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89章</h1>
在帝都开阳,随着孔成玉坐稳尚书之位,深得帝心,那些原本暗流涌动的反对与质疑,渐渐化为了曲意逢迎。
为了给她女子之身占据如此高位赋予无可指摘的正统性,各方势力开始绞尽脑汁地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硬是将这惊世骇俗之事纳入了天命的范畴。
一时间,什么孔圣门下女弟子转世临凡,什么观音大士化身点化、辅佐明主……光怪陆离的说法甚嚣尘上,与现在那位死而复生的皇帝一样被传得神乎其神。
而孔成玉心中无比清明,自己作为祯朝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女相,无论身前身后名,都必将被浓墨重彩地书写于史册之中,任由后世百代臧否评说。
不过短短两年光阴倏忽而过,孔成玉立于窗前望着这片升平景象,却恍惚觉得已过了漫长岁月,世事变迁如白云苍狗。
“……你第一次到儒宗,随着陆临渊来见我那次,我绝对没想过还有今天。”
魏危倚靠在窗边,湖面吹来的风掠过她高束的长发,几缕发丝拂过英气的眉眼。
她看向孔成玉:“我以为你在开阳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想到你还来送我。”
孔成玉:“送过你们去百越,处理完青城的事情,我便要动身回开阳了。这里孔府我暂且交给了薛长吉,我关照了石流玉照顾她。”
当年那个喊着前辈的小仙鹤,也到了受人之托照顾别人的年纪。
魏危问:“为什么不让你的父母帮忙打理孔府呢?”
孔成玉顿了一下:“……我的母亲奋不顾身,于青城守城战中英勇杀敌,却不幸身陨。我父亲伤心过度,归隐山野,不问世事。”
魏危点了点头,又问:“实际上呢?”
孔成玉沉默了一会,手中握着一卷书,窗外的风哗啦啦地翻过,静静开口:“她离开了儒宗。”
守城之战后,姜辞盈与姜让尘一起离开了青城,马车南下,一路朝着生她养她的徐州故里行去
时光仿佛在姜辞盈踏入青城的那一日起便被无形地冻结,所有爱憎挣扎都凝固在过去中。直至此刻,她卸下了在此地背负的所有名分与枷锁,那停滞的岁月才重新开始流动。
孔怀素终于彻底地放手,默许这一切发生,亲自操办了那一场根本没有遗骸的葬礼。
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多岁,孔成玉去见他的时候,他跪在写着姜辞盈名讳的牌位前,低着自己的头。
孔怀素说,他一生循规蹈矩,唯有一次不甘心,便是以道牒让姜辞盈嫁入孔家,却没想到磋磨了彼此的半生,终究是有缘无分。
他对孔成玉说,他对不起她的母亲。
他说,从今天开始,就和她母亲那样,放手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吧。
魏危歪了歪脑袋,问:“所以,这是你决定恢复女子身份的契机?”
孔成玉:“是。”
她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在徐州听说自己的事迹,让天下人知道有人能以女子之身做到她这样的成就。
孔成玉收起手中的书,似乎是觉得讨论自己的事情太多,顿了顿才开口:“说起来,陆临渊为了你甘愿放弃在中原的一切,随你一同到百越。陆临渊对巫祝用情至深,他日即便巫祝不再青睐于他。以陆临渊的性情,只要稍加骗一骗他,想必他依旧会对百越死心塌地……”
魏危摇了摇头:“我不会骗他。”
她说:“我喜欢他。”
孔成玉看着魏危那双眼睛,片刻后,自己笑了笑,指尖抵着额头笑说是她多心。
临走时,她轻声问魏危:“你们还会回中原吗?”
