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国公府小厨房 第319节</h1>
徐勇辞别她们之后就赶紧往驴车在的地方走去,等见了面才发现,不仅是他手上拿着东西,徐柏和冯大娘、林金兰手里也都提着不少。
“这是小六子让我捎给你的,这是平安给你的。”徐柏指着手里提的那些东西说。
“我这边碰到了黄婆子,也让我给你捎些,说知道你今儿忙,就不来找你说话了,等下次有机会了再同你坐一坐。”冯大娘目光在这些东西上打了个转。
那边的林金兰撇撇嘴,把手里拿着的两个荷包递过去:“我那两个干妹子做的,你一个,我一个。”
林金兰收着这两个东西的时候,还觉得她那两个干妹子洒儿和扫儿十分有心,也不忘惦记着林杏月,可见大家这么多人都给林杏月带东西,心里面渐渐有些不平衡,吃醋起来。
林杏月也没想到有这么些人给她送东西,心里涌起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叹道:“也该去和大家拜个晚年的。”
“下次吧,咱们今儿见的人够多了,还得回去吃饭呢,他们可都等着。”
林杏月看了看天色,点头:“那便下次来吧。”
到了小饭馆里,果然柳娘子和石珍言他们已经把饭做好,只等着他们回来。
大家提着大包小包进来,柳娘子笑着说:“不是去拜年了,怎生又拿了那么些东西回来?”
林金兰撇撇嘴,没应声,那边的林杏月就提了两句,把那些一看就是小女儿家用的东西挑了出来,剩下的一些吃食的东西放到了灶间。
“哎哟,你们这一天也没在家闲着,做了这么些吃的呀。”
林杏月洗了手过来,见桌子上满满一堆东西,不由感叹起来。
“对呀,我们在家也没什么意思,就想着等你们回来,能吃上热乎的。”
主要是石珍言和柳娘子说闲话,柳娘子立刻就动了心思,当即便动手做起来,反正也没什么事,张婶娘和玉姐儿也过来帮忙。
“你们也太好了,我都不舍得让你走了。”林杏月挽住石珍言的胳膊,想到过几天暖和了她就要走,心里十分不舍。
石珍言眼里闪过几分落寞,一开始说要四海为家,不过是没有一个能让她停下来安分住下的地方,可在这里同他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心里也有些不舍。
可是想到她和官家的恩恩怨怨,叹了一口气说:“等今年我出去转一转,要是来得及,明年过年的时候,我就能回来了。”
林杏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柳娘子就使劲点起头来:“那可就说好了,等明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做好了年夜饭等着你。”
玉姐儿也在那里点头:“是啊,石姐姐,到时候你一定要回来。”
“你们这般,让我心里更加不舍了。”石珍言一听,眼圈就有些想红,不过是强忍着罢了。
张婶娘见大家都有几分伤感,赶紧让大家坐下来吃饭:“快吃吧,我看你们几个都饿坏了。”
那边的冯大娘也来打圆场:“可不是嘛,今儿一天见了好些人,话都说了一箩筐,可不就是饿坏了。”
“那吃饭,吃饭。”徐叔笨拙的让座。
桌子上放着几个陶土做成的小砂锅,里面是粒粒分明的米饭,上面的米饭浸润着一层肉汁和酱汁,微微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煲仔饭用的肉是腊肠、腊肉,切片之后,肉质本身油光透亮,肥瘦相间,又搭配了些豆芽。
冬天能吃的蔬菜太少了,只有这自己生出来的豆芽有很多,石珍言干脆用的这个。
最绝的是在那光滑的锅底形成的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边缘微微翘起,好像用勺子轻轻一翘,就能和砂锅分离开来。
“这是什么吃食?”林金兰这才注意到,只觉得散发着的香味实在诱人,忍不住咕咚一声咽了一下口水。
“这是煲仔饭。”石珍言也是偶然想起来这煲仔饭的做法,一说,柳娘子就来了兴致,她们才一块做出来的。
林金兰想着她那铺子,赶紧问:“我瞧着这也好得很,能放在咱们小饭馆里卖。”
谁料她说完这话,柳娘子、玉姐儿他们都捂着嘴笑了起来,把林金兰笑得一脸懵:“怎么了?你们干什么一个个都这样看着我?”
