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h1>第149章</h1>
    砚喜觉得自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因萧宴宁对自己的信任而欢喜,另一半则愁得想要揪头发。
    守着这样的秘密,他夜里都睡不安稳,生怕自己一个秃噜嘴把秘密抖落出去。
    到时,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他。
    ***
    开印上朝第一天,皇帝就看到了满案头弹劾秦贵妃弹劾秦家甚至弹劾萧宴宁的折子。
    有些朝臣很自然地把太子的身体情况和永芷宫的厌胜之术联系在一起,他们就说太子有时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绝对是有人在背后作怪,现在被他们逮到把柄了吧。
    秦贵妃这么做,无非是想让萧宴宁上位。
    这种心思要不得。
    秦贵妃必须要受到惩罚,必须要削弱秦家的势力,至于萧宴宁,萧宴宁新年第一天上朝就没来上朝,说是脚疼,要休养几天,这敷衍的理由让皇帝都无语了。
    朝臣觉得,福王虽是朽木,但也不能不防,他是得利者,自然要在弹劾范围。
    总之,弹劾,弹劾,还是弹劾。
    皇帝看着折子头疼。
    厌胜之事出现两天,蒋太后又病了。这一病到了现在还没起身。
    这让有些朝臣更兴奋了,永芷宫可不只诅咒了太子还诅咒了蒋太后。
    蒋太后这病情就是证据。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皇帝明明身体也有点不适,他愣是坚持开印上朝。
    他怕自己不出现,会更加坐实永芷宫的罪名。
    而这个时候,秦太后也病了。
    皇帝终于有了借口把那些弹劾的折子都打回去:“厌胜之术本来也没查清是不是皇贵妃所谓,如今福王脚疼、太后也病了,总不能说也是受厌胜之术影响的吧。”
    “那些东西朕已让钦天监烧掉了,不会影响母亲、朕和太子的身体。不过,做下此事之人,朕绝不包庇。”
    皇帝开口,厌胜之术暂时到此为止。
    而真正的开年第一案,对准的是太子。
    御史胡游弹劾太子私德有失,说太子和南诏关系甚密。
    胡游就是上次一次弹劾七个皇子的御史,那可是一战成名,当时他弹劾太子的名义就是德行有失。
    后来被皇帝强压下去。
    这次胡游更过分,说太子当年南疆失踪之际和南诏女子孕有一子。
    胡游在朝堂上放下这么一个大雷,把皇帝震得都说不出来话了。
    内阁大臣,户部侍郎张笑等大臣立刻跳出来说胡游荒唐。
    胡游毫不畏惧,他道:“皇上若不信,可召来安王和福王,当时那母子二人被追杀时,还是安王把人救下的。”
    “那和福王有什么关系。”秦追在朝堂上罕见流露出一丝厉色。
    胡游:“……据说安王救人的地方离福王庄子不远,安王救人时,福王也在场。”
    秦追冷笑:“据说,胡大人言辞凿凿,本官还以为是胡御史亲眼看到了。”
    胡游没搭理他,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这是太子自幼带在身上的贴身之物,太子该不会不认识吧。”
    “呈上来。”皇帝终于回过神,他看了太子一眼,语气泛冷。
    对皇帝来说,和外族女子,尤其是还处在敌对中的外族女子有子嗣,是一桩风流美谈。
    对一个皇子,哪怕太子来说,这就是送到别人手中的把柄。
    作者有话说:
    有错字回头修
    第115章
    皇帝拿起被刘海呈上来的玉佩,太子是他的长子,这玉佩还是太子满月时,他亲自为太子戴在脖子上的。
    放下玉佩,皇帝示意刘海把东西拿给太子。
    太子拿起玉佩看了那么一眼,随即向着皇帝躬身恭敬道:“父皇,玉佩的确是儿臣的,当年儿臣在南疆遭人追杀落崖,此物便不知所踪,儿臣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它了。没想到今日却借由胡大人之手回归儿臣手中,既是缘分也是一件幸事。”
    胡游:“……”
    太子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他和当年追杀太子的事情扯在一起了。
    胡游又不傻,他可以弹劾太子,可以弹劾百官,甚至可以对皇帝直言不讳,但绝不能和追杀储君这种大逆之事牵扯在一起。
    于是胡游立刻一脸肃穆道:“皇上,臣身为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责。此物乃是那母子二人所有,并非臣之物。太子乃我朝储君,一举一动皆受人效仿,太子若有错,臣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述之,以证朝堂之清明,挽太子之声誉。臣弹劾太子私德有失,在公并不在私,对事则不对人。”