魏危认真看着她:“我和陆临渊都很年轻,天地广阔,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孔成玉一怔,随后莞尔,唇角笑意清淡却真切。
她想,有时候命运这种东西就是很奇怪。
孔成玉曾经以为常年隐居石室的母亲会在她身后一辈子,以为惊才绝艳如陆临渊会当上儒宗掌门。但到最后,却是故人星流云散,是她从没想到的人陪她到最后。
她想,虽然从来没有宣之于口,但是,她还是很喜欢魏危的。
**
慕容星雨与孔成玉相继离去,屋子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只余丰隆酒楼厅堂说书喝彩声隐约透入,模糊得如同隔了一层温润的水波。
陆临渊走近魏危,与她并肩望向窗外,湖上似乎有什么晶莹的光点随风浮动。
陆临渊:“魏危,你还记得不记得我们上次来这里。”
魏危点头:“记得。”
他们来过这里,那时候窗外银装素裹,积雪覆盖的庭院如同铺满了明瓦。
乔长生就坐在离他们不远处的矮榻上,捧着温热的酒盏,他们三人就在这间屋子中决定游历这浩荡江湖。
一阵风无由来地吹起,年关刚刚过去,风还有些料峭,有东西纷纷扬扬落下来,洁白无瑕。
陆临渊以为是雪,然而魏危却伸出手摊开手掌,接住了那四散飘落的花瓣。
那是被风吹落的白梅。
魏危低眸,凝视着掌心那枚花瓣:“过去三个月了,他的生辰也快到了。”
陆临渊静静。
魏危将花瓣轻轻往前一送,话语消散在风里:“乔长生,生辰快乐。”
**
陆临渊与魏危带上幂篱,离开雅阁。到柜台时,掌柜的说有一位公子已经替他们结好了账。
陆临渊想大概是慕容星雨,轻轻笑了笑,给了一些碎银子权作打赏,掌柜眼睛一亮,吉祥话脱口而出:“多谢贵人赏!祝二位吉祥如意,前程似锦,百年好合……”
他们并肩步出酒楼,身后人来人往,喝彩声仍旧不绝于耳,跑堂的伙计托着热气腾腾的菜肴在桌隙间灵巧穿梭,红尘的喧嚣与烟火气蒸腾不息。
门外天地广阔,长街熙攘,又是另一番人间景象。
后人谈起当年风起云涌的岁月,总少不了徐安期,鹿山涯等人的名字。
而等今日过去,无论后人如何书写评断,总避不开陆临渊与魏危的名姓。
而对陆临渊来说,故事的一开始,不过是一个儒宗的夜晚,灯火如豆,长廊下的人影半隐在桐花摇晃的树影中。
少年蹙着眉,碎光落在幽黑的双目里,正在抱刀等他。
……
城外,楚凤声抱臂而立,与身旁的澹台月笑着说着闲话,眼波流转间皆是闲适笑意。
另一边,燕白星松开马车缰绳,搓了搓露在外面的耳朵,正想开口嘲讽陆临渊为何如此磨蹭,眼角余光看见一旁的魏危,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哽住,涨红了脸。
远处绿树成荫,雪松层叠苍翠,儒宗巍峨山门依旧矗立于云雾间,千年如一日地俯视着青城人间烟火,静默见证着又一季春秋轮回。
马车银铃声动,此去向南,天气和暖。
年关已过,青城又到了桐花盛开的春日。
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公子之血痕,扇面之梅花海棠,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人面耶?梅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花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第四卷我与梅花两白头完——
——全文完——
温馨提示: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
在帝都开阳,随着孔成玉坐稳尚书之位,深得帝心,那些原本暗流涌动的反对与质疑,渐渐化为了曲意逢迎。
为了给她女子之身占据如此高位赋予无可指摘的正统性,各方势力开始绞尽脑汁地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硬是将这惊世骇俗之事纳入了天命的范畴。
一时间,什么孔圣门下女弟子转世临凡,什么观音大士化身点化、辅佐明主……光怪陆离的说法甚嚣尘上,与现在那位死而复生的皇帝一样被传得神乎其神。
而孔成玉心中无比清明,自己作为祯朝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女相,无论身前身后名,都必将被浓墨重彩地书写于史册之中,任由后世百代臧否评说。
不过短短两年光阴倏忽而过,孔成玉立于窗前望着这片升平景象,却恍惚觉得已过了漫长岁月,世事变迁如白云苍狗。
“……你第一次到儒宗,随着陆临渊来见我那次,我绝对没想过还有今天。”
魏危倚靠在窗边,湖面吹来的风掠过她高束的长发,几缕发丝拂过英气的眉眼。
她看向孔成玉:“我以为你在开阳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想到你还来送我。”
孔成玉:“送过你们去百越,处理完青城的事情,我便要动身回开阳了。这里孔府我暂且交给了薛长吉,我关照了石流玉照顾她。”
当年那个喊着前辈的小仙鹤,也到了受人之托照顾别人的年纪。
魏危问:“为什么不让你的父母帮忙打理孔府呢?”
孔成玉顿了一下:“……我的母亲奋不顾身,于青城守城战中英勇杀敌,却不幸身陨。我父亲伤心过度,归隐山野,不问世事。”
魏危点了点头,又问:“实际上呢?”
孔成玉沉默了一会,手中握着一卷书,窗外的风哗啦啦地翻过,静静开口:“她离开了儒宗。”
守城之战后,姜辞盈与姜让尘一起离开了青城,马车南下,一路朝着生她养她的徐州故里行去
时光仿佛在姜辞盈踏入青城的那一日起便被无形地冻结,所有爱憎挣扎都凝固在过去中。直至此刻,她卸下了在此地背负的所有名分与枷锁,那停滞的岁月才重新开始流动。
孔怀素终于彻底地放手,默许这一切发生,亲自操办了那一场根本没有遗骸的葬礼。
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多岁,孔成玉去见他的时候,他跪在写着姜辞盈名讳的牌位前,低着自己的头。
孔怀素说,他一生循规蹈矩,唯有一次不甘心,便是以道牒让姜辞盈嫁入孔家,却没想到磋磨了彼此的半生,终究是有缘无分。
他对孔成玉说,他对不起她的母亲。
他说,从今天开始,就和她母亲那样,放手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吧。
魏危歪了歪脑袋,问:“所以,这是你决定恢复女子身份的契机?”
