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节
隔壁。</br></br> 王艳梅岁数摆在那里,在店忙活了一天,回到家里差点儿累瘫,趴在炕头就起不来了。</br></br> 沈国栋见她这样辛苦,打了盆水,给她泡了泡脚。</br></br> 笑着说:“现在知道辛苦了吧?让你一大把岁数了,还折腾。”</br></br> 王艳梅对他的表现还比较满意,是以,没有怼人。</br></br> “我这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们,哎呦,你给我捏捏脚,站了一天,我浑身哪哪儿不自在,这人啊,是真不能待,早年下地干的活儿可比这个累多了,也没见疼成这样啊!”</br></br> 沈国栋开始给她按脚:“岁数大了呗,你不服老能行么?”</br></br> 王艳梅被他这么一说,鼻子禁不住发酸。</br></br> “你都不知道,老头子,我今天想想过去吃的那些苦,心里真不是滋味儿,那么多年啊,就这么熬过来了,才终于把孩子给熬大了!”</br></br> 沈国栋一听老伴儿的说话声儿不对,赶忙擦干净手,起身去查看。</br></br> “好好的咋还哭了呢?是不是店里生意不好?这才刚开门儿,你急什么,慢慢来啊,大不了钱赔就赔了,咱们不怕,只要咱们一天不倒下,咱们就还能挣!”</br></br> 沈国栋安慰,也没安慰到正地方。</br></br> 王艳梅一听这话,立刻就起来对他“呸呸呸”了半天。</br></br> “我还指望赚大钱呢赔什么你赔,快点儿闭上你的乌鸦嘴,说啥丧气话!”</br></br> 第393章 起诉郑超</br></br> 有了第一天的开业,王艳梅越干越顺手。</br></br> 沈莞的小吃部在正月十五开业,在这之前她每天都能过来帮忙管理。</br></br> 鸿福火锅店开业一周,生意便基本稳定了下来,客流量每天都能达到200人以上。</br></br> 每天的收益额在1500~2000元。</br></br> 这样的巨款摆在王艳梅面前,让她心里越发的踏实。</br></br> 届时。</br></br> 过完了正月十五。</br></br> 沈莞的小吃店正常开业,她的学校也临近开学,要和朱翠花一起返回省城了。</br></br> 小吃店开业那天,陈小琴并没来上班。</br></br> 沈莞都想着她不会再来了,傍晚的时候他接到了文晓华的电话。</br></br> 文晓华告诉她。陈小琴打电话请假。说她妈去跟郑超的父母打架,被打破了头,住进了医院。</br></br> 沈莞得知陈小琴遇到麻烦,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就去医院探望她母亲。</br></br> 在问话中她得知,郑超从省城打电话给她,询问过年为什么没有给他邮生活费。</br></br> 陈小琴告诉他,是自己的母亲不让她出去上班,以后都给不了他生活费了。</br></br> 郑超竟然说他母亲的坏话,而且还扬言要跟他分手。</br></br> 陈小琴早就不想跟他处了,就是付出了太多,心里不甘,于是跟郑超索要之前给他的钱。</br></br> 郑超恼羞成怒,对她破口大骂。</br></br> 两个人就此翻脸,陈小琴哭着回家,陈母问他发生了什么事?</br></br> 陈小琴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母亲。</br></br> 陈母得知她跟郑超分手了,早就料到这一天,心疼她搭出去的钱,把她臭骂了一顿。</br></br> 当天下午,陈某领着陈晓琴去郑超家说理。</br></br> 郑超当儿子那么不要脸,可想而知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br></br> 郑家人不肯还钱,也是没有钱还,陈母就搬东西,郑家人不准,在撕扯中,陈母的头撞在了柜子上面。</br></br> 沈莞看着陈母头上的纱布,还往外沁着血,就知道磕的不轻。</br></br> 陈母被打了之后一直头晕,站都站不起来。陈父给她做了检查,说是脑震荡,得观察几天才能出院。</br></br> 这下好了,陈小琴往郑超身上搭的钱没要回来不说,陈母又是住院又是遭罪又败火出去一笔。</br></br> 全家人的心情可想而知。</br></br> 陈父和陈母都对陈小琴失望了,自己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都快揭不开锅了。</br></br> 劝她跟郑超没有以后了,就是不听,执迷不悟的往他身上搭钱。</br></br> 这件事在陈家父母心里,如鲠在喉,甚至说出以后都不管陈小琴的话来。</br></br> 沈莞进病房的时候,陈小琴哭着对他们承认错误。</br></br> 可是陈家父母都不搭理她,陈小琴哭的梨花带雨,求沈莞帮帮她,怎么才能把钱要回来。</br></br> “把钱要回来?那可不行,阿姨的医药费,陈家人必须得掏!”</br></br> 这是沈莞在病房里撂下的话。</br></br> 陈家父母因为他的到来,对陈小琴的态度缓和了一些。