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h1>穿书年代,炮灰原配携崽随军去啦 第44节</h1>
李寒松吃得有些饱,走路慢悠悠的,一边消食,一边感受着初秋夜晚的凉风。
突然,前方一片闹哄哄,很多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
人群里传出一个洪亮的女声。
“刘海峰你大爷!骗婚的垃圾!老娘今天就给你做做开颅手术!”
第60章
李寒松凑过去看热闹。
刘海峰他知道,3团副团长,媳妇在县一小教书。
家属院里的军属,大多都还是农村出身,最多上个扫盲班,正经念过书的,是少数。
娶个有文化的城里媳妇,绝对是可以拿出去炫耀的。
刘海峰就是如此,每当赵雪静和其他家属走在一起,出众的容貌和气质,都能让他的腰杆挺起来。
哪怕结婚七年以来,他逐渐感到赵雪静的性格实在有些不讲道理,但只要一想到她给他带来的荣耀,就又觉得性格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本来城里姑娘就更傲气些。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刘海峰在家乡是定过娃娃亲的。
娃娃亲对象比他小五岁,当年他十八岁到了适婚的年龄,对象却还是瘦瘦小小的像个小女娃,婚事就耽搁下来,他觉得日子无趣,索性偷偷报名参军去了。
然后他作为补充兵源被送上战场,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居然活着回来了,还当了官。
从此后,刘海峰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眼界也变了。
他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察觉到自己拥有了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家乡那个娃娃亲对象,已经没办法往他身边站了。
他要娶个城里姑娘!
刘海峰火速写信回家,让家里把娃娃亲退了,他愿意给一部分经济补偿。
家里回信应了。
刘海峰便毫无心理负担的开始找起他想要的城里姑娘来。
只是他的要求高,升到营长后才找到个满意的,就是赵雪静。
他写信给老家,说要带新媳妇回去见爹娘。
这时候爹娘才告诉他,当初的娃娃亲他们根本没退,反而还办了个没有新郎官的酒席,把人结到家里当正经儿媳妇待,因为刘海峰的哥哥得病死了,媳妇跟人跑了,刘海峰的娘身体又不好,哥哥的一双儿女没人照顾。
刘家爹娘本来想的是,慢慢说服儿子回来认下这门亲,圆个房,谁知道儿子居然自己在外面找了!
这下可怎么是好呢,刘海峰的城里媳妇肯定不会回乡下去伺候爹娘,照顾侄子侄女的。
再说了,定娃娃亲的那姑娘实在勤劳又本分,刘家爹娘喜欢得很,根本舍不得放人离开,于是哄那娃娃亲对象,说刘海峰死在外面了,拘着她在刘家“守寡”。
刘海峰在信中再三苦劝爹娘把人放了,刘家爹娘一句“那不然就让你的城里媳妇回来伺候我们”,就把刘海峰顶得没了话说。
最后,他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着爹娘的做法。
一开始,刘海峰还是忐忑的,怕娃娃亲对象知道事情的真相,找到部队里来闹,后来时间一长,爹娘又总说那姑娘没文化没见识啥也不懂,好骗得很,刘海峰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可偏偏就在他专注于事业,准备大展拳脚时,冯小草来了。
冯小草,就是他定的那个娃娃亲对象。
她比他印象中的高了很多,五官也长开了,但还是那么瘦,营养不良,脸色蜡黄,身上的衣服打满了补丁。
唯一跟记忆中不一样的是,她的眼神,具有十足的攻击性。
刘海峰乍一见冯小草还没认出来,她却是认出了他,一句话都没说,就举着手里的砖头朝他砸来。
刘海峰条件反射一躲,砖头的一角还是从他的额角擦过,蹭掉了一层皮。
显而易见,他要不是躲得快,那砖头非把他开瓢了不可。
这一幕立马引起周围人的围观。
刘海峰怒极骂道:“哪个不长眼的东西,敢在部队家属院撒野!”
“刘海峰你大爷,骗婚的垃圾,老娘今天就给你做做开颅手术!”
