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h1>第313章</h1>
太后看了她袅袅婷婷的背影一会儿,忽然开口唤她:“鸿昌。”
鸿昌郡主忙回过身,重又快步到了太后跟前,笑吟吟地欠身:“哎!”
“真是个好孩子!”太后伸了手,摸了摸她的嫩脸,慈爱地笑了笑。
“最近宫里事情多,昭庆和义敏只怕都心烦意乱,想来是没空儿陪你玩耍了。
“你父亲跟着太上出行,哥哥又忙差事,把你母亲一个人闪在家中,着实孤单。
“你收拾收拾,回去陪她吧。
“我这里,你也瞧见了,正是乱七八糟的时候。
“你是个好孩子。等我这里安生下来,再去接你过来,多陪我些日子,可好?”
两句“好孩子”,把鸿昌的眼泪也说了下来。
鸿昌含泪笑着行礼:“我也正想跟您辞行。我外祖母恰是正月十五的寿日,我也该回去帮着母亲预备起来了。”
太后笑着点头,又拉着她的手,回头命孟姑姑去自已私库里翻:“有一尊紫玉观音,正好赏给鸿昌。”
又对鸿昌笑道:“这是哪年云南那边进上送来的,太上留了好一阵子,等我册封了才巴巴地捧给我。
“偏我对这些东西又没什么执念,白放在外头,不知什么人就划拉走了,我又心疼,就搁起来了。
“正好!你拿去,替你母亲送了你外祖母,倒是得宜!”
鸿昌笑嘻嘻地答应着,谢了恩,告了辞。又去黛玉和探春房里都辞了行,让她们各自养息。
直到孟姑姑要往外送她时,鸿昌才悄悄告诉孟姑姑:“我外祖母重男轻女,又说我娘不会嫁,选个宗室闲散得没出息。
“我才不把那么好的紫玉观音给她!出了正月就是我娘生日,这尊像我留给我娘!
“麻烦姑姑,从延嘉殿的库里,随便弄一个什么佛的造像,金的银的铜的铁的,怎么都行!
“拿过去,我只要说是太后娘娘赏的体面,塞住我那可恶的舅舅舅母的嘴,也就是了!”
孟姑姑听着便心疼,上手抱了抱鸿昌,二话不说拉着她去了太后库里,让她自已挑!
鸿昌果然挑了个俗气至极的金弥勒,高高兴兴地走了。
待太后听说,又笑又叹,摇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到了这个时候,孟姑姑才轻轻地把陶行简的话都禀报了太后。
太后娘娘满脸的一言难尽,半晌才念了一声“冤孽”。
看看天色已近申时,昭明帝处送了消息来:“林之孝一家早已转至昭庆名下,既已说清了贾府诸事,便各自回去当差罢了。”
有这一句,小红便也赶了回来。
黛玉又带着她去了西配殿,让她细细地说了贾府众人情形。
探春听说司徒盛声称要尽快处置了贾环,心头更加难过。
小红看着二人的样子,忍不住轻声提醒:“宫中贵妃还没怎么着呢,您二位实在不该先苦恼。
“奴婢早起还在老太太、大太太她们跟前扯谎,说您二位正在宫里待罪,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呢!”
一语提醒了二人。
贾府的罪过,桩桩件件都列出来,掺和内宫之事的可也不少呢。
若是她们只管纵着自已的性子伤心,实在不是为臣之道——何况太后和皇帝待她们这样好!
二人忙各自擦泪,收敛情绪,又谢了小红提醒。
果然照着小红的话,卸了富丽妆饰,小心地一起到了太后跟前请罪,又要回房静候旨意处置。
太后欣慰颔首:“这才是正理。”
就让她二人照办。
两人各自回了居处,果然素服抄经,再不敢多说多做,安静下来。
原本听说昭明帝忽然赦了一家子昭庆郡主从荣国府带出去的奴婢,觉得十分不妥,打算要上奏提醒的曹讽,奏章还没写完便听说了昭庆郡主和义敏县主在宫中已经避居静室、素服待罪,大为满意,搁下了笔。
不提。
再说昭明帝。
他正在昭庆殿中坐立不安。
“太上带着太子,仪仗卤簿,车驾快不了。何况后头还有恪谨带着太医们赶去……
“紫英做事最干脆利落,他知道朕着急,必定连夜赶路。无论如何,一宿总该追上了。
“就算晨起才着人往回送信报平安,天到这般时分,总该到了。
“如何还没动静?!”
