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94章</h1>
“哪里来的难民?”
“我不清楚,师父或许知道。”
“难民身上都有哪些伤病?”
“多数人都是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所致的体虚气弱,以外伤、昏厥为主。”
“你去不去药房帮忙吗?”
“衙门还有两份验尸笔录没有完成,我要完成笔录后再去。”
莫柠来至议事厅,沈浚航缓缓放下卷宗,抬头问道:“找到陆姐了吗?”
莫柠心事重重地摇摇头,在一张空椅上坐下,仔细阅览陆奕然书写的验尸笔录。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忙忙地跑来,站在议事厅门口张望了好一会儿。
“有什么事吗?”沈俊航挥手道,“进来说话!”
“大人,衙门外有个自称是齐王府主管的人求见。”衙役上前拱手道。
“此人叫什么名字?”
“江世昌,”衙役双手奉上一本薄册子,说道,“这是他的名帖。”
听到这个名字,莫柠和沈俊航立刻直身警惕。
“快让他进来!”沈俊航大手一挥,正色道。
不多久,衙役领着一名中年男人回进内堂,男人身形粗短,一脸精悍之色;头发稀疏,前脑光滑如初生鸡蛋。
“草民江世昌见过世子殿下、见过沈大人。”江世昌拱手作揖行礼道。
“江主管,”沈俊航挥手指了个堂下的空位,沉声道,“请坐!”
“谢大人!”江世昌依言坐下。
“江主管,王爷情况如何?”沈浚航客气寒暄道。
“依旧昏迷,”江世昌轻叹一声,“大夫们都已束手无策。世子和王妃每日忧心不已,守在王爷床头,只见王爷日趋消瘦。”
“江主管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草民昨夜听世子提起两位故友,一死一伤,心内深感遗憾。此番前来,是想看一看能不能帮上一些忙。”江世昌客客气气地说道。这个男人骨子里有点傲气,只是在沈浚航勉强掩饰而已。
“江主管与李玉伟夫妇二人相熟吗?”沈浚航还不清楚小滑头对江世昌透露了多少案情,试探性地问道。
“曾经一起在齐王府为王爷效力。”江世昌略一沉吟,“算是有不错的交情。”
沈浚航点点头,没有接茬,而是目光炯炯地盯着江世昌,耐心等他继续说下去。
“一别十余载,我和玉伟夫妇虽多年未见,但常有书信来往。”江世昌说道,“世子失散一事,他二人心存歉疚,多年来留守长安,从未放弃过找寻世子的下落。每每有些头绪,便会来信邀我到长安商议。前几年,我确实时常来长安跟进此事。总是失望而归,渐渐消磨了志气。想来,我已三年没有来长安了。没想到,再见之时,二人竟一死一伤,贼人可恶至极!”
“江主管对于凶手的身份是否已有猜测?”
江世昌毫不犹豫地说道:“凶手必然是摄政王赵穆仁。此人是王爷的庶出兄长,在齐境权势滔天,早就暗藏谋逆祸心。王爷念及同宗情意,几次三番免罪于他。其人却不知悔改,安排刺客在围场刺杀王爷。若非王妃娘娘果决行事,寅夜携王爷离开王府,逃入长安,只怕王爷已然遭受了恶人的毒手。”他扼腕叹息,“王爷宅心仁厚,从未防备宵小,才令他有机可乘。”
“齐境眼下局势如何?”
“赵穆仁掌管大权,世子若想夺回王位,还须朝堂出兵相助。”江世昌直言不讳道。从他的态度来看,此行应该是得到过齐王妃的应允,所说的话或许也是齐王妃的意思。
“我们是大理寺衙门,军队的事情,我们无权过问。”沈浚航打起了官腔,“此事还须王妃娘娘自行向圣上禀明才更为妥当。”
江世昌颔首,听明白了沈浚航的意思,便不再提及,而是闲聊了几句家常,而后告辞。
第128章 第四十四章
丁瑶从皇宫出来,骑着马,心情愉悦地前往大理寺。
长安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的店铺里人头攒动。秋风瑟瑟,暖阳柔柔地披散在她脸上,马蹄轻快,春风得意,眼波里自然地流露出快意洒脱。
长街尽头,一队辎重人马气势汹汹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将军叶启晖。马蹄声重,轰隆隆,轰隆隆,盔甲相撞,摩擦声低沉压抑。
丁瑶轻挑缰绳,驱使马儿向左转入小巷,避免与叶启晖一行人正面相遇。叶启晖远远望见丁瑶,夹紧马腹,骏马奔出几步,赶在丁瑶转入小巷前追上。
“瑶妹!”叶启晖俊眉飞扬,神采奕奕地唤道。
“叶少将军!”丁瑶极其疏远地颔首道,并且下意识驱马后退,拉开二人距离。
叶启晖一愣,满脸的不可置信,嘴角微微抽动,怅然道:“瑶妹,你缘何如此见外?”