那边的徐勇眼睛已经离不开那煲仔饭了,听到笑声也只是往这边撇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我们刚才就说,这要是让你知道了,肯定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林金兰这才知道被他们嘲笑了,哼了一声:“说就说了,且看味道如何呢。”
她这般说,大家也都拿起了勺子开始吃起来。
徐勇一点也不怕烫,见大家都准备吃了,直接拿勺子挖了一大口送到嘴中。
其他人也早想尝尝这味道,也不谦让,一时之间,屋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咀嚼声。
先入口尝到的是米饭的味道,本身就带着一股米香,吸足了肉汁和酱汁之后,变得油润鲜香。
上层的米饭柔软入味,中层保留着一丝软弹的口感,越往下,越能感受到锅底的焦香。
那边的林杏月直接吃的是锅巴,这锅巴可以说是煲仔饭的灵魂,焦脆中带着几分碳香,嚼起来咯吱咯吱作响,又吸足了酱汁,咸香中带着一丝焦甜,越嚼越有滋味。
看到她先吃的是锅巴,林金兰的勺子也伸向了锅巴,吃了一口,眼睛就弯了起来:“真香。”
“是呀,我也觉得香得很。”冯大娘吃的是腊肉,这腊肉带着几分酒香和肉香,肥油的地方在唇齿间化开,带着几分甜,肉质又很紧实,和米饭搭配在一起,正好能中和那几分油腻。
“这豆芽也好吃得很。”玉姐之前不太爱吃这些豆芽,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搭配了酱汁的原因,这豆芽除了本身的清爽脆嫩之外,又带了几分香味。
“好吃,好吃。”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更是头也不抬,那酱汁的浓郁、锅巴的焦香、腊味的醇厚混合在一起,让人赞叹连连。
“我看等开了张,卖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的。”
“你们要是嫌麻烦,只让我在我的早餐店里卖就是。”林金兰嘴里的吃食都没咽下去,就含糊不清地说起来。
林杏月好笑地看着她:“说得像是你能忙得过来似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这般好吃,肯定有许多人爱。”
林金兰说完就赶紧去问石珍言,“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麻烦不麻烦?”
“说麻烦也不麻烦,说不麻烦,也是要费些功夫的。”
煲仔饭最主要的就是要先蒸大米饭,蒸的时候要先浸泡,让米吸足水分,之后煮出来的才更软弹,而且煮的时候加水要比平时煮饭更少一些,再放几滴油搅拌。
在煮米饭的时候,这砂锅也不能开盖,不然就会漏气。
差不多半炷香的功夫,水分就基本收干,便能转成小火,再在上面把腊肠、腊肉这些铺上去,让腊味的油脂和香气渗入到米饭中。
等开盖之后,把烫好的豆芽放在腊味旁,在锅边淋一圈油,这样可以让锅巴更加香脆,再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一会儿,等听到锅底有滋滋的声响,便能关火。
最后把酱汁淋上去搅拌,就可以了。
“听起来倒是不难。”
那边的柳娘子却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听起来简单,可做的时候,火候可是关键得很。煮米饭的时候切忌不能心急,得用小火焖;锅巴的阶段,火候更是要小,不然那锅巴就得焦黑了。”
