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1章</h1>
幸言留在华安上大学,每个月回家一次,祝喧成了正儿八经的高三生,作业和考试比高二时多了一倍,两个人各忙各的,很少见面,经常聊天。
幸言会和祝喧分享新食堂的红豆饼、芝士年糕、分享有意思的心理学选修课,学院组织的排球比赛。
祝喧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多,时不时会冒出来吐槽家里当大爷的猫和非要和她睡的狗,更多的时候是突然发一串啊啊啊啊,或是没头没尾的我讨厌政z治,讨厌!!!!
幸言哄孩子,认识祝喧后,自觉把可爱的表情包全都移到了最前面。
好在高三这一年比高二过的更快些,高考一结束,祝喧一早就把六箱子习题册拉到了废品回收站,除了幸言做了诸多批注的数学笔记,剩下的统统变卖,到手二十四块五,然后请幸言去肯德基吃薯条。
回收站后门外墙上大咧咧写着老废物乐园,祝喧拉着幸言乱跑,在大件垃圾暂存点标牌前站定,闹腾着朝幸言喊:快给我拍一张!
后来这张照片被幸言当成了屏保,因为尺寸不符,文字露出不全,屏幕亮起只能看见大件垃圾四个字。
她们认识两年了,祝喧上了大学,幸言依旧是学姐,两个人在同一所大学的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人多饭少,南校区人少饭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于是祝喧又找到了新的粘人理由,没事就跑去南校区找幸言吃饭。
幸言的室友们和曾经的高马尾学姐一样,熟络后经常玩笑着逗祝喧:小学妹又来啦。
祝喧大大方方的:学姐好,一楼的糖醋丸子好吃吗?
不好吃。幸言找到空位回来接人,伸手去拎祝喧领子,走啦,干炸的好吃,我买了两份。
南门新开了一条小吃街,每一家看起来都很不错,于是两个人打着无聊的赌注,祝喧过了四级要请幸言吃豆腐煲,幸言过了六级要请祝喧吃椰子鸡。
或是因为其它一些重要的时刻一起吃饭:上完了最后一节课、期末考试提前交卷、专业采风报告拿到了第一名、今年生日后就是二十岁了那一定要喝疙瘩汤啊,三食堂拐角那家可以去吃第四遍了。
祝喧上学早,大学后才过十八岁生日,她说生日要在大海退潮时放漂流瓶,这样新的一年就能水逆退散,平平安安。
她总是想一出是一处,歪点子很多,有人觉得奇怪,也总有幸言觉得可爱。
于是她准备了漂流瓶,带祝喧去了林城海边,祝喧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每一年的愿望都是健康幸福,老天爷恐怕都被念叨烦了,所以一直有帮忙实现。
那说点新鲜的好了,她想起中午吃的烤肉,于是写: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水培生菜,太好吃了!
这算什么愿望啊。幸言看着她笑,一年一次的机会啊,你许一点靠谱的。
祝喧抬头看她,幸言真的很好看,会被女生要联系方式的好看,期末考试被老师夸帅气的好看,每次看见她,祝喧都会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的好看。
她眨眨眼,大着胆子说:如果我想亲你一口,你觉得靠谱吗。
第39章竖版明信片(八)
当然,这个愿望可比吃生菜靠谱多了,幸言走近一步:你说了算。
祝喧有贼心有贼胆,对上幸言的脚尖,并不闭眼,半笑着凑上去点了点,一触即放,轻轻的。
然后捂住嘴,眉眼弯弯的笑着说:和我想象中的接吻一模一样我能再亲一下吗?
幸言没她这么理直气壮,耳廓都红了,默许后祝喧又凑上来,还是轻轻的,但比第一次要熟练很多,先是蹭了蹭幸言的鼻尖,而后停留了五秒钟的时间。
第三次学会了左右磨蹭唇瓣。
第四次试图撬开唇缝,快速舔了一下齿隙的舌尖。
幸言说的很对,祝喧好学,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很高,并且聪明,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这在高中时都是实打实的优点,只是幸言没想到,祝喧的学习能力不仅针对课本,同样针对电视剧和言情小说。
然后作用到自己身上。
祝喧是个标准白羊座,接纳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包括如何耍流氓,于是祝喧在海边过的十八岁生日,幸言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能再亲你一下吗。
扔进大海的漂流瓶仿佛潘多拉魔盒的旁亲,瓶盖一开,点亮了祝喧无数隐藏技能,幸言后知后觉自己闯了祸,察觉以祝喧的学习能力,自己再这样纵容下去,不知道她能学会多少出格的事情。
于是终于在无数次妥协后拒绝:不可以、闭眼、睡觉。
祝喧当然不肯:可我们是情侣嘛!
