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灶屋呢。”阿桂剪水双瞳如浸在一汪清潭里,蕴着笑意,“赵大人来得也巧,不如今晚留下来一块吃饭吧。”
“那自然是好,听说你的酒酿得极好,待会我可要好好尝尝!”
赵力朗声应着,快步走进灶屋。
一进去,就瞧见正烧着柴火的方喻同,不知何时他高挺的鼻尖染上了一点炉灰,却衬得他漆黑的眸子更黑,俊俏的脸颊显白。
四目相对,皆是一愣。
旋即赵力又笑起来,“小同都长这么高了!”
“诶?怎让我们解元大老爷在干烧火的事?”他走过去,想抢方喻同手里的活,“来来来,让我来!”
方喻同坐着没动,自然不可能让客人来烧火。
只是也有些意外看到他,清隽的眉眼浮起笑意,“赵大人,你怎会来嘉宁城?”
赵力笑着又说了一通,解释得更详细些。
“城主大人命我护送城主夫人回娘家喝喜酒,这不恰好听到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么?我找嘉宁城当差的弟兄一打听,还真是你!哈哈,就是忙里偷闲也要来祝贺一番。”
方喻同拨弄了一下炉灶里的柴火,吊儿郎当笑道:“赵大人来了就行,可千万别送什么贺礼。像什么金条金砖的,随便送送就行。”
赵力听到一半还点点头,心道这小子不愧是读了书,终于知道讲客气了。
可之后这半句,直接把他气笑。
他反手就给方喻同的肩膀来了一巴掌,“你这小子,还是和当年一样啊!胡说八道能气人!”
都知道方喻同是开玩笑的,也没在意。
只是他又埋怨道:“小同,你不厚道啊!你给我写的信我每个字都能看懂,这以后怎么拿出去炫耀?太普通,太普通了!一点儿都不像个解元写出来的!”
方喻同无奈地抿起唇角,“还说呢,我要是跟你咬文嚼字,你看不懂的话,不得跑到嘉宁书院去揍我啊?”
“谁说的!”赵力脸一虎,忽而又小声笑道,“以后去了京城,给我同时写两封!一封我能看懂的,我就知道你们过得如何,再来一封我看不懂的,我好拿去弟兄们面前炫耀!堂堂状元郎给我写的亲笔信,多有面子!”
阿桂也一旁听得也是忍不住笑着摇摇头。
“赵大人,你可别捧他。什么状元郎,连会试他都没参加呢。再则会试那么多举人去考,藏龙卧虎,且不可自大自满,仍要好好看书,知道么?”
阿桂说着说着,又开始朝方喻同说教。
实则是因为见他一直窝在家里,再没见他碰过书,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他得意忘形,骄傲自负。
方喻同黑眸深深映着闪烁的炉火,神色莫辩,并未答话。
不知是没听到,还是因为不爱听所以不想理会。
这小孩,年纪渐长,心思仿佛也重了许多,偶尔很难懂他。
赵力见状,忙打起圆场。
“他小时候我就知道他有出息。不就是状元郎么!他肯定当得!”赵力又狠狠拍了一巴掌方喻同的后背,给他鼓劲儿。
拍完,赵力才发觉自己下手重了。
很快又惊讶起来。
还以为这小子光顾着读书,定像那些孱弱的读书人一般,不经拍。
没想到这小子身板还挺壮实?
难怪之前还在信里问他攻击技巧呢!
哼,果然!看来在书院没少打架!
第54章饮酒【二更】感谢订阅
趁着赵力和方喻同叙旧的功夫,阿桂又重新忙活起来。
她用前几日捣好的栗子粉和糯米粉一块和在一块,又撒了糖粉,蒸了碟栗子糕。
姜淑鹞最爱吃这个,得给备着。
陈爷爷爱吃细拌芥。
也是前些日子野外的第一茬鲜嫩芥菜刚长出来,她便去采了些回来,
洗净焯水和生莴苣、麻油还有芝麻盐一块拌匀,在瓮中封了几日,如今正是启出来可以吃的时候,味道又嫩又脆,香得很。
林母送过来的鸡蛋则做成了酱煨蛋。
又扯了几把陈爷爷种的菜洗好,待会放进羊肉锅里烫着吃。
这样一大桌子菜便整齐了。
赵力在灶台旁与方喻同说着话时都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肚子也不争气地叫了几声,丢人得他老脸都红了。
饭菜刚上桌摆好,林母便端着几样她做好的菜过来坐下。
有豆黄签、菊苗煎,还有木鱼子和银丝羹。
虽都素淡,但林母手艺不错,也是她的一份心意。
她素来如此,总要有来有回,不喜欢白吃白喝。
大家在桌上寒暄一阵,不多一会儿,姜淑鹞也来了。
阿桂去门口迎她,意外地看向她身后黑着脸的刘定,没想到他也跟了过来。
姜淑鹞凑到她耳边,轻声埋怨道:“不知抽了什么风,平日里都不在家吃饭的,今儿偏偏要来。”
阿桂看他一眼,发现刘定的目光已毫不遮掩地穿过并不宽敞的小院,直直落到了正屋里坐着的方喻同身上。
姜淑鹞也看到了,又和阿桂咬着耳朵说道:“指不定是想讨好你家小同。”
方喻同成了解元,前途一片光明。
这些日子想和他结好的人着实不少。
不过阿桂看着刘定,总觉哪里怪怪的。
不都说他是因不懂攀附权贵才落得这么清苦低微的官职么?