林杏月点点头:“是啊,还有这锅巴要想这般金黄香脆好吃,大米得提前浸泡,又得有耐心慢慢焖。”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竟然如此费功夫。”
“那是自然,不然怎能这般好吃。”
【作者有话说】
感觉休息了几天,恢复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哈哈,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又工作更新又多,加上马上就完结了,心里没有调节好,我会争取恢复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好[心碎]
157
第157章
◎豆腐卷儿◎
过了初五之后,小饭馆就又开始继续动工。
林金兰一直惦记着她的早餐店,林杏月想了想,专门去找了宋衙役来打听他们隔壁铺子的事情。
那宋衙役也是他们家小饭馆的老主顾,平日里总是过来吃东西,又加上徐叔和张婶娘当初办那身契的时候,都是走的他的门路,比其他人都要熟一些。
过去拿着礼上了门,这宋衙役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果真帮他们打听了出来。
要说这铺子的之所以急着要出售铺子,倒还真是有几分缘由,听说是欠了一大笔赌债。
年前的时候,他认识了几个兄弟,这些人看着铺子开在小饭馆周围,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就想着和铺子掌柜套套近乎。
这掌柜也有些被吹得飘飘然,当真以为那些人来找他就是真心交好,渐渐就厮混在了一起。
计划的没问题,不料最后不知是谁出了手,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也不敢再继续有什么图谋。
只可惜了这人,经此一事,竟真就染上了赌瘾,最后没办法,只得变卖铺子来还债。
林杏月没想到还有这般的事,只是这里面蹊跷的事情太多,譬如那些钩子是谁放出来的,这又是谁出了手,好好的就要放弃,任谁也觉得这里头定是有其他的事。
只是这宋衙役别的却不肯多说,最后还是徐叔把他灌醉了,才从他嘴里问出来是同上头有些关系。
不过到了这里,宋衙役如何也不肯说上头是谁出的手。
徐叔也琢磨出来一些道理,回来就说不必往下打听。
林杏月心里有了底,知道这铺子没有什么圈套,反倒是便宜了他们,便欣然决定把这段时间攒的钱都拿出来,要把那铺子买下来。
这地方偏僻的好处便是每间铺子都要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算下来果真是捡漏了。
林金兰也是兴奋得很,为此也把自己攒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
她拿了自己的还不行,非要去拿冯大娘藏的那些,要是不拿,林金兰就说冯大娘不想跟着她好好干。
林金兰双手一掐腰,小眼一翻,冯大娘哪里还能招架得住,回头还和张婶娘嘀咕:“我这要是不给她,她回头就能去床底下给我翻出来。”
林金兰这个样子,把徐勇和宋石头吓得赶紧把这些年藏的钱都拿了出来,慌忙地献了上去。
林金兰志得意满地捧着许多钱回来,把正在算账的林杏月和徐柏都吓了一大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多来?”
“这你就不要管了,左右都是他们自愿的。”
石珍言在一旁挪揄道:“当真是自愿的不成?别一会儿就有人来咱们跟前哭诉起来。”
“他们敢!”林金兰哼了一声,凑到林杏月跟前,“怎么样,钱可是凑够了?”
