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国公府小厨房 第312节</h1>
那老大爷显然不高兴:“你这小伙子怎生说话呢?我又不是来找你。”
徐柏直接堵在了门口,他人长得又高又大,往那里一立,那老头的视线便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气势也立刻矮了半头。
“都说了没你要找的人,再这样,我们便要报官了。”
那老大爷眼珠子转了转:“你是这铺子的伙计吧?我是来找你们掌柜的,我是她爹。”
玉姐儿一听这话,已经扭身往回跑去,想找更多的人来帮忙。
徐柏压根不信,冷哼一声:“咱们这铺子是官家亲自给赏的,你以为是说笑的?这般不敬官家,莫不是想挨板子?走走,咱们去衙门那边评评理。”
老大爷见徐柏来真的,又打不过他,只在那边叫唤起来:“我说的是真的,我从前把她卖到了府里头,不信你叫她出来。”
小饭馆里的其他人听说外面有闹事的,各自拿了家伙都已经出来了。
冯大娘走在前头,等见了那老头,还没觉察出什么,等听到他说的话,明显愣了一下。
“娘,你认识他?”林金兰紧跟在冯大娘身后,差点撞了上去,听到那老头所说,直接便问了起来。
“我不认识。”冯大娘是真没认出来。
那老头却听见了冯大娘的声音,直接“大妮大妮”地叫唤起来:“我是你爹啊,你怎生没认出来。”
兴许是这声大妮让冯大娘有了些模糊的记忆,她皱着眉头往前走了几步,仔细打量那老大爷,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还真是你。”
那老大爷以为冯大娘见了他会高兴得不能自已,可看她这样,竟是反应平平,准备好的一肚子话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起,只先抹起眼泪来。
可这一套,十几年前对冯大娘就没有用了。
这些年,她在府里全都是一个人,哪怕嫁给了林老爹,不过是多了几个摆布自己的人,早就不会被这眼泪打动。
他们还是这般不长记性,什么时候来找她不好,偏等她能挣工钱的时候来,上次被她打发走之后,算是撕破了脸,如今知道她又有了好出路,这便巴巴地凑了上来。
外头已经有人开门看热闹,倒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心思,毕竟没什么别的娱乐,能看热闹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都想来看。
林杏月也在后面听了个大概,想了想,就让徐柏把那老大爷给叫了进来。
乍眼一看这铺子里竟然这般大,冯老爷子眼睛都瞪大了。
他只是听外人说起来这小饭馆似乎是冯大娘开的,原是不信的,没想到来了之后竟真是这般。
林杏月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如今冯大娘那样子,分明是不想认这老大爷,她也不想凑上去。
冯老爷子眼珠子转了转,想着这般的富贵,要是有他儿子一份就好了。
只是没想到这次来又碰了一鼻子灰,冯大娘自打见了他,就没给过好脸色,有了上次闹掰的经验,他也不敢热脸去贴冷屁股,只得从林杏月和林金兰这边下手。
只是他也闹不清谁是谁,只知道冯大娘生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出来开了铺子,另一个也是个泼辣能干的。
“咱们家日子不好过,一大家子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只靠着地里那点儿粮食换钱,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冯老大爷把林金兰和玉姐儿当成了冯大娘的两个女儿,朝着她们露了个自以为很亲切的笑容,就要从怀里掏出来东西。
林金兰在一旁不吭声,*只当有热闹看。
徐勇倒是想说什么,还没开口,就被林金兰一个眼神横了过去,吓得他也闭紧了嘴巴。
冯大娘在一旁冷眼旁观,连平日里的温和模样都没有了。
那冯老爷子不知是自觉东西拿不出手,还是太激动,手有些发颤,掏了好半天才拿出来两只木簪子,明显是他自己刻出来的,可能因为太仓促,并不特别精湛。
“这是我当外翁的一点心意,你们两个一人一只。”
玉姐儿没有接,把目光看向了冯大娘。
冯大娘冷笑一声:“十几年前的时候,不是都已经断了来往?如今又巴巴地过来,我这要是还在府里当一辈子奴才,你这也想不起来我吧?”