“叶少将军,缘何如此热情?”
就在这时,忽听一把爽亮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叶启晖转身望去,瞧见的是莫柠俊秀脸庞上带着浓浓的敌意。
“柠弟,”叶启晖眼底浮起一丝困惑,问道,“你说什么?”
莫柠骑着马,得得两步绕到丁瑶身旁,说道:“启晖兄,丁特使与我还有要案在身,时间紧迫,耽搁不得,先行告辞!”
莫柠说话有一搭没一搭,叶启晖还没有回过味来,莫柠已经带着丁瑶抄小巷离开。
沈浚航干咳两声,抱拳赔笑道:“告辞!”
叶启晖抱拳回了一句,停在原地痴痴地望着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他方才如梦初醒般四下环顾,心内满是困惑和疑虑。
“我们去哪里?”跟着莫柠走出半里路,丁瑶朗声问道。
“去杏林药房找陆姐。”莫柠答道。
丁瑶颔首,瞧瞧莫柠,见她沉着脸不说话,陪笑问道:“又是谁惹世子不高兴啦?”
莫柠扭过头来,瞥一眼丁瑶,酸溜溜地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和叶启晖在一起?”
“我从宫里出来,正要回衙门去,不巧路上遇到叶启晖。”丁瑶嬉笑一声,“更不巧,聊没两句话,又被世子爷逮了个正着。”
莫柠猛地转过头来,瞪眼看着丁瑶,震惊不已地沉声道:“怪我咯!是我不识时务,不该出现咯!”
沈浚航竖起耳朵,他不远不近地跟在两人身后,保持着一个马身的安全距离,既能听清楚两人的交谈,又不会卷入两人的争论。
丁瑶撅起小嘴,扬眉笑道:“世子爷,你吃醋的模样儿真可爱!”
“丁小姐,请你立刻端正你的态度!”莫柠一时语塞,继而愤愤道,“你是不是存心想气死我?”
“别气了,别气了。”丁瑶赶紧顺毛捋,“都跟你说过了,不巧和他遇上而已。本想走小巷躲开,他偏偏追上来,没有躲掉嘛!”
“当真?”莫柠强忍笑意,拉下禁不住上扬的嘴角,表情扭曲,如稚童般淘气。
“自然是真的。”
“你一早进宫作甚?”莫柠明知故问。
丁瑶挤眉一笑,说道:“阿姊叫我进宫,我便进宫。”
“敏妃娘娘召你进宫,没跟你说点什么吗?”
“圣上也在姐姐宫里,担心我日后受委屈,遂赐了我尚方宝剑,保我一生无虞。”
莫柠呆住,皱起眉头,喃喃道:“圣上赐你尚方宝剑,难不成是为了补偿于你?”她回味良久,连连摇头,“我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丁瑶扁着嘴,歪歪脑袋,调笑道:“人贵有自知之明!”
莫柠勒马缓行,等来沈浚航齐肩,愤愤道:“我的口碑很差吗?”
沈浚航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说道:“不是你的错,是别人都错怪你了。”
莫柠竖起大拇指,说道:“杀人诛心,还是你最懂阴阳怪气。”
丁瑶也默默地竖起大拇指,莫柠已被怼得哑口无言。
一路前往杏林药房,街边出现越来越多衣衫褴褛的难民。这些人是扶老携幼,背负重物,一脸疲乏神色,面黄肌瘦者云云。
三人牵马缓行。沈浚航拦住一个佝偻长者,问道:“老人家,你们从何而来?”
佝偻长者叹息一声,带着些外地口音说道:“我们都是从安和县过来的。”
“安和县是发生了什么大灾吗?”沈浚航环顾人数众多的难民,蹙额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逃离呢?”
“官爷有所不知,安和县早已不是昔日繁荣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安和县了。”佝偻长者摇摇头,说道,“就在一个月前,燕王殿下的军队封锁了安和县城。在城内掀起了一场暗无天日的搜刮,将百姓家中的粮食、铁器全部收缴。违抗者,一律格杀勿论。城中百姓民不聊生。我们这些人都是趁着夜色,偷偷潜过护城河,拼死逃出来的。一路上,有人溺死河中,有人被人士兵砍杀,有人饿死途中、病死途中,能活着来到长安,已经是奇迹了。老朽历经九死一生,差点死在长安城的城楼下。幸好遇到陆神医,才保住了一条贱命。”佝偻长者泫然泣下,“可怜安和县城内的十数万百姓,也不知如今是何境遇。”
“哪里来的难民?”
