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苏逸轻轻低头,看着这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轻声问:“费了不少功夫吧?”
“没有没有”,苏月急忙摇头:“我找隔壁大伯学的,很好做的!”
苏逸看见苏月的小表情,没忍住,招了招手:“过来。”
“嗯!”苏月靠近。
紧接着下一秒,他的脸就被人捏住:“小机灵,就你学会不吃饭了?”
“啊——”苏月遗憾:“我还以为少爷你不知道呢。”
“都饿瘦了。”
苏逸有些心疼:“跟我来南泽受苦了。”
“不苦,跟着少爷去哪都不苦。”
苏月轻轻摇了摇头,看着自家少爷消瘦下去的脸,整个人也因为休息不好眼下一片青黑,瞬间委屈的情绪涌上心头,眼眶微微有些泛红,声音也哽咽了起来:“少爷...喝一点嘛,尝尝我的手艺...”
苏逸本是想让他自己喝掉,听见这话,有些无法拒绝,于是盛了一勺,放在口中细品。
其实还是白粥,有些寡淡,不太能够品尝的出来味道。
苏逸仰头,笑着:“好喝。”
这两个字脱口,苏月终于不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忽然蹲下身,背对着苏逸,低声抽泣着。
苏逸慌里慌张站起身,去揉他的额头:“怎么回事?又哭了?”
“少爷...”
还是孩子,说些什么都容易情绪激动。
苏月哽咽着,一抽一抽的,泪糊满了整张脸,那只受伤的手背后全部都是湿咸的泪水:“阿月心疼少爷,为什么...”
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心疼自己读书辛苦,考上了学,心疼自己被人背地里说坏话,在裕王府那些日子,心疼自己过的不开心,来回的路上,担心自己累着,如今来了南泽,仍旧是心疼。
苏逸很久没有碰见过一个像谢明眴一样能够这样心疼自己的一个人了。苏月暂且算一个。
过去的过去,只有他自己知道苦有多难咽下。
“阿月,”苏逸眼睛湿润:“不难过,没事了。”
他被人一把抱住,苏月扑进他的怀里,终于忍不住,开始嚎啕大哭。
苏月说:“少爷瘦了很多,吃了很多苦,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苏逸笑笑,揉了揉他的脸:“阿月也跟着我,吃了很多苦,才走到这一步。”
“很勇敢,特别棒。”
苏逸如是说道。
“那...我和谢大哥...你更喜欢谁?”
苏月忽的换了个问题。
苏逸愣住,迟迟没有回答。
他想一碗水端平,回答说,都喜欢。
也想安慰苏月,告诉他,阿月最乖。
但是苏逸说不出口。
他想了想,道:“你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苏月只有一个,谢明眴也只有一个,我喜欢是阿月身上的真诚。”
“那少爷喜欢谢大哥什么?”
苏月闷声。
全部。
他喜欢谢明眴的全部。
大概二者的区别就在,苏逸会因为真诚而对苏月生出一种朋友之间的感情。
但是他只会因为他是谢明眴,而爱上谢明眴。
所以,这件事情无法解释。
苏逸笑了笑。
“他身上很多地方吧,一言两语大概说不清”,苏逸道。
苏月啊了一声。
“既是如此,那少爷将我当做什么?”
“好友。”
苏月惊吓:“少爷!”
苏逸看着他的表情:“又或许是家人?弟弟?”
“不可……”
“有何不可?”苏逸将粥碗推给他,“随我去河堤看看。”
第72章
今天,大概是谢明眴离开的第二十天。
南泽县内小部分地方基本恢复。
街道上堆积的淤泥已经被清理掉大部分,被用作养田,被大水冲断的树木,家中破碎的生活用品。
因为早有预料,南泽县内几乎无人因为大水伤亡,因此也并未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大家的生活虽艰苦,但是好歹还能过活。
只是低矮的土房子早已经被大水彻底冲垮。
凡是能够食用的东西,也早已经被彻底吃干净,他们向外面求助,却意外发现外县的状况甚至不比他们,县中百姓的居住和吃饭成了大问题。
这几日,粥棚中的粥米越来越稀,不少人焦躁了起来。
苏逸心中虽焦急,却实在无能为力。
夕阳西下时,苏逸收到了来自京师的消息,还未打开,却看见谢九的署名,苏逸心中一震,隐约觉得不妙。
“事生变故,非喜安弑逆,祸起暗算,龙已宾天。今祸及九,望君珍重。”
短短几个字,却使苏逸愣在原地。
谢明安死了?何时的事情?
