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h1>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110节</h1>
    赵大壮摇头,“堂伯不懂那些,你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如果是温度造成的,不是没有办法挽救。
    “堂伯,咱捡石子回来砌个大炉子吧。”
    “成。”
    有赵大壮打头阵,炉子两天就砌出来了,半人高的炉子,缝隙处糊了泥,这次梨花不挑木材,什么木头都往里面放,待燃起来就不管。
    火烧得旺,赵大壮一直守在炉子旁,当火熄灭后,他握着铁棍扒了扒,欣喜的喊梨花,“三娘,这次烧出来的炭比以前多。”
    其他人被吸引过来,往炉子一探头,惊讶道,“真的。”
    赵大壮把炭挑出来放筐里,“还烧吗?”
    “烧...”
    怕三娘遭人笑话,赵广安天天带着孩子们下山拆房子。
    像老村长交代的那样,房梁,屋顶拆下来往谷里搬。
    房梁重,他特意劈成小段背上山,至于做屋顶的草,将未朽的挑出来搓成粗线缝草衣,腐朽的草则当成柴烧,偶尔碰到树上断掉的枝桠也一并捡回谷。
    几天下来,手背全是划痕,他自己都不知怎么弄的。
    第83章
    老太太看得心疼,跑到老村长面前诉苦,有意让他选赵广安做村长。
    天寒后,小溪对面的人不怎么往这边跑了,至今没有选出村长,加上族里忙,也没过去问问。
    整个山谷,恐怕也就她挂念此事了。
    老村长坐在椅子上,膝盖上铺着草制的短褥,闭目假寐,佯装没有听到。
    老太太恼了,“老四,我跟你说话呢?”
    半晌椅子上的人也没动静,她不由得定睛细瞧,草帽下的双目微阖,像睡着了,又像晕过去了。
    她不记得老四上次晕倒时的情形了,然而这般年纪的人突然呈现这般神色总叫人心慌的,她微微屈膝,伸手探向老四鼻尖。
    有呼吸。
    她松了口气,随即又不满起来,“我知你瞧不上老三,但他已经改了...”
    赵广安的转变大家有目共睹,老太太说,“不是我吹嘘,他要做了村长,只会更加尽心尽力。”
    见老村长仍不睁眼,她顿觉无趣,哼哼唧唧的往外走,“你不听就算了,反正在我心里,老三是最好的。”
    脚步声远去,老村长幽幽叹了口气。
    村长哪儿是那么容易的?大
    壮都没能耐,何况广安了...
    老太太回灶房后,削竹片的老秦氏神秘兮兮凑过去,“三嫂子去哪儿了?”
    “给老三量衣服尺寸去了...”
    第一件竹甲的内衬已经做出来了,软草搓成细细的绳,用编竹席的法子编成细而薄的料子,再用绳子将其缝起来。
    别以为说着简单,就这一件衣服,耗费几天几夜才做出来的。
    先是选草,草要选软和细腻的,绳子不能太粗,关节处不能太僵,一通改下来,累得不行。
    老太太瞥了眼老吴氏膝盖上的成衣,“开始缝竹片了?”
    竹片削成巴掌大小,上下穿孔,缝到衣服上就行。
    老吴氏手里握着手指粗的木针,闻言抬起头来,顺势举起了膝盖上的衣服,“胸前都快缝完了。”
    竹片光滑,老太太忍不住上手摸,“冬天穿着会不会冷啊?”
    “我哪儿晓得?”老吴氏不以为意,“左右不是咱们穿,怕什么?”
    这件衣服是按照赵铁牛的尺寸做的,想到赵铁牛常年没穿过厚衫,不能再赞同,“也是。”
    炉子旁捡炭的赵铁牛嘴角歪了歪,“你们可是我亲婶子啊...”
    老吴氏好笑,“所以先给你做竹甲啊。”
    赵铁牛哑口无言。
    赵大壮抱着柴来,“炭全捡出来了?”
    越来越潮了,烧出来的炭都不能堆地上,只能用箩筐装着吊房梁上,否则难以点燃,赵大壮弯腰看了眼,确认炉子里没木炭后,双手一松,手里的柴掉了进去。
    “我看堂弟背了许多柴回来,咱再起两个炉子...”
    这儿是空地,原本要挖出来撒种的,因天天有人来这边用饭就空了出来,赵铁牛说,“上次的石子没用完,还要再捡些回来吗?”
    炉子旁边是炭屑,石子堆在炭屑另外一侧的,赵大壮瞅了眼,“估计够了。”
    地里的葵种发出嫩芽后又被冻死了,大家就没继续播种,那次要起炉子,许多人帮着捡石子,因此剩得不少,赵大壮说,“我看着这边,你砌炉子去。”
    “好呢。”
    赵铁牛不是偷奸耍滑的人,只要是族里的事,他最积极。
    以前没觉得有什么,刚去了趟老村长家的老太太心里不得劲,“铁牛这般勤快,不会想要当村长吧?”
    老吴氏瞥她一眼,“你又知道了?”