“差不多了。”后头的账是徐柏帮着林杏月一块算的,她每次都只是简略地翻一翻,今儿仔细一看,就这短短几个月,已经赚了不少,就是在城中心买间好铺子也是能的。
只是到底在这些宽敞的地方呆熟了,周围的邻居又都是不错的人,林杏月想也没想就把那想法给否决了。
只是一点,这铺子原先并不是那饭馆,这里面收拾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又是要花一大笔钱。
最后算下来,要是拿出来之后,他们手里又不剩下什么了。
“这可怎生是好?”张婶娘一听,心里就担忧起来,“要不简单的买些桌椅就算了。”
“原就是这么算的账。”林杏月给张婶娘仔细说来,“还没想着多收拾其他的出来,只是锅碗瓢盆,还有各种炉灶,都是一大笔钱。”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就是凑钱咱们也得开起来,到时候不出一个月应当就能周转开来了。”林杏月最后拍板决定。
段秀才是临安人,提前来汴京城里备考,他家人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他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在过年之前竟从临安城那边过来了。
徐勇辞别她们之后就赶紧往驴车在的地方走去,等见了面才发现,不仅是他手上拿着东西,徐柏和冯大娘、林金兰手里也都提着不少。
“这是小六子让我捎给你的,这是平安给你的。”徐柏指着手里提的那些东西说。
“我这边碰到了黄婆子,也让我给你捎些,说知道你今儿忙,就不来找你说话了,等下次有机会了再同你坐一坐。”冯大娘目光在这些东西上打了个转。
那边的林金兰撇撇嘴,把手里拿着的两个荷包递过去:“我那两个干妹子做的,你一个,我一个。”
林金兰收着这两个东西的时候,还觉得她那两个干妹子洒儿和扫儿十分有心,也不忘惦记着林杏月,可见大家这么多人都给林杏月带东西,心里面渐渐有些不平衡,吃醋起来。
林杏月也没想到有这么些人给她送东西,心里涌起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叹道:“也该去和大家拜个晚年的。”
“下次吧,咱们今儿见的人够多了,还得回去吃饭呢,他们可都等着。”
林杏月看了看天色,点头:“那便下次来吧。”
到了小饭馆里,果然柳娘子和石珍言他们已经把饭做好,只等着他们回来。
大家提着大包小包进来,柳娘子笑着说:“不是去拜年了,怎生又拿了那么些东西回来?”
林金兰撇撇嘴,没应声,那边的林杏月就提了两句,把那些一看就是小女儿家用的东西挑了出来,剩下的一些吃食的东西放到了灶间。
“哎哟,你们这一天也没在家闲着,做了这么些吃的呀。”
林杏月洗了手过来,见桌子上满满一堆东西,不由感叹起来。
“对呀,我们在家也没什么意思,就想着等你们回来,能吃上热乎的。”
主要是石珍言和柳娘子说闲话,柳娘子立刻就动了心思,当即便动手做起来,反正也没什么事,张婶娘和玉姐儿也过来帮忙。
“你们也太好了,我都不舍得让你走了。”林杏月挽住石珍言的胳膊,想到过几天暖和了她就要走,心里十分不舍。
石珍言眼里闪过几分落寞,一开始说要四海为家,不过是没有一个能让她停下来安分住下的地方,可在这里同他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心里也有些不舍。
可是想到她和官家的恩恩怨怨,叹了一口气说:“等今年我出去转一转,要是来得及,明年过年的时候,我就能回来了。”
林杏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柳娘子就使劲点起头来:“那可就说好了,等明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做好了年夜饭等着你。”
玉姐儿也在那里点头:“是啊,石姐姐,到时候你一定要回来。”
“你们这般,让我心里更加不舍了。”石珍言一听,眼圈就有些想红,不过是强忍着罢了。
张婶娘见大家都有几分伤感,赶紧让大家坐下来吃饭:“快吃吧,我看你们几个都饿坏了。”
那边的冯大娘也来打圆场:“可不是嘛,今儿一天见了好些人,话都说了一箩筐,可不就是饿坏了。”
“那吃饭,吃饭。”徐叔笨拙的让座。
桌子上放着几个陶土做成的小砂锅,里面是粒粒分明的米饭,上面的米饭浸润着一层肉汁和酱汁,微微泛着油亮的光泽。
这煲仔饭用的肉是腊肠、腊肉,切片之后,肉质本身油光透亮,肥瘦相间,又搭配了些豆芽。
冬天能吃的蔬菜太少了,只有这自己生出来的豆芽有很多,石珍言干脆用的这个。
最绝的是在那光滑的锅底形成的一层金黄焦脆的锅巴,边缘微微翘起,好像用勺子轻轻一翘,就能和砂锅分离开来。
“这是什么吃食?”林金兰这才注意到,只觉得散发着的香味实在诱人,忍不住咕咚一声咽了一下口水。
“这是煲仔饭。”石珍言也是偶然想起来这煲仔饭的做法,一说,柳娘子就来了兴致,她们才一块做出来的。
林金兰想着她那铺子,赶紧问:“我瞧着这也好得很,能放在咱们小饭馆里卖。”
谁料她说完这话,柳娘子、玉姐儿他们都捂着嘴笑了起来,把林金兰笑得一脸懵:“怎么了?你们干什么一个个都这样看着我?”
