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府外,是两个世界。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写这章,写着写着我脑子里开始循环播放:“误闯天家~~”[捂脸笑哭][捂脸笑哭][捂脸笑哭]
第69章
“走吧。”袁牧道。
两人未再做停留,径直出城,路上买六个肉包垫垫肚子,凭寄存的条子取了驴车,便朝着小罗湾出发。
轻装上阵,驴车脚程快,一个半时辰不到,两人便回到小罗湾。
看到熟悉的牌匾和豆腐作坊,两人皆不由感到安心,在姜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驴车驶入岔路,进入篱笆门,赵景清跳下驴车,往院里走,袁牧则去栓驴车,慢他一步。
兰香给的荷包,说是给他们的酬劳,赵景清颇为好奇给了些什么,寻思着和林翠娥袁老二打声招呼,便回屋去看。怎想刚迈入院子,便见院里地上蹲了个小娃娃,玉雪可爱的,拿着根小木棍不知在戳什么,大毛匍匐在旁。
“安安!”赵景清唤了声,面露笑意。
刘正安回头,瞧见熟悉的人,丢掉手里小木棍站起来,“舅叔!”
过年初见,后边常常走动往来,舅甥俩熟识,刘正安不似初见时害羞别扭,喊起人来甜滋滋。
“安安又长高了。”赵景清摸摸他头顶,“你娘呢?”
“和外公外婆在屋里,爹也来了。”刘正安笑得眼睛弯弯,“爹来接我和娘回家。”
袁牧院外走进来,看见安安面上露出笑来,掐着他咯吱窝给举起来,“又结实了。”
刘正安咯咯咯直乐。
林翠娥从堂屋走出来,“回来了,咋去这么些天?”
赵景清和袁牧不想让二老担心,在回来路上商量好了说辞,赵景清道:“豆腐味道不对,重新做了好多次。”
林翠娥点点头,没再多追问。
袁月从堂屋走出来,她丈夫刘青山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景清,”袁月唤了声,可惜道,“这次不凑巧,我来你不在,你回来我又要走了,等下次回来,我们再好好说会儿话。”
赵景清稍感意外,“你们回去天都黑了,还要烧火做饭吃,太麻烦了,留下来吃个晚饭,等明儿再回去也不迟。这儿屋子多,住得开。”
袁月笑了笑,“不了,我都来住三天了,家里还有事儿等着我呢。再者说,安安正在上学堂,不能耽搁太久,不然回去怕是跟不上了。”
赵景清只能作罢,袁牧将刘正安驾在肩膀上,“我送你们回去。”
“你精力好得很,回来不去休息,还要送我们回家。”袁月说他两句,“你就别来回折腾了,我们自个走回去就成。”
袁牧道:“你两要走自个走,我是心疼我小外甥,萝卜长的两根小短腿,要倒腾多快才能跟上你两。”
刘正安不服,“舅舅!”
袁星火上添油,“安安,小萝卜头就是小萝卜腿。”
林正安瘪嘴,“我不是,我长高了。”
袁月又气又好笑,“你两够了。”
“月姐,我送你和姐夫回去。”张兴看完热闹插嘴道,还不忘补充一句,“我中午午歇了,刚睡醒不久,正精神着呢。”
他和袁牧自小一同长大,天天跟着一起姐姐姐的叫,和亲姐也没甚么两样了。
“……”袁月松口,“成。”
张兴去牵驴车,不多时驴车等在院子外,赵景清和袁牧送他们出门。林翠娥拉着袁月的手,小声叮嘱几句,母女两的体己话,没让第三人听见。
袁牧将刘正安放上驴车,赵景清同袁月道:“大姐,下次再来玩。”
袁月:“好。”
目送驴车驶离,林翠娥面露愁色,缓缓叹了口气。
赵景清注意到,“娘,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舍不得安安。”林翠娥鼓起精神道。
赵景清点点头,安慰道:“过些日子接安安来玩。”
走进院里,袁老二坐在堂屋门槛上抽叶子烟,吞云吐雾,瞧着脸色不大对劲。林翠娥念叨,“你一天愣是离不开你这杆烟……”
袁老二灭了烟,起身找活干。
赵景清觉得奇怪,但瞧着两人和寻常一样的拌嘴相处,便没再多想,叫上袁牧回屋,取出兰香给的荷包。
打开荷包,赵景清将其中的东西取出,是卷起来的银票和叠起来的信,赵景清先展开银票,是一百两面额的,共有十张。
一千两!
