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mitangwx.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h1>第360章</h1>
    “是,我很难过。”骆宁淡淡说。
    却没有哭。
    公主又叹口气。她生怕骆宁和母后一样,也熬不过去。
    她担心,却又无能为力,回府去了。
    过了几日,平阳大长公主与驸马出门,在街上遇到了申国公夫人。
    申国公夫人似老了很多,没了往日的雍容华贵。
    郑玉姮死了,她唯一的儿子还在大理寺的牢里。申国公力保,郑霆的案子至今也没审,只是羁押他。
    如果没有门路,就这样无限羁押下去。
    郑霆与去世的魏王妃私通,证据确凿,这是藐视宗室、混淆血脉,理应被流放。
    “郑夫人,好久不见了。”公主上前,“你们最近又在谋划如何害人?”
    申国公夫人震怒:“公主为何羞辱我?”
    “你们郑氏不仅羞辱皇室,还害死了我母后、我四哥四嫂。阴险恶毒,你们的报应已经来了,郑夫人你自己瞧见了吗?”公主问。
    申国公夫人脸色难看至极,却自持身份,没有继续和公主吵。
    也是不敢吵。
    平阳大长公主到底身份尊贵,再闹腾起来,申国公罪加一等。只能忍了。
    申国公夫人回到家,气氛极其压抑。
    这日深夜,申国公都没有回来安寝。郑玉姮伏诛后,申国公经常与幕僚们商议要务到深夜,只在外书房榻上小憩。
    郑夫人习惯了,打算独自歇下,丫鬟却来通禀:“国公爷晕倒了。夫人,人参雪丹还有吗?”
    “怎么晕倒了?”郑夫人吓得不轻,急忙吩咐贴身婢女把人参雪丹翻出来,送去了外书房。
    申国公面容紫涨,卧在长榻上,大夫为他针灸。
    郑夫人拿出一枚人参雪丹,大夫为申国公含在嘴里。
    “……出了何事?”郑夫人见他半晌醒不过来,问幕僚。
    一幕僚低声告诉郑夫人:“半下午传回来的密报,说当年崔尚镇在南疆时,他为了私吞一块金矿,屠戮了整个村子,还谎称他们是被瘴气毒害。”
    郑夫人蹙眉。
    既然传回来消息,肯定有些证据的,怎么申国公不高兴,而是气得晕倒了?
    “这消息有何不妥?足够崔尚镇死十回了。这可比私通南诏国前王庭公主的罪重多了。”郑夫人说。
    “两地相距一百多里。文书记载,崔尚镇那段日子人在南诏王庭,并没有去金矿那处宅子。
    咱们寻过来的这女人,带着的孩子有几分像崔尚镇,说明他那段日子的确留在了驻地,人没有去那村子。说他屠戮、抢掠,都是诬告。”内幕说。
    郑夫人身子晃了晃。
    也就是说,申国公自以为找到了崔尚镇的一个大秘密,却只是为崔尚镇更大的罪孽洗脱了。
    怪不得他气得昏迷。
    “抓牢崔尚镇勾连南诏王庭,一样可以逼得他辞官,离开京畿营。”郑夫人说,“你们应该劝着国公爷,叫他别气这么狠。”
    “一时情绪上来,脸色就不对劲了,根本听不见我们如何劝。”内幕说。
    郑夫人:“这次崔尚镇在劫难逃。咬死他在驻地与高氏不清不楚,一样可以成事。”
    事情却没成。
    又过了几日,内廷的慎刑司拿出来一份卷宗,上面有一女子小像、指纹,以及身上暗处胎记。
    来询问的“高氏女”,根本不是什么王庭公主,她是早年太皇太后安插在南诏国王庭的眼线。
    郑夫人听到这个消息时,如遭雷击;申国公脸色发青,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
    而后呛咳,他咳出了一团血块。
    “国公爷,您千万保重啊!”郑夫人急坏了。
    申国公出手,把崔大将军时刻担心会爆的“旧事”,直接洗脱干净了。
    崔家恨不能给申国公磕个头。
    第464章 王妃是她靠山
    大理寺放了“高氏”与孩子们出来,被崔大将军接回了崔家。
    这位高氏本名叫周韵柔,早年太皇太后从民间选的家世清白的女郎,甚至还有父母兄弟皆在。
    崔家接纳了她。
    然而,崔家为了顾及体面,崔大夫人也要考虑儿孙们的面子,把周氏与她的孩子们寄养在八爷名下。
    “八爷当年病死在战场上,无功名、无子嗣,没个供奉香火之人。这对双生子,就养在他名下。”崔大夫人对外说。
    又说,“周氏不明不白跟了大将军,到底不检点。若接了她进府享受荣华富贵,乱了伦理纲常。
    就送她回故乡静养,崔氏给她一套宅院、六百亩良田,往后每年都给她送五百两银子,直到她寿终。”
    孩子养在崔氏族中,选了乳娘和丫鬟照顾他们俩;周氏送走。
    整个伏天,满盛京城都在看崔氏、郑氏的热闹。