    皇帝:“好个在公不在私,对事不对人。胡卿得了这玉佩,想必也知这玉佩之主在何处。既然如此,就把人请到大殿,朕也想听听她们怎么说。”
    说完这话,皇帝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温雅平和,垂眸不言。
    胡游一脸坦然:“皇上恕罪,臣只收到了这份玉佩和写明详情的信件,并未拿下人。”
    皇帝:“……”
    皇帝有点牙疼。
    御史乃是耳目之官,所奏或得之风闻。
    太-祖当年打下天下后,曾亲自写下,凡皇子应为百官之表率,若有过,御史得风闻奏劾。所以有时御史弹劾皇子不需要像弹劾普通官员那样,查实再表。
    律法赋予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即无需确凿证据即可上折弹劾,这规定是为了确保言论畅通,保证上位者耳清目明。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弹劾失败,御史通常也只是受到一些薄惩,比如罚俸、贬谪,而不会以“诬告”论死。
    胡游性格耿直,不惧权势,向来以监察百官为己任。
    此事涉及储君声誉,且又有所谓证物,他听到消息自然要上奏皇上。
    胡游仗着自己说什么都不会死的言官身份,又郎朗道:“皇上,臣这些年隐隐有闻,太子派亲卫四下寻找什么东西,足迹遍布四海。还因此和地方官员有所冲突,杨家也是因此仗着太子之势惹下不少祸事,毁太子名声。太子可是在找这母子二人?臣还听闻,当日母子二人被安王和福王救下时,曾有太子亲卫前去追杀二人,安王和福王手中便有证据。皇上不若召安王和福王问个清楚。”
    皇帝深吸一口气,张口隐隐得知,闭口听闻,就是没有实打实的证据。
    皇帝看向太子:“太子,你说。”
    太子神色微冷地注视着胡游:“胡大人的消息既得知于风闻,如何敢这般言辞凿凿。东宫亲卫行至四海,不过是为孤寻药,此事虽未明诏四方父皇却知道。那母子二人若真在京,东宫亲卫竟然找不到人?胡大人也说过自己连他们的面都没见过,难不成他们是被有心人给藏起来,就等着让御史弹劾孤?”
    胡游脸上毫无畏惧:“太子殿下恕罪,臣也只是据实以告。此事真假,还需皇上查证。”
    皇帝沉声道:“来人,宣安王和福王入宫。”
    说罢这话,皇帝又看向刘海:“福王没受过什么罪,他脚疼定然不想动,寻常人怕是请不动,你亲自把人带来。”
    百官:“……”皇帝派人传都传不来的话,那福王还真娇贵。
    但这娇贵的毛病不就是皇帝自己惯出来的嘛,要是换做别的皇子,别说脚疼,就算脚断了,也不敢无视皇帝旨意,那是爬都得爬到朝堂。
    刘海离开大殿,张笑等皇帝一把提拔上来的清流之辈相互看了看,神色都有些凝重。
    当年就是因为南诏有异动,太子才会前往南疆以储君身份鼓舞振奋将士们的士气,继而被追杀落崖失明又失踪。后来逢西羌和大齐开战,南诏和东丽借机在边境屯兵向大齐施压,且随时有联合西羌共同撕咬大齐之意。
    因此,皇帝对南诏一直不喜,曾怒斥南诏乃是竖子之国,言而无信之辈,不堪交往。
    太子当年若真和南诏女子有牵扯,于情于理都很难掰扯,名声必然受损。
    百官中,户部尚书杜检这个老狐狸任由户部侍郎张笑折腾,自己则半眯着眼,假装快睡着了。
    首辅秦追不动声色地看了太子一眼,又扫过其在朝的皇子,只见四皇子瑞王垂眸不语,五皇子慎王抿嘴皱眉,六皇子静王神色平静……最后秦追又看向胡游。
    胡游站在那里,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秦追收回目光。
    秦贵妃还在永芷宫禁足,萧宴宁都避而不上朝了,还逃不过这场热闹。
    皇子的身份就是一道枷锁,想逃也逃不掉。
    而当事人太子,神色平静,只是在宽大的袖子下,他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手心泛着疼意。
    ***
    只能说皇帝不愧是皇帝,还是很了解萧宴宁那脾气。
    刘海到了福王府,萧宴宁第一反应就是苦着脸说自己脚疼的厉害,不大能动。
    好在刘海早有准备,笑眯眯地说,皇上会赐座椅于朝堂,不会让他站着、累着。
    看刘海那样子,萧宴宁也知道自己逃不掉,面无表情地跟刘海去了朝堂。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书适

媳妇总以为我不爱他

江心小舟

超级浮空城

诸生浮屠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专业咸鱼

重生之嫡女有毒

卿月

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

陛下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