谢明眴早早地便离开,竟是因为这件事情吗?
那他路上是否遇见了危险,是不是还活着?
为什么一直没有给他写信?
南泽大水一事是否知晓?
......
这些事情后知后觉的才浮现在苏逸的脑海中,他心跳剧烈地跳动。
“系统。”
苏逸试探着呼唤。
却无人应答。
或许是从那日大典结束,他便再也没有听过系统的声音。
苏逸手在不停地抖,谢明安死了,系统消失了,他是不是还有可能活下去?
他紧忙提笔,又给谢明眴写信:“今君身处漩涡,京中事变,龙体骤崩,朝中危机频发,一时难以脱身,不求早归,望卿慎之!......大水已退,莫要忧心,然南区大水难治,银粮皆缺,恐生乱......”
苏逸唤来下属:“今日县中是否有瘟疫预象?”
下属答:“并未。”
苏逸却仍旧不安心:“怕就怕有人生了病,却不肯觉得是瘟,心中想着熬一熬,结果熬出更大的祸患。”
苏逸不知,南泽的确没有,但是这并不代表,南泽周围的县城没有。
前几日被派去临泽县讨粮的下属,今日没来衙门。
不过是小喽啰,无人在意罢了。
可所有的一切便在此刻开始变化。
残阳坠入江水中。
安县丞驾马,来到城隍庙,此处居住着大多失去了房子的百姓。
那一场大水过后,活下的家畜基本上都没熬过。
苏逸下令,不允许众人食用死于水中的家畜,并收集所有鸡鸭尸体,打算一把大火烧掉。
这叫饿了许久的百姓怨声载道,明明缺少食物,为何不让他们食用这些肉畜。
于是,夜黑风高,有人买通了守着那堆尸体的守卫,偷出来了几只死掉的鸡鸭尸体,当夜便饱饱的吃上了一顿肉食。隔日仍旧照做。
不知是从何日开始,城隍庙居住的部分人,开始发起高烧。
苏逸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有下属来报,今日衙门出现四名高烧不止的患者。
要来了。
苏逸尽力保持冷静。
城隍庙和县衙遥遥相对,他安排巡查时,要求下属们皆是做好防护。
所以很大可能性,这两批人感染的并不是一种病毒。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现在只能祈祷,若是检查出来具体的状况,两者有共通之处。
苏逸冷静下来:“封了城隍庙,不允许任何人外出,官衙众人隔离查验,若有相同症状者,一律隔离,划分城南城北两处‘避疫所’,请徐医官来一趟。”
“不用请,我已经来了。”
苏逸口中的徐医官便是太医院前院判徐慎之。
自打苏逸住进裕王府,徐慎之便成了裕王府专职医师。
谢明眴却不限制他在京中四处替人治病,只需要在固定时段替苏逸检查身体便行。
此次行南泽,谢明眴也将他带了过来。
没曾想竟然在这里用上了。
徐慎之已是年过七旬,却仍旧算是身体康健。
他面上遮挡白布,恭敬作揖,随后汇报。
“下官已前去城隍庙查看伤情,已经初步判断,城隍庙犯病的患者所患的症状为‘腐禽热’,初始腹痛,排泄物呈现鸭绿色,是因为村民食用洪水浸泡过未煮熟的家禽,虽然只需要连续七日施针灸,在按照下官开的药,连续服用七天,便可好。”
“好,若是有缺的药材,及时告知。”
苏逸放心两分:“官衙那几人呢?症状有见过吗?”
“下官行医数年,却从未见过如此症状。”
徐慎之想了想:“患者的瞳孔会扩散至整个眼球,浑身的皮肤皱皱巴巴,暂时推测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目前还在观察中,我只能试探着研究出加以阻隔的药,但并不能完全保证能够治好。”
苏逸心中却重重松了口气:没有通过空气这种快速传播的瘟病,所以控制传播还是可以的。
苏逸微微点头:“多谢徐医官。”
“苏大人不必客气,这是我应做的,”徐慎之哈哈一笑:“不过苏大人,这段时间您是否没有按时用药。”
“没有没有”,苏月急忙摇头:“我找隔壁大伯学的,很好做的!”