冯老爷子没想到冯大娘说话这么直,一上来就戳穿了他的来意,面色胀红起来:“你怎么跟爹说话的?我即便把你卖了,那也是你爹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
冯大娘唇角往上扯了扯:“给一口饭吃就算把我拉扯大?我打小就帮家里干活,洗衣裳、打猪草,哪样不是我干的?底下的弟弟就差了一岁,可是大大小小的活,几乎都是我干的。弟弟倒是可以成天和小伙伴们上树掏鸟、下河捞鱼,玩得不亦乐乎。我偶尔想偷偷跑出去,也会被爹娘训斥一顿。到了后头,更是直接把我给卖了。”
“那都是过去多少年的事情了,你提这些做什么?百善孝为先,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不然也不会把你卖了,你何苦记这么多年?”
张婶娘看不下去了:“既是把人卖了,这辈子的父女情分也就断了,当初收钱的时候可不是这般说的。”
“可不是嘛,这分明是看着有好日子过了,才找过来攀关系,要是以前苦哈哈的,怎生会来找?”
冯老爷见没人帮他说话,赶紧说:“我当初也是来找过的。”
“你那是为了我娘的月钱!我娘还没卖到府里的时候,可是托了人带信回去,想见上一面,结果你们都不肯来。”林杏月直接冷言说。
冯老爷子面皮再也受不住,涨得通红起来:“这如何能怨我?世人都是这般,女子生来便不如男。没卖到好人家,就是见了面又能如何?也只能互相抱头痛哭,徒增烦恼。”
林杏月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那时候不过是想学个做火腿的手艺,爷爷就不让,不过后头在家族里没了可以传承的人,这才又想起她来。
可那也不是改变了想法,不过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
再留他在这里说下去也不是办法,林杏月从最初的难过中缓过神来:“不管怎么说,我娘也与你们断了亲,莫要在这里歪缠下去了。若是下回再来门口闹事,咱们就直接报官。”
其他人见状也不再等着,都要动手去赶那冯老爷子。
冯老爷子情急之下对着冯大娘喊道:“即便你怨恨我,你娘生了你一场,你总不能还要怨恨她吧?如今她这三天两头地病着,怕是时日不长,你总该回去瞧一瞧。”
林金兰和林杏月对视了一眼,她们两个就怕这个。
这冯老爷子不管怎么胡搅蛮缠,冯大娘都不会心软,可要是牵扯上从未蒙面的老娘,就有些不同了。
冯大娘也明显愣了一下,脑海中不由自主想起来小时候,有一回她生了病,也是娘张罗着给她做了一碗面片汤。
虽然怕花钱没有去请郎中,可那一碗面片汤里面还特意打了一个鸡子。
那时候,全家的鸡子也就只够弟弟吃,她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面片汤,让她记了好久。
就是她要被卖了的时候,她娘也是抹着泪舍不得,只是可惜,即便再舍不得,为了儿子能有钱娶媳妇,也依旧咬牙把她给卖了。
“我说了,已经与我无关,不管是谁再来,我都一棒子打出去。”说完,冯大娘就往后院里走去。
张婶娘让徐柏和徐勇两个人把这老爷子给赶出去,就想去后院看冯大娘。
徐叔却拦住了她,朝她点了点下巴:“没看两个姐儿已经去了?这事还是她们母女先说一说比较好,等回头冯妹子愿意和你说,你再陪她唠一唠。”
张婶娘犹豫了一下,便停住了脚步。
冯大娘一进后院,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被赶过来的林杏月和林金兰看到,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啥,你想哭就哭。”林杏月说了这一句话,林金兰也没和冯大娘呛声,在旁边倒了一碗茶水递过来。
冯大娘感受到两个女儿的贴心,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就安静地在旁边陪着,等冯大娘断断续续说起娘对她的那点好,两个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话说出来了,心里也就放下了一大半。
“娘,这有什么呢?一会儿就给你煮一碗面片汤。”林杏月断断续续的听着宋大娘反复的念叨那碗面片汤,就站起了身。
“就是,咱们虽然不认他们,但是也可以去偷偷看一看。”林金兰在一旁出起了主意。
“我觉得十有八九不像是真的,要真是病得那般严重,怕是一来就说这事?看他那番算计的样子,分明是没了招才这般说。”林杏月难得地和林金兰点头认同。
“咱们倒是真的可以过去看一看。”