幸言蒙着被子笑:哪有你这样下结论的,要先告白才能成为情侣,懂吗?
祝喧嘟嘟囔囔的,还是不肯:我亲都亲了!
小点声。幸言红着脸把她拽进被子裹好,也不知道怕吵到谁,两个人在夜灯微弱的灯光下看着彼此,好一会儿幸言才开口,我是女生哎。
祝喧明白她的意思,回应:真巧,我也是女生哎。
幸言简直拿她没办法,感觉彻底败给她了。
察觉到幸言神情的松动,祝喧低头蹭了蹭她的脖子,像个不给买糖就不肯走的小孩似的,伸出一根手指询问:再亲一下?
幸言抱着她,感觉不答应她能问到天亮,叹了叹气,最后一下。
那不一定。
祝喧撑起一点身子凑上去,察觉到背后手掌的推力,驾轻就熟的蹭开了幸言的口齿,点了点熟悉的虎牙,其次是舌尖,所到之处瘫软灼热,幸言逐渐松弛逐渐迎合,配合着轻轻翻身,把祝喧抱到自己身上。
先亲了再说。
第40章竖版明信片(九)
在祝喧还在看偶像剧的爱情启蒙时代,也曾受八点档影响,认为经父辈纠葛,血海深仇捶打,还能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才是永垂不朽的恋人。
现在却不这样想了。
排除万难后的执子之手固然可贵,跌宕起伏的悲欢离合也的确有看点,可平和度过每一天的安稳,日出日落里的长风静好,未必逊色什么。
她们吃西瓜、晒衣服、安静的坐在长廊上,不说一句话,只看书或是打盹,也同样很好。
她们回到学校,成了一对普通的情侣。
认识的第三年成为在一起的第一年,祝喧自作主张不再叫学姐,而是字正腔圆的喊着幸言,幸言某天突然察觉,蛮有威严的纠正她:叫学姐。
祝喧就是个熊孩子,立刻高高兴兴的回应:幸言。
幸言好脾气的压制:喧喧。
祝喧摇头晃脑:幸言。
事不过三,幸言伸出第三根手指,压低声音叫了大名:祝喧。
祝喧吐吐舌头:学姐。
而后不出半天,她又开始叫幸言了,于是纠正称呼的对话,时不时就要发生一次。
祝喧也主动叫过姐姐。
电影上映,候场时两个人在大厅玩娃娃机,突然有男生走近,说是高中暑假打工,加好友拉人头赚钱,幸言急着抓娃娃不想废话,胡乱点头,结果娃娃没抓到,男生倒是话多,发了广告后一个急转弯,突然问:姐姐有男朋友吗?
祝喧正拿着幸言的手机看餐厅,男生的消息接二连三。
姐姐你怎么不说话啊。
姐姐我们在绿茶。
之后一周,祝喧看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和幸言在楼下喂狗的时候,时不时就会突然冒出一句:姐姐在干嘛?
幸言不理她,祝喧就凑近了逗她:姐姐吃了吗?
这么被欺负了一周,后来幸言再也不要求祝喧叫她学姐了。
她们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夜跑,一起放假回家,路过徐高,曾经看过夕阳的天台又有了新的影子,她们偶尔拥抱,偶尔玩闹,她们谈着简单的恋爱,成了一对简单的恋人。
很快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她们陆续去了一些城市旅行,半夜两点不睡觉,拎着奶茶在空无一人的马路边上乱晃,祝喧提议:我们去买酒好不好!