“我不清楚,师父或许知道。”
“难民身上都有哪些伤病?”
“多数人都是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所致的体虚气弱,以外伤、昏厥为主。”
“你去不去药房帮忙吗?”
“衙门还有两份验尸笔录没有完成,我要完成笔录后再去。”
莫柠来至议事厅,沈浚航缓缓放下卷宗,抬头问道:“找到陆姐了吗?”
莫柠心事重重地摇摇头,在一张空椅上坐下,仔细阅览陆奕然书写的验尸笔录。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忙忙地跑来,站在议事厅门口张望了好一会儿。
“有什么事吗?”沈俊航挥手道,“进来说话!”
“大人,衙门外有个自称是齐王府主管的人求见。”衙役上前拱手道。
“此人叫什么名字?”
“江世昌,”衙役双手奉上一本薄册子,说道,“这是他的名帖。”
听到这个名字,莫柠和沈俊航立刻直身警惕。
“快让他进来!”沈俊航大手一挥,正色道。
不多久,衙役领着一名中年男人回进内堂,男人身形粗短,一脸精悍之色;头发稀疏,前脑光滑如初生鸡蛋。
“草民江世昌见过世子殿下、见过沈大人。”江世昌拱手作揖行礼道。
“江主管,”沈俊航挥手指了个堂下的空位,沉声道,“请坐!”
“谢大人!”江世昌依言坐下。
“江主管,王爷情况如何?”沈浚航客气寒暄道。
“依旧昏迷,”江世昌轻叹一声,“大夫们都已束手无策。世子和王妃每日忧心不已,守在王爷床头,只见王爷日趋消瘦。”
“江主管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草民昨夜听世子提起两位故友,一死一伤,心内深感遗憾。此番前来,是想看一看能不能帮上一些忙。”江世昌客客气气地说道。这个男人骨子里有点傲气,只是在沈浚航勉强掩饰而已。
“江主管与李玉伟夫妇二人相熟吗?”沈浚航还不清楚小滑头对江世昌透露了多少案情,试探性地问道。
“曾经一起在齐王府为王爷效力。”江世昌略一沉吟,“算是有不错的交情。”
沈浚航点点头,没有接茬,而是目光炯炯地盯着江世昌,耐心等他继续说下去。
“一别十余载,我和玉伟夫妇虽多年未见,但常有书信来往。”江世昌说道,“世子失散一事,他二人心存歉疚,多年来留守长安,从未放弃过找寻世子的下落。每每有些头绪,便会来信邀我到长安商议。前几年,我确实时常来长安跟进此事。总是失望而归,渐渐消磨了志气。想来,我已三年没有来长安了。没想到,再见之时,二人竟一死一伤,贼人可恶至极!”
“江主管对于凶手的身份是否已有猜测?”
江世昌毫不犹豫地说道:“凶手必然是摄政王赵穆仁。此人是王爷的庶出兄长,在齐境权势滔天,早就暗藏谋逆祸心。王爷念及同宗情意,几次三番免罪于他。其人却不知悔改,安排刺客在围场刺杀王爷。若非王妃娘娘果决行事,寅夜携王爷离开王府,逃入长安,只怕王爷已然遭受了恶人的毒手。”他扼腕叹息,“王爷宅心仁厚,从未防备宵小,才令他有机可乘。”
“齐境眼下局势如何?”
“赵穆仁掌管大权,世子若想夺回王位,还须朝堂出兵相助。”江世昌直言不讳道。从他的态度来看,此行应该是得到过齐王妃的应允,所说的话或许也是齐王妃的意思。
“我们是大理寺衙门,军队的事情,我们无权过问。”沈浚航打起了官腔,“此事还须王妃娘娘自行向圣上禀明才更为妥当。”
江世昌颔首,听明白了沈浚航的意思,便不再提及,而是闲聊了几句家常,而后告辞。
第128章 第四十四章
丁瑶从皇宫出来,骑着马,心情愉悦地前往大理寺。
长安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的店铺里人头攒动。秋风瑟瑟,暖阳柔柔地披散在她脸上,马蹄轻快,春风得意,眼波里自然地流露出快意洒脱。
长街尽头,一队辎重人马气势汹汹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将军叶启晖。马蹄声重,轰隆隆,轰隆隆,盔甲相撞,摩擦声低沉压抑。
丁瑶轻挑缰绳,驱使马儿向左转入小巷,避免与叶启晖一行人正面相遇。叶启晖远远望见丁瑶,夹紧马腹,骏马奔出几步,赶在丁瑶转入小巷前追上。
“瑶妹!”叶启晖俊眉飞扬,神采奕奕地唤道。
“叶少将军!”丁瑶极其疏远地颔首道,并且下意识驱马后退,拉开二人距离。
叶启晖一愣,满脸的不可置信,嘴角微微抽动,怅然道:“瑶妹,你缘何如此见外?”