林杏月先去了灶间做面片汤,这面片汤做起来也很简单,先用水和成面团,醒一会儿,再把那面团擀成薄片,切成小面片备用。
和面的时候也可以往里面加一小撮盐,这样能增加面团的韧性。
再把鸡子打入碗中,加入少许盐,充分打散。
等锅中的油热了之后,把这鸡子液倒进去炒熟,盛到一旁。
再放一些油,油热之后放入葱花和蒜末爆香,再放入一些蔬菜翻炒至变软,之后适量加入清水。
等大火烧开之后,便可以把切好的面片撒到锅中,差不多煮片刻,等面片浮起来之后,就可以把炒好的鸡子放到锅里。
当然,也可以在面片快出锅的时候打进去荷包蛋,不过林杏月问了冯大娘,他说想吃这般炒出来的鸡子。
这面片汤做好之后,冒着腾腾的热气,汤汁清澈,里面的面片也诱人可口。
冯大娘被姐妹两个劝了一通,已然没那般生气了,看见端上来的面片汤,也觉得肚子咕噜咕噜地饿起来。
“就是这个味道,真是小时候就吃过那么一次,可让我记了大半辈子了。”
“娘,你多吃些,今天就把它吃够了。”
【作者有话说】
[墨镜]
151
第151章
◎烤鱼◎
面片汤里有咸、香、鲜三种味道,清淡却又不失鲜美。
冯大娘一个人就喝了两大碗面片汤,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
其他人也都吃饱,凑在一块说起下午来的那冯老爷子。
“不瞒你们说,我之前就觉得早晚会有这么一遭。”
吃饱喝足,冯大娘也有了说话的力气,说起她之前的感觉来:“要是不来,反倒是不像他们了,倒是来了,我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见冯大娘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样子,林杏月和林金兰对视了一眼,也没那么担心了。
“那你还去不去看一看?”
冯大娘一直在纠结,不去看,总觉得良心不安,可是又怕到时候自己心软。
虽然这些年摸爬滚打,她早已经学会了硬起心肠,可就怕那一瞬间的动摇。
“要不这样,我和石头过去悄悄打听打听。”徐柏自告奋勇地说,目光看向林杏月,想征求她的同意。
林杏月接收到他的信号,立刻点点头:“这样也行,先去打听打听,要是真的生病了,咱们再往下说如何办;要是只是装的,正好不用再理会。”
她和徐柏想法一致,就怕这一次不成,他们再来第二回 、第三回。
等铺子重新开张,来的人可不少,总不能老让他们在门口闹腾。
要是有可能,得先让他们把这念头掐灭了。
给钱自然是不能给的,这些人只会越发蹬鼻子上脸。
那老大爷显然不高兴:“你这小伙子怎生说话呢?我又不是来找你。”
徐柏直接堵在了门口,他人长得又高又大,往那里一立,那老头的视线便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气势也立刻矮了半头。
“都说了没你要找的人,再这样,我们便要报官了。”
那老大爷眼珠子转了转:“你是这铺子的伙计吧?我是来找你们掌柜的,我是她爹。”
玉姐儿一听这话,已经扭身往回跑去,想找更多的人来帮忙。
徐柏压根不信,冷哼一声:“咱们这铺子是官家亲自给赏的,你以为是说笑的?这般不敬官家,莫不是想挨板子?走走,咱们去衙门那边评评理。”
老大爷见徐柏来真的,又打不过他,只在那边叫唤起来:“我说的是真的,我从前把她卖到了府里头,不信你叫她出来。”
小饭馆里的其他人听说外面有闹事的,各自拿了家伙都已经出来了。
冯大娘走在前头,等见了那老头,还没觉察出什么,等听到他说的话,明显愣了一下。
“娘,你认识他?”林金兰紧跟在冯大娘身后,差点撞了上去,听到那老头所说,直接便问了起来。
“我不认识。”冯大娘是真没认出来。
那老头却听见了冯大娘的声音,直接“大妮大妮”地叫唤起来:“我是你爹啊,你怎生没认出来。”
兴许是这声大妮让冯大娘有了些模糊的记忆,她皱着眉头往前走了几步,仔细打量那老大爷,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还真是你。”
那老大爷以为冯大娘见了他会高兴得不能自已,可看她这样,竟是反应平平,准备好的一肚子话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起,只先抹起眼泪来。
可这一套,十几年前对冯大娘就没有用了。
这些年,她在府里全都是一个人,哪怕嫁给了林老爹,不过是多了几个摆布自己的人,早就不会被这眼泪打动。
他们还是这般不长记性,什么时候来找她不好,偏等她能挣工钱的时候来,上次被她打发走之后,算是撕破了脸,如今知道她又有了好出路,这便巴巴地凑了上来。
