您大恩,虽万死不能报答万一啊。”</br></br>  石稳突如其来的一嗓子,让包括陈堪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许远更是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忍不住侧过头去以手扶额。</br></br>  方胥,程风和周石三人更是瞪大了眼睛,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也就文官出身比较讲究仪态的陈安还能勉强崩得住。</br></br>  石稳还在陈堪面前浮夸的表着衷心,下一秒,方胥便对着程风点点头。</br></br>  得到示意的程风瞬间站起来嗷了一嗓子,扑到石稳身边就开始大吼:“侯爷,末将蹉跎半生,直到遇见了侯爷这一身本领才算是有了施展的余地,末将同样是打心底感激侯爷,只是末将的嘴更笨,不会说什么好话......”</br></br>  程风和石稳表情浮夸的站在陈堪面前,声音一个比一个大,说的话一个比一个露骨。</br></br>  陈堪咂摸了一下嘴,看着下方憋笑的四人,忍不住叹了口气。</br></br>  怎么说呢,虽然他今日叫六人过来赴宴,就是做给别人看,顺便暗中安排一些事情下去。</br></br>  可这两人的表演实在太浮夸了,没眼看啊。</br></br>  抽了抽嘴角,陈堪急忙伸手握拳。</br></br>  “收!”</br></br>  “可以了,再演下去就不礼貌了。”</br></br>  石稳和程风的表情一滞,颇有些意犹未尽的住了嘴。</br></br>  “啪啪~”</br></br>  目送两人退回席位上,陈堪对着空气中虚拍两下,顷刻间,便有一排妙龄少女鱼贯而入。</br></br>  屏风后面响起了丝竹之声,一群女子便开始在正厅之中唱跳起来。</br></br>  “吃菜吃菜。”</br></br>  酒过三巡,陈堪一边欣赏歌舞,一边招呼几人吃菜。</br></br>  一场宴席,直至夜半时分才算是彻底结束。</br></br>  而被陈堪召来的六人,自然也是乘兴而来,乘兴而归。</br></br>  当夜,陈堪在家中宴请部下,部下趁着酒意宣誓此生只愿效忠陈堪的小道消息就悄悄的流传了出去。</br></br>  而陈堪,也不出意外的在第二天的早朝时被都察院的御史弹劾了。</br></br>  罪名很简单,只有八个字,恃宠而骄,结党营私。</br></br>  只是朱棣对于御史们弹劾陈堪的折子,全都选择了留中不发。</br></br>  百官摸不清朱棣的态度,弹劾陈堪的事情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br></br>  当然,陈堪没去上朝,这些消息都是方孝孺叫人传回来的。</br></br>  得知这个消息,陈堪也没有做出什么表示,只是一笑置之。</br></br>  因为今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他要去东宫拜访太子殿下,以詹事府詹事的身份去。</br></br>  中午时分,云程将备好的礼物赶到了侯府门前,常宁将陈堪送上马车,忧心忡忡的交代道:“夫君,这一次您毕竟是去拜访太子殿下,还是不要惹事的好。”</br></br>  “放心,别人不惹我,我肯定不惹事。”</br></br>  陈堪点头应了一句,随即带着新任的亲卫头子王灿驾着马车出了府门,顺着秦淮河朝皇宫而去。</br></br>  陈堪的新任亲卫,是一个二十多岁出头的青年,年岁比陈堪大不了多少。</br></br>  但王灿虽然年轻,履历却很丰富,不仅跟着陈堪纵横过草原,也跟着陈堪征战过南洋。</br></br>  选择一个年轻人做亲卫首领,陈堪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br></br>  说白了,他在大明的大多数心腹,最早都是从他的亲卫开始,而后慢慢往上爬的。</br></br>  陈堪前面放出去的那一批人,大多数年岁都在三四十岁上下。</br></br>  在陈堪的底蕴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用一些老成持重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但现在陈堪大势已成,这些老成持重的人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后劲不足,所以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就很有必要了。</br></br>  提拔王灿来做贴身亲卫,也算是陈堪的一个小小尝试,只要王灿能够顺利成长起来,陈堪对未来的布局便又多了许多选择。</br></br>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简单的朱高炽</br></br>  陈堪带着一群爪牙进了詹事府,顿时迎上了许多双不善的目光。</br></br>  三天前,侯府便已经朝东宫递来拜帖,言明今日会来拜访太子殿下,顺便视察詹事府。</br></br>  但现在看来,詹事府的人,似乎不太欢迎他们。</br></br>  倒也正常,詹事府詹事这个位置虽然权力不大,但却是一个极度殊荣的职位。</br></br>  每一任詹事府詹事基本上是与太子师挂等号的,等太子登基,那就自动升级成帝师。</br></br>  古往今来,帝师者,便是大贤的象征,不知道多少博学鸿儒都在盯着这个位置,詹事府一众博士和少詹事更是在熬着资历。</br></br>  本来大家好好的等着,就等资历够了,好混个帝师的名声,你陈堪忽然来个神兵天降,这就很逗人恨了。</br></br>  关键你神兵天降就算了,还是个武将,这才是让所有人最难接受的地方。