苏逸看见苏月的小表情,没忍住,招了招手:“过来。”
“嗯!”苏月靠近。
紧接着下一秒,他的脸就被人捏住:“小机灵,就你学会不吃饭了?”
“啊——”苏月遗憾:“我还以为少爷你不知道呢。”
“都饿瘦了。”
苏逸有些心疼:“跟我来南泽受苦了。”
“不苦,跟着少爷去哪都不苦。”
苏月轻轻摇了摇头,看着自家少爷消瘦下去的脸,整个人也因为休息不好眼下一片青黑,瞬间委屈的情绪涌上心头,眼眶微微有些泛红,声音也哽咽了起来:“少爷...喝一点嘛,尝尝我的手艺...”
苏逸本是想让他自己喝掉,听见这话,有些无法拒绝,于是盛了一勺,放在口中细品。
其实还是白粥,有些寡淡,不太能够品尝的出来味道。
苏逸仰头,笑着:“好喝。”
这两个字脱口,苏月终于不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忽然蹲下身,背对着苏逸,低声抽泣着。
苏逸慌里慌张站起身,去揉他的额头:“怎么回事?又哭了?”
“少爷...”
还是孩子,说些什么都容易情绪激动。
苏月哽咽着,一抽一抽的,泪糊满了整张脸,那只受伤的手背后全部都是湿咸的泪水:“阿月心疼少爷,为什么...”
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心疼自己读书辛苦,考上了学,心疼自己被人背地里说坏话,在裕王府那些日子,心疼自己过的不开心,来回的路上,担心自己累着,如今来了南泽,仍旧是心疼。
苏逸很久没有碰见过一个像谢明眴一样能够这样心疼自己的一个人了。苏月暂且算一个。
过去的过去,只有他自己知道苦有多难咽下。
“阿月,”苏逸眼睛湿润:“不难过,没事了。”
他被人一把抱住,苏月扑进他的怀里,终于忍不住,开始嚎啕大哭。
苏月说:“少爷瘦了很多,吃了很多苦,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苏逸笑笑,揉了揉他的脸:“阿月也跟着我,吃了很多苦,才走到这一步。”
“很勇敢,特别棒。”
苏逸如是说道。
“那...我和谢大哥...你更喜欢谁?”
苏月忽的换了个问题。
苏逸愣住,迟迟没有回答。
他想一碗水端平,回答说,都喜欢。
也想安慰苏月,告诉他,阿月最乖。
但是苏逸说不出口。
他想了想,道:“你们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苏月只有一个,谢明眴也只有一个,我喜欢是阿月身上的真诚。”
“那少爷喜欢谢大哥什么?”
苏月闷声。
全部。
他喜欢谢明眴的全部。
大概二者的区别就在,苏逸会因为真诚而对苏月生出一种朋友之间的感情。
但是他只会因为他是谢明眴,而爱上谢明眴。
所以,这件事情无法解释。
苏逸笑了笑。
“他身上很多地方吧,一言两语大概说不清”,苏逸道。
苏月啊了一声。
“既是如此,那少爷将我当做什么?”
“好友。”
苏月惊吓:“少爷!”
苏逸看着他的表情:“又或许是家人?弟弟?”
“不可……”
“有何不可?”苏逸将粥碗推给他,“随我去河堤看看。”
第72章
今天,大概是谢明眴离开的第二十天。
南泽县内小部分地方基本恢复。
街道上堆积的淤泥已经被清理掉大部分,被用作养田,被大水冲断的树木,家中破碎的生活用品。
因为早有预料,南泽县内几乎无人因为大水伤亡,因此也并未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大家的生活虽艰苦,但是好歹还能过活。
只是低矮的土房子早已经被大水彻底冲垮。
凡是能够食用的东西,也早已经被彻底吃干净,他们向外面求助,却意外发现外县的状况甚至不比他们,县中百姓的居住和吃饭成了大问题。
这几日,粥棚中的粥米越来越稀,不少人焦躁了起来。
苏逸心中虽焦急,却实在无能为力。
夕阳西下时,苏逸收到了来自京师的消息,还未打开,却看见谢九的署名,苏逸心中一震,隐约觉得不妙。
“事生变故,非喜安弑逆,祸起暗算,龙已宾天。今祸及九,望君珍重。”
短短几个字,却使苏逸愣在原地。
谢明安死了?何时的事情?