那边的徐勇眼睛已经离不开那煲仔饭了,听到笑声也只是往这边撇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去。
“我们刚才就说,这要是让你知道了,肯定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林金兰这才知道被他们嘲笑了,哼了一声:“说就说了,且看味道如何呢。”
她这般说,大家也都拿起了勺子开始吃起来。
徐勇一点也不怕烫,见大家都准备吃了,直接拿勺子挖了一大口送到嘴中。
其他人也早想尝尝这味道,也不谦让,一时之间,屋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咀嚼声。
先入口尝到的是米饭的味道,本身就带着一股米香,吸足了肉汁和酱汁之后,变得油润鲜香。
上层的米饭柔软入味,中层保留着一丝软弹的口感,越往下,越能感受到锅底的焦香。
那边的林杏月直接吃的是锅巴,这锅巴可以说是煲仔饭的灵魂,焦脆中带着几分碳香,嚼起来咯吱咯吱作响,又吸足了酱汁,咸香中带着一丝焦甜,越嚼越有滋味。
看到她先吃的是锅巴,林金兰的勺子也伸向了锅巴,吃了一口,眼睛就弯了起来:“真香。”
“是呀,我也觉得香得很。”冯大娘吃的是腊肉,这腊肉带着几分酒香和肉香,肥油的地方在唇齿间化开,带着几分甜,肉质又很紧实,和米饭搭配在一起,正好能中和那几分油腻。
“这豆芽也好吃得很。”玉姐之前不太爱吃这些豆芽,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搭配了酱汁的原因,这豆芽除了本身的清爽脆嫩之外,又带了几分香味。
“好吃,好吃。”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更是头也不抬,那酱汁的浓郁、锅巴的焦香、腊味的醇厚混合在一起,让人赞叹连连。
“我看等开了张,卖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的。”
“你们要是嫌麻烦,只让我在我的早餐店里卖就是。”林金兰嘴里的吃食都没咽下去,就含糊不清地说起来。
林杏月好笑地看着她:“说得像是你能忙得过来似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这般好吃,肯定有许多人爱。”
林金兰说完就赶紧去问石珍言,“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麻烦不麻烦?”
“说麻烦也不麻烦,说不麻烦,也是要费些功夫的。”
煲仔饭最主要的就是要先蒸大米饭,蒸的时候要先浸泡,让米吸足水分,之后煮出来的才更软弹,而且煮的时候加水要比平时煮饭更少一些,再放几滴油搅拌。
在煮米饭的时候,这砂锅也不能开盖,不然就会漏气。
差不多半炷香的功夫,水分就基本收干,便能转成小火,再在上面把腊肠、腊肉这些铺上去,让腊味的油脂和香气渗入到米饭中。
等开盖之后,把烫好的豆芽放在腊味旁,在锅边淋一圈油,这样可以让锅巴更加香脆,再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一会儿,等听到锅底有滋滋的声响,便能关火。
最后把酱汁淋上去搅拌,就可以了。
“听起来倒是不难。”
那边的柳娘子却摇摇头:“非也非也,这听起来简单,可做的时候,火候可是关键得很。煮米饭的时候切忌不能心急,得用小火焖;锅巴的阶段,火候更是要小,不然那锅巴就得焦黑了。”
林杏月点点头:“是啊,还有这锅巴要想这般金黄香脆好吃,大米得提前浸泡,又得有耐心慢慢焖。”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吃东西的动作,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竟然如此费功夫。”
“那是自然,不然怎能这般好吃。”
【作者有话说】
感觉休息了几天,恢复了不少,没有之前那么抵触了哈哈,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又工作更新又多,加上马上就完结了,心里没有调节好,我会争取恢复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好[心碎]