孔成玉:“是。”
她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在徐州听说自己的事迹,让天下人知道有人能以女子之身做到她这样的成就。
孔成玉收起手中的书,似乎是觉得讨论自己的事情太多,顿了顿才开口:“说起来,陆临渊为了你甘愿放弃在中原的一切,随你一同到百越。陆临渊对巫祝用情至深,他日即便巫祝不再青睐于他。以陆临渊的性情,只要稍加骗一骗他,想必他依旧会对百越死心塌地……”
魏危摇了摇头:“我不会骗他。”
她说:“我喜欢他。”
孔成玉看着魏危那双眼睛,片刻后,自己笑了笑,指尖抵着额头笑说是她多心。
临走时,她轻声问魏危:“你们还会回中原吗?”
魏危认真看着她:“我和陆临渊都很年轻,天地广阔,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孔成玉一怔,随后莞尔,唇角笑意清淡却真切。
她想,有时候命运这种东西就是很奇怪。
孔成玉曾经以为常年隐居石室的母亲会在她身后一辈子,以为惊才绝艳如陆临渊会当上儒宗掌门。但到最后,却是故人星流云散,是她从没想到的人陪她到最后。
她想,虽然从来没有宣之于口,但是,她还是很喜欢魏危的。
**
慕容星雨与孔成玉相继离去,屋子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只余丰隆酒楼厅堂说书喝彩声隐约透入,模糊得如同隔了一层温润的水波。
陆临渊走近魏危,与她并肩望向窗外,湖上似乎有什么晶莹的光点随风浮动。
陆临渊:“魏危,你还记得不记得我们上次来这里。”
魏危点头:“记得。”
他们来过这里,那时候窗外银装素裹,积雪覆盖的庭院如同铺满了明瓦。
乔长生就坐在离他们不远处的矮榻上,捧着温热的酒盏,他们三人就在这间屋子中决定游历这浩荡江湖。
一阵风无由来地吹起,年关刚刚过去,风还有些料峭,有东西纷纷扬扬落下来,洁白无瑕。
陆临渊以为是雪,然而魏危却伸出手摊开手掌,接住了那四散飘落的花瓣。
那是被风吹落的白梅。
魏危低眸,凝视着掌心那枚花瓣:“过去三个月了,他的生辰也快到了。”
陆临渊静静。
魏危将花瓣轻轻往前一送,话语消散在风里:“乔长生,生辰快乐。”
**
陆临渊与魏危带上幂篱,离开雅阁。到柜台时,掌柜的说有一位公子已经替他们结好了账。
陆临渊想大概是慕容星雨,轻轻笑了笑,给了一些碎银子权作打赏,掌柜眼睛一亮,吉祥话脱口而出:“多谢贵人赏!祝二位吉祥如意,前程似锦,百年好合……”
他们并肩步出酒楼,身后人来人往,喝彩声仍旧不绝于耳,跑堂的伙计托着热气腾腾的菜肴在桌隙间灵巧穿梭,红尘的喧嚣与烟火气蒸腾不息。
门外天地广阔,长街熙攘,又是另一番人间景象。
后人谈起当年风起云涌的岁月,总少不了徐安期,鹿山涯等人的名字。
而等今日过去,无论后人如何书写评断,总避不开陆临渊与魏危的名姓。
而对陆临渊来说,故事的一开始,不过是一个儒宗的夜晚,灯火如豆,长廊下的人影半隐在桐花摇晃的树影中。
少年蹙着眉,碎光落在幽黑的双目里,正在抱刀等他。
……
城外,楚凤声抱臂而立,与身旁的澹台月笑着说着闲话,眼波流转间皆是闲适笑意。
另一边,燕白星松开马车缰绳,搓了搓露在外面的耳朵,正想开口嘲讽陆临渊为何如此磨蹭,眼角余光看见一旁的魏危,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哽住,涨红了脸。
远处绿树成荫,雪松层叠苍翠,儒宗巍峨山门依旧矗立于云雾间,千年如一日地俯视着青城人间烟火,静默见证着又一季春秋轮回。
马车银铃声动,此去向南,天气和暖。
年关已过,青城又到了桐花盛开的春日。
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公子之血痕,扇面之梅花海棠,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人面耶?梅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花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第四卷我与梅花两白头完——
——全文完——
温馨提示: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