赵景清和袁牧面面相觑,震惊得无以复加。
对方找他们下药,许诺事成后给一千两报酬,他们帮着姜夫人做套,姜夫人便给了他们一千两。
赵景清艰难开口,“这、这也太多了……我们做的哪能值那么多?”
“这……不是咱们认为值不值,而是姜夫人认为值不值。”袁牧倒是想得通,一千两对他们目前来说,得辛苦忙碌近一年才能赚得,是一笔巨款,但对家大业大的姜夫人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袁牧短暂沉默后开口,“咱们先收着,不要动用。”
赵景清点点头,将十张百两银票卷回去绑起来,放回荷包,继而展开信纸,其上字体娟秀,却透出锋锐的气势。
信上话语简短,先道多谢相助,再道让他们不必担心安危,最后道酸浆豆腐不过是当地的寻常豆腐,算不得特殊,他们可以做了卖。
赵景清看完开心道:“咱们豆腐能新增一个口味了!”
袁牧想得更多,姜家的事儿现在不明朗,姜夫人说得自信,但袁牧仍旧担心,万一姜夫人没能成为姜家话事人,他们卖酸浆豆腐,不就成了活靶子?转念一想,从他们站队姜夫人之日起,就已经做出抉择,卖不卖都一个样,人家要找上门算账,还能因为他们不卖酸浆豆腐放过他们吗?不能。那还不如做了卖,还能多门营生,多赚些钱。
袁牧思绪千回百转,也不过一瞬之间,“待会儿咱就磨豆浆发酵做酸浆水。”
“好!”赵景清将荷包放进装钱的木箱子,招呼袁牧出门忙活。
袁牧起身跟上。
——
山阳镇,黄府。
窗前挂着鸟笼,鹦鹉在里头上下蹦跶,黄宁立在那儿,“文曲星,来跟我读,床前明月光。”
鹦鹉上蹿下跳,“嘎嘎嘎——!”
黄宁:“……”
“好好跟我学,不然把你炖肉吃。”黄宁威胁完,继续教,“床前明月光。”
回应他的依然是:“嘎嘎嘎——!”
黄宁:“……”
糟心玩意,凭什么刘贵的鹦鹉会唱曲会背诗,他的就是个蠢货?!当着是气煞人也!!
枉他寄予厚望取名文曲星,它对得起这名吗?!
黄宁气愤不已,灌下一杯茶水,忽然想起一件事,“平山,那豆腐坊如何了?是不是在求爹告奶找下家?”
平山,即是黄宁母亲送来的小厮,他暗道这小祖宗咋想起这事儿来了,面上却不显,回答道:“没有,他们直接去县里找粮满仓进货了,我们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黄宁:“…………”
“你不早说。”黄宁咬牙切齿,抬脚要踹,念及是自个娘送来的人,只好忍下,怒骂道,“我要你何用!”
平山劝道:“少爷,咱们教训一次得了,你在裴秀才跟前也有面子。总不好断了人家活路,若将人逼入绝境,咱们穿鞋的怕光脚的,对方跟赵四似的不管不顾,受苦的还是您啊。”
黄宁想想裴西安的惨状,觉得自个的腿都在疼,他仍然嘴硬道:“小爷会怕他们?”
平山道:“袁家那男人可比赵四高大凶猛许多。”
黄宁:“……”
室内顿时陷入寂静,黄宁面色变幻不停。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一道丫鬟的声音,“少爷,老爷夫人请您过去。”
黄宁一愣,有人提起他老爹他就发怵,黄宁拔高声音问:“什么事儿?”
“夫人没说,只叫请您过去。”屋外丫鬟道。
黄宁拧眉不语,思索最近自己有没有犯事,以至于被告到爹娘跟前。
平山道:“少爷咱快去吧,可别让夫人老爷等久了。”
黄宁只好起身往他爹娘院里去,他琢磨了一路,也没琢磨出来,他最近挺乖的,难道玩鹦鹉的事被知道了?
踏进主院,进入主屋,黄宁看向坐在榻上,半边身子不遂的黄父,不自觉瑟缩一下,乖乖躬身行礼,“爹,娘,你们叫我来什么事?”
黄父歪着嘴,说话不清晰,“逆子!逆子!”