</br></br> 不过还是不愿意搭理她,只跟沈莞一个人说话。</br></br> “那郑家人一个个都是无赖,别说他们没有钱,就算有,也不会痛痛快快掏出来,还给我们的。”</br></br> 沈莞却只是笑了笑。</br></br> “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可不是说他耍无赖或者没有就可以不还的。法律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百姓,在遭遇不公平的时候,主持一个公道。”</br></br> 沈莞的办法简单粗暴。</br></br> 让陈小琴直接向法院起诉,名义就是郑超以欺骗感情的方式牟利。</br></br> “起诉之后,法院就会去找郑超协助调查,不管你起诉他是真是假,他要了你的钱,这件事无法改变,他在学校要面子,就不敢把这事闹大。”</br></br> “郑家人说为了他的前途考虑,也不敢接这官司,他们只能还钱!”</br></br> 陈父听了后却说:“道理是这样的,可是他们家没有钱,拿什么还呢?”</br></br> “他们打欠条,分期还账也好,用东西抵押也行,反正他欠咱们的,别想跑了!”</br></br> 沈莞给陈家父母分析了一番,顿时就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br></br> 陈小琴为了在父母面前表态,他对郑超彻底断了念想,当即回家找到了给郑超邮钱的单据,拿上她的身份证明,去了法院直接起诉郑超。</br></br> 陈小琴的父母嘴上说不管她,实际上心里还是不放心,拜托沈莞陪她一起。</br></br> 沈莞答应了,陪同陈小琴去法院,将材料都递交上去,接下来就是等待立案了。</br></br> 好在这个时代的民风质朴,没有那么多的人为非作歹,也没有那么多的不公事件,需要去找法院处理。</br></br> 陈小琴的案子过了三天,就立案成功,等待法院通知郑超领传票。</br></br> “学校开学我得回去了,接下来就看你自己,记住信心一定要坚定,你可不要因为郑超的三两句好话,或郑家人给你什么好处允诺,就轻易松口撤诉。”</br></br> “我知道,我知道。”陈小琴连连答应。</br></br> 沈莞放心的点了点头,最后还是叮嘱:“郑超那样的人,不值得相信,即便他为了不想还钱,一时向你反省,他身上的毛病也不会改的。只知道伸手向人索取的人,不知道感恩,他永远只会嫌弃你给他的不够。”</br></br> 陈小琴重重的点头。</br></br> “我记住了老板,谢谢你,帮助我这么多。”</br></br> 说完,陈小琴犹豫了一下。</br></br> 又问她:“老板,等我家跟郑超的官司了了,我还能去店里上班吗?”</br></br> “当然可以!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跟我去省城发展?”</br></br> 因为陈小琴的缺席,沈莞的小吃店只有文晓华和赵艳梅在盯着,两个人又要负责做饭,又要给客人服务,中午也要抽时间给小学送饭,根本就忙不过来。</br></br> 所以沈莞临时又招了一个人,代替陈小琴帮忙。</br></br> 这样一来,陈小琴再回去店里,就有些饱和了。</br></br> 沈莞想到自己反正也要在省城做生意,正缺人手呢,干脆让陈小琴跟自己一起过去,既解决了他的工作问题,也解决了自己用人的问题。</br></br> 一举两得。</br></br> 多好!</br></br> 陈小琴听了沈莞的提议后,其实非常心动。</br></br> 她抑制不住眼睛里闪烁的光,笑着点头:“好啊,老板,我愿意跟你去,回头我跟我爸妈商量商量,只要他们答应,我就去找你!”</br></br> 第394章 沈涛和孙雯约会?</br></br> 沈莞帮陈小琴处理完了跟郑超的纠纷,就差不多该归校了。</br></br> 在这之前,她依次去打点了生意。</br></br> 小吃店的生意从开门就一直很平稳,因为临近学校,学生一直都是她的消费主力军。</br></br> 另外她还每天中午给小学提供盒饭,算上店里的净收益。</br></br> 每天光小吃店的收入就能稳定在一二百块钱。</br></br> 鸿福火锅开业第十二天,广告起到了宣传作用引来的新客人,加上老顾客回头光顾,让饭店的生意如日中天。</br></br> 顶峰时期一天总收益额,在2000块朝上。</br></br> 这一天店里的服务员都手忙脚乱,朱翠花,王艳梅都下场干活不说,仍然忙不过来的情况下,他只有把沈国栋也给叫来了。</br></br> 王艳梅让沈国栋在后厨刷盘子,他和朱翠花负责在前面收拾餐台。</br></br> 客人迎来送往,走一桌立马就有新的客人替换,整个饭店从1楼到3层,到处都是人。</br></br> 一天下来光客流量就有500人。</br></br> 恰恰就是这500人,让商圈与火车站接壤的这一条街道,突然之间热闹了起来。</br></br> 要知道这一片位置,在沈莞来之前,可是出了名的倒闭区。</br></br> 不管做什么生意,开什么黄什么。</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