这句话一出,刘海峰心里一跳,这才定睛看去,认出了冯小草。
“你......”刘海峰心惊肉跳的,走过去想把冯小草往家里拉,“进来说。”
“我不进去,我没什么见不得人,用不着偷偷摸摸藏着掖着。”
围观的人一听这话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很明显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啊!
搁十年前,因战争而升官发财的男人们,打着反抗包办婚姻的旗号跟乡下老婆离婚,转而娶城里媳妇,这种事可不要太常见。
所以大家见到眼前的情景,第一反应就是,刘海峰是不是也有什么婚姻上面的纠纷。
不得不说,群众真相了。
刘海峰急得想再去拉冯小草。
冯小草一把甩脱他,“大家都来看啊,刘海峰这个人渣,娶一个乡下媳妇替他伺候爹娘,抚养侄子侄女,又娶个城里媳妇陪他睡觉,过他的小日子!我就问问,这种事到底有没有人管!咱们的新法律规没规定男人可以娶两个老婆?!”
人群里有人道:“男人不能纳妾不能娶二房,这是婚姻法规定的。”
刘海峰急忙道:“我没纳妾,更没娶二,这其中有误会!我刘海峰的合法妻子只有一个,就是赵雪静!”
冯小草冷笑,“合法妻子只有一个,那不合法的呢?我可是你们老刘家当年用一袋小米下聘定下的亲事,十六岁那年你爹娘亲自接我到刘家,说你在外面受了伤不能赶回来拜堂,他们做主把我这个儿媳妇娶进门,等你好了再回来圆房!
谁知道没过几年,你爹娘又说你死了,我一个黄花大闺女,愣是正儿八经在你家守起了寡!你说,我到底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
众人似是没想到刘家能这么无耻,这比那些抛弃乡下媳妇娶城里姑娘的人还恶心,人家好歹是正大光明的离了婚才新娶,刘家倒好,啥都想占!还是用骗术把人家姑娘骗过来的!
刘海峰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捏紧了拳头,死盯着冯小草。
冯小草却是丝毫不惧,迎上了他的眼神。
冯小草的眼睛里,有着一种令人惊惧的凉意。
此时的刘海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冯小草是来毁了他的。
第61章
冯小草看着刘海峰,想的是上辈子的现在,她正在干什么?
哦,还在乡下刘家哼哧哼哧的当着老黄牛,伺候刘家爹娘,抚养刘家侄子侄女呢。
其实冯小草当初根本不想到刘家去,刘海峰又不在家,一拜不了堂,二圆不了房,她算哪门子的刘家儿媳?但刘家爹娘联合她的哥嫂吓唬她,说如果不去刘家,哥嫂就要把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懒汉光棍,吓得她立马就同意了。
事情的真相,包括刘海峰没死,并且在城里有另一个家,她是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的,那时她四十多岁,把刘家的侄子侄女抚养成了人,已经在开始带侄子的儿子了。
是村里有人去城里打工,无意看到了刘海峰,回来跟她说了一嘴,她才起了疑心。
刘家爹娘只是普通的农村老头老太,没什么挣钱的本事,为什么刘家这些年的日子在村里却是数一数二的好?
为什么每年,刘家爹娘都要去一趟省城走亲戚?什么亲戚值得两个老的年年不落的跑?
为什么刘家爹娘看她看得那么紧,连她想去趟县城,都得刘海峰的娘陪着一起......
这些为什么,冯小草从前不是没有想过,但刘家爹娘对她不错,好吃的好喝的从不吝啬给她,每年都给她做新衣裳,对她也从来都是温声细语,不打不骂。
从小没有人对冯小草好过,她便觉得这就是好了。
而且虽然没有丈夫和子女,但侄子侄女都把她当亲妈看待,将来也有指望。
在刘家的日子,她那时候觉得挺知足的,有些问题也就没有深想。
谁能想到,看似平淡幸福的日子,却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冯小草起疑心后,就在家里找证据,她坚信有证据。后来,她砸开了家里一个常年锁着的柜子,在里面发现了满满一柜子的信,那是刘家爹娘这些年跟刘海峰的通信。
冯小草小时候是不认字,但开始带刘家侄子侄女后,她为了教小孩子做作业,就开始自学,经常去生产队小学听课。
她的悟性又不错,自学后的水平,怎么也能算个小学毕业生,简单的读书看报是不成问题的。
刘海峰的那些信,自然能看懂。
冯小草将一柜子的信都看完了,从头到尾,然后身子就止不住的发抖,像是腊月天刚从寒潭里捞出来的一样,冰冷得连骨头缝都是疼的。
和蔼可亲的刘家父母、记忆中早已面目模糊的刘海峰,此刻都变成了龇着獠牙的狰狞怪物。
她是他们用谎言圈起来的一头老黄牛,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刘家,而刘家对她的好,不过是饲养她的草料。
回想起自己在刘家这些年的操劳,冯小草开始怀疑自己,她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头牛?而不是一个人,一个跟刘家父母,跟刘海峰,跟村里所有其他人一样的,活生生的人?