“叫你读书你不读,成日里流连花街柳巷也就罢,我也不管你这些事!”短短三句话,黄父歪着嘴说了许久,休息一会儿才接着说,“你千不该万不该坏人活路,人家家事哪里轮得到你插手,你还上赶着去。”
黄宁不服气,“裴西安是我朋友,他们害得他被打断腿,我咽不下这口气。”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写这章,写着写着我脑子里开始循环播放:“误闯天家~~”[捂脸笑哭][捂脸笑哭][捂脸笑哭]
第69章
“走吧。”袁牧道。
两人未再做停留,径直出城,路上买六个肉包垫垫肚子,凭寄存的条子取了驴车,便朝着小罗湾出发。
轻装上阵,驴车脚程快,一个半时辰不到,两人便回到小罗湾。
看到熟悉的牌匾和豆腐作坊,两人皆不由感到安心,在姜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驴车驶入岔路,进入篱笆门,赵景清跳下驴车,往院里走,袁牧则去栓驴车,慢他一步。
兰香给的荷包,说是给他们的酬劳,赵景清颇为好奇给了些什么,寻思着和林翠娥袁老二打声招呼,便回屋去看。怎想刚迈入院子,便见院里地上蹲了个小娃娃,玉雪可爱的,拿着根小木棍不知在戳什么,大毛匍匐在旁。
“安安!”赵景清唤了声,面露笑意。
刘正安回头,瞧见熟悉的人,丢掉手里小木棍站起来,“舅叔!”
过年初见,后边常常走动往来,舅甥俩熟识,刘正安不似初见时害羞别扭,喊起人来甜滋滋。
“安安又长高了。”赵景清摸摸他头顶,“你娘呢?”
“和外公外婆在屋里,爹也来了。”刘正安笑得眼睛弯弯,“爹来接我和娘回家。”
袁牧院外走进来,看见安安面上露出笑来,掐着他咯吱窝给举起来,“又结实了。”
刘正安咯咯咯直乐。
林翠娥从堂屋走出来,“回来了,咋去这么些天?”
赵景清和袁牧不想让二老担心,在回来路上商量好了说辞,赵景清道:“豆腐味道不对,重新做了好多次。”
林翠娥点点头,没再多追问。
袁月从堂屋走出来,她丈夫刘青山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景清,”袁月唤了声,可惜道,“这次不凑巧,我来你不在,你回来我又要走了,等下次回来,我们再好好说会儿话。”
赵景清稍感意外,“你们回去天都黑了,还要烧火做饭吃,太麻烦了,留下来吃个晚饭,等明儿再回去也不迟。这儿屋子多,住得开。”
袁月笑了笑,“不了,我都来住三天了,家里还有事儿等着我呢。再者说,安安正在上学堂,不能耽搁太久,不然回去怕是跟不上了。”
赵景清只能作罢,袁牧将刘正安驾在肩膀上,“我送你们回去。”
“你精力好得很,回来不去休息,还要送我们回家。”袁月说他两句,“你就别来回折腾了,我们自个走回去就成。”
袁牧道:“你两要走自个走,我是心疼我小外甥,萝卜长的两根小短腿,要倒腾多快才能跟上你两。”
刘正安不服,“舅舅!”
袁星火上添油,“安安,小萝卜头就是小萝卜腿。”
林正安瘪嘴,“我不是,我长高了。”
袁月又气又好笑,“你两够了。”
“月姐,我送你和姐夫回去。”张兴看完热闹插嘴道,还不忘补充一句,“我中午午歇了,刚睡醒不久,正精神着呢。”
他和袁牧自小一同长大,天天跟着一起姐姐姐的叫,和亲姐也没甚么两样了。
“……”袁月松口,“成。”
张兴去牵驴车,不多时驴车等在院子外,赵景清和袁牧送他们出门。林翠娥拉着袁月的手,小声叮嘱几句,母女两的体己话,没让第三人听见。
袁牧将刘正安放上驴车,赵景清同袁月道:“大姐,下次再来玩。”
袁月:“好。”
目送驴车驶离,林翠娥面露愁色,缓缓叹了口气。
赵景清注意到,“娘,怎么了?”
“没事儿,就是舍不得安安。”林翠娥鼓起精神道。
赵景清点点头,安慰道:“过些日子接安安来玩。”
走进院里,袁老二坐在堂屋门槛上抽叶子烟,吞云吐雾,瞧着脸色不大对劲。林翠娥念叨,“你一天愣是离不开你这杆烟……”
袁老二灭了烟,起身找活干。
赵景清觉得奇怪,但瞧着两人和寻常一样的拌嘴相处,便没再多想,叫上袁牧回屋,取出兰香给的荷包。
打开荷包,赵景清将其中的东西取出,是卷起来的银票和叠起来的信,赵景清先展开银票,是一百两面额的,共有十张。
一千两!
