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h1>清穿:狐媚子的独宠日常 第91节</h1>
    她也旁敲侧击问过了,四爷只说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姜晚晚暗暗有些猜测,难不成是什么绝世珍宝或土特产?
    …
    三伏天的傍晚,阳光逐渐收敛,没有白天的炙热,只依稀有些余温。
    被姜晚晚惦记的四爷,此时也正如她所预料到了河北承德,进了离京城不远的丰宁县。
    因天色将晚,一行人也不急着赶路,趁着晚霞找了一处客栈,点了一桌酒菜。
    席间,清俊不少的四爷端起酒杯,望着席上相对而坐的数人,目光在其中一人顿了顿,笑道:“这连月来,还劳烦各位同我一起同进同退,你们辛苦了,不日就要进京,你们的功劳,爷不会忘了,皇阿玛他老人家也不会忘了,我就先在这儿祝贺你们官运亨通了,来,同饮此杯。”
    众人见此,纷纷端起酒杯起身,说了几句感谢话,方一饮而尽。
    重新落坐后,四爷看了一眼左侧中年官员,观他面色潮红,不善饮酒,便唤了苏培盛给他上了一杯茶。
    “多谢四贝勒。”官员忙起身道谢。
    四爷笑了笑,摆手让他坐下。
    田文镜、年羹尧相视一眼,又错开。
    共事了几月,他们也都知晓了,面前这位官员是四爷宠妾的父亲。
    名为姜道选。
    对于半路过来抢功劳的这位。
    田文镜倒没有什么不忿,也没有什么想法,只有些羡慕这位有个好女儿。
    因他在京城时,就知道府里有位姜姓格格了不得,很得四爷宠爱。
    年羹尧心里却不大受用。
    他觉他们都理清了河南,剩下的湖北等地不过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大家一起出力就是了。
    偏这时候四爷上了一道折子,将姜道选从嘉兴调入襄阳。
    这不就是分薄他们功劳?
    尽管姜道选在任时,兢兢业业,他也看不上。
    碍于那是四爷宠妾父亲,不敢说话,但心里很是抵触。
    十三阿哥胤祥瞧只一杯酒就图不得的姜道选,笑着拍了拍桌子:“没想到姜大人有本事,学问又好,却不会喝酒,真真可惜了。”
    姜道选正端着茶抿着,闻言疑惑道:“十三爷,这不会喝酒,敢问是如何可惜了?”
    “啧啧,”胤祥摇头,拿起一根筷子沾了一滴水,在桌上写下几笔字,问道:“姜大人,你瞧这是什么字?”
    姜道选凑近一看。
    第133章 封赏之争
    “这乃是将进酒三字。”
    胤祥哈哈一笑,手掌一抚,将字抹平,调侃道:“姜大人学富五车,想必是会作诗的,人家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他都不上船,何等洒脱。姜大人也会作诗却滴酒不沾,可不是可惜了?”
    “十三爷说错了,姜大人明明喝了一杯,怎么说人家滴酒未沾呢?”年羹尧嘿然一笑。
    胤祥一拍额头:“爷给忘了…”
    “行了,都吃饭,明儿还要赶路。”四爷淡淡出声,抬眸瞧向神色未变的姜道选,道:“姜大人,别放心里去,十三他就是这么个性子。”
    姜道选点头,笑说:“四爷言重了,这数月相处,十三爷什么性子我是知道的。”
    胤祥闻言,隔空敬了他一杯酒。
    姜道选的为人,很合他脾气。
    他方才不过是凑趣,说着趣话。
    谁知年羹尧突然接茬,才显得他这话有了歧义。
    四爷颔首。
    他知道属下心思。
    可他将姜道选从浙江调入湖北,跟着他一起治河,本就存了提携、给他功劳的心思
    因有了治河的政绩,推他进入六部才不会有阻力,就是抬旗也费不了什么大力气。
    一顿饭用完,各自回了厢房休息。
    期间四爷令苏培盛请了姜道选,将此次进京给他一家抬旗提前说了,并问他想要去六部或都察院、翰林院哪一处。
    姜道选听了,即便他素来沉稳,也不由一愣。
    回过神,他沉声道:“四爷,此次劳烦您将下官调入湖北平白得了一桩大功劳,下官心中已经很不安了,若再同您要官,以后怕是连觉都睡不好,还请四爷不要再费心,下官全凭万岁爷差遣,万万不敢私下信口。”
    他一生行事只求问心无愧。
    此次被四爷突然从嘉兴调进襄阳。
    一开始,他还郑重无比,只望不辜负了四爷信任,不办砸了差事便好。
    哪知,等他到时治河银两已筹措完成,剩下的不过是监工罢了。
    换作别人,对这白捡的泼天功劳,定然是窃喜的很。
    可他不同,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四爷沉眸望去,见他面色认真,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闪躲,便知这是真心话,并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违心之言。
    一时,心里又欣慰,又叹。
    欣慰的是,这样的人他今后才能放心重用、倚仗,也不怕他得了势就忘了本份。叹的是,这这样的官员,天下间必然还有许多,只因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以致被打压,排挤,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官,出不了头。