幸言才不肯,拉着她的手在夜风里奔跑,装作听不到。
每到一个城市,祝喧就要买一盒明信片,小时候和爸妈旅游养成的习惯,一晃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没有改掉。
明信片背后有字,有的是歌词,有的是诗句,祝喧用来写联系方式的那张幸言还留着,规整的夹在日记本里,电影气氛恰到好处,她们到底还是喝了一点酒,幸言拿给她看,念着卡片上褪色的句子。
幸言留在华安上大学,每个月回家一次,祝喧成了正儿八经的高三生,作业和考试比高二时多了一倍,两个人各忙各的,很少见面,经常聊天。
幸言会和祝喧分享新食堂的红豆饼、芝士年糕、分享有意思的心理学选修课,学院组织的排球比赛。
祝喧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多,时不时会冒出来吐槽家里当大爷的猫和非要和她睡的狗,更多的时候是突然发一串啊啊啊啊,或是没头没尾的我讨厌政z治,讨厌!!!!
幸言哄孩子,认识祝喧后,自觉把可爱的表情包全都移到了最前面。
好在高三这一年比高二过的更快些,高考一结束,祝喧一早就把六箱子习题册拉到了废品回收站,除了幸言做了诸多批注的数学笔记,剩下的统统变卖,到手二十四块五,然后请幸言去肯德基吃薯条。
回收站后门外墙上大咧咧写着老废物乐园,祝喧拉着幸言乱跑,在大件垃圾暂存点标牌前站定,闹腾着朝幸言喊:快给我拍一张!
后来这张照片被幸言当成了屏保,因为尺寸不符,文字露出不全,屏幕亮起只能看见大件垃圾四个字。
她们认识两年了,祝喧上了大学,幸言依旧是学姐,两个人在同一所大学的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人多饭少,南校区人少饭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于是祝喧又找到了新的粘人理由,没事就跑去南校区找幸言吃饭。
幸言的室友们和曾经的高马尾学姐一样,熟络后经常玩笑着逗祝喧:小学妹又来啦。
祝喧大大方方的:学姐好,一楼的糖醋丸子好吃吗?
不好吃。幸言找到空位回来接人,伸手去拎祝喧领子,走啦,干炸的好吃,我买了两份。
南门新开了一条小吃街,每一家看起来都很不错,于是两个人打着无聊的赌注,祝喧过了四级要请幸言吃豆腐煲,幸言过了六级要请祝喧吃椰子鸡。
或是因为其它一些重要的时刻一起吃饭:上完了最后一节课、期末考试提前交卷、专业采风报告拿到了第一名、今年生日后就是二十岁了那一定要喝疙瘩汤啊,三食堂拐角那家可以去吃第四遍了。
祝喧上学早,大学后才过十八岁生日,她说生日要在大海退潮时放漂流瓶,这样新的一年就能水逆退散,平平安安。
她总是想一出是一处,歪点子很多,有人觉得奇怪,也总有幸言觉得可爱。
于是她准备了漂流瓶,带祝喧去了林城海边,祝喧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每一年的愿望都是健康幸福,老天爷恐怕都被念叨烦了,所以一直有帮忙实现。
那说点新鲜的好了,她想起中午吃的烤肉,于是写:希望每个人都能吃到水培生菜,太好吃了!
这算什么愿望啊。幸言看着她笑,一年一次的机会啊,你许一点靠谱的。
祝喧抬头看她,幸言真的很好看,会被女生要联系方式的好看,期末考试被老师夸帅气的好看,每次看见她,祝喧都会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的好看。
她眨眨眼,大着胆子说:如果我想亲你一口,你觉得靠谱吗。
第39章竖版明信片(八)
当然,这个愿望可比吃生菜靠谱多了,幸言走近一步:你说了算。
祝喧有贼心有贼胆,对上幸言的脚尖,并不闭眼,半笑着凑上去点了点,一触即放,轻轻的。
然后捂住嘴,眉眼弯弯的笑着说:和我想象中的接吻一模一样我能再亲一下吗?
幸言没她这么理直气壮,耳廓都红了,默许后祝喧又凑上来,还是轻轻的,但比第一次要熟练很多,先是蹭了蹭幸言的鼻尖,而后停留了五秒钟的时间。
第三次学会了左右磨蹭唇瓣。
第四次试图撬开唇缝,快速舔了一下齿隙的舌尖。
幸言说的很对,祝喧好学,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很高,并且聪明,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这在高中时都是实打实的优点,只是幸言没想到,祝喧的学习能力不仅针对课本,同样针对电视剧和言情小说。
然后作用到自己身上。
祝喧是个标准白羊座,接纳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包括如何耍流氓,于是祝喧在海边过的十八岁生日,幸言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能再亲你一下吗。
扔进大海的漂流瓶仿佛潘多拉魔盒的旁亲,瓶盖一开,点亮了祝喧无数隐藏技能,幸言后知后觉自己闯了祸,察觉以祝喧的学习能力,自己再这样纵容下去,不知道她能学会多少出格的事情。
于是终于在无数次妥协后拒绝:不可以、闭眼、睡觉。
祝喧当然不肯:可我们是情侣嘛!