“叶少将军,缘何如此热情?”
就在这时,忽听一把爽亮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叶启晖转身望去,瞧见的是莫柠俊秀脸庞上带着浓浓的敌意。
“柠弟,”叶启晖眼底浮起一丝困惑,问道,“你说什么?”
莫柠骑着马,得得两步绕到丁瑶身旁,说道:“启晖兄,丁特使与我还有要案在身,时间紧迫,耽搁不得,先行告辞!”
莫柠说话有一搭没一搭,叶启晖还没有回过味来,莫柠已经带着丁瑶抄小巷离开。
沈浚航干咳两声,抱拳赔笑道:“告辞!”
叶启晖抱拳回了一句,停在原地痴痴地望着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他方才如梦初醒般四下环顾,心内满是困惑和疑虑。
“我们去哪里?”跟着莫柠走出半里路,丁瑶朗声问道。
“去杏林药房找陆姐。”莫柠答道。
丁瑶颔首,瞧瞧莫柠,见她沉着脸不说话,陪笑问道:“又是谁惹世子不高兴啦?”
莫柠扭过头来,瞥一眼丁瑶,酸溜溜地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和叶启晖在一起?”
“我从宫里出来,正要回衙门去,不巧路上遇到叶启晖。”丁瑶嬉笑一声,“更不巧,聊没两句话,又被世子爷逮了个正着。”
莫柠猛地转过头来,瞪眼看着丁瑶,震惊不已地沉声道:“怪我咯!是我不识时务,不该出现咯!”
沈浚航竖起耳朵,他不远不近地跟在两人身后,保持着一个马身的安全距离,既能听清楚两人的交谈,又不会卷入两人的争论。
丁瑶撅起小嘴,扬眉笑道:“世子爷,你吃醋的模样儿真可爱!”
“丁小姐,请你立刻端正你的态度!”莫柠一时语塞,继而愤愤道,“你是不是存心想气死我?”
“别气了,别气了。”丁瑶赶紧顺毛捋,“都跟你说过了,不巧和他遇上而已。本想走小巷躲开,他偏偏追上来,没有躲掉嘛!”
“当真?”莫柠强忍笑意,拉下禁不住上扬的嘴角,表情扭曲,如稚童般淘气。
“自然是真的。”
“你一早进宫作甚?”莫柠明知故问。
丁瑶挤眉一笑,说道:“阿姊叫我进宫,我便进宫。”
“敏妃娘娘召你进宫,没跟你说点什么吗?”
“圣上也在姐姐宫里,担心我日后受委屈,遂赐了我尚方宝剑,保我一生无虞。”
莫柠呆住,皱起眉头,喃喃道:“圣上赐你尚方宝剑,难不成是为了补偿于你?”她回味良久,连连摇头,“我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丁瑶扁着嘴,歪歪脑袋,调笑道:“人贵有自知之明!”
莫柠勒马缓行,等来沈浚航齐肩,愤愤道:“我的口碑很差吗?”
沈浚航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说道:“不是你的错,是别人都错怪你了。”
莫柠竖起大拇指,说道:“杀人诛心,还是你最懂阴阳怪气。”
丁瑶也默默地竖起大拇指,莫柠已被怼得哑口无言。
一路前往杏林药房,街边出现越来越多衣衫褴褛的难民。这些人是扶老携幼,背负重物,一脸疲乏神色,面黄肌瘦者云云。
三人牵马缓行。沈浚航拦住一个佝偻长者,问道:“老人家,你们从何而来?”
佝偻长者叹息一声,带着些外地口音说道:“我们都是从安和县过来的。”
“安和县是发生了什么大灾吗?”沈浚航环顾人数众多的难民,蹙额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逃离呢?”
“官爷有所不知,安和县早已不是昔日繁荣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安和县了。”佝偻长者摇摇头,说道,“就在一个月前,燕王殿下的军队封锁了安和县城。在城内掀起了一场暗无天日的搜刮,将百姓家中的粮食、铁器全部收缴。违抗者,一律格杀勿论。城中百姓民不聊生。我们这些人都是趁着夜色,偷偷潜过护城河,拼死逃出来的。一路上,有人溺死河中,有人被人士兵砍杀,有人饿死途中、病死途中,能活着来到长安,已经是奇迹了。老朽历经九死一生,差点死在长安城的城楼下。幸好遇到陆神医,才保住了一条贱命。”佝偻长者泫然泣下,“可怜安和县城内的十数万百姓,也不知如今是何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