陶行简听着昭明帝心急如焚的碎碎念,皱眉无奈之下,回头小声吩咐大徒弟:
“按照陛下出狩,先预备起来。
“随扈的禁军那边,挑几个咱们信得过的,再去大明宫那边请冯唐将军圈几个。
“小心些,莫要惊动了皇后娘娘。”
昭明帝分明听见他的安排,并不阻拦,只在殿中走来走去,坐立不安。
看看天色暗下来,大理寺送来了智通今日突审的若干结果,敦诚亲王也从掖庭回来,报说东王已经醒了,请旨何时令他与西王对质。
昭明帝心神不宁,便都先压下。
四外响起暮鼓,城门将阖,宫门将闭。
忽然,外头传来急速奔跑的脚步声!
昭明帝和陶行简都是心中一紧!主仆两个对视一眼,陶行简大步往门边去,而昭明帝则缓缓地在条案后坐了下来!
每逢大事,须有静气。
外头有人裹着风雪撞了进来!
一个背后插了两支箭,半身战袍都是血,腰间唯余刀鞘,脸上挂着两行血泪,却是昭明帝亲手拨给太子的东宫禁卫!
昭明帝头上立时便是一晕!
禁卫看见昭明帝,铁塔一样的汉子,虎目含泪,砰地一声双膝跪地:
“陛下!太上宿驿被袭,太子为太上挡了冷箭,应该已经,薨逝了!”
禁卫放声大哭!
昭明帝眼前一黑,一头往后,栽倒在地!
陶行简气急败坏,大喝一声:“拿下!绑了!塞上那张臭嘴!”
自已扑过去从地上抱起昭明帝:“陛下,陛下!”
屋里的侍卫和内侍顿时乱作一团,便有人带着哭腔喊:“叫太医,叫太医啊!”
“住口!都给我原地不许动!”陶行简厉喝一声,目露凶光看向那个嚷嚷的人,“将此人拿下,堵上嘴!”
第435章
门外侍卫进来,三下五除二,便把来报信的满面不可思议的粗壮禁卫,和一个满面老实的小内侍,都给绑了个结结实实,顺手还都堵住了嘴。
陶行简冷冰冰的目光扫过所有人。
所有人都缩着脖子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陶行简这才低下头看着怀里人事不省的昭明帝,自已也红了眼圈儿,咬着牙,伸了手,往昭明帝的人中上狠狠一掐!
昭明帝眉心一动,嗯了一声,悠悠醒来。
虽然声音微弱,却是第一句便急着问:“老陶,没惊动了人罢?”
“陛下放心,不曾。”陶行简哽咽着扶了他坐好,小声哭了起来,“您可吓死老奴了……”
昭明帝缓缓颔首:“那就好。”
陶行简这才招手,两个侍卫上前,轻手轻脚地扶了昭明帝半倚在榻上。
陶行简这才传了定神的汤药来,服侍着昭明帝吃了,低声请旨:“此事太大。
“虽然此人入城时已经黑了天,但他这副打扮太过招摇,怕是瞒不了人多久。
“要不您还是派人过去吧?敦诚亲王,带上二皇子,也就够了。”
“不行。”昭明帝已经缓了过来,疲惫地摇头,“太上年事已高,又一向疼爱太子……
“此事非我亲至不能镇压场面。
“你那时不是做了准备么?正好。我再歇一会儿,待二更时,咱们悄悄出城便是。”
陶行简刚要答应,外头便有宫女的声音响起:“太后娘娘有话,奴婢请见陛下!”
主仆两个对视一眼。
完蛋。
这是紫鹃。
叹口气,昭明帝摆摆手:“传。”
果然,紫鹃迈步进门,目光在地上还未来得及被擦干净的血迹上停留了一瞬,再看一眼陶行简没藏利落的药碗,垂眉顺目走到榻前,先恭敬给昭明帝行礼。
可她这两眼,看得光明正大,没有丝毫隐晦。
昭明帝和陶行简便都知道瞒不过去了。
“母后有什么吩咐?”昭明帝只得陪着小心和气问话。
紫鹃仍旧垂首看着地上,温声细语地回答:“太后娘娘原是一天没见着陛下了,十分惦记,想请陛下过去一起用晚膳。
“奴婢还没出殿门,便听说有急报入宫,满身是血。
“太后娘娘说,必是出了天大的事,让陛下不要妄想瞒她,请陛下立即过去说明。”
顿一顿,紫鹃的声音再度和婉三分,“只是奴婢如今瞧着,陛下似是身子不适?
“不知奴婢是否应该告知太后娘娘,陛下正在处置军务,请太后娘娘稍候片刻?”