外头已经有人开门看热闹,倒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心思,毕竟没什么别的娱乐,能看热闹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都想来看。
林杏月也在后面听了个大概,想了想,就让徐柏把那老大爷给叫了进来。
乍眼一看这铺子里竟然这般大,冯老爷子眼睛都瞪大了。
他只是听外人说起来这小饭馆似乎是冯大娘开的,原是不信的,没想到来了之后竟真是这般。
林杏月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如今冯大娘那样子,分明是不想认这老大爷,她也不想凑上去。
冯老爷子眼珠子转了转,想着这般的富贵,要是有他儿子一份就好了。
只是没想到这次来又碰了一鼻子灰,冯大娘自打见了他,就没给过好脸色,有了上次闹掰的经验,他也不敢热脸去贴冷屁股,只得从林杏月和林金兰这边下手。
只是他也闹不清谁是谁,只知道冯大娘生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还出来开了铺子,另一个也是个泼辣能干的。
“咱们家日子不好过,一大家子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只靠着地里那点儿粮食换钱,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冯老大爷把林金兰和玉姐儿当成了冯大娘的两个女儿,朝着她们露了个自以为很亲切的笑容,就要从怀里掏出来东西。
林金兰在一旁不吭声,*只当有热闹看。
徐勇倒是想说什么,还没开口,就被林金兰一个眼神横了过去,吓得他也闭紧了嘴巴。
冯大娘在一旁冷眼旁观,连平日里的温和模样都没有了。
那冯老爷子不知是自觉东西拿不出手,还是太激动,手有些发颤,掏了好半天才拿出来两只木簪子,明显是他自己刻出来的,可能因为太仓促,并不特别精湛。
“这是我当外翁的一点心意,你们两个一人一只。”
玉姐儿没有接,把目光看向了冯大娘。
冯大娘冷笑一声:“十几年前的时候,不是都已经断了来往?如今又巴巴地过来,我这要是还在府里当一辈子奴才,你这也想不起来我吧?”
冯老爷子没想到冯大娘说话这么直,一上来就戳穿了他的来意,面色胀红起来:“你怎么跟爹说话的?我即便把你卖了,那也是你爹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
冯大娘唇角往上扯了扯:“给一口饭吃就算把我拉扯大?我打小就帮家里干活,洗衣裳、打猪草,哪样不是我干的?底下的弟弟就差了一岁,可是大大小小的活,几乎都是我干的。弟弟倒是可以成天和小伙伴们上树掏鸟、下河捞鱼,玩得不亦乐乎。我偶尔想偷偷跑出去,也会被爹娘训斥一顿。到了后头,更是直接把我给卖了。”
“那都是过去多少年的事情了,你提这些做什么?百善孝为先,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不然也不会把你卖了,你何苦记这么多年?”
张婶娘看不下去了:“既是把人卖了,这辈子的父女情分也就断了,当初收钱的时候可不是这般说的。”
“可不是嘛,这分明是看着有好日子过了,才找过来攀关系,要是以前苦哈哈的,怎生会来找?”
冯老爷见没人帮他说话,赶紧说:“我当初也是来找过的。”
“你那是为了我娘的月钱!我娘还没卖到府里的时候,可是托了人带信回去,想见上一面,结果你们都不肯来。”林杏月直接冷言说。
冯老爷子面皮再也受不住,涨得通红起来:“这如何能怨我?世人都是这般,女子生来便不如男。没卖到好人家,就是见了面又能如何?也只能互相抱头痛哭,徒增烦恼。”
林杏月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那时候不过是想学个做火腿的手艺,爷爷就不让,不过后头在家族里没了可以传承的人,这才又想起她来。
可那也不是改变了想法,不过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
再留他在这里说下去也不是办法,林杏月从最初的难过中缓过神来:“不管怎么说,我娘也与你们断了亲,莫要在这里歪缠下去了。若是下回再来门口闹事,咱们就直接报官。”
其他人见状也不再等着,都要动手去赶那冯老爷子。
冯老爷子情急之下对着冯大娘喊道:“即便你怨恨我,你娘生了你一场,你总不能还要怨恨她吧?如今她这三天两头地病着,怕是时日不长,你总该回去瞧一瞧。”
林金兰和林杏月对视了一眼,她们两个就怕这个。
这冯老爷子不管怎么胡搅蛮缠,冯大娘都不会心软,可要是牵扯上从未蒙面的老娘,就有些不同了。