谢明眴早早地便离开,竟是因为这件事情吗?
那他路上是否遇见了危险,是不是还活着?
为什么一直没有给他写信?
南泽大水一事是否知晓?
......
这些事情后知后觉的才浮现在苏逸的脑海中,他心跳剧烈地跳动。
“系统。”
苏逸试探着呼唤。
却无人应答。
或许是从那日大典结束,他便再也没有听过系统的声音。
苏逸手在不停地抖,谢明安死了,系统消失了,他是不是还有可能活下去?
他紧忙提笔,又给谢明眴写信:“今君身处漩涡,京中事变,龙体骤崩,朝中危机频发,一时难以脱身,不求早归,望卿慎之!......大水已退,莫要忧心,然南区大水难治,银粮皆缺,恐生乱......”
苏逸唤来下属:“今日县中是否有瘟疫预象?”
下属答:“并未。”
苏逸却仍旧不安心:“怕就怕有人生了病,却不肯觉得是瘟,心中想着熬一熬,结果熬出更大的祸患。”
苏逸不知,南泽的确没有,但是这并不代表,南泽周围的县城没有。
前几日被派去临泽县讨粮的下属,今日没来衙门。
不过是小喽啰,无人在意罢了。
可所有的一切便在此刻开始变化。
残阳坠入江水中。
安县丞驾马,来到城隍庙,此处居住着大多失去了房子的百姓。
那一场大水过后,活下的家畜基本上都没熬过。
苏逸下令,不允许众人食用死于水中的家畜,并收集所有鸡鸭尸体,打算一把大火烧掉。
这叫饿了许久的百姓怨声载道,明明缺少食物,为何不让他们食用这些肉畜。
于是,夜黑风高,有人买通了守着那堆尸体的守卫,偷出来了几只死掉的鸡鸭尸体,当夜便饱饱的吃上了一顿肉食。隔日仍旧照做。
不知是从何日开始,城隍庙居住的部分人,开始发起高烧。
苏逸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有下属来报,今日衙门出现四名高烧不止的患者。
要来了。
苏逸尽力保持冷静。
城隍庙和县衙遥遥相对,他安排巡查时,要求下属们皆是做好防护。
所以很大可能性,这两批人感染的并不是一种病毒。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现在只能祈祷,若是检查出来具体的状况,两者有共通之处。
苏逸冷静下来:“封了城隍庙,不允许任何人外出,官衙众人隔离查验,若有相同症状者,一律隔离,划分城南城北两处‘避疫所’,请徐医官来一趟。”
“不用请,我已经来了。”
苏逸口中的徐医官便是太医院前院判徐慎之。
自打苏逸住进裕王府,徐慎之便成了裕王府专职医师。
谢明眴却不限制他在京中四处替人治病,只需要在固定时段替苏逸检查身体便行。
此次行南泽,谢明眴也将他带了过来。
没曾想竟然在这里用上了。
徐慎之已是年过七旬,却仍旧算是身体康健。
他面上遮挡白布,恭敬作揖,随后汇报。
“下官已前去城隍庙查看伤情,已经初步判断,城隍庙犯病的患者所患的症状为‘腐禽热’,初始腹痛,排泄物呈现鸭绿色,是因为村民食用洪水浸泡过未煮熟的家禽,虽然只需要连续七日施针灸,在按照下官开的药,连续服用七天,便可好。”
“好,若是有缺的药材,及时告知。”
苏逸放心两分:“官衙那几人呢?症状有见过吗?”
“下官行医数年,却从未见过如此症状。”
徐慎之想了想:“患者的瞳孔会扩散至整个眼球,浑身的皮肤皱皱巴巴,暂时推测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目前还在观察中,我只能试探着研究出加以阻隔的药,但并不能完全保证能够治好。”
苏逸心中却重重松了口气:没有通过空气这种快速传播的瘟病,所以控制传播还是可以的。
苏逸微微点头:“多谢徐医官。”
“苏大人不必客气,这是我应做的,”徐慎之哈哈一笑:“不过苏大人,这段时间您是否没有按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