得,又把自已琢磨的借口给堵回来了。
太后看了她袅袅婷婷的背影一会儿,忽然开口唤她:“鸿昌。”
鸿昌郡主忙回过身,重又快步到了太后跟前,笑吟吟地欠身:“哎!”
“真是个好孩子!”太后伸了手,摸了摸她的嫩脸,慈爱地笑了笑。
“最近宫里事情多,昭庆和义敏只怕都心烦意乱,想来是没空儿陪你玩耍了。
“你父亲跟着太上出行,哥哥又忙差事,把你母亲一个人闪在家中,着实孤单。
“你收拾收拾,回去陪她吧。
“我这里,你也瞧见了,正是乱七八糟的时候。
“你是个好孩子。等我这里安生下来,再去接你过来,多陪我些日子,可好?”
两句“好孩子”,把鸿昌的眼泪也说了下来。
鸿昌含泪笑着行礼:“我也正想跟您辞行。我外祖母恰是正月十五的寿日,我也该回去帮着母亲预备起来了。”
太后笑着点头,又拉着她的手,回头命孟姑姑去自已私库里翻:“有一尊紫玉观音,正好赏给鸿昌。”
又对鸿昌笑道:“这是哪年云南那边进上送来的,太上留了好一阵子,等我册封了才巴巴地捧给我。
“偏我对这些东西又没什么执念,白放在外头,不知什么人就划拉走了,我又心疼,就搁起来了。
“正好!你拿去,替你母亲送了你外祖母,倒是得宜!”
鸿昌笑嘻嘻地答应着,谢了恩,告了辞。又去黛玉和探春房里都辞了行,让她们各自养息。
直到孟姑姑要往外送她时,鸿昌才悄悄告诉孟姑姑:“我外祖母重男轻女,又说我娘不会嫁,选个宗室闲散得没出息。
“我才不把那么好的紫玉观音给她!出了正月就是我娘生日,这尊像我留给我娘!
“麻烦姑姑,从延嘉殿的库里,随便弄一个什么佛的造像,金的银的铜的铁的,怎么都行!
“拿过去,我只要说是太后娘娘赏的体面,塞住我那可恶的舅舅舅母的嘴,也就是了!”
孟姑姑听着便心疼,上手抱了抱鸿昌,二话不说拉着她去了太后库里,让她自已挑!
鸿昌果然挑了个俗气至极的金弥勒,高高兴兴地走了。
待太后听说,又笑又叹,摇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到了这个时候,孟姑姑才轻轻地把陶行简的话都禀报了太后。
太后娘娘满脸的一言难尽,半晌才念了一声“冤孽”。
看看天色已近申时,昭明帝处送了消息来:“林之孝一家早已转至昭庆名下,既已说清了贾府诸事,便各自回去当差罢了。”
有这一句,小红便也赶了回来。
黛玉又带着她去了西配殿,让她细细地说了贾府众人情形。
探春听说司徒盛声称要尽快处置了贾环,心头更加难过。
小红看着二人的样子,忍不住轻声提醒:“宫中贵妃还没怎么着呢,您二位实在不该先苦恼。
“奴婢早起还在老太太、大太太她们跟前扯谎,说您二位正在宫里待罪,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呢!”
一语提醒了二人。
贾府的罪过,桩桩件件都列出来,掺和内宫之事的可也不少呢。
若是她们只管纵着自已的性子伤心,实在不是为臣之道——何况太后和皇帝待她们这样好!
二人忙各自擦泪,收敛情绪,又谢了小红提醒。
果然照着小红的话,卸了富丽妆饰,小心地一起到了太后跟前请罪,又要回房静候旨意处置。
太后欣慰颔首:“这才是正理。”
就让她二人照办。
两人各自回了居处,果然素服抄经,再不敢多说多做,安静下来。
原本听说昭明帝忽然赦了一家子昭庆郡主从荣国府带出去的奴婢,觉得十分不妥,打算要上奏提醒的曹讽,奏章还没写完便听说了昭庆郡主和义敏县主在宫中已经避居静室、素服待罪,大为满意,搁下了笔。
不提。
再说昭明帝。
他正在昭庆殿中坐立不安。
“太上带着太子,仪仗卤簿,车驾快不了。何况后头还有恪谨带着太医们赶去……
“紫英做事最干脆利落,他知道朕着急,必定连夜赶路。无论如何,一宿总该追上了。
“就算晨起才着人往回送信报平安,天到这般时分,总该到了。
“如何还没动静?!”