</br></br>  詹事者,学问,声望,品德,资历,缺一不可。</br></br>  一个武将来任詹事府詹事,不说是沐猴而冠,也绝对是鸠占鹊巢了。</br></br>  迎上一众不善的目光,王灿下意识的将陈堪护在身后,而后一脸戒备的瞪了回去。</br></br>  陈堪脸皮一抽,无奈道:“咱们今日是来拜会太子殿下的,不是来闹事的,把你的杀意收一收,詹事府里都是两榜进士出身的大学问人,可别吓到人家。”</br></br>  闻言,王灿不由得讪讪一笑,但仍旧护在陈堪身前,似乎是怕这些所谓的两榜进士对陈堪进行刺杀。</br></br>  见状,陈堪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是年轻人,毛躁一点也能理解。</br></br>  至于詹事府里这些所谓的学问人,陈堪也懒得和他们扯皮。</br></br>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正他这个詹事府詹事一职是朱棣硬塞给他的。</br></br>  他也不会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待下去,等朱高煦班师回朝,东宫不需要他站台了,他就去海军学院当他的院长,詹事府该怎么样就怎么样。</br></br>  当然,他还需要教导皇子皇孙这一点是躲不过去的,毕竟朱瞻基和朱瞻壑也在大学堂读书,就算不教导其他人,这两个弟子还是得上点心。</br></br>  总的来说,只要大家相安无事,陈堪也不会闲的去主动找茬。</br></br>  一路穿过詹事府和大学堂,陈堪来到了东宫门口。</br></br>  一个小内侍得到朱高炽的授意,早就在东宫门口等着陈堪。</br></br>  见陈堪到了,急忙迎上来拱手道:“见过侯爷。”</br></br>  陈堪点点头,回礼道:“还请内侍通报一声,靖海侯陈堪前来拜会太子殿下。”</br></br>  “侯爷,太子殿下吩咐过,您到了不必通禀,可直接进入东宫。”</br></br>  小内侍回应陈堪一句,便怀抱浮尘退到一边,将大门给陈堪让了出来。</br></br>  咂摸了一下嘴,陈堪也懒得客套,迈步跨进了东宫的门槛。</br></br>  至于带来的礼物,自然有东宫的管事去处理。</br></br>  亲卫进不了东宫,但也有内侍将王灿等人引进偏殿奉茶等候陈堪。</br></br>  光从对待陈堪的态度上来说,朱高炽可谓是将他真正当成了自己人。</br></br>  陈堪刚刚走进东宫,一股颓然破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br></br>  大明南京的东宫,应该是封建王朝史上最破旧的东宫了,因为在朱高炽入主东宫之前,这座宫殿已经荒芜了十年之久。</br></br>  自从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的第一任太子朱标病逝以后,朱标的两个儿子朱允炆和朱允熥便被朱元璋亲自接进宫中抚养。</br></br>  东宫之中的宫女内侍便被尽数遣散,朱标的一众妃子也是被老朱牵至别院居住。</br></br>  直到老朱去世,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才将以吕氏为首的一干前太子妃接回宫中,并尊已逝懿文太子尊为孝康皇帝,生母吕氏为太后。</br></br>  而后便是朱棣靖难功成,将朱标的谥号庙号废除,将一群嫂子发配去为朱标守陵,东宫才又迎来了新的住户。</br></br>  没错,正是大明的第二任太子,朱高炽。</br></br>  但朱高炽入主东宫以后,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只是选择修缮一小部分用来住人的宫殿,其他的宫殿就这么任他荒芜下去。</br></br>  所以,即便是如今朱高炽已经入主东宫五六年的光景了,东宫依旧是一片破败的景象。</br></br>  感受着东宫的萧条,陈堪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赞叹了一句大舅哥真不简单。</br></br>  朱高炽确实不简单。</br></br>  纵观整个永乐一朝,朱高炽几乎都在扮猪吃老虎。</br></br>  别的不说,陈堪对大舅哥的财力可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br></br>  云娘为何会完全投效侯府?</br></br>  便是因为太祖爷赏赐给花家的商道已经完全落入了孙家人手里。</br></br>  孙愚,一个小小的永城县主簿,有那个能力吃下一整条通往草原做盐铁专营的商道?</br></br>  那不是扯淡嘛。</br></br>  但如果结合现任太子妃张氏正是永成人,孙愚一个小小的主簿能完全架空孙家,那就显得很合理了。</br></br>  就凭这一条商道,东宫不说是日进斗金吧,日进斗银却是没什么问题。</br></br>  别说修一座东宫,修十座都没问题。</br></br>  而这样的暗线,还是朱高炽没有成为太子之前就已经埋下来的。</br></br>  如今他成为太子这么多年,要说这些年他都在摸鱼,狗都不信。</br></br>  能修,但不修,这就是朱高炽的高明之处,一座凋敝的东宫,不仅能掩盖掉他的诸多暗手,更能示敌以弱。</br></br>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周天子

南希北庆

独断大明

官笙

银狐

孑与2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未曦初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