幸言蒙着被子笑:哪有你这样下结论的,要先告白才能成为情侣,懂吗?
祝喧嘟嘟囔囔的,还是不肯:我亲都亲了!
小点声。幸言红着脸把她拽进被子裹好,也不知道怕吵到谁,两个人在夜灯微弱的灯光下看着彼此,好一会儿幸言才开口,我是女生哎。
祝喧明白她的意思,回应:真巧,我也是女生哎。
幸言简直拿她没办法,感觉彻底败给她了。
察觉到幸言神情的松动,祝喧低头蹭了蹭她的脖子,像个不给买糖就不肯走的小孩似的,伸出一根手指询问:再亲一下?
幸言抱着她,感觉不答应她能问到天亮,叹了叹气,最后一下。
那不一定。
祝喧撑起一点身子凑上去,察觉到背后手掌的推力,驾轻就熟的蹭开了幸言的口齿,点了点熟悉的虎牙,其次是舌尖,所到之处瘫软灼热,幸言逐渐松弛逐渐迎合,配合着轻轻翻身,把祝喧抱到自己身上。
先亲了再说。
第40章竖版明信片(九)
在祝喧还在看偶像剧的爱情启蒙时代,也曾受八点档影响,认为经父辈纠葛,血海深仇捶打,还能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才是永垂不朽的恋人。
现在却不这样想了。
排除万难后的执子之手固然可贵,跌宕起伏的悲欢离合也的确有看点,可平和度过每一天的安稳,日出日落里的长风静好,未必逊色什么。
她们吃西瓜、晒衣服、安静的坐在长廊上,不说一句话,只看书或是打盹,也同样很好。
她们回到学校,成了一对普通的情侣。
认识的第三年成为在一起的第一年,祝喧自作主张不再叫学姐,而是字正腔圆的喊着幸言,幸言某天突然察觉,蛮有威严的纠正她:叫学姐。
祝喧就是个熊孩子,立刻高高兴兴的回应:幸言。
幸言好脾气的压制:喧喧。
祝喧摇头晃脑:幸言。
事不过三,幸言伸出第三根手指,压低声音叫了大名:祝喧。
祝喧吐吐舌头:学姐。
而后不出半天,她又开始叫幸言了,于是纠正称呼的对话,时不时就要发生一次。
祝喧也主动叫过姐姐。
电影上映,候场时两个人在大厅玩娃娃机,突然有男生走近,说是高中暑假打工,加好友拉人头赚钱,幸言急着抓娃娃不想废话,胡乱点头,结果娃娃没抓到,男生倒是话多,发了广告后一个急转弯,突然问:姐姐有男朋友吗?
祝喧正拿着幸言的手机看餐厅,男生的消息接二连三。
姐姐你怎么不说话啊。
姐姐我们在绿茶。
之后一周,祝喧看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和幸言在楼下喂狗的时候,时不时就会突然冒出一句:姐姐在干嘛?
幸言不理她,祝喧就凑近了逗她:姐姐吃了吗?
这么被欺负了一周,后来幸言再也不要求祝喧叫她学姐了。
她们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夜跑,一起放假回家,路过徐高,曾经看过夕阳的天台又有了新的影子,她们偶尔拥抱,偶尔玩闹,她们谈着简单的恋爱,成了一对简单的恋人。
很快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她们陆续去了一些城市旅行,半夜两点不睡觉,拎着奶茶在空无一人的马路边上乱晃,祝喧提议:我们去买酒好不好!
幸言才不肯,拉着她的手在夜风里奔跑,装作听不到。
每到一个城市,祝喧就要买一盒明信片,小时候和爸妈旅游养成的习惯,一晃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没有改掉。
明信片背后有字,有的是歌词,有的是诗句,祝喧用来写联系方式的那张幸言还留着,规整的夹在日记本里,电影气氛恰到好处,她们到底还是喝了一点酒,幸言拿给她看,念着卡片上褪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