赵景清和袁牧面面相觑,震惊得无以复加。
对方找他们下药,许诺事成后给一千两报酬,他们帮着姜夫人做套,姜夫人便给了他们一千两。
赵景清艰难开口,“这、这也太多了……我们做的哪能值那么多?”
“这……不是咱们认为值不值,而是姜夫人认为值不值。”袁牧倒是想得通,一千两对他们目前来说,得辛苦忙碌近一年才能赚得,是一笔巨款,但对家大业大的姜夫人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袁牧短暂沉默后开口,“咱们先收着,不要动用。”
赵景清点点头,将十张百两银票卷回去绑起来,放回荷包,继而展开信纸,其上字体娟秀,却透出锋锐的气势。
信上话语简短,先道多谢相助,再道让他们不必担心安危,最后道酸浆豆腐不过是当地的寻常豆腐,算不得特殊,他们可以做了卖。
赵景清看完开心道:“咱们豆腐能新增一个口味了!”
袁牧想得更多,姜家的事儿现在不明朗,姜夫人说得自信,但袁牧仍旧担心,万一姜夫人没能成为姜家话事人,他们卖酸浆豆腐,不就成了活靶子?转念一想,从他们站队姜夫人之日起,就已经做出抉择,卖不卖都一个样,人家要找上门算账,还能因为他们不卖酸浆豆腐放过他们吗?不能。那还不如做了卖,还能多门营生,多赚些钱。
袁牧思绪千回百转,也不过一瞬之间,“待会儿咱就磨豆浆发酵做酸浆水。”
“好!”赵景清将荷包放进装钱的木箱子,招呼袁牧出门忙活。
袁牧起身跟上。
——
山阳镇,黄府。
窗前挂着鸟笼,鹦鹉在里头上下蹦跶,黄宁立在那儿,“文曲星,来跟我读,床前明月光。”
鹦鹉上蹿下跳,“嘎嘎嘎——!”
黄宁:“……”
“好好跟我学,不然把你炖肉吃。”黄宁威胁完,继续教,“床前明月光。”
回应他的依然是:“嘎嘎嘎——!”
黄宁:“……”
糟心玩意,凭什么刘贵的鹦鹉会唱曲会背诗,他的就是个蠢货?!当着是气煞人也!!
枉他寄予厚望取名文曲星,它对得起这名吗?!
黄宁气愤不已,灌下一杯茶水,忽然想起一件事,“平山,那豆腐坊如何了?是不是在求爹告奶找下家?”
平山,即是黄宁母亲送来的小厮,他暗道这小祖宗咋想起这事儿来了,面上却不显,回答道:“没有,他们直接去县里找粮满仓进货了,我们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黄宁:“…………”
“你不早说。”黄宁咬牙切齿,抬脚要踹,念及是自个娘送来的人,只好忍下,怒骂道,“我要你何用!”
平山劝道:“少爷,咱们教训一次得了,你在裴秀才跟前也有面子。总不好断了人家活路,若将人逼入绝境,咱们穿鞋的怕光脚的,对方跟赵四似的不管不顾,受苦的还是您啊。”
黄宁想想裴西安的惨状,觉得自个的腿都在疼,他仍然嘴硬道:“小爷会怕他们?”
平山道:“袁家那男人可比赵四高大凶猛许多。”
黄宁:“……”
室内顿时陷入寂静,黄宁面色变幻不停。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一道丫鬟的声音,“少爷,老爷夫人请您过去。”
黄宁一愣,有人提起他老爹他就发怵,黄宁拔高声音问:“什么事儿?”
“夫人没说,只叫请您过去。”屋外丫鬟道。
黄宁拧眉不语,思索最近自己有没有犯事,以至于被告到爹娘跟前。
平山道:“少爷咱快去吧,可别让夫人老爷等久了。”
黄宁只好起身往他爹娘院里去,他琢磨了一路,也没琢磨出来,他最近挺乖的,难道玩鹦鹉的事被知道了?
踏进主院,进入主屋,黄宁看向坐在榻上,半边身子不遂的黄父,不自觉瑟缩一下,乖乖躬身行礼,“爹,娘,你们叫我来什么事?”
黄父歪着嘴,说话不清晰,“逆子!逆子!”
“叫你读书你不读,成日里流连花街柳巷也就罢,我也不管你这些事!”短短三句话,黄父歪着嘴说了许久,休息一会儿才接着说,“你千不该万不该坏人活路,人家家事哪里轮得到你插手,你还上赶着去。”
黄宁不服气,“裴西安是我朋友,他们害得他被打断腿,我咽不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