157
第157章
◎豆腐卷儿◎
过了初五之后,小饭馆就又开始继续动工。
林金兰一直惦记着她的早餐店,林杏月想了想,专门去找了宋衙役来打听他们隔壁铺子的事情。
那宋衙役也是他们家小饭馆的老主顾,平日里总是过来吃东西,又加上徐叔和张婶娘当初办那身契的时候,都是走的他的门路,比其他人都要熟一些。
过去拿着礼上了门,这宋衙役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果真帮他们打听了出来。
要说这铺子的之所以急着要出售铺子,倒还真是有几分缘由,听说是欠了一大笔赌债。
年前的时候,他认识了几个兄弟,这些人看着铺子开在小饭馆周围,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就想着和铺子掌柜套套近乎。
这掌柜也有些被吹得飘飘然,当真以为那些人来找他就是真心交好,渐渐就厮混在了一起。
计划的没问题,不料最后不知是谁出了手,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也不敢再继续有什么图谋。
只可惜了这人,经此一事,竟真就染上了赌瘾,最后没办法,只得变卖铺子来还债。
林杏月没想到还有这般的事,只是这里面蹊跷的事情太多,譬如那些钩子是谁放出来的,这又是谁出了手,好好的就要放弃,任谁也觉得这里头定是有其他的事。
只是这宋衙役别的却不肯多说,最后还是徐叔把他灌醉了,才从他嘴里问出来是同上头有些关系。
不过到了这里,宋衙役如何也不肯说上头是谁出的手。
徐叔也琢磨出来一些道理,回来就说不必往下打听。
林杏月心里有了底,知道这铺子没有什么圈套,反倒是便宜了他们,便欣然决定把这段时间攒的钱都拿出来,要把那铺子买下来。
这地方偏僻的好处便是每间铺子都要比其他地方大上不少,算下来果真是捡漏了。
林金兰也是兴奋得很,为此也把自己攒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
她拿了自己的还不行,非要去拿冯大娘藏的那些,要是不拿,林金兰就说冯大娘不想跟着她好好干。
林金兰双手一掐腰,小眼一翻,冯大娘哪里还能招架得住,回头还和张婶娘嘀咕:“我这要是不给她,她回头就能去床底下给我翻出来。”
林金兰这个样子,把徐勇和宋石头吓得赶紧把这些年藏的钱都拿了出来,慌忙地献了上去。
林金兰志得意满地捧着许多钱回来,把正在算账的林杏月和徐柏都吓了一大跳:“你从哪里弄了这么多来?”
“这你就不要管了,左右都是他们自愿的。”
石珍言在一旁挪揄道:“当真是自愿的不成?别一会儿就有人来咱们跟前哭诉起来。”
“他们敢!”林金兰哼了一声,凑到林杏月跟前,“怎么样,钱可是凑够了?”
“差不多了。”后头的账是徐柏帮着林杏月一块算的,她每次都只是简略地翻一翻,今儿仔细一看,就这短短几个月,已经赚了不少,就是在城中心买间好铺子也是能的。
只是到底在这些宽敞的地方呆熟了,周围的邻居又都是不错的人,林杏月想也没想就把那想法给否决了。
只是一点,这铺子原先并不是那饭馆,这里面收拾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又是要花一大笔钱。
最后算下来,要是拿出来之后,他们手里又不剩下什么了。
“这可怎生是好?”张婶娘一听,心里就担忧起来,“要不简单的买些桌椅就算了。”
“原就是这么算的账。”林杏月给张婶娘仔细说来,“还没想着多收拾其他的出来,只是锅碗瓢盆,还有各种炉灶,都是一大笔钱。”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就是凑钱咱们也得开起来,到时候不出一个月应当就能周转开来了。”林杏月最后拍板决定。
段秀才是临安人,提前来汴京城里备考,他家人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他离家已有一段时日,在过年之前竟从临安城那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