她差点因为想不通,要去跳河。
不过在面对湍急的河水时,冯小草忽然想通了。
不,她会说话,能识字,有感情,她是人。
只不过,有人把她变成了牛。
该死的,是把她变成牛的坏人。
冯小草回去,向刘家父母坦白了她已经知道刘海峰没死,并表示,刘海峰必须亲自回来处理这件事,否则她就到省城刘海峰的家里去闹事,刘海峰的城里老婆可不知道他在乡下还有个在守寡的未亡人。
刘家父母没办法,只好让刘海峰回来。
“死了”的人突然回来了,冯小草看着衣冠楚楚的刘海峰,只觉得这个人是如此的陌生。
她跟刘海峰从小定亲,也算青梅竹马了,小时候刘海峰还常背着她上山割草捡柴,她一直管他叫“哥”。
她不懂什么爱情不爱情的,但她可以很肯定,她从小就觉得刘海峰比她亲哥好,会给她买糖吃,买花戴......
冯小草笑了,很平静地跟刘海峰提了要求,给她钱,一大笔钱,她就可以不追求从前的事。
刘海峰明显松了口气,他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一大摞钞票,回来本来就准备用这些钱摆平冯小草的。
冯小草识时务,很好。
李寒松吃得有些饱,走路慢悠悠的,一边消食,一边感受着初秋夜晚的凉风。
突然,前方一片闹哄哄,很多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
人群里传出一个洪亮的女声。
“刘海峰你大爷!骗婚的垃圾!老娘今天就给你做做开颅手术!”
第60章
李寒松凑过去看热闹。
刘海峰他知道,3团副团长,媳妇在县一小教书。
家属院里的军属,大多都还是农村出身,最多上个扫盲班,正经念过书的,是少数。
娶个有文化的城里媳妇,绝对是可以拿出去炫耀的。
刘海峰就是如此,每当赵雪静和其他家属走在一起,出众的容貌和气质,都能让他的腰杆挺起来。
哪怕结婚七年以来,他逐渐感到赵雪静的性格实在有些不讲道理,但只要一想到她给他带来的荣耀,就又觉得性格什么的都无所谓了。
本来城里姑娘就更傲气些。
然而外人不知道的是,刘海峰在家乡是定过娃娃亲的。
娃娃亲对象比他小五岁,当年他十八岁到了适婚的年龄,对象却还是瘦瘦小小的像个小女娃,婚事就耽搁下来,他觉得日子无趣,索性偷偷报名参军去了。
然后他作为补充兵源被送上战场,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居然活着回来了,还当了官。
从此后,刘海峰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眼界也变了。
他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察觉到自己拥有了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家乡那个娃娃亲对象,已经没办法往他身边站了。
他要娶个城里姑娘!
刘海峰火速写信回家,让家里把娃娃亲退了,他愿意给一部分经济补偿。
家里回信应了。
刘海峰便毫无心理负担的开始找起他想要的城里姑娘来。
只是他的要求高,升到营长后才找到个满意的,就是赵雪静。
他写信给老家,说要带新媳妇回去见爹娘。
这时候爹娘才告诉他,当初的娃娃亲他们根本没退,反而还办了个没有新郎官的酒席,把人结到家里当正经儿媳妇待,因为刘海峰的哥哥得病死了,媳妇跟人跑了,刘海峰的娘身体又不好,哥哥的一双儿女没人照顾。
刘家爹娘本来想的是,慢慢说服儿子回来认下这门亲,圆个房,谁知道儿子居然自己在外面找了!