陶行简听着昭明帝心急如焚的碎碎念,皱眉无奈之下,回头小声吩咐大徒弟:
“按照陛下出狩,先预备起来。
“随扈的禁军那边,挑几个咱们信得过的,再去大明宫那边请冯唐将军圈几个。
“小心些,莫要惊动了皇后娘娘。”
昭明帝分明听见他的安排,并不阻拦,只在殿中走来走去,坐立不安。
看看天色暗下来,大理寺送来了智通今日突审的若干结果,敦诚亲王也从掖庭回来,报说东王已经醒了,请旨何时令他与西王对质。
昭明帝心神不宁,便都先压下。
四外响起暮鼓,城门将阖,宫门将闭。
忽然,外头传来急速奔跑的脚步声!
昭明帝和陶行简都是心中一紧!主仆两个对视一眼,陶行简大步往门边去,而昭明帝则缓缓地在条案后坐了下来!
每逢大事,须有静气。
外头有人裹着风雪撞了进来!
一个背后插了两支箭,半身战袍都是血,腰间唯余刀鞘,脸上挂着两行血泪,却是昭明帝亲手拨给太子的东宫禁卫!
昭明帝头上立时便是一晕!
禁卫看见昭明帝,铁塔一样的汉子,虎目含泪,砰地一声双膝跪地:
“陛下!太上宿驿被袭,太子为太上挡了冷箭,应该已经,薨逝了!”
禁卫放声大哭!
昭明帝眼前一黑,一头往后,栽倒在地!
陶行简气急败坏,大喝一声:“拿下!绑了!塞上那张臭嘴!”
自已扑过去从地上抱起昭明帝:“陛下,陛下!”
屋里的侍卫和内侍顿时乱作一团,便有人带着哭腔喊:“叫太医,叫太医啊!”
“住口!都给我原地不许动!”陶行简厉喝一声,目露凶光看向那个嚷嚷的人,“将此人拿下,堵上嘴!”
第435章
门外侍卫进来,三下五除二,便把来报信的满面不可思议的粗壮禁卫,和一个满面老实的小内侍,都给绑了个结结实实,顺手还都堵住了嘴。
陶行简冷冰冰的目光扫过所有人。
所有人都缩着脖子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陶行简这才低下头看着怀里人事不省的昭明帝,自已也红了眼圈儿,咬着牙,伸了手,往昭明帝的人中上狠狠一掐!
昭明帝眉心一动,嗯了一声,悠悠醒来。
虽然声音微弱,却是第一句便急着问:“老陶,没惊动了人罢?”
“陛下放心,不曾。”陶行简哽咽着扶了他坐好,小声哭了起来,“您可吓死老奴了……”
昭明帝缓缓颔首:“那就好。”
陶行简这才招手,两个侍卫上前,轻手轻脚地扶了昭明帝半倚在榻上。
陶行简这才传了定神的汤药来,服侍着昭明帝吃了,低声请旨:“此事太大。
“虽然此人入城时已经黑了天,但他这副打扮太过招摇,怕是瞒不了人多久。
“要不您还是派人过去吧?敦诚亲王,带上二皇子,也就够了。”
“不行。”昭明帝已经缓了过来,疲惫地摇头,“太上年事已高,又一向疼爱太子……
“此事非我亲至不能镇压场面。
“你那时不是做了准备么?正好。我再歇一会儿,待二更时,咱们悄悄出城便是。”
陶行简刚要答应,外头便有宫女的声音响起:“太后娘娘有话,奴婢请见陛下!”
主仆两个对视一眼。
完蛋。
这是紫鹃。
叹口气,昭明帝摆摆手:“传。”
果然,紫鹃迈步进门,目光在地上还未来得及被擦干净的血迹上停留了一瞬,再看一眼陶行简没藏利落的药碗,垂眉顺目走到榻前,先恭敬给昭明帝行礼。
可她这两眼,看得光明正大,没有丝毫隐晦。
昭明帝和陶行简便都知道瞒不过去了。
“母后有什么吩咐?”昭明帝只得陪着小心和气问话。
紫鹃仍旧垂首看着地上,温声细语地回答:“太后娘娘原是一天没见着陛下了,十分惦记,想请陛下过去一起用晚膳。
“奴婢还没出殿门,便听说有急报入宫,满身是血。
“太后娘娘说,必是出了天大的事,让陛下不要妄想瞒她,请陛下立即过去说明。”
顿一顿,紫鹃的声音再度和婉三分,“只是奴婢如今瞧着,陛下似是身子不适?
“不知奴婢是否应该告知太后娘娘,陛下正在处置军务,请太后娘娘稍候片刻?”
得,又把自已琢磨的借口给堵回来了。