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旁的墙壁上,细致地贴着中国古代的元素:</br></br> 有山水画作,笔触细腻,峰峦叠嶂,云雾缭绕;</br></br> 有精美的剪纸,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手艺人的匠心独运;</br></br> 还有誊抄的古诗词,字迹飘逸,仿佛古人的文化气息穿越了时空,在这里凝固成永恒。</br></br> 国博方面甚至极其有心的将瓷砖地面改成了做旧的青石板,岁月的痕迹在其表面刻下了斑驳的纹理,王通下意识用脚尖点了点地面,尽管隔着鞋子,也依旧感到了一股特殊的触感。</br></br> 通道左前方四五米处摆着一架古筝,一位穿着黄杉的年轻女孩正低着头缓缓弹奏着曲目。</br></br> 女孩指尖流转出的古老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br></br> 古筝旁边站着一位黑发披肩的白衣男子,闭眼吹笛,笛声与弦音交融,如流水般洗涤心灵。</br></br> 再远一些的位置上还有一排编钟,声音悠远而深沉。</br></br> 周围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与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br></br> 王通和张莹一时间竟然看的有些呆了,齐齐停下了脚步。</br></br>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对小情侣。</br></br> 其他那些第一批进场的观众,亦是有不少人出现了短暂的失神。</br></br>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br></br> 张莹方才缓缓回过神,震撼的喃喃道:</br></br> “这就是国家队的水平吗……”</br></br> 国家队。</br></br> 这个概念最早出梗的地方是华夏股市,指的是官方及相关国有金融机构,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通过购买股票等方式干预和影响华夏股市的一支庞大力量。</br></br> 也就是所谓的国家队救市,或者国家队护盘。</br></br> 不过后来,这个概念在传播中得到了二次扩散。</br></br> 譬如在歌曲领域,当某首歌曲被那些上过晚会的老歌唱家演唱的时候,网友们就经常会刷起来诸如【国家队下场了】之类的弹幕。</br></br> 大部分情况下,那些造诣深厚的老艺术家们在演唱效果上通常可以超过甚至秒杀很多原唱,因此国家队在形象上要远高于非正规的个人或者团体。</br></br> 而在张莹看来。</br></br> 今天这处通道的表现水准,同样也是堪称“国家队”的一次水平展现。</br></br> 张莹是个很喜欢去逛各类漫展的女孩,在过往的漫展中她没少见到各种各样古风的cos,诸如b站上还关注了不少知名的汉服up。</br></br> 在她看来,汉服cos美则美矣,但看久了在表现力上也就那样,无外乎男女coser故作潇洒的眼眸低垂,再用浓厚的滤镜拍出一张张古香古色的照片而已。</br></br> 甚至有些人还是打着汉服或者二次原cos的借口,做着某些龌龊的金钱交易。</br></br> 但如今在看过眼下的情景之后,张莹忽然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是错的很离谱。</br></br> 她之所以会存在那些刻板印象的原因,只是因为国家队没有出手而已……</br></br> 没办法。</br></br> 那些互联网上的coser大多都只是颜值过关加上单纯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在表演技巧还是知识方面都鲜少有真正经过科班教育的履历,甚至他/她的摄像师很多也都属于野路子出身。</br></br> 而国博呢?</br></br> 国博的底蕴让它可以很轻松的就找到受过完整技艺培训的表演人才,甚至有个别人真正出自于书香世家,同时无数展会的经验让国博在通道的设计、灯光场景的表达方面也都具备着殿堂级的水准。</br></br> 于是乎……</br></br> 国博这个华夏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大佬只是轻轻挥一挥衣袖,便把张莹过往见到的那些所谓古风展秒成了渣。</br></br> 更重要的是……</br></br> 这仅仅是展会的‘前菜’罢了……</br></br> 想到这里。</br></br> 张莹眼中的期待之色愈发浓郁了起来。</br></br> 随后她牵着王通的手缓缓前进,慢慢观赏着通道中的景象,二人……准确来说是所有游客都极其默契的放缓了动作,即便是交谈也下意识压低了声音,生怕破坏这唯美的意境。</br></br> 与此同时。</br></br> 通道中的画面在摄像机的直播下,亦是出现在了众多观看直播的观众面前。</br></br> 比起之前的科大蟑螂直播和两场发布会,今天的观众数量相对要少一些,全网也就六七百万的样子。</br></br> 一来是因为刚开始直播,很多人还没进直播间。</br></br> 二来则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对文物感兴趣——比较客观一点说,文物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门槛与筛选功能。