这下可怎么是好呢,刘海峰的城里媳妇肯定不会回乡下去伺候爹娘,照顾侄子侄女的。
再说了,定娃娃亲的那姑娘实在勤劳又本分,刘家爹娘喜欢得很,根本舍不得放人离开,于是哄那娃娃亲对象,说刘海峰死在外面了,拘着她在刘家“守寡”。
刘海峰在信中再三苦劝爹娘把人放了,刘家爹娘一句“那不然就让你的城里媳妇回来伺候我们”,就把刘海峰顶得没了话说。
最后,他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着爹娘的做法。
一开始,刘海峰还是忐忑的,怕娃娃亲对象知道事情的真相,找到部队里来闹,后来时间一长,爹娘又总说那姑娘没文化没见识啥也不懂,好骗得很,刘海峰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可偏偏就在他专注于事业,准备大展拳脚时,冯小草来了。
冯小草,就是他定的那个娃娃亲对象。
她比他印象中的高了很多,五官也长开了,但还是那么瘦,营养不良,脸色蜡黄,身上的衣服打满了补丁。
唯一跟记忆中不一样的是,她的眼神,具有十足的攻击性。
刘海峰乍一见冯小草还没认出来,她却是认出了他,一句话都没说,就举着手里的砖头朝他砸来。
刘海峰条件反射一躲,砖头的一角还是从他的额角擦过,蹭掉了一层皮。
显而易见,他要不是躲得快,那砖头非把他开瓢了不可。
这一幕立马引起周围人的围观。
刘海峰怒极骂道:“哪个不长眼的东西,敢在部队家属院撒野!”
“刘海峰你大爷,骗婚的垃圾,老娘今天就给你做做开颅手术!”
这句话一出,刘海峰心里一跳,这才定睛看去,认出了冯小草。
“你......”刘海峰心惊肉跳的,走过去想把冯小草往家里拉,“进来说。”
“我不进去,我没什么见不得人,用不着偷偷摸摸藏着掖着。”
围观的人一听这话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很明显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啊!
搁十年前,因战争而升官发财的男人们,打着反抗包办婚姻的旗号跟乡下老婆离婚,转而娶城里媳妇,这种事可不要太常见。
所以大家见到眼前的情景,第一反应就是,刘海峰是不是也有什么婚姻上面的纠纷。
不得不说,群众真相了。
刘海峰急得想再去拉冯小草。
冯小草一把甩脱他,“大家都来看啊,刘海峰这个人渣,娶一个乡下媳妇替他伺候爹娘,抚养侄子侄女,又娶个城里媳妇陪他睡觉,过他的小日子!我就问问,这种事到底有没有人管!咱们的新法律规没规定男人可以娶两个老婆?!”
人群里有人道:“男人不能纳妾不能娶二房,这是婚姻法规定的。”
刘海峰急忙道:“我没纳妾,更没娶二,这其中有误会!我刘海峰的合法妻子只有一个,就是赵雪静!”
冯小草冷笑,“合法妻子只有一个,那不合法的呢?我可是你们老刘家当年用一袋小米下聘定下的亲事,十六岁那年你爹娘亲自接我到刘家,说你在外面受了伤不能赶回来拜堂,他们做主把我这个儿媳妇娶进门,等你好了再回来圆房!
谁知道没过几年,你爹娘又说你死了,我一个黄花大闺女,愣是正儿八经在你家守起了寡!你说,我到底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
众人似是没想到刘家能这么无耻,这比那些抛弃乡下媳妇娶城里姑娘的人还恶心,人家好歹是正大光明的离了婚才新娶,刘家倒好,啥都想占!还是用骗术把人家姑娘骗过来的!
刘海峰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捏紧了拳头,死盯着冯小草。
冯小草却是丝毫不惧,迎上了他的眼神。
冯小草的眼睛里,有着一种令人惊惧的凉意。
此时的刘海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冯小草是来毁了他的。
第61章
冯小草看着刘海峰,想的是上辈子的现在,她正在干什么?