    老太太没个好脸,“我咋就不知道了?”
    老吴氏嗤鼻,“自作聪明。”
    关于村长之位,她暗地没少跟老伴商量,大壮正直善良不偷懒,理应由他做村长,但老伴儿认死理,非逮着大壮接族里姑娘回来惹来亲家一事不放,坚称大壮不够圆滑。
    说老说去,恐怕还惦记广昌的。
    他也不想想,真要广昌做了村长,哪儿还有她们享福的份儿?
    别说享福,生病都没法医。
    在戎州时,要不是三娘冒充富户阔绰的带他去医馆,他这会儿还像个死人躺在床上呢。
    当然,想归想,她没有和老伴儿吵,他为族里劳心劳力几十年,气出个好歹,她就成赵家的罪人了。
    她一说,老太太登时竖起眉,冷脸道,“你什么意思?”
    老吴氏撇嘴,“你这么聪明还用问我?少得了便宜还卖乖?”
    已经许久没有落过下风了,老太太跳起,“你再说一遍。”
    老吴氏心里窝火着呢,顿时没个好气,刚要张嘴,一只手就捂了过来,老秦氏愁眉不展道,“三嫂子火气重,你就莫与她吵了。”
    老吴氏拍掉她的手,呸道,“谁要和她吵了?明知他爹中意广昌当村长,还假惺惺的推铁牛出来当靶子,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又是什么?”
    不说在场的人听了这番话是何神色,老太太沉不住气了,“老大当村长?我看老四糊涂了吧,不行,我得找他说说,老大要是当村长,我就吊死在你家门口。”
    “......”
    那头老村长刚关门,倏地刺破天际的一声尖叫从屋侧传来,“老四,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
    活到这把年纪,敢这样骂他的人不多了,他愁闷的揉了揉眉心,问跑进院里的人,“怎么了?”
    “你想让广昌当村长?”
    “谁说的?”
    “你媳妇。”
    “她乱说的,我还没死呢,这村长自然我来。”
    老太太顿住脚步,狐疑的望着他,“真的?”
    “当然。”
    “那我跟小溪对面的人说说,趁早把这事定下来。”
    曾家和孙家都信服老村长的为人,哪怕他们没有跟老村长打过交道,但梨花是按他的意思办事,不拖沓,不圆滑,待人真挚,很让人敬佩。
    是故,老太太将老村长想当安宁村村长的事说开时,两家人极力赞成。
    罗老太不乐意,朝其他几家人使眼色。
    曾老头看在眼里,咳了声道,“赵家是实诚人家,不说别的,就冲她们敢在官兵手里救下那么多人我就支持他。”
    这事换成在场的没人敢。
    孙大郎赞同,“是啊,哪日我们要是遇到麻烦,他们不会见死不救的。”
    “不好说。”罗老太反驳,“赵家做主的是赵三娘,那可不是个好相与的。”
    “她哪儿不好相与了?”曾老头皱眉,“救回来的妇孺都有好好安顿,还请人为她们建房,你在她的年纪,能比她做得好?”
    罗老太没了话说。
    曾老头一锤定音,“没有异议的话,我就当你们同意了。”
    他们几家表了态,那些想选赵广昌的几家人再有心也束手无策。
    赵广昌是晚辈,哪有晚辈和长辈抢位置的道理?
    不肖片刻,村长的位子就落定了,因为有广昌比较,老太太还是满意小叔子继续做村长的,跟族里人说,“可惜我不是男儿,否则我想做一回村长试试。”
    老吴氏嘲笑她,“算了吧,你要当村长,村里肯定乌烟瘴气的。”
    老太太回怼,“你当我是你啊,整天就跟人磨嘴皮子了。”
    “你没有?”
    年纪大了就爱聊家常,有时聊得多了,嗓子火辣辣的,但老太太嘴上不服输,“我可没那闲工夫,我跟三娘说了,做了她阿耶的竹甲就给她做...”
    “她还缺竹甲?”
    老吴氏又一通冷嘲热讽,倒不是看不惯梨花,而是梨花不缺衣服穿。
    梨花从戎州带了不少衣物回来,后来赵广安他们下山又搜罗了不少,族里人疼惜她,好东西都是她挑了才拿出来分的。
    “她怎么不缺了?”老太太不爽她的语气,“三娘穿得跟野人似的,有竹甲会不穿?”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书适

媳妇总以为我不爱他

江心小舟

超级浮空城

诸生浮屠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专业咸鱼

重生之嫡女有毒

卿月

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

陛下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