</br></br> 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第二个原因,才让国博和很多文物科普从业者的工作存在了意义与价值。</br></br> 五分钟后。</br></br> 张莹和王通意犹未尽的逛完了这条不过十多米长的通道,终于来到了北12厅的入口。</br></br> 此时的入口处站着几位工作人员,在见到其中一人的时候,王通立马乐了起来:</br></br> “咦?徐云博士?”</br></br> 没错。</br></br> 此时站在入口的接待者之一,赫然便是徐云本人。</br></br> 在得到了开展通知后,他便从媒体通道来到了展馆入口,亲自做起了迎接。</br></br> 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游客也是来为他捧场的嘛。</br></br> 不过这年头认识徐云的不少,但像王通这种熟稔语气的可不常见,于是徐云便猜到了对方应该与自己有过某些交集,主动伸出手道:</br></br> “没错,鄙人正是徐云,请问您是……”</br></br> 王通见状乐呵呵的与他一握手,说道:</br></br> “徐博士,我叫王通,丘成桐数学中心的,当初参与过您那篇梅森素数论文的验证。”</br></br>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br></br> 果然是有过交集……</br></br> 当初为了破开几家外企的杀局,徐云推导出了梅森素数无穷性论文,国内最早论证并且表态的就是丘成桐数学中心。</br></br> 正因如此。</br></br> 徐云这次才会多给了丘成桐数学中心几张门票——丘成桐数学中心一个百多人的机构,分到的票都快和金陵大学差不多了。</br></br> 随后徐云又和王通聊了几句,双方互加了个微信,整个过程双方都显得相当谦逊。</br></br> 张莹见状在一旁翻了个白眼,她还记得王通在家里提及徐云时,一口一句事儿逼啾啾啾的口吻呢……</br></br> 果然这年头大家都是线上孙狗线下孙哥的口嗨党,当然了,王通对于徐云也没多少恶意就是了。</br></br> “……”</br></br> 考虑到现场流量比较多,徐云和王通也没深聊太久,加完好友之后,徐云便开始向王通和张莹介绍起了参观规则:</br></br> “王哥,张姐,咱们这次的展览和大多数文物会展一样,除了得到许可的媒体之外,个人不能对文物进行拍摄。”</br></br> “所以展览虽然允许带手机入内,但仅限于接听电话之类的临时事件,要是发现偷拍之类的行为,展馆有权取消你们的观展资格,没问题吧?”</br></br> 眼见徐云提及正事,王通当即表情一肃:</br></br> “我明白的。”</br></br> 大多数博物馆禁止拍照,这算是参观文物展的一个常识了。</br></br> 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闪光灯对文物的破坏。</br></br> 譬如红外光含有较多的热能,会促使文物表温度上升,湿度下降,使文物产生翘曲和龟裂。</br></br> 紫外光则主要起着光化和光解作用,能使丝绸、棉麻、纸张、漆器等有机类文物褪色、变黄、发脆、强度下降等。</br></br> 虽然一次两次其实没啥问题,但如果人人都拍那就麻烦了——好比你薅头发,每天薅个几次那问题不大,但一天24小时不停地薅,估计没多久就会变成程序猿了……</br></br>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拍照容易游客长时间停留聚集,造成室内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同样可能对文物造成影响。</br></br> 遇到博物馆新风设备不太好的个别极端情况,甚至可能危害到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老年人。</br></br> 王通和张莹早在来国博之前就恶补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徐云的提示自是欣然接受。</br></br> 在简单介绍完注意事项后,徐云便深吸一口气,从一旁小心的端起了……</br></br> 一个头盔。</br></br> 王通顿时一愣:</br></br> “徐博士,这是……”</br></br> 徐云闻言像是拍西瓜似的拍了拍头盔顶部,笑着对王通介绍说道:</br></br> “王哥,如你所见,这就是这次观展的核心设备,叫做……”</br></br> “mr头显设备。”</br></br> 第813章 无导游展览!</br></br> “mr头显设备?”</br></br> 听到徐云这番话。</br></br> 王通的眼中顿时冒出了一抹好奇。</br></br> 只见他上下打量了几眼这个头盔,有些疑惑的对徐云问道:</br></br> “徐博士,我如果没记错的话……mr和vr设备在过往的设计上,似乎都是类似眼镜的外观吧?”</br></br> 说罢,王通还在眼周比划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手势。</br></br> 徐云闻言与一旁的卢潇对视一眼,二人的嘴角同时扬起了一丝弧度。</br></br> mr和vr两个技术在概念上很容易混淆,因此提及mr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浮现出一种与传统vr相近、看起来有点类似眼罩的外观。</br></br> 事实上,大部分mr设备也确实采用了类似的设计。</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