    申国公府固然很引人注目,崔大将军有私生子之事,更吸引目光——普通人还是喜欢听这些男女绯色纠纷,而不是政治丑闻。
    外头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崔大夫人手段狠,面慈心毒。
    先是借着去世小叔子的名义,把崔大将军和两个孩子隔开,不让他们“认父”。
    又把周氏送走,不叫她与崔大将军见面,免得旧情复燃。
    也有人夸崔大夫人睿智。
    私生子养在去世小叔子的名下,彼此有利,还保全了长房儿孙的体面。
    周氏送走,少了一个受攻讦的隐患;而钱财上又大方,一年五百两的供给是非常丰厚的。要知道普通的侯爵,朝廷一年给的爵禄也才六百两。
    普通百姓都觉得仁至义尽了,哪怕周氏抱怨也只是她不识好歹、贪心不足。
    不管怎么说,这次之事只是一个笑话,没有动摇崔氏根基。
    外面传,雍王府内部也传。
    孔妈妈每日出去买菜,都要带各种趣闻回来,与众人分享。
    骆宁对着账簿,偶尔听一耳朵。
    流言蜚语到了离奇的地步,不过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崔大将军与南诏王庭勾连、为了金矿屠戮村庄的事,几乎没人提起。
    崔大夫人故意制造了很多噱头,都是大家茶余饭后感兴趣的,把真正危险的事遮住了。
    崔正澜闷在屋子里好几日,特意来找骆宁。
    她叫骆宁把服侍的人遣下去,她要单独与骆宁聊。
    “……当初高氏王庭摇摇欲坠,权臣尹氏几乎把控了整个局势,高氏公主向我大伯求助。
    而后不成,就勾搭我八叔,楚楚可怜的。我八叔只比我大四岁,年纪轻经不住事。
    大伯严令他不许接触高氏王庭的人,将来会沾染叛国罪名。八叔私下里与她来往,此事瞒住了大伯,我却是听说了几句。
    再往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八叔是一场战役中受了伤,高烧不退去的,他与高氏公主到底怎样,说不明白。
    如今大伯母把那两个孩子过继在八叔名下,说不定他们就是八叔的孩子。”
    骆宁:“……”
    崔大夫人想要瞒着所有人,却忘记了还有亲历者。
    崔正澜也是犹豫了好几天,不知是否该说。
    最终决定,还是说出来。
    王妃是她靠山,将来前途都指望她帮着说情。王妃如此好,还故意欺瞒她,着实不厚道。
    “我大伯铁面无私,将军牢记军纪是天性,他绝不会接近高氏公主。那两个孩子,说破天都不可能是我大伯的。”崔正澜又道。
    骆宁:“我也觉得这是污蔑。还好,高氏公主是假的,她真实身份是太皇太后的眼线。崔将军这次危机解了。”
    崔正澜:“还有金矿的事,这件事我更清楚了,当时我就在!”
    骆宁坐正几分:“内幕是什么?”
    “是南诏国的细作所为。权臣尹氏的人,想要用这个村子拖出我大伯的腿,让他不干涉南诏国王庭更替,尹氏打算谋朝篡位。
    我们接到了密报,赶过去的时候,整个大村子五百多口人,无一幸免,而金矿入口被暴露出来。
    大伯当时面无人色,偏偏他身边跟着不少人一起去查看,消息不可能封锁得住。死了人、又有金矿,哪怕我们都知实情又能如何?
    传到朝廷口中,我们站出来作证,都只是袒护我大伯,无法自证清白。尹氏想要我大伯被换掉,换个更亲近他们的大将军去驻守。
    这件事我大伯严令所有人闭嘴,任何人都不准提起,却又时刻提心吊胆,时刻担心闹出来,不仅他遭殃,他手下的将领也要吃挂落。
    却没想到,我那个不争气的八叔,与高氏公主的私情,正好替大伯洗刷了此事。大伯一块心病解了,我也放了心。”
    说到这里,崔正澜又更正说,“是郑家,替我大伯洗清了冤情。要是申国公先知道此事,把它刨出来定罪,崔家危矣。”
    两件事的前后顺序一变,崔家立马就抓牢了机会。
    崔正澜没有再见过高氏公主和周韵柔,她不知道掉包了,才能把这件事解决。
    a href="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ud.html" title="初点点"target="_blank">初点点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书适

媳妇总以为我不爱他

江心小舟

超级浮空城

诸生浮屠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专业咸鱼

重生之嫡女有毒

卿月

民国女配娇宠记[穿书]

陛下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