    暗自思索须臾,往后一靠,问他:“姜大人的为人爷是信得过,但我且问你,你是选择守身顾己做一个清官,还是愿意为民请命,为朝廷做事,做一个好官?”
    微淡的声音,姜道选听在耳里,竟如同惊雷炸响,脑海里轰鸣不绝。
    四爷抿了一口茶,半眯着眼:“爷的话,姜大人想已听进,天色深了,回房休息吧,明早还要赶路。”
    姜道选拧着眉慢慢起身,施礼告辞。
    四爷这句话给他的冲击太大,他得好好思考。
    身后,四爷看着他的背影,阖然轻叹。
    …
    乾清宫,
    康熙斜坐在龙榻,戴着镀漆老式花洋眼镜儿,拿着一本奏折仔细看着。
    面前立着佟国维、马齐、朱轼、李光地、陈廷敬一干议政大臣并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
    左侧身穿明黄团龙服的太子,右侧则是一袭墨色四爪团龙郡王服的直郡王胤褆。
    良久,康熙摘下眼镜,擦了擦,赞道:“胤禛这趟差使办的不错,今年黄河比往常更猛烈些,下面各个地方竟没什么灾报,真是解了一桩燃眉之急啊。眼下总算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准噶尔了。”
    他之所以急着收拾了索额图、明珠二人,固然是两人所作所为,触及了他的底线,更多的则是内忧外患步步紧逼,使他不得不痛下杀手,先解决了朝野。
    否则,准格尔来犯时,被拖了后腿,将是一场灾难。
    “依儿臣看,都是皇阿玛调度有方,众官员勤勤恳恳,四弟才能解决朝廷一桩心事。”直郡王低声进言。
    他听康熙似乎要重用四爷的意思,心下不免有些想法。
    在他眼里,他那四弟是太子一党,要受了重用,他岂不是又得被死死压制了?
    那可不行。
    所以就想抹平四爷大半功劳。
    太子胤礽看了他一眼,没有反驳。
    若是以前他还会帮着说话,可如今失去了大半势力的他,担心压不住四爷,就没开口。
    马齐、佟国维、李光地几位大臣也保持沉默,秉承不问他们,他们便不出言的作风。
    康熙看在眼里,开始点名,问向太子:“胤礽,你怎么说?”
    太子略微近前,恭敬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此四弟治河成功,是很有能力的,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朝廷的喜事,只是…”
    “只是什么?你说。”康熙弹了弹衣袖,不置可否。
    “只是听说四弟在河南,湖北等地调兵行逼捐之事,从哪些商户,官员手里抢银子,皇阿玛经常教导儿臣以仁为本,四弟此举…儿臣以为,四弟到底年轻了些,做事有些欠妥当。”
    太子话音落地,马齐眉头紧锁,佟国维耐人寻味看了他一眼,李光地、陈廷敬眼露失望。
    倒是直郡王一怔,随即大喜,躬身一礼,回道:“皇阿玛,儿臣刚才想了想,四弟此次治河孑然一身,没拿户部一两银钱。在河南等地既没有大兴牢狱,也没有纵兵枪银,全靠他苦口婆心,用仁义感化了地方官员,才能上下齐心,解决了这一趟差使。如此大的本事,我这当哥的都不及他,应当厚赏才是。”
    “直郡王此言我不认同,孤听闻,四弟此番不仅收了许多官员贿赂,在府邸还养了二十名官员送来的美女…”太子叹息了一声,又道:“皇阿玛,四弟此举实在不该啊,这不是带坏了朝廷风气吗?儿臣虽是他二哥,可对于此等作风并不苟同。”
    第134章 骂人揭短,四爷到庄
    “皇阿玛,四弟毕竟年轻,第一次出京办事,难免有些放纵,但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总不能因为有些瑕疵就划掉这次功劳吧。”
    “大阿哥难道认同功过相抵?那以后是不是有官员当街强抢民女,杀人犯火,也可以功过相抵了?”
    “太子,你不要混为一谈,四弟并没有强行索要,这都是底下官员孝敬他的,难道送礼也有错?那你毓庆宫受了多少礼?是不是也要都吐出来?”胤褆冷笑。
    太子闻言,眼神冰凉的看向他:“直郡王慎言,孤身为太子,何必受什么贿赂,诽谤储君,即使你贵为郡王,也当不起。”
    “太子爷恕罪,是本王口不择言。”胤褆敷衍道歉。
    心里对太子这番莫名其妙的打压简直乐开了花。
    他原还担忧自己那四弟回京一跃封王,到那时他和太子联手,自己不是只能灰溜溜的败下来?
    这下好了,太子发了昏,亲自将自己臂膀卸下。
    若不是场合不对,他喜的就要跳起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针锋相对。一个拿着四爷收贿赂,逼捐说事,一个用年轻,为四爷开脱。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书适

媳妇总以为我不爱他

江心小舟

超级浮空城

诸生浮屠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专业咸鱼

重生之嫡女有毒

卿月

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

陛下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