冯大娘也明显愣了一下,脑海中不由自主想起来小时候,有一回她生了病,也是娘张罗着给她做了一碗面片汤。
虽然怕花钱没有去请郎中,可那一碗面片汤里面还特意打了一个鸡子。
那时候,全家的鸡子也就只够弟弟吃,她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面片汤,让她记了好久。
就是她要被卖了的时候,她娘也是抹着泪舍不得,只是可惜,即便再舍不得,为了儿子能有钱娶媳妇,也依旧咬牙把她给卖了。
“我说了,已经与我无关,不管是谁再来,我都一棒子打出去。”说完,冯大娘就往后院里走去。
张婶娘让徐柏和徐勇两个人把这老爷子给赶出去,就想去后院看冯大娘。
徐叔却拦住了她,朝她点了点下巴:“没看两个姐儿已经去了?这事还是她们母女先说一说比较好,等回头冯妹子愿意和你说,你再陪她唠一唠。”
张婶娘犹豫了一下,便停住了脚步。
冯大娘一进后院,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被赶过来的林杏月和林金兰看到,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啥,你想哭就哭。”林杏月说了这一句话,林金兰也没和冯大娘呛声,在旁边倒了一碗茶水递过来。
冯大娘感受到两个女儿的贴心,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林杏月和林金兰两个人就安静地在旁边陪着,等冯大娘断断续续说起娘对她的那点好,两个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话说出来了,心里也就放下了一大半。
“娘,这有什么呢?一会儿就给你煮一碗面片汤。”林杏月断断续续的听着宋大娘反复的念叨那碗面片汤,就站起了身。
“就是,咱们虽然不认他们,但是也可以去偷偷看一看。”林金兰在一旁出起了主意。
“我觉得十有八九不像是真的,要真是病得那般严重,怕是一来就说这事?看他那番算计的样子,分明是没了招才这般说。”林杏月难得地和林金兰点头认同。
“咱们倒是真的可以过去看一看。”
林杏月先去了灶间做面片汤,这面片汤做起来也很简单,先用水和成面团,醒一会儿,再把那面团擀成薄片,切成小面片备用。
和面的时候也可以往里面加一小撮盐,这样能增加面团的韧性。
再把鸡子打入碗中,加入少许盐,充分打散。
等锅中的油热了之后,把这鸡子液倒进去炒熟,盛到一旁。
再放一些油,油热之后放入葱花和蒜末爆香,再放入一些蔬菜翻炒至变软,之后适量加入清水。
等大火烧开之后,便可以把切好的面片撒到锅中,差不多煮片刻,等面片浮起来之后,就可以把炒好的鸡子放到锅里。
当然,也可以在面片快出锅的时候打进去荷包蛋,不过林杏月问了冯大娘,他说想吃这般炒出来的鸡子。
这面片汤做好之后,冒着腾腾的热气,汤汁清澈,里面的面片也诱人可口。
冯大娘被姐妹两个劝了一通,已然没那般生气了,看见端上来的面片汤,也觉得肚子咕噜咕噜地饿起来。
“就是这个味道,真是小时候就吃过那么一次,可让我记了大半辈子了。”
“娘,你多吃些,今天就把它吃够了。”
【作者有话说】
[墨镜]
151
第151章
◎烤鱼◎
面片汤里有咸、香、鲜三种味道,清淡却又不失鲜美。
冯大娘一个人就喝了两大碗面片汤,才意犹未尽的停下来。
其他人也都吃饱,凑在一块说起下午来的那冯老爷子。
“不瞒你们说,我之前就觉得早晚会有这么一遭。”
吃饱喝足,冯大娘也有了说话的力气,说起她之前的感觉来:“要是不来,反倒是不像他们了,倒是来了,我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见冯大娘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样子,林杏月和林金兰对视了一眼,也没那么担心了。
“那你还去不去看一看?”
冯大娘一直在纠结,不去看,总觉得良心不安,可是又怕到时候自己心软。
虽然这些年摸爬滚打,她早已经学会了硬起心肠,可就怕那一瞬间的动摇。
“要不这样,我和石头过去悄悄打听打听。”徐柏自告奋勇地说,目光看向林杏月,想征求她的同意。
林杏月接收到他的信号,立刻点点头:“这样也行,先去打听打听,要是真的生病了,咱们再往下说如何办;要是只是装的,正好不用再理会。”
她和徐柏想法一致,就怕这一次不成,他们再来第二回 、第三回。
等铺子重新开张,来的人可不少,总不能老让他们在门口闹腾。
要是有可能,得先让他们把这念头掐灭了。
给钱自然是不能给的,这些人只会越发蹬鼻子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