“那自然是好,听说你的酒酿得极好,待会我可要好好尝尝!”
赵力朗声应着,快步走进灶屋。
一进去,就瞧见正烧着柴火的方喻同,不知何时他高挺的鼻尖染上了一点炉灰,却衬得他漆黑的眸子更黑,俊俏的脸颊显白。
四目相对,皆是一愣。
旋即赵力又笑起来,“小同都长这么高了!”
“诶?怎让我们解元大老爷在干烧火的事?”他走过去,想抢方喻同手里的活,“来来来,让我来!”
方喻同坐着没动,自然不可能让客人来烧火。
只是也有些意外看到他,清隽的眉眼浮起笑意,“赵大人,你怎会来嘉宁城?”
赵力笑着又说了一通,解释得更详细些。
“城主大人命我护送城主夫人回娘家喝喜酒,这不恰好听到你中了解元的消息么?我找嘉宁城当差的弟兄一打听,还真是你!哈哈,就是忙里偷闲也要来祝贺一番。”
方喻同拨弄了一下炉灶里的柴火,吊儿郎当笑道:“赵大人来了就行,可千万别送什么贺礼。像什么金条金砖的,随便送送就行。”
赵力听到一半还点点头,心道这小子不愧是读了书,终于知道讲客气了。
可之后这半句,直接把他气笑。
他反手就给方喻同的肩膀来了一巴掌,“你这小子,还是和当年一样啊!胡说八道能气人!”
都知道方喻同是开玩笑的,也没在意。
只是他又埋怨道:“小同,你不厚道啊!你给我写的信我每个字都能看懂,这以后怎么拿出去炫耀?太普通,太普通了!一点儿都不像个解元写出来的!”
方喻同无奈地抿起唇角,“还说呢,我要是跟你咬文嚼字,你看不懂的话,不得跑到嘉宁书院去揍我啊?”
“谁说的!”赵力脸一虎,忽而又小声笑道,“以后去了京城,给我同时写两封!一封我能看懂的,我就知道你们过得如何,再来一封我看不懂的,我好拿去弟兄们面前炫耀!堂堂状元郎给我写的亲笔信,多有面子!”
阿桂也一旁听得也是忍不住笑着摇摇头。
“赵大人,你可别捧他。什么状元郎,连会试他都没参加呢。再则会试那么多举人去考,藏龙卧虎,且不可自大自满,仍要好好看书,知道么?”
阿桂说着说着,又开始朝方喻同说教。
实则是因为见他一直窝在家里,再没见他碰过书,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他得意忘形,骄傲自负。
方喻同黑眸深深映着闪烁的炉火,神色莫辩,并未答话。
不知是没听到,还是因为不爱听所以不想理会。
这小孩,年纪渐长,心思仿佛也重了许多,偶尔很难懂他。
赵力见状,忙打起圆场。
“他小时候我就知道他有出息。不就是状元郎么!他肯定当得!”赵力又狠狠拍了一巴掌方喻同的后背,给他鼓劲儿。
拍完,赵力才发觉自己下手重了。
很快又惊讶起来。
还以为这小子光顾着读书,定像那些孱弱的读书人一般,不经拍。
没想到这小子身板还挺壮实?
难怪之前还在信里问他攻击技巧呢!
哼,果然!看来在书院没少打架!
第54章饮酒【二更】感谢订阅
趁着赵力和方喻同叙旧的功夫,阿桂又重新忙活起来。
她用前几日捣好的栗子粉和糯米粉一块和在一块,又撒了糖粉,蒸了碟栗子糕。
姜淑鹞最爱吃这个,得给备着。
陈爷爷爱吃细拌芥。
也是前些日子野外的第一茬鲜嫩芥菜刚长出来,她便去采了些回来,
洗净焯水和生莴苣、麻油还有芝麻盐一块拌匀,在瓮中封了几日,如今正是启出来可以吃的时候,味道又嫩又脆,香得很。
林母送过来的鸡蛋则做成了酱煨蛋。
又扯了几把陈爷爷种的菜洗好,待会放进羊肉锅里烫着吃。
这样一大桌子菜便整齐了。
赵力在灶台旁与方喻同说着话时都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肚子也不争气地叫了几声,丢人得他老脸都红了。
饭菜刚上桌摆好,林母便端着几样她做好的菜过来坐下。
有豆黄签、菊苗煎,还有木鱼子和银丝羹。
虽都素淡,但林母手艺不错,也是她的一份心意。
她素来如此,总要有来有回,不喜欢白吃白喝。
大家在桌上寒暄一阵,不多一会儿,姜淑鹞也来了。
阿桂去门口迎她,意外地看向她身后黑着脸的刘定,没想到他也跟了过来。
姜淑鹞凑到她耳边,轻声埋怨道:“不知抽了什么风,平日里都不在家吃饭的,今儿偏偏要来。”
阿桂看他一眼,发现刘定的目光已毫不遮掩地穿过并不宽敞的小院,直直落到了正屋里坐着的方喻同身上。
姜淑鹞也看到了,又和阿桂咬着耳朵说道:“指不定是想讨好你家小同。”
方喻同成了解元,前途一片光明。
这些日子想和他结好的人着实不少。
不过阿桂看着刘定,总觉哪里怪怪的。
不都说他是因不懂攀附权贵才落得这么清苦低微的官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