哦,还在乡下刘家哼哧哼哧的当着老黄牛,伺候刘家爹娘,抚养刘家侄子侄女呢。
其实冯小草当初根本不想到刘家去,刘海峰又不在家,一拜不了堂,二圆不了房,她算哪门子的刘家儿媳?但刘家爹娘联合她的哥嫂吓唬她,说如果不去刘家,哥嫂就要把她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懒汉光棍,吓得她立马就同意了。
事情的真相,包括刘海峰没死,并且在城里有另一个家,她是很久很久以后才知道的,那时她四十多岁,把刘家的侄子侄女抚养成了人,已经在开始带侄子的儿子了。
是村里有人去城里打工,无意看到了刘海峰,回来跟她说了一嘴,她才起了疑心。
刘家爹娘只是普通的农村老头老太,没什么挣钱的本事,为什么刘家这些年的日子在村里却是数一数二的好?
为什么每年,刘家爹娘都要去一趟省城走亲戚?什么亲戚值得两个老的年年不落的跑?
为什么刘家爹娘看她看得那么紧,连她想去趟县城,都得刘海峰的娘陪着一起......
这些为什么,冯小草从前不是没有想过,但刘家爹娘对她不错,好吃的好喝的从不吝啬给她,每年都给她做新衣裳,对她也从来都是温声细语,不打不骂。
从小没有人对冯小草好过,她便觉得这就是好了。
而且虽然没有丈夫和子女,但侄子侄女都把她当亲妈看待,将来也有指望。
在刘家的日子,她那时候觉得挺知足的,有些问题也就没有深想。
谁能想到,看似平淡幸福的日子,却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冯小草起疑心后,就在家里找证据,她坚信有证据。后来,她砸开了家里一个常年锁着的柜子,在里面发现了满满一柜子的信,那是刘家爹娘这些年跟刘海峰的通信。
冯小草小时候是不认字,但开始带刘家侄子侄女后,她为了教小孩子做作业,就开始自学,经常去生产队小学听课。
她的悟性又不错,自学后的水平,怎么也能算个小学毕业生,简单的读书看报是不成问题的。
刘海峰的那些信,自然能看懂。
冯小草将一柜子的信都看完了,从头到尾,然后身子就止不住的发抖,像是腊月天刚从寒潭里捞出来的一样,冰冷得连骨头缝都是疼的。
和蔼可亲的刘家父母、记忆中早已面目模糊的刘海峰,此刻都变成了龇着獠牙的狰狞怪物。
她是他们用谎言圈起来的一头老黄牛,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刘家,而刘家对她的好,不过是饲养她的草料。
回想起自己在刘家这些年的操劳,冯小草开始怀疑自己,她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头牛?而不是一个人,一个跟刘家父母,跟刘海峰,跟村里所有其他人一样的,活生生的人?
她差点因为想不通,要去跳河。
不过在面对湍急的河水时,冯小草忽然想通了。
不,她会说话,能识字,有感情,她是人。
只不过,有人把她变成了牛。
该死的,是把她变成牛的坏人。
冯小草回去,向刘家父母坦白了她已经知道刘海峰没死,并表示,刘海峰必须亲自回来处理这件事,否则她就到省城刘海峰的家里去闹事,刘海峰的城里老婆可不知道他在乡下还有个在守寡的未亡人。
刘家父母没办法,只好让刘海峰回来。
“死了”的人突然回来了,冯小草看着衣冠楚楚的刘海峰,只觉得这个人是如此的陌生。
她跟刘海峰从小定亲,也算青梅竹马了,小时候刘海峰还常背着她上山割草捡柴,她一直管他叫“哥”。
她不懂什么爱情不爱情的,但她可以很肯定,她从小就觉得刘海峰比她亲哥好,会给她买糖吃,买花戴......
冯小草笑了,很平静地跟刘海峰提了要求,给她钱,一大笔钱,她就可以不追求从前的事。
刘海峰明显松了口气,他随身携带的包里有一大摞钞票,回来本来就准备用这些钱摆平冯小草的。
冯小草识时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